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安安媽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寫給小一新鮮人的教戰守則(上)

2010年08月28日
公開
13

寫給小一新鮮人的教戰守則(上) 分類:上學之路 2009/06/09 10:50 文/彭菊仙Chu-Chu 媽咪 以下乃應「佳音月刊」邀稿,針對小一新鮮人如何順利上軌道而寫的一篇教戰守則。我以一個過來人的家長身分,奉上我的殷切叮嚀。 當你正擔心家裡的寶貝是否要好好衝刺注音符號、數學加減運算,以便順利銜接小學生活時,我想提醒大家,小一生最大的混亂來源絕不是學科上的問題。根據自己已經上小學的兩位孩子的經驗,生活常規與自我照顧才是讓老師和家長束手無策、孩子上不了軌道的地方。從現在起到開學前,爸爸媽媽不妨針對以下層面,讓寶貝常常做練習: 開學前你們可以練習的事情: .練習保管鉛筆盒:讓孩子認識自己將擁有一個鉛筆盒,並且熟悉裡面的成員:至少三隻鉛筆、橡皮擦、尺。告訴孩子:「這些小寶貝很重要,它們跟著你上學去,才能讓你好好寫字,好好改錯,連連看的時候,線才會畫得很直、很漂亮,要好好照顧它們喔!每節下課都要看看它們都回到家了沒?」,很多孩子三天掉一枝筆、七天掉一個橡皮擦,最後變成一種種習慣,甚至變成不珍惜物品,管理好鉛筆盒是學習管理物品的起始點,孩子開學之後才能一步一步學習管理文具盒、抽屜、工具櫃等。 .練習穿脫摺掛衣服:上了小學,老師就會認定穿脫衣物是孩子自己的工作,但是很多小一生,包括我自己的孩子在內,在教室裡總會出現一幅可怕的景象,一下課一溜煙跑出去,衣服、文具散落一地,任人踐踏。當老師一聲令下「放學!」,孩子光是穿一件外套,就拖拖拉拉,出不了教室,再加上水壺、雨衣、其他勞作用品,整個人就被卡住了!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學習自己能快速穿脫衣服,並且拿一張椅子,讓孩子練習如何將外套掛在椅背上。 .練習掛雨衣、摺雨衣:許多學校禁止低年級用雨傘,而是用雨衣,但是孩子一進教室,往往隨便將雨衣一丟,讓老師抓狂,因此上小學前,一定要讓孩子學會掛雨衣,甚至摺疊雨衣,也要告訴孩子,這樣教室看起來才整齊,並且到下課時,雨衣才能曬乾。 .練習蹲式馬桶:有些小朋友習慣了坐式馬桶,所以看到蹲式馬桶會拒絕,尤其是大便時,完全不會用蹲式馬桶,可以找機會讓孩子習慣。另外有少部分的孩子會嫌棄學校廁所髒臭而憋尿,也可以讓孩子提早習慣公廁。 .練習當一百分小信差----聯絡本及口語傳達:大多數小學一開始,並不會要求孩子抄聯絡本,而是將已經列印的聯絡事項及功課貼在聯絡本上。為了讓孩子快速上軌道,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也準備一個小聯絡本,讓孩子練習按照順序完成兩三個小任務。會認注音符號的可以用寫的,不會認字的可以用圖示,每做完一樣,打一個勾,讓孩子習慣按部就班完成任務,並能自行檢查是否完成。 除了聯絡本,小一新生最容易出狀況的莫過於老師的口頭交待,往往因為時間來不及,放學時老師突然增加一個任務,或是突然宣布要帶一項物品,但是孩子一回到家就忘了,不妨常常練習口語傳達任務,設定一個小任務,讓孩子練習傳達給爸爸或其他家人,讓小任務的重要性慢慢增加,最好能影響到孩子自身的權利,因為忘記傳達而損失到自己的利益,這樣才能有效建立口語傳達的責任感, .練習長時間端坐以及聽講的態度:大部分學齡前孩子,尤其是小男生,幾乎無法久坐,大約二十分鐘左右就顯得坐立不安,心神不寧,這是低年級老師最頭疼的事情。小學開始,一堂課是四十分鐘,雖然不可能從頭到尾正襟為坐,但是要讓孩子清楚並習慣,當老師在台上講課時,學生的本分就是端正坐好,不要摸東摸西。現在如果有機會到公共場所,一定要時時提醒孩子,甚至要求孩子,儘可能安靜端坐,不要影響到他人。另外,也要讓孩子練習發言之前要舉手,小學一下子二三十人,現在的孩子又很活潑,個個踴躍發言,但是很多孩子想到就說,全班就亂了起來,從現在起,媽媽不妨利用說故事的機會,讓孩子充當小學生,端正坐好聽講,選擇一個大小適中的故事,大約十五分鐘,說完後問問題,讓孩子說話前練習舉手,到小學時,老師一定會感謝自己能帶到這麼有禮貌的孩子。 小學最令人頭疼的問題 以上乃尚未真正進入小學的預習動作,真正進入小學的實戰場地,恐怕又會出現一連串令你擔憂不只的問題,最常見的問題如下: .忘東忘西:忘記帶課本、物品、作業回家,或忘記帶去學校,帶去學校又忘記交給老師。 .東西雜亂無章:書包塞一堆東西,考卷、單子塞得皺巴巴,課本、作業參差不齊,要找東西,情急之下又找不到。學校桌子、抽屜塞得滿滿,東西七零八落,不僅影響自己的效率,更影響到班上的整潔。 .上課愛講話、不專心:許多孩子幼稚園就把注音符號、數字加減學得滾瓜爛熟,所以到了小學覺得課程無聊,如果個性本身又很活潑,上課更難專心,於是玩紙、亂畫、玩筆、看自己的書,甚至和同學講話,讓老師留下不乖巧的印象。 .無法有效聽令:小一新生,半大不小,不論肢體或反應都不如我們想像的靈活,因此,當老師下達指令時,不是有聽沒到,就是聽了做不到,或是做了也做錯,整個班級如果這樣的孩子過多就會顯得雜亂無效能,老師也比較辛苦。 .不能自動自發完成作業、練習才藝:多數孩子還沒有習慣每天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寫功課、練習才藝,因此午睡、作業、遊戲、學才藝,完全隨心所欲,頭腦裡沒有生活步驟的藍圖,因此完全得仰賴大人的安排與催促,結果一點點的功課,花大錢學習的才藝拖拖拉拉,沒辦法自行完成,養成總要大人在一旁陪讀、陪練、盯寫的惡習。 .賴睡、賴床:該睡覺不上床睡覺,該起床又起不了床,每天為睡覺之事大呼小叫、大動肝火,形成親子固定的衝突劇碼。 針對以上的狀況,我想親師生必要一條心,用各種辦法幫助小一孩子將每件事情組織化。以下方式可以幫助孩子的小腦袋瓜釐清事情的輕重緩急,進行步驟,學習自我判斷與控制,慢慢就會步入自動化的軌道,假以時日,必能成為獨立自主的快樂小學生。

