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vivian - L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怎樣管教兒女~轉戴

2013年06月07日
公開
65

約翰 *:過去,爸媽責罰我之前,總會設法了解我犯錯的原因,考慮事情涉及的各種因素。現在我的女兒犯錯時,我也嘗試這樣做。我妻子艾莉森的成長背景跟我不一樣,她的父母比較衝動,似乎不問情由就嚴懲孩子。有時候,我覺得她也是用類似的方式懲罰兒女。 卡羅爾:我五歲那年,爸爸抛棄了我們一家。他完全不關心我和三個妹妹。媽媽要辛苦工作賺錢養家,我就要負起照顧妹妹這個繁重的責任。我年紀小小就要幫忙照料家庭,沒怎麽享受過童年的樂趣。今天,我仍然是個不苟言笑的人。每當孩子犯了錯,我都會很苦惱。我會反覆地想:他們為甚麽會犯錯?他們到底是怎麽想的?我丈夫馬克卻截然不同,他不會不斷地為了同一件事煩惱。馬克的父親既嚴格又仁愛,也一直忠貞地照顧妻子。現在,女兒做錯了事,馬克很快就能把問題解決。他會衡量有關的因素,把事情糾正過來,之後就不會再擔憂。 約翰和卡羅爾的話説明,你的成長背景能大大影響你怎樣管教兒女。夫妻要是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兩人在教養兒女方面就可能會有不同的取向。有時候,這些差異會導致夫妻關係緊張。 兩口子如果身體疲倦,彼此之間的矛盾可能會進一步加深。初為人父母的很快就明白,教養兒女是一件令人勞累的“全職工作”。瓊和丈夫德倫曾把兩個女兒養育成人,瓊説:“我很愛我的女兒。只是許多時,我想她們去睡覺,她們 偏偏不想睡;不該起床的時候,她們又起床。我一開口,她們就插嘴。她們總是不把自己的鞋子、衣服和玩具放好,黃油用完後也從不放回冰箱去。” 傑克的妻子生了第二個女兒之後患了産後抑鬱症,傑克説:“我下班回家時已經累得半死,半夜還要起來照顧剛出生的寶寶,結果很難貫徹始終地管教大女兒。大女兒看到妹妹分散了父母對她的關注,就很嫉妒妹妹。” 疲乏的父母要是在管教兒女方面意見不合,小小的不和也可以演變為激烈的爭執。如果夫妻不消除分歧,關係就會受破壞,孩子也會看出,假如要得到想要的東西,就可以怎樣從父母的其中一方入手。哪些聖經原則可以幫助夫婦保持恩愛,同時有效地管教兒女呢? 抽時間陪伴配偶 按理説來,人是先有婚姻再有孩子,即使孩子離家自立了,婚姻還會延續下去。談到婚姻,聖經説:“上帝使他們同負一軛,人就不可分開。”(馬太福音19:6)但前一節經文卻指出,上帝的旨意是兒女最終要離開父母。(馬太福音19:5)不錯,養育兒女僅是婚姻的一個階段,而不是婚姻的基礎。當然,父母要花時間教養孩子,但别忘記,夫婦必須先有牢固的關係,才能好好教養兒女。 在養兒育女的階段,夫婦可以怎樣保持親密的關係呢?一個方法是,盡可能經常抽出時間單獨跟配偶在一起。這樣,你們就可以商量家中要事,或只是聊聊天也好。沒錯,要這樣做並不容易。上文提到的母親艾莉森説:“每當我和丈夫以為,我們終於可以聊一會兒了,這時候,不是小女兒要我們去注意她,就是六歲的大女兒為了找不到蠟筆或其他類似的事來‘求救’。” 上文提到的瓊和德倫規定女兒上床睡覺的時間,這樣他們就有空單獨跟配偶在一起。瓊説:“我們規定女兒天天都要在‘關燈時間’之前上床睡覺。這樣,我和德倫就有時間輕輕鬆鬆地交談了。” 父母要兒女定時睡覺,除了為了騰出時間陪伴配偶,也能教導孩子“不要自視過高”。(羅馬書12:3)孩子學會遵守規則定時睡覺,漸漸就會明白自己在家中雖然重要,卻不是最重要的那一個,也會知道自己必須配合家裏的常規,而不該期望家人改變常規來遷就自己。 