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曉媽咪

養出有力量的孩子

2008年01月11日
養出有力量的孩子,是媽咪新買的書
力量二字,深深吸引我,比什麼聰明.優秀都來得吸引我
加上作者是心理諮商師
她的文字用詞深得我心
因此在店看到這本書後,回家馬上上網買了
作者王理書的部落格:
相遇
也是很棒的喲

================================================================
內容簡介
父母之路,也是修行之路。在陪伴孩子成長的歷程裡,
我們與生命更靠近,我們越來越完整而成熟……

有別於一般親職書羅列各種有效管教孩子的技巧與方法,在本書中,作者以長年擔任親職輔導者和身為母親的融合角色,分享縝密整合後的親職理念,以及自身真實發生的親職故事。作者紀錄親職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親子間的對話有著生命的真實與純粹,讀來令人溫暖、感動、省思與成長。
沒有任何一本書能給父母教養孩子的標準答案。回歸到愛的方式,就是最有力量的教養之道,誠摯地邀請您一同進入這場豐盛的親職之旅!

針對現代父母,本書的親職核心概念為:
◆親子互動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也看見自己。
◆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父母,孩子需要真實的父母。
◆能照顧自己情緒的父母,更能給予孩子有力量的支持。
◆教養在於:聆聽孩子的心,看見孩子的靈魂,感受他真正的需要。
◆當一個「剛剛好的父母」,不太緊也不太鬆。

【概念篇】
1教養觀念 條件式關愛

是否記得紀伯倫在《先知》(The Prophet)中的智慧──

孩子經我們而生,卻不是我們所造生。孩子與我們相伴卻不屬於我們。我們能給孩子的只有愛而不是思想,因為孩子擁有他的思想。孩子不屬於我們,孩子屬於生命自身。

但我們在生活中需要掌控局面的時候,經常無意中忘記了這些智慧。在想要掌控的時候,通常我們會這樣說:

「來洗澡,我數到3。我開始數了喔!1∼2∼3∼我要生氣了。」

「如果你把玩具分給表哥玩,我就會買一個新玩具給你。」

「你再不跟我回家,我就不理你了。」

「如果你……我就……」

這些父母的心聲,在我聆聽起來是這樣的:

「我想要你快快洗澡,我累了,我好想早點把這晚上的工作做完。」

「我喜歡你和表哥分享玩具,如果你不想分享,我會覺得尷尬和不愉快。」

「我想早點回家,我快要失去耐心了,這種時候我無法對你溫柔。」

「我想要按照我的意思掌握局面……獎賞或懲罰,只要有用就好……」

父母也有需求,父母需要效率管理的深層心理,是一顆想要休息的心;而孩子通常被想玩的心抓住,很少會顧全大局的。孩子在父母條件式句型的互動下,逐漸學會了條件式的關愛。父母也許要到了他要的管理與效率,但孩子失去的可能是整個世界的原貌。

【實務篇】
5 媽媽沒關係

母子倆下午一起看翻翻書,一翻開裡面的動物就會跳出來。

兒子問:「媽媽,妳會不會怕怕裡面的青蛙?」

「媽媽不怕。」

「我也不怕青蛙。」

「媽媽,那妳會不會怕裡面的鸚鵡?」

「怕,媽媽怕。」曾經有恐鳥症的我這樣對他說。

「媽媽怕,我不怕。媽媽沒關係,我把它關起來就好了。」他蓋起書,凝視著我說。我忽然感受到被孩子照顧的感覺,那句我經常對他說的話,而今映照到我身上。

那本書從一到十,每翻開一個數字就會跳出等同數量的動物來。從他四個月開始玩那本書,到了一歲多忽然開始學會怕它,越栩栩如生的動物他越怕。我心裡想著:「嗯!孩子的認知成熟了,對世界的知覺立體了。」

後來,他開始學會不怕,越來越輕鬆看著書裡跳出來的各種動物。今天,他學會問我怕不怕,還學會照顧我的感受。啊!亂貼心的。

前一陣子,約莫一個月前,兒子開始會呈現他的內在對話,坐車想睡時他說:「想睡覺想睡覺。」然後又說:「趕快醒來趕快醒來。」行為上他就是愛睡又睡不著的樣子。原來他一邊想睡,一邊還叫醒自己呢!

孩子在我的照顧下長大,他對待自己的方式如同我對待他的樣子。當他跌倒時,他會跟自己說:「沒關係,摸摸就好了。」那就是平日我給他的對待。而這樣的關係開始變成他與別人的關係,他會對表弟說:「下車要小心喔!」猶如我對他說的一樣。他會對被蚊子飛入眼睛而想哭的我說:「媽媽,哭哭沒關係啦!」(那也是我對他說的話)孩子的世界就這樣百般牽連與建構起來,誰想得到他與世界關係的初胚,竟是我與他最日常的對話。

這篇文章呈現了親子互動的最大定則。早年的親子互動,會形成孩子內在自我互動的模式,也奠定孩子與人互動的基礎模式。在孩子年幼時,父母與他自身是無分別的,父母就是自己,自己與父母渾然一體。所以父母如何對待他,也形成日後孩子如何對待自己;父母如何與他說話,他除了學會安慰自己的方式之外,也學會將之給出去。孩子最早的初胚,建立在日常生活父母與他們的對話; 當父母的,請帶著覺知與孩子相處吧!

