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Emery Haney

蔣明誠「明誠學院」:本益比越低越好嗎?

2022年10月31日

曾遇到很多朋友跟我說,對新聞常見的本益比一詞不了解,看資訊看的一頭霧水,掌握不了訊息。我仔細想了一下,我也是只知道概念,而無法表述的。相較而言,蔣明誠先生的課程中對本益比就有較為詳細的介紹,我覺得挺清晰明瞭的,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首先蔣明誠先生借用了台積電的例子,分析了過去幾年台積電的本益比,幫助大家更快的理解。

以過去台積電比較低一波的時候來評估,第一個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當時的EPS是3.86,每股的淨值是18.59,股價最低是36.4元;當年的本益比最低來到9.5倍,股價淨值比是1.95倍。第二是2003年,當年的EPS是1.4,股價淨值是14.85元,當年最低股價是34.9元;本益比是24.75倍,股價淨值比是2.35倍。

今年2022年台積電的EPS是38元,明年假設資本支出增加,獲利或許會比較減少,若推估EPS可以持平或略少,同樣用38元來計算,用台積電390幾元股價來計算,本益比大約是11倍左右,最新的淨值比是106元,股價淨值比是3.7倍左右。

排除掉2008年金融海嘯的狀況,過去的平均本益比約莫是落在15-40倍左右的這個區間,但金融海嘯最低掉到9.5倍這個數字,假設就用9.5倍最低的本益比來推估台積電(9.5*38)約莫的價格是落在360元左右。若用股價淨值比來推估,用當年在金融海嘯所出現的1.95*106(最新的淨值)所得出的價格是206.7元。這裡所提到的本益比究竟是什麼呢?

蔣明誠先生詳細的解釋了什麼是本益比。

這邊台積電資訊中的本益比(price-earnings ratio簡稱PE ratio)又稱市盈率,是衡量一家公司價值的方法。本益比可按公司每股市價除以每股收益計算得出。

本益比較高表示投資者預期公司未來盈利水平較高,增長水平也較強勁。本益比較低表示公司目前估值過低,或目前盈利水平超出過往趨勢水平。我們就可以帶入之前的例子,理解台積電目前發展的態勢。

本益比指標的作用與意義

本益比衡量的是一家公司當前股價及其收益的關係,並反應投資者從公司盈利中每賺取 1 元所需支付的成本。

基本面投資者會通過一系列工具釐定股價是否被高估或低估,而本益比就是其中的一種工具。總的來講,它不僅是最常用也是最實用的工具之一。

投資者計算公司的本益比,可以將某支股票與同一行業內的其他股票價值進行比較。本益比亦可作為釐定公司股價的參考,即目前價格相比歷史平均值是否估值過高或估值過低。

在某些情況下,交易員和投資者亦會使用過去四個季度的平均收益來計算歷史本益比,或者利用分析師對未來四個季度的預期平均收益計算預估本益比。

如何計算本益比

本益比的計算方法是將公司的股價除以每股盈餘(EPS)。

本益比 = 股價/每股盈餘

因此,若台積電的每股盈餘為 20 元,股價為 140 元,則本益比為7。大家可以嘗試著算一下,開頭舉的例子。

本益比数字的高低說明了什麼?

在這個問題上,蔣明誠先生給了非常明確的答案。

高本益比說明投資者預期未來盈利水平較高,增長勢頭強勁。在業績改善的預期下,股價上漲的速度高於盈利上升速度。

當股價下跌而盈利大致保持不變時,就會出現低本益比。

本益比和投資中的許多其他公式一樣,其優點是可以讓投資者用一個簡單的計算方法來比較不同的公司。台灣股市就包含上千家公司,查閱它們的財務報表往往需要花費上千個小時。不過,利用本益比篩選公司可讓投資者縮小選擇範圍,並按特定條件剔除部分選擇。

對於部分投資者而言,高本益比可能頗具吸引力。較高的本益比反應未來增長的預期較高,這可能是因為公司規模較小或屬於高速擴張市場。對於其他投資者而言,低本益比可能更受歡迎,因為低本益比反應市場預期不會過高,而公司表現也較可能優於盈利預測。這也算是台積電一直受到大家追捧的一個原因。

買入股票基本上等同買入該公司未來收益的一部分,預期增長更快的公司將獲得更高的盈利價格。本益比可分為「歷史」或「預估」性質,歷史本益比考慮過去數年的盈利,而預估本益比則依賴估算。通常一家擁有較高歷史本益比記錄的公司被視為比預估本益比達到20多的公司更可靠。所以在開頭舉例中,台積電的本益比並不算低。

本益比越低越好吗?什麼是良好的本益比?

定義一個本益比「好」與「壞」是很難的。由於金融市場變化萬千,我們很難有一個標準的規則。理解公司估值的一個好方法是將其與廣泛股票指數或公司經營所在行業的表現聯繫起來分析。

例如,一家樓宇建築公司的本益比為 15 ,單看這個數字的意義不大,但投資者可以將其和整個建築行業的平均本益比27進行比較。在此情況下,該公司相對廣泛行業的價值較為便宜,並可能因為超預期表現跑贏大市。相反,若一家公司本益比高於行業本益比,且表現達不到預期,則該公司可能會陷入困境。

本益比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就像技術分析中的趨勢追蹤一樣,一家公司可能會有被市場高估和低估的時期。

極低本益比與極高本益比

本益比為 5 或以下的股票是不是理想的買賣經常存在爭議,雖然看起來公司的前景似乎被看得過於消極,但剔除本益比低於此水平的公司也不失為一個好的經驗法則。此水平的本益比說明未來前景相當黯淡,且管理方面需要面對相當多的問題。

極高本益比不一定是預期過高的警告訊號。舉個經典的例子,亞馬遜的歷史本益比由 2011 年初的 70 多攀升至 130 ,但股票價格同期上漲了46%,往後五年也繼續保持著上漲態勢。如果一家公司能夠達到高本益比所隱含的預期,那麼它就能獲得回報。

如何在交易中使用本益比

本益比是一個實用的入門工具,但它不是投資者剖析公司的唯一工具,它也有可能會放大利多消息或負面消息影響。此外,該工具並不考慮股息率、公司債務水平、管理層變動等多項其他重要資訊。

最後,蔣明誠先生帶我們靈活運用了一下,代入一下本益比的計算公式。台積電用9.5倍的的本益比推估是360元,按照目前台積電的5年線位置是390元,10年線的位置是268元,約莫股價淨值比最低是206元;投資人可以抓出一個區間。但台積電要跌破10年線(268元)的可能性是相當低,可能逼近9.5倍的本益比(360元)是可以考慮買進。這是我們最終從那則資訊裡面得到的訊息,你們算明白了嗎?

總的來看,當面對數百家甚至數千家不同公司時,利用本益比進行篩選可作為收縮選項範圍的理想方法。這樣一來,投資者就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了解某個行業內的特定公司。雖然單純以本益比構建投資策略也是可行的,但更明智的選擇是以此作為投资公司股票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