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b恩

寶寶不好好吃飯?有可能是父母造成的!

2022年07月25日

1歲後孩子會走路了,環境裡有太多事物讓他們感興趣,很難再乖乖坐在餐椅上把一頓飯吃完,不然就是邊吃邊玩,把一頓飯的時間拖得很長。如果給他們湯匙學習自己吃飯,那更是成了另一個遊戲場所,通常吃了一兩口之後,湯匙就成了玩具,啃、敲、扔……無所不來,拿來揉捏的食物比吃進嘴裡的還要多,這些都是很常見的現象。

寶寶不愛吃飯的5大原因!營養師提供胃口大開8招,3道料理降低挑食機會!|Mombaby 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539

1歲以後最好能讓幼兒跟家人同桌吃飯,把電視關掉、手機拿開,玩具也不要帶上桌,餐桌上一盤盤的食物、大家的笑語和各種動作,對孩子就會有足夠的吸引力。一頓飯合理的時間對孩子、成人都是20~30分鐘左右,當他吃得差不多了就應該結束,不應無限制延長,延長了也不會有多大效果;若孩子坐不住就讓他下來遊走餵食,以後他會更沒有耐心在餐椅上久坐,當孩子不好好吃的時候,爸媽可以溫和的提醒、催促他,但責罵、威脅等方式都不會見效,即使有也只是暫時的,不愉快的經驗久之反而會減低他們吃飯的興趣,應該儘量避免,訓練幼兒自己吃飯可以解決很多吃飯問題,但即使他們已經能自己進食,還是常常會把吃飯當成一場遊戲,玩得過火的時候,爸媽必須適度的給予限制,如果覺得他已經沒有動機再吃就乾脆結束這一餐。

 

爸媽普遍覺得孩子的胃口比起1歲前變小了,其實把時間拉長來看他們並不見得少吃了多少,雖然比起從前增加並不多,這是因為身體的需求接近停滯的關係。最讓爸媽不解的是他們的胃口每天不同,甚至一天裡的每餐也不同,有時候吃得還可以,有時候食量讓人嚇一跳,最常遇到的情況是吃幾口就不吃了。

 

首先應該調整對孩子食量的期待,才不致給雙方增加壓力。每個人的食慾都只有自己知道,所以還是再提醒爸媽一次,把握1歲半前訓練「自己吃飯」的時機是很重要的,一旦孩子學會自己吃,吃不吃、吃多少、吃什麼的決定權都在他們手裡,爸媽只需要提供適當的食物和環境,必要的時候伸出一點援手就可以了,一定會感覺輕鬆很多,若實在看不下去夾雜著餵幾口也沒什麼不可以。

 

請注意不要一次給太多食物,會造成孩子的壓力,每次在他的小碗裡放少量就好,比較有可能吃完進而產生成就感,等他們吃完了表示還要的時候再給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