概念:照顧人

-------------------------------------------------------------------

我出生在臺灣中南部的小鎮,經濟環境稍嫌貧困,但父母都是充滿愛且有創意的人,如同大部分的父母,他們背負著經濟壓力,受到傳統觀念的侷限;生命在受苦與享樂中,以撫養五個孩子長大為生命職責而前進。

我是老大,在母親辛苦操勞時靜默陪伴,在她抱怨訴苦時聆聽她,在她漂亮打扮時欣賞她;在父親歡樂時聽他說話,在他落寞時守護他身邊。這樣的我,若用心理學裡家族治療的眼光,可以被貼標籤為:〈代理父母〉或〈提早長大〉。而我多年在心理治療領域裡進出,浸泡在不同學派的各種觀點,我不會這樣詮釋自己的童年。我會這樣說:

身為長女的我,有一顆慈悲而敞開的心,我忠誠地守護我的家,守護父母,這樣的陪伴,讓我的童年除了與弟妹嬉鬧玩耍的歡樂之外,多了許多私密的心靈空間;這心靈空間,成就了我獨特的生命風格,讓我對人間的苦與愛,更敏感而願意敞開。因童年的這份奉獻,促成我與長輩的緣分特別好,一路成長走來,無論是學校、職場、心理修行的場域,我一直能與權力上位者,擁有一份相互關懷、相互敬重的好關係。後來成為助人者,我經常說:「這份助人者的修行,我從小就開始。」

我很平凡地長大,沒有擁有特殊的才華,沒有獲得特殊的榮耀,我順利輕鬆地通過學校每一關的考驗,成為一個高中物理教師。然而,即使我教書充實愉快,喜歡和學生相處,但心裡的聲音清楚地說:「不只這樣,這不是我最終停留的地方。」我的渴望一開始不明確,而方向卻始終如一:朝向一種更深層剔透的心靈溝通。

教書的第五年,藉由研習我參加「親職團體帶領人訓練」;這訓練延續了我大學時擔任會心團體帶領人的熱情,也點燃了一股莫名的嚮往:「我想成為親職團體帶領人」。當時我已經準備離職赴美念書,而心理諮商正是我想走的路。那已經是一九九二年的事了,一九九五年我正式從事專職的諮商工作,從青少年與父母團體開始,進入親職教育的道路。

當年帶領父母團體,主課程結構沿襲美國在八○年代流行的PET(父母效能訓練),或STEP(系統化父母效能訓練)的溝通訓練模式,強調父母扮演聆聽孩子,表達感受,並擔任衝突協調員的角色;父母提供鼓勵,教導孩子用正確的行為來滿足內在需求,並教導父母在家舉行家庭會議。我將創意帶入課程,並以生動的角色扮演作為溝通能力訓練的核心,在團體中,我與參與的父母們都能享受其中,互相支持,並成功地在角色扮演中擔任一位有良好聆聽的父母。而有意思的是,由於我和部分成員們保持的聯繫關係,才有機會發現,這些課堂上的「成功」未必能真的在家裡使用。專注無條件的積極聆聽,在碰到孩子偏差行為或難以溝通時,父母就困住了。他們常問的是:「為什麼回到家之後,就無法聆聽了呢?」

這些成員們在家庭教育實際上的困境,推動著我繼續學習思考,並一次次針對他們的需求,調整課程的設計。我開始將自己在心理治療領域的各種學習,以及心靈視野帶入親職教育中,並在一九九七年從臺中開始強制親職輔導的工作,一九九九年開始與鄭再傳紀念基金會合作,每年固定在社區開放二十週的親職團體,以及後續的年度親職講座。

二○○二年兒子出生,成為母親的經驗與每年演講的機會促成真正的整合,將母職—心理治療—親職工作,三個領域協調地編織在一起。二○○四年我將自己的親子日誌貼到網路,有了自己的部落格。這些親子互動學習的細膩歷程,吸引了對教育有熱忱,以及嚮往成長的朋友們捧場,網站上的真心分享以及熱情呼應,成了這本書出版的主要動力。

二○○六年女兒出生,我發覺自己這十多年的親職教育之路已趨近成熟,我一路找尋溝通模式背後的背後,配合這幾年在心理治療領域的學習心得,發展出〈父母之心•真實之路〉的取向。

一路尋找的腳步類似這樣的自問自答:

何以父母無法使用〈積極聆聽〉與〈我訊息〉呢?

因為比起接收孩子心聲,父母認為影響孩子更重要。

因為比起敞開心聲,父母更想表達觀念,教育孩子。

然而,〈積極聆聽與我訊息的背後〉是什麼呢?

〈積極聆聽〉意味著:父母原原本本地收到孩子的心聲。

〈我訊息〉意味著:父母不只是所扮演的角色,還是個真實有感受的人。

何以〈原原本本接納與真真實實敞開〉如此困難?

何以〈影響孩子〉的需求經常超過〈欣賞孩子現狀〉的存在?

