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mandy

真是迷糊∼

2011年10月11日
爸爸去載寶貝時,安親班的老師對爸爸說寶貝今天沒有寫功課,因為書包裡面沒有聯絡簿寫的那一本簿子。
爸爸當場問了一下寶貝簿子在哪裡?寶貝一臉無辜的表情,根本不知道簿子放去哪裡了。
回到家也找了,爸爸就是不知道是哪一本,媽媽說她大概有印象是哪一本,但是就是找不到。
之後媽媽要去拿書包,沒想到寶貝就是擋在前面不讓媽媽拿,原來是連中午吃飯用的碗都沒有拿回來,書包裡就只有一本聯絡簿。
自從上小一後,這傢伙每天放學回家,難得一天沒被罵的。今天不僅是罵,還挨打了。不是因為書和碗沒帶回家的因素,是因為爸爸媽媽要她來吃飯,寶貝卻因為書和碗沒帶回家被爸爸媽媽唸而在不高興,所以對爸爸媽媽後來講的話都沒在鳥的,這樣子還需要對這傢伙客氣嗎?
媽媽都已經跟她說過了,下一次要記得整理一下書包,什麼該帶的,自己要知道,不是什麼事都要爸爸媽媽幫忙做的好好的,自己卻一點責任心都沒有。
爸爸覺得要想辦法把小學生活澈底的和幼稚園時期的生活給切的很清楚,不是繼續讓寶貝過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應該要學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此非常時期的日子裡,剛好建國百年的國慶日剛過,馬的在總統府前國慶演說中有講到:要學國父革命的精神。
既然馬的都這麼講了,那爸爸就把國父那一套革命理論用在家庭裡:要有非常之建設,就要先有非常之破壞。
為了成就寶貝美好的一面,爸爸決定以後不再用講的了,只要寶貝做錯,先毒打一頓之後再來用講。這樣就可以符合國父所講的先破壞、再建設的革命基礎。
Anna老師去宜蘭玩,爸爸請老師帶個鴨賞和一箱金車麥根沙士回來給爸爸。
今晚老師去上英文課,爸爸問了一下老師何時可以出師來教爸爸英文?
最起碼先教會爸爸打小孩時可以講什麼英文,要不然只有動手打小孩,嘴巴沒有跟著訐譙幾句,好像就沒那個FU。
既然大家都說要推國際化,那打小孩這檔事應該也行,一面打小孩、一面用英文訐譙幾句,這樣我們家是不是就可以跟國際接軌了呢?
好,就從打小孩ㄌㄠˋ英文開始,不要讓寶貝以為問爸爸蝸牛的英文怎麼講,爸爸答不出來,就以為爸爸的英文真的爛到爆,爸爸會讓寶貝知道爸爸的英文程度的。
幹,不是,是FUCK,"Again Skin that slap you call MaMa",此句的國語翻成:"再皮就打到你叫媽媽"。不是,英文應該是:Slap you to cry bitter tears if naughtiness is happened again and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