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曉媽咪

滾元宵

2017年02月11日
今天是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就是要提燈籠、吃元宵
而為何要提燈籠、吃元宵?
其由來又是為何
我看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哈...
管它知不知道
反正大家也從不在意
至於元宵和湯圓的差別又在哪
我想大多數人也是搞不清楚
也一定很多人說啊不都一樣
只是講法不一樣而已呀
呵...
元宵節的由來我是有聽說過一個說法
是起源於漢武帝
而元宵和湯圓的不同我是知道的
湯圓是用手搓揉而成的
而元宵是放在篩子裡滾出來的
但又是如何滾出來的
說真的我也沒真正看過
昨天姐他們幼稚園小學部安親班體驗滾元宵
還有些剩餘材料
所以姐就拿來讓我們體驗一下元宵是如何做成的
內饀有花生和芝麻
姐說內饀是拜託人家特別做給他們的
很不好買
先將內饀搓成圓形
沾水後放入倒有糯米粉的篩中
然後就開始搖、開始滾
讓內饀均勻的裹上糯米粉
裹上一層糯米粉後再又拿出再沾水
再放進篩中繼續滾
就這樣不斷沾水、放進篩中裹上糯米粉重覆這個步驟約10次
才能滾出圓圓大大的元宵
很耗時耗力的
大家輪流體驗其趣味
滾元宵_img_1
說真的很不簡單
滾元宵_img_2
力道要夠
才能讓元宵滾得圓
粉又裹得均勻不易裂開
滾元宵_img_3
耗時又耗力的
滾元宵_img_4
難怪手工元宵要賣那麼貴
自己做的元宵有沒有比外面賣的湯圓好吃呢?
我覺得各有千秋啦
自己做的元宵皮較Q且內饀是紮實的
一般機器做的湯圓是很軟的
就看個人的喜好囉
我是比較喜歡自己做的元宵口感
感謝姐讓我們有這個機會體驗
我相信孩子們也印象深刻知道元宵和湯圓的不同了
其實在以前元宵節就是情人節
從許多古詩詞中便可出
最有名的就是歐陽修的生查子了: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還有辛棄疾的《青玉案之元夕》
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總之元宵節是親人情人團圓的日子
是大家親愛甜蜜去賞燈的日子
過完元宵節也是真正的過完歡樂的年
今年也很剛好
過完元宵節也就是要開學的日子
得收拾起玩心
要好好去面對新的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