為了回答自己的提問,我來說個故事。

我有份親職輔導工作,由政府付費,與那些社會局指定有虐孩行為的父母見面。大部分我的工作對象是父母,有時也會見見他們的孩子。

那是一個小三的女生,我們暫且稱呼她瑤瑤。瑤瑤第一次來見我時,臉部表情很僵硬,手不停地互抓手指。我凝視她一下下,感受到她的心情,我的心柔軟起來,問她說:「妳是不是很緊張?」她點點頭,手不由自主地鬆開來微微顫抖。我伸出自己的雙手,手掌攤開在她面前:「妳要不要把手放到我的手上?會比較不害怕喔!」瑤瑤將手放上來,我輕握著並輕聲說:「沒關係,慢慢來,不說話也沒關係。」瑤瑤掉下眼淚,點點頭。我們的談話關係,就此建立。

這是我與瑤瑤的第一次見面。在她父母的口中,瑤瑤是個難搞、脾氣可怕的女兒,會讓母親生氣到病發的壞小孩。在我眼中,我看到的是由恐懼主導行為的高能量小孩。

後來,有機會,我同時與瑤瑤和她的父母碰面。那天,在我與父母先談話之後,邀請瑤瑤進來。暫時被寄養的瑤瑤看見親生父母有些靦,她僵硬的表情再次出現,手指開始不安地攪動。這時瑤瑤的母親管教她:「坐好,把手放在兩邊,要有禮貌。」我看見瑤瑤聽話地將手放置兩側,卻因為緊張的能量無處表達(在我的詮釋裡,瑤瑤的手指不雅的動作,在平衡與表達她內在的焦慮),瑤瑤的眼神更恍惚了。

在上面這故事裡,瑤瑤的母親表現出「認真管教」的行為,而這管教無法抒解瑤瑤的壓力,反而增加瑤瑤的「退縮」;瑤瑤的焦慮能量無法疏導,為了扮演聽話的女兒,真實的她退縮到更裡面。

而我,用一種接納她此刻就是這樣子的方式等待她:「一雙溫暖的手,以及對現況的接納與寬容」,這讓瑤瑤也接納了自己的現況,她焦慮的能量因被接納而流動,瑤瑤專注下來,敞開她的心,更能與我接近。

回頭寫這一段,知道由於自己與瑤瑤之間關係的純淨,所以給得出這般的支持,也才有機會碰觸到瑤瑤的心,因此能以輔導者的角色,來協助她。而瑤瑤的母親比我沈重多了,她與瑤瑤間,有無數的挫敗記憶以及對孩子未來的焦慮。所以她對瑤瑤的行為難以有一接納的安靜度,無法放鬆地支持瑤瑤成長。

父母,〈揹負責任,帶著生存焦慮〉進入管教位置,所以面對孩子行為出狀況時,管教的急切讓他們難以〈原原本本接納〉與〈真真實實存在〉;因此,風行美國的父母效能訓練,對大多數具有傳統理念的父母,有實施上的困難。

因此,我後來發展出的親職風格,不以要求父母表現出「正確」的溝通訓練為主,而以支持父母回到自己的心,回到當下,想辦法培養自己寧靜的力量,以便在孩子偏差行為時擁有可以支持的內在空間。

這親職風格的核心基礎是:〈無論如何,接納與深愛自己的當下〉於是才能〈聆聽與接納孩子的當下〉,因而可以擁有一〈吸收與敞開的溝通關係〉,於是〈父母可以在關鍵時刻對孩子產生正向影響力〉。

這核心的精神,來自吉利根博士(Stephen Gilligan),他是我跟隨的治療師,同時也是《愛與生存的勇氣》(The Courage to Love)之作者。他跟隨Milton Erikson學催眠,修行合氣道,整合容格(C. G. Jung)與藏傳佛教的部分理念到心理治療中,Gilligan博士強調,「愛是一種紀律,愛是一個技巧」,「愛是無論在什麼時刻堅定地回歸中心,敞開心去承受接納生命所有的面向」,Gilligan博士強調,「我們受的傷的背後有一個遺失了的重大天賦,它一直在等候可以回歸自我的時刻;生命的困難,是一種召喚,召喚我們的英雄之旅,啟程,找回我們遺失的天賦。」

因此,治療工作的精神,在為案主守護一個場域,一個允許生命各個面向在此無分別地呈現的場域。在這場域裡,協助案主整合自身的不同面向的能量,找回他的天賦。

愛是讓生命之流重新回歸我們內在的勇氣,愛是朝朝暮暮需要鍛鍊的技巧,猶如練功一樣,時時刻刻練習【回歸中心】,無論何時都溫柔堅定與充滿創造力。

我跟隨吉利根博士的工作坊,共六回合了,我將他的理念應用在親職工作,運用在我自身成為母親的道路。這本書與你分享,整合後的親職理念,以及日常生活裡真實的親職故事。

我們家的親職故事是現在進行式,若你讀完這本書,還有興趣了解,這些親職概念在我們家,在孩子們繼續長大歷程中,還會發生些什麼故事,請來我的部落格,你會有滿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