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vita

我不怪此瓦,此瓦不自由

2006年10月18日
試著用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一件事情這個故事不錯....分享之..
>
>
>
> 兒子還小,走路常常會碰撞到東西,一撞當然就哭啦!
>
>本來,我止哭的法寶就是︰
>
>「什麼東西碰著你啦?桌子啊!來,來,我們打打!」
>
>
>
> 接著就朝惹禍的東西打三下,兒子見我為他出氣,
>
>很快就會收斂哭聲,有時候,
>
>他自己再用小手「打打」肇禍者,即刻就能破涕而笑,靈得很。
>
>
>
> 有一次,我正施用此妙方時,不巧被電話線另一端的摰友聽到,
>
>她一本正經的勸誡我,此法不能用,
>
>因為無形中灌輸給孩子「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觀念,
>
>以後,他遇到別人動他時,他也會自然反應去打別人。
>
>我一聽,如醍醐灌頂,立刻修正自己處理問題的方法。
>
>
>
> 兒子再碰到東西的時候會說︰
>
>「喲!碰到了!好痛噢!來!告訴媽媽你的眼睛在那裏?」
>
>通常他會用小手指指淚眼,我會接著問︰
>
>「那你看到它(指惹禍的那個東西)囉?」
>
>
>
> 通常他會點點頭,我馬上就說︰
>
>「可是它沒有眼睛啊!它看不到你耶!所以不是它故意撞你啊!
>
>是你不小心撞到它了嘛!跟它說對不起,別哭了,好不好?」
>
>
>
> 這一大串話對個二歲的孩子而言,實在有些複雜,
>
>他能懂多少也很難說,不過效果還不錯,多數時候他就真的止住哭聲。
>
>
>
> 我不知道這麼做對孩子有沒有誤導,但每次重複這幾句話時,
>
>我就會想到王安石的一首打油詩︰
>
>「風吹屋簷瓦,瓦落破我頭,我不怪此瓦,此瓦不自由。」
>
>
>
> 孩子撞上東西,當然不能怪那看不到、無知覺的它,
>
>如同屋瓦掉在我們頭上一樣,我們也不能怪屋瓦,因為掉下來非它本意,
>
>它根本無選擇的自由,這些道理都極簡單,無須懷疑。
>
>但想想,人與相處時,
>
>多少的怨懟、不滿、仇恨不也可用同樣的觀點去原諒、去接納、去化解嗎?
>
>
>
> 有時,我們會覺得受人陷害、侮辱、蔑視•••,
>
>心裏會覺得不舒服,覺得受傷害,不能原諒對方,甚至想要報復。
>
>
>
> 這種時候,如果我們靜下來,為對方想想,
>
>可能他這麼做是因為他的心靈被蒙蔽了,他看不清事實,
>
>或者是他被某種人性弱點或某種力量轄制了,
>
>他不能做個完全自由的人,他或許心裏想要做的好事做不出來,
>
>偏偏做出不好的事,他缺乏了自由。
>
>
>
> 如果了解到對方是在看不清、不自由的狀況下才做出某件事,
>
>那麼無論自己受的傷害是多麼大都無須埋怨、氣憤了,
>
>誰真的和看不見的桌子、不自由的瓦動氣呢?划不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