寫給小一新鮮人的教戰守則(中)

2010年08月28日
公開
37

如何有效幫助小一新鮮人進入規律自主的小學生活 .分解動作,並且詳細示範:小一新生只不過才從娃娃轉變而來的小小孩,很多反應與動作是需要詳盡講解與示範的。比如說,放學回家後歸放物品的步驟,準備寫功課的步驟,整理書包的步驟….,這些大孩子兩三分鐘就能完成的小事情,對小一生可是大大的學習,並不是馬上就會上手的。我們可以把過程分解成幾個步驟,用口訣提示,或是掛一個貼心的「分解動作」小小牌子,孩子有依循的方向,時間久了,自然會熟能生巧。 .耐心帶領孩子一起做:如果分解動作口令或是小牌子的效果有限,不如一開始耐心的帶著孩子一起做!比如說:「來!媽媽和你一起整理書包,首先,先把課程表拿出來,把要用的課本按照順序排好!…」,許多小一生一整理起書包就零零落落,要用的課本一本一本放,不要用的課本一本一本拿出來,結果該帶的又不小心拿出來!不要小看很多小地方,這些細節就是出錯的根源。您還記得孩子很小的時候,你抓著他的手學習如廁後擦拭的動作嗎?也許把心回歸到當時,你比較能體會孩子上小學所有第一次的懵懂無知了! .視覺提醒—愛心便利貼:健忘或是玩心較重的孩子,只要一玩起來,什麼都拋諸腦後,所以該帶的沒帶回家,該交給老師的也忘了交!最有效的方式莫過於在鉛筆盒上貼上便利貼,上面用文字或圖示來提醒孩子,當然也可以在最後加上媽媽的笑臉,這樣孩子一方面想起來該做的事,也同時感受到媽媽的溫暖與關心! 不過也有孩子看到紙條還是拖拖拉拉,想說等一下再做,結果等一下又忘了!所以媽媽也可以用比較緊迫的語氣:「看到紙條,請立刻把……」,這是效果最大保證。 「愛心小紙條」最終目的是要讓孩子學習管理自己,我倒是建議,一段時間之後,由孩子自己擔任自己的「提示小達人」,自己將容易忘的事情寫下來自己貼! .仔細挑選學用品--好拿好收、容易分類:動作慢的孩子在團體生活中很吃虧,往往並非出於故意,卻拖延到團體的進度,成為害群之馬,如果你認為孩子的動作很慢,千萬要在挑選學用品的時候考慮到「好拿好收、容易分類」的方便性。 鉛筆盒--不要太複雜,打開盒蓋就可取筆。 資料夾--選L夾,大大的開口一下就能將單子考卷拿出來,一下子就收好。 書包—分隔多,可以幫助孩子將課本、作業、用品分門別類,放在固地的格子,才不會因為荒亂找不到東西。 蠟筆、彩色筆---在教室裡,最常看到地上東一枝筆,西一枝筆,如果是美勞課更是可怕,小小的桌子塞不下,全心畫畫的孩子又懶得將每枝粉蠟筆放回固定的小格子,結果粉蠟筆、色筆掉滿地,如果發現孩子急躁又粗手粗腳,不妨幫他另外買一個小工具盒,將所有的蠟筆倒在一起,這樣孩子用完就丟進去,很方便,不會來不及收拾,也不會成為影響班級整潔的害群之馬。 工具盒—孩子的抽屜往往是班上髒亂的禍源,剪刀、膠水、釘書機…塞得滿滿,媽媽可以建議老師統一幫孩子購買大小高度都合宜的工具箱,每個人都將這些文具用品收納在箱子裡,不僅孩子的東西不容易遺失,老師的班級管理也輕鬆許多! .一起訂定生活時間表:要讓孩子生活上軌道,功課不拖拉,才藝不漏練,玩樂也不少,就要一個清楚的生活計畫表,讓孩子清楚知道,他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只要該盡的責任義務都完成,就會有自己玩樂的時間,孩子清楚自己的權利義務通通都有,就會有充足的安全感,支持他按照計畫行事,久而久之就會變成自己固定的生活節奏。但是我衷心建議,這個生活表應當由親子共同討論,經過孩子首肯而訂定,這樣孩子會非常清楚為何要這樣訂定時間表,每項任務的時間,而較少出現討價還價的現象。 .