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安安媽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讓我們好好的投」一位學生自己拍的大選廣告

2008年03月20日
公開
31

Mar 15 Sat 2008 18:32 「讓我們好好的投」一位學生自己拍的大選廣告 嗯...本來不打算在blog上寫任何關於政治的東西,但這個廣告讓我破功了。 看完之後有點淡淡的鼻酸......本來我還奇怪怎麼沒看到任何政黨標示,原來是學生自己拍的廣告。或許有人會質疑這一點,但我個人寧可選擇相信影片中透露出的誠懇。 以下內容為個人政治雜談,不喜者請轉身離開∼但希望您至少花96秒看一下這個影片。 年屆24,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如此關心總統大選。過去我連中間選民都談不上,只是一個政治冷感者。但這些年來愚蠢的教改、浪費公帑的正名運動、數不清的貪瀆、撕裂族群煽動民心,種種現象改變了我,讓我首次體認到手上薄薄的選票竟是如此的沉重。 是的,我會特別引用這個廣告,確實代表我這次打算投KMT一票。在PTT政黑一片「322補刀,政黨二度輪替,讓DPP死而重生」的聲浪傳進耳前,不經洗腦、不經黨工「教化」,DPP這幾年的作為、加上比較過兩邊的政策,我就已經決定了。DPP真的需要重重的輸一次,才有可能重新恢復成健康的政黨;如果有綠營的朋友在看這篇文章,很抱歉我要說句難聽的:DPP在我這個過去政治冷感的人眼裡看來,真的只差沒成立「民主進步教」了。 大家都約略知道回教國家的信仰狂熱,並害怕這種狂熱所引發的暴力;而今日DPP不斷以「愛台灣」為號召所操弄出驚人的狂熱信仰,實在猶有勝之--回教國家有數百年的信仰基礎,DPP只花了八年。看看最近的踢館事件吧,KMT立委有諸多不是至少也道歉了,竟不見施予暴力的綠營有任何道歉?只要你愛台灣,你可以砸警車、你可以說這自己不過是手牽手唱著歌,電梯大概是藍營立委犯神怒才會停的。 立委選舉大敗後,竟開始毫無尊嚴地大打「反一黨獨大」、「守護台灣最後一席」等口號,期望加強鐘擺效應讓自己勝選,真的讓我很失望。如果在看這篇文章的您對這個口號感到些許疑惑,不妨這樣問:「如果立委選舉是DPP大勝,請問他們會不會說『為了避免一黨獨大,我們不參加總統選舉』?」我相信答案很明顯,請不要再被這愚蠢的口號給騙了。 如果可以的話,我真希望都沒有這些是是非非,讓我們回到雙方的理念,讓選民選擇符合自己理念的對象。對我來說,這方面仍是KMT勝。KMT這次的核心理念是「與全球接軌,開放經濟」,而DPP則是「捍衛台灣的主權與價值」。 這個理念非常非常非常重要,但DPP的作法真的錯了。 第一,古語云「名正言乃順」;因為這就是社會的遊戲規則∼你需要眾所承認的名分,方能治事。但DPP把這無限上綱了,並不是「有名言乃順」,並不是有這個名便有實,需要「眾所承認」,這個名分才真正有實。最好的例子就是「大中至正」變成「自由廣場」了,就算你再怎麼換名字,這個地方最初是為了紀念蔣中正而建的事實並沒有變。同樣的,說不定有一天DPP理想中的台灣國會實現,但如果沒有這個國際力量,究竟又有誰會理我們? 第二,「你,要與兩億人競爭嗎?」看到這句廣告詞,不禁讓我覺得好氣又好笑,DPP喊著找回台灣的價值,卻害怕台灣與世界競爭。現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我們本該與全球競爭;就算你不去做,別人也會打進來。中國今日穩坐第一大外匯存底國,而台灣以兩千三百萬的人口佔居第四,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同時也反映出:台灣靠外匯、貿易生存已經很久了。我認同KMT「與全球接軌,開放經濟」的理念,正因這本來就是台灣的生存之道。回到主要引起爭議的中國市場,個人覺得不論從規模或地緣看,它的重要性都是無庸置疑的,我們必須要用更開放的態度來看、需要更開放的經濟政策支持,才有機會成為贏家。不畏競爭磨難、懷抱開放,乃是個人為學能夠精進、開拓視野的唯一蹊徑,何況國家?把這個議題縮小到國內來看,DPP的教育政策講白點就是大力降低學習上的競爭壓力,在我眼中這只會讓台灣生出一代又一代的庸才與未經琢磨便毀滅的天才。 我認為,要提升台灣的競爭力,找回台灣人的向心力與台灣價值唯有開放、齊心面對外來的競爭,才是真正的正途,這才叫「台灣一定行」。剛開始絕對會有苦日子,但是當大家一同齊心熬過,我們一定會驚訝:台灣的力量竟是這麼的強,我們竟是這麼的團結;站在全球舞台的夢想,竟已不知不覺實現。有這種力量,台灣才會真正被尊重;有這種尊重,國外的公司、論壇才不會在申請表上寫「Taiwan, a province of China」。有實方能正名,安內方能攘外;我這次選擇KMT,因為他們的核心理念與我相符。 我可以想像現在可能有人看了我的文章氣得跳腳。因為我看過太多寫的比我更好、分析更完整的文章,只因為一句「這次我選KMT」,就被大量諸如:「講這麼多廢話,直接說你是藍的,你要國民黨當選不就好了?」之類的字句給淹沒,真的很可惜;可惜了好文章,也可惜了罵人的幾位綠營朋友竟為了賭氣,不覺間自行侮辱了「民主進步」四字。選舉乃是民主的一種重要型式,更是一種每個人能有自由意願的象徵;每個人都能夠有自己的想法、彼此切磋,讓真理愈辯愈明,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 這篇文章純粹抒發自己心中的想法,我並不期望改變任何人的立場。但我衷心期盼,在看這篇文章的您,請排除心中的好惡,多看多聽各種聲音、消化吸收與自己相左的想法,在經過最縝密的思考後投下手中的那張選票。屆時不論投的是1號或2號,您都該為自己的民主素養而驕傲。 (註):第二點的開頭本來寫:「看看歷史吧......中國的滿清、日本的明治,施行鎖國的「泱泱大國」究竟哪一個有過好下場?究竟哪一個沒換來數十年的落後?雖然DPP把矛頭指向中國,但意義已經差不多,而且相當狹義。」經數位網友指正後,我自知這個比喻確實失當,因此拿掉並稍加修改,並在此致歉。

