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WaWa

林田山林場

2008年10月19日
林田山又稱「摩里莎卡」,日文原意為「美麗的小山城」,由於有別具特色的石梯夾道和老舊檜木屋,因而與台北縣的九份齊名,有「小九份」之稱。

林田山林場開發於日據時代。林田山曾經因林業興盛帶來風光歲月,當年為了運輸原木自海拔2620公尺的高登修築34公里的高山鐵道。但隨著林業政策轉變,林田山走入歷史褪盡繁華。本區屬中高海拔山區,礦產蘊藏量極為豐富,由於位處山區,且山坡之坡地過於陡峭,又無道路可達,故並任何採集計畫。由於林田山在地理、地質及產業等環境條件的特殊,從日據時代起,不論是林業鐵道的構築,或是居屋之興建,就已不採用炸石、大面積開墾或會破壞水土等工法來施作工事,許多生態、資源和建築因此得以保存。

林田山林場_img_1 林田山林場_img_2 林田山林場_img_3 林田山林場_img_4

【日式住宅區】
1939年,日本的台灣興業株式會社取得林田山的森林採伐許可證後,就開始大肆興建辦公廳舍、住宅。當時的屋舍全部為日本式木造魚鱗黑瓦房。由於全採檜木高腳式建築,所以通風良好,採光也很明亮,即使面對台灣潮濕的氣候,也不易腐爛。

【森林鐵道】
早期林田山林場曾使用「木馬路」來運輸產地的原木。接連各個伐木區的鐵道大多架設於蜿蜒山壁之間,懸空的棧道式或橋樑式設計比例很高,架設時多半使用現今台灣森林越來越少見的針一級木。民國72年林田山林道完成後,大卡車成為最快捷的運輸工具,森林鐵道便漸漸退居舞台之後了。

【旭東亭】
建於民國43年,原亭傍著鐵道,可遠眺東海岸旭日東昇,俯瞰林場的辦公廳舍及住宅,當時的場長王曉林先生(別號旭東)認為此地景觀絕佳,雇員以林場自產檜木修築成六角涼亭,將之稱為旭東亭

================================================================

因為手邊沒有地圖,民宿也沒有提供,只知道沿著九號往南走。開了十幾分鐘,越開越心虛,只好掉頭並設定衛星導航,沒注意地標裡有兩個林田山,因此拐進一處很有原住民特色的小社區,而當然路越開越小條,最後停在派出所前面(前方有入山管制)來問路。

最傳統的導航方式就是"問路",原來只要沿著九號往南開,看到右手邊的滿妹豬腳往右轉,經過平交道,直直走就到了。

這次最聰明的決定就是帶著相機腳架,終於可以好好的照些全家福了!這小鬼不知怎麼著,這次從頭到尾,只要照相就給我做鬼臉!
林田山林場_img_5
林田山林場_img_6
林田山林場_img_7
林田山林場_img_8

園區裏走走,雖然日正當中,但是涼風徐徐,空氣中有著好熟悉檜木的味道,這是馬迷小時候記憶裏外公外婆家的味道,當時的家具都是檜木做的,當然放在衣櫃裏的衣服也都染著一樣的氣味。嗅覺真的是記憶的一部分。

林田山林場_img_9 林田山林場_img_10
下午一點,走上石梯,看到一家別緻的咖啡廳,打算小憩一下,馬迷需要補充咖啡因,太早起床了!這裡入內要脫鞋,古色古香,木香瀰漫,坐再窗邊景色很棒。

林田山林場_img_11 林田山林場_img_12
少少的點了一份烏龍面及一份蘿蔔糕、冰咖啡及柳橙汁。都很好吃耶!

林田山林場_img_13
日式木屋

林田山林場_img_14
小火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