適當適量的才藝課:孩子剛上小學,一切都在適應當中,先觀察孩子的適應狀況,再來決定要上多少的才藝課。我的建議是,對多數的孩子而言,上得多不如上得少,因為小一的孩子需要自由玩樂的時間還是很多,如果排得太滿,孩子過度負荷,無法法好好吸收,還造成心理壓力。我的建議是,靜態一項,動態一項,就已經很足夠了!尤其是需要天天練習或是有作業要完成的才藝課,頂多兩項,親子雙方都已經很緊繃。 .瞬間收心操:一年級的孩子幾乎還是喜歡在玩樂中學習,透過實務、真相而了解,所以玩和學幾乎是分不開的。然而寫功課、上課都需要完全安靜下來,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一年級的孩子無法在瞬間立即安靜下來是正常的,尤其是活潑好動的孩子,透過寫功課,他們可以好好練習將整個人沉靜下來。如果到了書桌前,孩子還是東張西望,摸東摸西,不妨讓他先在地上靜坐三分鐘,或是在桌上趴下三分鐘,將情緒與玩樂的事物隔離,待思緒沉澱之後再開始進行作業。 .為孩子準備安靜不受干擾的獨立空間:為孩子準備一個不被打擾的獨立空間,確實能幫助孩子專心一意。務必與弟弟妹妹的嬉鬧聲、電視、電腦、課外讀物、勞作用品、玩具完全隔絕!當孩子進入到這個「神聖」之地,「環境」就是最好的收心操。簡單整齊的書桌收斂孩子的心神,自然而然對課業湧現嚴肅而尊重的心態,而不假思索地全然投入到功課之中。尤其是視覺或聽覺容易受外物干擾的孩子,要幫助他建立專心的習慣,就要排除萬難為他準備一所清靜之地。 .使用計時期、合適的鬧鐘:家裡有孩子一定要準備計時器,定好每項任務需要的時間,孩子有了一個目標,就不容易拖拉怠惰,計時器不帶有任何情緒,公允而確實,鈴聲一響,孩子比較能夠信服,減少親子間的吆喝爭吵。最大的好處是,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對於時間的估算與掌握,通常比較精準。 寫給---個性拘謹的孩子 針對不同個性的孩子,我想也應該以不同的態度引導。我家老大個性大而化之,以上所提的很多心得都是出自於帶領老大進入小學的感想。然而,當老二也開始上小學之時,我才發覺另一種類型的孩子的困擾。 責任感太強、太求好,以至於常常擔心自己做不好、出錯,往往不能容忍自己犯下一點點小錯誤,因而過度焦慮,凡事傾向先保守觀察,遇事則先迴避退縮,以策安全。還有孩子因個性害羞內向,適應力較慢,因而一開始出現排斥上學的狀況,甚至因為一點點小挫折而睡不好。 我記得我家老二曾經因為生活課本不翼而飛,竟然長達一個星期都睡不好,直到課本被粗心拿錯的同學歸還之後才恢復正常。對於這類孩子,我要做不同的建議: .讓孩子習慣對小錯誤一笑置之:讓他偶而犯下一點不傷大雅的小錯誤,習慣出一點小醜,而學習能一笑置之得面對它。 .不要過度催促:這樣的孩子通常在轉換環境與情境時,需要時間觀察,直到生出足夠的安全感才願意踏出步伐,不妨給他多一點時間,多一點等待,這類孩子通常一開始表現平平,如果父母太過心急,反而甲緊弄破碗,孩子完全退回或放棄,如果孩子勇敢踏出步伐後,有時候反而像一匹黑馬,表現亮麗。 .給予較多放鬆時間:拘謹的孩子在學校很壓抑、很求好,不容易放鬆自己,因此回家之後通常整個人才舒坦開來,不妨讓他身心充分休息之後再出發! .鼓勵結交好朋友:保守拘謹的孩子一旦遇到知心的朋友,整個人就放開來了,加速適應小學生活,也會變得熱愛上學,要鼓勵這樣的孩子結交好友,找到自己情緒可以依託的對象,在學校才不會覺得孤單難受。可以試著在課餘讓孩子與好朋友們多多自由的交流互動,到公園、社區空地一起自由玩耍,甚至邀請至家中作客。