坐月子 一個月不洗澡?

2008年02月29日
公開
64

進入21世紀,醫師發現,老一輩坐月子觀念影響婆媳互動,一名產婦因婆婆說不能洗澡,自然產傷口潰爛;也有人亂吃生化湯,導致大出血。 大多數生育過的婦女都有共通經驗,從懷孕、生產到坐月子,婆婆媽媽一定會再三叮嚀,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碰,例如:不要在牆上釘釘子,否則會生下兔唇的孩子;坐月子時,不能洗澡、洗頭,否則下半輩子會頭痛,要喝米酒煮過的水…… 台安醫院預防醫學部主任周輝政指出,這些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觀念,有時會增加婆媳代溝,孕產婦因此緊張兮兮。該院便曾收治一名產婦,在坐月子時婆婆嚴格要求不能洗澡,以致自然產時切開的會陰傷口潰爛、流膿;更有產婦原本健健康康出院,沒幾天卻因大出血而返院急診,原來是吃了來路不明的生化湯。 周輝政指出,老一輩坐月子觀念沿襲中國北方流傳下來的規矩,主要是北方天氣乾冷,加上水電不足,又沒有吹風機,所以不洗頭是可以忍受的事。但是,台灣地處亞熱帶,常年濕熱,何況產婦在生產後一周,體內水分多40%,若要求她們一個月不洗頭,實在很難受。 初為人母的莊筑涵也有類似經驗,她從懷孕前就有人告訴她生男生女偏方,等到懷孕後,從肚子尖或圓的形狀,也可預測懷的是男嬰或女嬰,等到生產後婆婆又規定她儘量不要洗澡,讓她不知如何是好。 周輝政也強調,常遇到許多奇奇怪怪的疑問,孕產婦若與婆婆媽媽傳統觀念相左,壓力倍增,再加上擔心自身健康及胎兒,卻又不知從何問起,但醫師每次產檢所能分配的時間不多。 台安最近出了一套「媽媽教室」的DVD,透過動畫圖解方式至少可提供準父母很好的解答。 -------------------------------------------------------------------- 媽咪我不可能.....生安安時是夏天.很熱.. 我剛生完10小時後.就洗澡了...反正有吹風機.....連有吹冷氣.都流汗... 所以不能不洗阿...