試一試:為兒女定下睡覺時間,貫徹執行。假如孩子提出理由請求晚一點睡覺,比如要喝水,也許你可以答應他們一個請求,但别讓孩子一再拖延。要是孩子請你多給5分鐘,而你又想如孩子的願,你就要調好鬧鐘,5分鐘後鬧鐘一響,就要催促孩子上床睡覺,不要再答應其他的請求。正如聖經説:“你們的話,是就該説‘是’,不是就該説‘不是’。”(馬太福音5:37) 表露一致的立場 聖經一句至理名言説:“我兒,你要聽從父親的管教,不要捨棄母親的法度。” (箴言1:8)這句話顯示,父親和母親都有權管教孩子。不過,對於怎樣管教兒女和在哪個情況下執行哪條家規,即使夫婦二人的家庭背景類似,彼此也可能意見分歧。夫婦可以怎樣處理這個問題呢? 上文提到的約翰説:“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鬧意見,這點很重要。”不過他承認,要與妻子表露一致的立場,確實説時容易做時難。約翰説:“孩子善於察言觀色。我和妻子意見不合,就算沒有在女兒面前説出來,女兒也能察覺得到。” 約翰和艾莉森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艾莉森説:“假如我不贊成丈夫管教女兒的方式,我會等女兒聽不到我們説話時才説出自己的想法。我不希望女兒以為可以利用我們的分歧來達到目的。要是女兒察覺到我們意見不合,我就會告訴她,家裏人人都要服從耶和華的安排,我樂意順從她爸爸的領導權,而她就應該服從父母。”(哥林多前書11:3;以弗所書6:1‐3)約翰説:“整家人在一起時,通常由我來管教女兒。但假如艾莉森對事情比較清楚,我會讓她來施行管教,而我就會支持她。我如果不同意她的某些做法,就會稍後再跟她討論。” 在教養兒女方面,你和配偶的分歧如果不消除,彼此間的不滿情緒就可能會越來越强烈,最終削弱孩子對你們的尊重。怎樣才能防止這樣的事發生? 試一試:每週抽出一個固定時間,跟配偶談談管教孩子的問題,要坦率地談談彼此間有甚麽分歧。嘗試從配偶的角度考慮問題,也要尊重配偶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夫妻同心,恩愛日增 管教兒女的確不容易,有時甚至令你心力交瘁。可是,兒女早晚要離家自立,到時家裏就會像以前一樣,只有你們夫妻二人。養育兒女的歲月究竟會鞏固抑或削弱你們的婚姻呢?答案全在乎你有沒有好好實踐傳道書4:9,10的原則。經文説:“兩個人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辛勞,共享美好的收穫。要是一個跌倒,另一個可以扶起夥伴。要是只有一個人,跌倒了就沒有别人扶起來,那怎麽辦呢?” 夫婦同心合力,就能取得美好的收穫。上文提到的卡羅爾道出心聲:“我知道丈夫有許多美好特質,但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他的另一面。看見他這麽關愛女兒,我就更愛他,更尊敬他。”談到艾莉森,約翰説:“我看到妻子怎樣成為關愛孩子的母親,心裏就更欽佩她,更愛慕她。” 在養兒育女的年月裏,你能經常撥出時間陪伴配偶,跟配偶互相幫助、互相扶持嗎?那麽,隨着孩子日漸成長,你們就會越發恩愛,也為孩子樹立優良的榜樣。 問問自己…… 每星期我一般抽多少時間單獨陪伴配偶呢? 配偶管教兒女時,我通常會怎樣表示支持呢? 以上文章轉戴自以下網址 http://www.jw.org/zh-hant/出版物/雜誌/wp20090201/管教兒女/

訓練孩子負起自己的責任~BY JW.ORG