5月29日嘉嘉要到秀朗國小報到

2010年05月29日
公開
62

新生報到應帶文件: 在99年3月之前設籍在本校學區之新生家長,應該可以在五月中之前收到由市公所統一寄發之「新生報到單」,請在近期內注意信箱,市公所會統一寄發至戶籍地址。 新生家長於5月29日(六)9:00--12:00請攜帶已填妥之新生報到單、戶口名簿正本及家長印章至本校教學大樓(進學校大門左轉)辦理新生報到手續,請依指標行進。 欲就讀他校者: 若已遷居、出國或計劃就讀他校,煩請電話告知,以免因家訪而打擾您,感謝您的配合!電話:29420451轉5101-5104(請告知學生里別、鄰別、學生姓名,並留下聯絡電話) 戶籍在近期內遷入者: 若欲就讀秀朗國小而戶籍在99年3月中至5月之間才辦理遷入手續者,永和市公所將於五月中再次統計三月至五月中之遷入新生名冊,並寄發「新生報到單」,若您在5月29日前尚未收到新生報到單,請於5月29日當日持戶口名簿正本及家長身分證明文件,於報到處領取空白新生報到單,當場填寫,並進行報到手續。 5月29日當日不克前往辦理者: 若家長5月29日有事不克前往,請於5月31日至6月25日之上班時間,前往秀朗國小教務處補辦新生報到手續。 秀朗國小學區: 秀朗里、秀和里、秀得里、秀林里、秀成里、秀元里、民族里、民生里、民權里、民本里、民樂里、民富里、永元里、【*民治里、*智光里兩里為秀朗秀山自由學區、*河濱里為秀朗網溪自由學區】 戶籍相關規定: 完整入學戶籍條件:至少一位直系親屬與學生同戶,直系親屬指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且學生在戶口名簿上的稱謂不得為「寄居」。若學生確實為寄居身分,請檢附租賃證明。