幼教補助 訂排富條款

2008年02月27日
公開
56

行政院會上午通過擴大扶持5歲幼兒教育的適用對象與補助額度,從98學年度起,家戶所得在80萬以下家庭,皆納入補助範圍,100學年度起,年收入110萬以下家庭亦納入補助; 最高補助金額則由96學年度的2萬元,提高為98學年度以後的6萬元。 行政院長張俊雄表示,為因應少子女化,提振生育率,減輕家長的財務負擔,政府決定與家長共同承擔育兒責任,逐步將免費教育的年齡向下延伸,特別是部分因社經條件弱勢,以致無法順利就學的幼童,得以接受學前教育,他指出,到100學年度,合併幼教券的受益人數預估可達18.1萬,涵蓋93%的5歲幼裡,他強調,政府一定盡力扶持,不讓任何一個家庭的小孩輸在人生的起跑點。 教育部國教司司長潘文忠在院會後記者會上表示,為照顧5歲幼兒及早教育、減輕家長育兒負擔,自98學年度起,家戶所得在80萬以下家庭,都可獲得一定補助,補助額度依家戶所得與子女數不同,給予1萬4千元至6萬元以及免費進入公立幼教機構就學的補助。 潘文忠強調,由於整體補助對象已不再侷限少數弱勢家庭幼兒,所以訂有排富條款,排除家戶擁有第三(含)筆以上不動產或年利息所得在10萬元以上者。 張俊雄表示,96學年度的5歲幼兒受益人數,不計幼教券部分,就已近11萬人,比95學年度成長10倍;100學年度合併幼教券的受益人數,預估將達18萬1千人,涵蓋93%的5歲幼兒。 張俊雄說,經考量政府財政狀況,「扶持五歲幼兒教育計畫」,採分期分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已於96學年度起實施,補助對象為年收入60萬以下家庭。

北縣國小 將增2節英語課

2008年02月26日
公開
55

北縣政府為提升國小學生英語能力,將推動全縣小學生每周多上半天課;新增三節課有兩節上英語課。此計畫將從今年九月逐步實施,預估全縣須增聘1200位英語教師,經費由縣府負擔。 該計畫將提報今天縣務會議後宣布,部分教師認為挑戰教育部國小課程綱要的時數規定。教育局長劉和然昨晚證實這項政策,但強調計畫屬實驗方案,雖然北縣小學生每周將比外縣市多上半天課程,但依據教育基本法,縣市政府本來就有權自訂課程。 劉和然也形容這項提升北縣小學生英語能力的計畫是「大膽作夢」,雖然可能引起教育部關切、各縣市教育局討論,但透過計畫「腳踏實地、按部就班」,絕對可收到效果。 據悉,台北縣長周錫瑋相當重視小學生英語教學,去年指示教育局自96學年起實施低年級生開始每周上一節,中、高年級每周兩節英語課之後,還是認為目前英語課時數不足,要求教育局再研議增加節數。 教育局為避免排擠其他科目節數、增加目前教師授課時數,決定推動北縣各小學每周多上半天課 (三節),意即高年級從每星期三上半天課,變成每天都全天上課;低年級則從每周僅一天上全天,變成兩天上全天課。 教育局計畫各年級多出的三節課,由各校加入現行課程安排,將現行低中高年級英語課採1、2、2節,增加為3、4、4節,另外多出的1節課,低年級用於指定閱讀,以提升國語文能力,中高年級則由各校彈性安排。 教育局將安排各校逐步推動,四年後全面實施。 教育局另規畫配套方案,包括將在石門鄉乾華國小,舉辦5天4夜宿美式夏令營「英速魔法學院」,每年供3500名學生參加;舉辦教師正音訓練,在秀山國小成立專屬教室,聘外籍正音教師擔任講師,並請台北美國學校及英國文化協會協助培訓。 【2008/02/26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