2013年06月06日
公開
75

喬治 *:“每天晚上都會發生同樣的事。我4歲的兒子邁克爾會把玩具四處亂放,弄得家裏到處都是玩具。我要他在上床之前把玩具放好,他就會發脾氣,大吵大鬧。有時候,我也會生氣起來,大聲罵他,但之後我們倆的心情都會變得很差。我希望大家能開開心心地上床睡覺,所以我通常會投降,索性自己收拾殘局就算了。” 愛米莉:“有一次,我13歲的女兒珍妮不明白怎樣做老師給他們的一份作業,回家後她哭了一個鐘頭。我鼓勵她去請教老師,但她堅持説那個老師很嚴厲,她不敢跟老師説話。聽了以後我很氣憤,真想馬上去學校把那個老師痛罵一頓。我心裏想,她怎麽可以使我的寶貝女兒這麽難受!” 你也曾有類似的經歷嗎?許多做父母的都像喬治和愛米莉一樣,見到孩子遇上困難,愁眉苦臉,自己也會心疼。這時,他們自然的反應就是設法保護兒女,為兒女解困。可是,父母其實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去幫助孩子培養一種重要的能力,那就是負起自己責任的能力。當然,一個4歲小童要負起的責任,跟一個13歲的少年會有很大分别。 在現實生活中,你總不能永遠在兒女身邊,為他們遮風擋雨。孩子早晚要離開父母,“負起自己的擔子”和責任。(加拉太書6:5;創世記2:24)父母要幫助孩子學會照顧自己,就必須持續不斷地訓練他們,使他們長大後成為一個不自私、關心别人和有責任感的人。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可是,我們也不用太擔心,因為在教導兒女方面,我們有一個很好的榜樣,那就是耶穌。耶穌雖然沒有兒女,但他對待門徒的方式值得父母們借鏡。耶穌揀選門徒並訓練他們,使門徒在他離開之後,仍然能够繼續執行他的工作。(馬太福音28:19,20)耶穌所做到的,難道不就是每個父母的目標嗎?為人父母的都希望把兒女教養成一個能負起責任的人。以下我們會看看,耶穌在哪三方面是父母們的典範。 為孩子“立下模範” 耶穌在離世前不久,對門徒説:“我為你們立下模範,我向你們怎樣做,你們也該照樣做。”(約翰福音13:15)同樣,父母也必須通過言傳和身教,讓兒女清楚知道應該怎樣負起自己的責任。 不妨問問自己:我經常用積極的口吻談及自己要負起的責任嗎?我有沒有跟兒女説過,努力工作養家或幫助别人,使我得到很大的滿足感呢?抑或我常常抱怨自己怎麽不像某些人那樣,能過上輕鬆舒適的生活? 沒錯,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人人有時都會感到工作很辛苦,壓力很大。但是,不要忘記,你的榜樣最能幫助兒女看出,願意負起責任是非常重要和有價值的。 試一試:可以的話,不妨偶爾帶孩子到你工作的地方,讓孩子看看你是怎樣掙錢養家的。你也可以讓孩子跟你一起做義務工作,然後一起談談幫助别人的樂趣。(使徒行傳20:35) 期望要合理 耶穌知道,門徒需要訓練一段時間,才能負起他要交託給他們的任務。有一次,他對門徒説:“我還有很多事要告訴你們,只是你們目前承擔不了。”(約翰福音16:12)耶穌沒有期望門徒一開始就能够把工作做好。相反,他花了不少時間教導他們很多事,直至他認為門徒能够勝任,才派他們出去。 同樣,兒女年紀還小,父母就期望他們負起成年人的責任,這也是不合理的。不過,隨着孩子不斷長大,父母要因應他們的能力去調整對他們的要求。例如,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他們應該照顧自己的個人衛生、收拾自己的房間、守時、善用金錢等等。