和小一老師們說說,家長們在想什麼?(寫給小一新鮮人的教戰守則(下)

2010年05月29日
公開
51

一年級畢竟還處在幼兒與兒童的轉換過渡期,一個抓住幼兒特性、向下延伸了解幼教特色的老師,最受到家長們放心與歡迎!同時也較能將一群混亂的小一生有條理的帶上軌道…. ...就像父母們要接受自己的孩子一樣,期盼老師們也能滿心接受自己班級的風格---我們的孩子,順勢引導與規範,倒也不用在意那些外在的標準,亮眼的教學成果在老師自己享受教學的內心裡,而出於真誠、熱情不滅,日久見人心,我們做家長的都能感受,也不會去在乎那些外在的評斷的! 娃娃升小一,谁感受到的壓力最大呢?不是孩子,不是家長,沒錯!是老師!少子化的社會,小一生數量大幅下降,一個一個孩子以尊貴的小王子、小公主之姿踏入校園,這已不只是自己小家庭的大事,而是驚動三代、整個家族的大代誌!孩子集三千寵愛於一身,老師呢?集三千的二、三十倍的---- 壓--力! 進入體制內學習,孩子、家長都是頭一遭,心肝寶貝的一動一靜,家長幾乎像在用顯微鏡微觀處理,總有擔不完的心,問不完的問題,發表不完的建議,推陳出新的要求。 而老師這一端,照顧的層面最廣,指令要下得最大聲,話要說的最清楚,耐心、愛心要最足,EQ要最好,但是面臨的壓力卻最大! 我覺得一年級的老師真的辛苦!兼具幼教保育與知識傳授雙重工作,入學建檔的行政工作一籮筐,要把班級經營的井井有條,讓家長們心服口服,恐怕是最需要講求班級經營術的年級。 如何讓我們這些做家長安心?站在家長的立場,先為老師們彙整一下一年級爸爸媽媽最常擔憂的事情: 有關自我照顧: *我的孩子不懂得自己看天氣穿脫衣服 *孩子下課不知道要趕快去上廁所,喝水 *吃飯前不會好好洗手 *傳染病太多,孩子附近的同學生病會傳染 *淋雨 *下課急忙跑步而衝撞受傷 *放學來不及穿外套、穿雨衣 有關生活常規: *孩子的書包塞得亂七八糟 *孩子的抽屜塞得滿滿 *孩子的抽屜、座位的環境很髒亂 *孩子忘記把東西帶回家 有關課堂表現: *孩子上課不專心 *老師交代的事情總是有聽沒到 *老師交待的事情總是搞不清楚 *作業、考試粗心大意 *字跡潦草 *作業、考卷交差了事,不檢查 有關人際關係: *喜歡用肢體挑釁,或是欺負同學 *被同學欺負 *沒有朋友,不會主動交朋友 *反應太慢,動作太慢 *太安靜,被老師忽略 *不乖巧,被老師同學貼上標籤 *被老師用言語羞辱 *被同學排擠 孩子升上一年級時,家長們很容易對他們的期許突然間提高,因此對孩子的要求與對待方式也不自覺的突然轉變。上小一的孩子,身形突然拉長,有模有樣的背起書包,正式的課程表、一字排開的課本,這些「升等」的外在物品常常讓我們家長忘記,他們幾個月之前不過還是天天自由自在玩耍的大娃娃呢! 一年級畢竟還處在幼兒與兒童的轉換過渡期,一個抓住幼兒特性、向下延伸了解幼教特色的老師,最受到家長們放心與歡迎!同時也較能將一群混亂的小一生有條理的帶上軌道。 因此,雖然小一新生家長的問題一籮筐,平日和婆婆媽媽交換意見,也順帶列出家長們普遍的期望,供老師們參考老師: 有關自我照顧: *利用介紹校園時,帶領同學實地了解哪些是危險、容易出意外的角落。 * 適當的時間,統一提醒孩子穿脫衣服,並給予充分的時間。 *下課前,簡單明瞭的提醒孩子,記得上廁所、喝喝水。 *上整天課時,要求吃飯前仔細洗手,統一作業,並給予充分的時間進行。 *傳染病流行期間,在聯絡本上要求戴口罩。 *傳染病流行期間,在教室前準備酒精消毒,並請股長站哨叮嚀 *用明顯的視覺掛牌提請醒同學進教室時雨衣掛好 *天冷、下雨時,放學時留充分時間,口頭發號施令,讓同學挺一穿好外套、穿好雨衣再放學。 有關生活常規: *開學第一個月,讓每個同學統一將回家功課、發放的單子放在桌上,確定清楚、檢查後,再放統一放入書包,以免忘記帶回。 *固定時間統一整理抽屜:每天於固定時間,全班統一整理抽屜、工作櫃、掛衣物(如午睡前、午睡後、第一節課前),並排入日常時程。 *將複雜的動作分解:一次只發一個簡單的步驟,統一做好後,再進行下一個簡單步驟。 *減少口頭或臨時通知。 *用小孩能懂的簡單辭語溝通。 *大小考試,都儘量固定時間:例如:固定於每週星期三考國語「聽寫」,星期五考「考卷」等,並於提前兩天於聯絡本提醒。 *攜帶特殊用品,能提前於聯絡本提醒。 *讓散漫的孩子也能有自信的適任「排長」工作:分解動作示範給小排長看,如何有效率、有條理收作業,最好能花半節課示範、實習,每次換排長時再重新教導一次,讓散漫的孩子也能自信的而適任。 有關學習與課堂表現: *上課前,請老師利用一分鐘讓孩子統一將桌面清理乾淨。 *容易分心的孩子坐在前面,並且與活潑的孩子分開 *控制每次需要孩子極度專心聽講的時間不超過十五分鐘,然後穿插 一兩 分鐘的小插曲,再進行下一個需要極度專心聽講的階段。 *給活潑好動、易分心的孩子一點彈性與容忍、鼓勵。 *給坐不住的孩子勞動服務、擦黑板、收作業,起身走動的機會。 *能夠明瞭天生字跡缺乏美感與草率不用心的區別。 *讓天生字跡美感不足的孩子也能得到鼓勵,給予不同的標準。 *處罰方式能以勞動、運動代替罰抄、罰寫。 *考試時,留予時間,口頭要求統一檢查後再收卷。 *對於容易粗心看錯的題目,老師能挑出來講解、再練習。 *下課前,請同學統一清理桌面。 *請老師能先明確估算所有功課完成時間,期望每天功課能在一小時內完成。 * 請老師讓孩子多加練習造句之後,再開始寫小日記。 有關人際關係: *給動作慢的孩子較長的作業時間。 *引導安靜的同學多多發表意見。 *動作大的同學,不要安排坐在觸覺敏感、氣質謹慎的同學旁邊。 *嚴格要求、處罰過動、頑皮、散漫的孩子,但不貶損羞辱、詆毀自信。 *如果能利用下課時間,單獨教導反應慢的同學,父母們將感激不盡。 *在課堂上,常常點出、舉例每個孩子的優點,並找機會讓每個孩子展現才華,無一遺漏。 *發現沒有朋友的孩子,能刻意鼓勵和善的同學接近他,並主動邀請他一起玩。 *能用各種不同功能的小印章,讓孩子知道自己哪方面進步或表現不佳。 *對特殊孩子能用完全不同的標準,有進度就鼓勵,恩威並重。 *對特殊孩子能設身處地了解他們的生理因素。 *了解小男孩普遍享受肢體衝突的樂趣,除了嚴格規範,也能創造發洩精力的機會。 看完以上洋洋灑灑的期望,不論老師、家長們,是否都真的感受到小一老師的辛苦?! 對了,一個班級的管理績效,不是完全用成績、整潔、秩序的量化標準可以完全評斷的,有些班級剛好活潑好動的孩子特別多,再怎麼努力,孩子還是活潑快樂,完全不在乎是否多掛了一個獎牌;有些班級總是死氣沉沉,舉手發言的沒幾個,倒也未必是老師缺乏創意;有些班級,聰明靈活的孩子特別多,上起課來鬧哄哄;也有些班級,乖巧聽話的孩子佔了大多數,好像也少了一些刺激挑戰…,這也就形成各自不同的特殊班風,就像父母們要接受自己的孩子一樣,期盼老師們也能滿心接受自己班級的風格---我們的孩子,順勢引導與規範,倒也不用在意那些外在的標準,亮眼的教學成果在老師自己享受教學的內心裡,而出於真誠、熱情不滅,日久見人心,我們做家長的都能感受,也不會去在乎那些外在的評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