孩子上學後,父母就要幫助孩子明白,完成作業是他們必須負起的重要責任。 父母除了要告訴孩子他們有甚麽責任之外,還須要從旁協助孩子,使他們能够做得到、做得好。上文提過的喬治,後來知道兒子邁克爾不願意把玩具放好,一個原因是他覺得這個工作太困難。喬治説:“於是,我沒有再只是呼喝他,叫他放好玩具,而是開始教他怎樣把玩具收拾妥當。” 他是怎樣教邁克爾的呢?喬治説:“首先,我定下一個時間,每天晚上一到那個時間,就要收拾玩具。然後,我跟邁克爾一起做這件工作,每次收拾房間的一個部分。我把這件工作變成遊戲,還跟他比賽,看誰做得更快。不久,收拾玩具就成了兒子每天臨睡前的習慣。我向邁克爾保證,他如果做得快,我就會在他睡覺前多講一個故事給他聽,但要是他慢吞吞,用了太多時間,故事時間就會縮短。” 試一試:分析一下你每個兒女的情況,想想他們應該可以分擔哪些家務。問問自己:有沒有一些家務,是孩子自己做得來的,但我卻繼續幫他們做呢?如果有,你可以先叫孩子跟你一起 做那個家務,直到你肯定他們能够自己應付為止。要清楚告訴孩子,你交給他們的工作,做得好會有甚麽獎賞,做不好就會有甚麽懲罰,事後就要説到做到,按照原來的話去獎賞或懲罰孩子。 提供明確的指示 正如其他優秀的導師一樣,耶穌知道邊做邊學是最好的學習方式。舉個例,當耶穌看出是時候讓門徒出去傳道了,就“差他們兩個兩個,先到他要到的各城各地去”。(路加福音10:1)在派門徒出去之前,他預先給他們非常明確的指示,而不是讓他們自己想方法去完成任務。(路加福音10:2‐12)門徒完成任務,回來向耶穌匯報工作成果時,耶穌就稱讚和鼓勵他們,藉此表明他對門徒的能力有信心,也很悦納他們。(路加福音10:17‐24) 假如你的孩子要面對一件困難的工作,你看見他們很擔心很害怕,這時你會有甚麽反應呢?是不是馬上保護他們,不讓他們面對這件難事,以免他們經歷失敗和挫折?你的本能反應也許會促使你“出手相救”,把責任挪到自己身上來。 但請想想,如果你每次見到孩子遇上困難,都立刻“出手相救”,這會向孩子傳達一個甚麽信息呢?你這樣做,能讓孩子看出你對他們有信心,相信他們可以成功完成任務嗎?抑或是在告訴他們,你仍然把他們看成是柔弱的嬰孩,做任何事都得倚靠你的幫助呢? 讓我們看看,上文提到的愛米莉最後怎樣幫助女兒珍妮應付難題。愛米莉決定不插手這件事,而是讓珍妮自己跟老師溝通。不過,她先跟珍妮一起把要向老師提出的問題寫下來,並商量應該在甚麽時候去找老師。此外,她們還預先練習跟老師的對話。愛米莉説:“做了這些事之後,珍妮鼓起勇氣向老師開口,老師也稱讚她那麽主動呢。之後,珍妮十分開心,我也為她感到自豪。” 試一試:把你孩子最近要面對的一個難題寫下來。然後,在難題旁邊寫下一個方法,是既能幫助他,又用不着你“出手相救”的。要跟孩子練習一下他要親自做的事,也要告訴孩子你相信他是可以做得到的。 如果你總是做孩子的擋風牆,使他們不用面對難題,他們也許就難以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將來也會應付不了人生的風風雨雨。因此,要好好訓練孩子,幫他們學會負起責任。這樣,你就是把一份非常寶貴的禮物送給他們了。 問問自己…… 我對孩子的期望合理嗎? 我有沒有通過言傳和身教,讓孩子明白他們怎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我上一次鼓勵和稱讚孩子,是多久之前的事了? 文章引用自 http://www.jw.org/zh-hant/出版物/雜誌/wp20100501/訓練孩子負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