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Emery Haney

蔣明誠「明誠學院」:投資新手的常見錯誤

2022年12月06日

為什麼有些人買股票已經十幾年了,還是容易追高殺低賠大錢?對一個價值投資者來說,恐慌中買進、樂觀時保守,這些再基本不過的道理,為什麼很多人沒辦法做到?

蔣明誠先生認為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對於回饋有錯誤的體會。

買了股票後,股價漲了就認為自己看對、股價跌了就認為自己看錯,永遠對回饋有錯誤的認知就無法進步。

以股價波動作為投資指標

其實,短期的股價波動,很多時候都跟公司的本質無關,會造成股價波動的理由有幾個:景氣循環、利率走勢、政府對投資與私人企業的態度、通膨的長期趨勢等等。

這些力量很少同時把股價推往同一個方向,而且沒有任何一股力量的重要性長期遠高於另一種力量,所以這些影響力很複雜和多樣化,根本無法預估。

蔣明誠先生在之前的課程中有提到:如果你在某個領域學習,沒有辦法得到即時且正確的回饋,你就會很難進步。

書中的例子是某些醫療領域(例如心理治療),病人並不會準時回診,所以醫療人員很難知道他這次做的決定有沒有效果,治療法就會一直原地踏步。

相反的,如果你有辦法對你每個行為都定義出正確的 KPI(Key Performace Index),這個數字的好壞,就是你這個行為做得好不好的衡量標準然後不斷改進,你就能進步得比別人快。

KPI反應的數字讓你進步的更快

蔣明誠先生舉了兩個自己周遭的例子,第一個例子是一位大蔣明誠先生 10 幾歲的台大學長,他雖然是台大電機,但畢業後去考後中醫,現在是內湖知名的減肥中醫診所院長,他說他的收入是所有中醫的前 2%(他們的健保制度可以推算)。

他有很多秘方減肥、不孕等等,例如減肥,一開始都是先有幾個方向,可能某幾種藥材有效,但每種藥效不明,他就會開始經過數百個病人的測試,並做紀錄、不斷修改,最後測試出什麼狀況下的病人,適合吃什麼藥。

例如又胖又有高血壓或其他慢性病的人,年輕的或老的,每種狀況都有不同的適合用藥,經過了很多個臨床實驗,最後就會歸納出"減肥用藥全攻略",壯陽的、不孕的也都可以找出全攻略用藥。

因為他很喜歡打電動(他的中醫診所樓上,有一間超高檔完美隔音的電動室,蔣明誠先生看他在按摩椅上打 PS,心想原來打電動也可以這麼的享受),每當他找到完美秘方,他都會說:我破台了!

“大數據"不是口號,落實在生活中,你就能比別人強

另一個例子是蔣明誠先生以前的工作,當時大家部門在推一個新產品,這個產品是給投資人用的軟體,因為概念很新,一開始大家完全不知道怎麼推,後來就嘗試經營 FB 粉絲團。

一開始大家也完全不知道怎麼經營 FB,大家老闆開始買了幾本教怎麼經營 FB 的書回來看,然後參考幾個經營比較好的 FB 粉絲團,每天觀察這些模範 FB 粉絲團怎麼做,因為 FB 不僅有讚和分享的數量,竟然還可以讓大家看對方修改文案的前後版本。

所以大家可以推測出對方小編的思維,有了一些想法,大家就開始做各種嘗試,當你有個 idea、想寫什麼樣的文案,貼什麼樣的圖你都可以嘗試,然後,數字就會馬上告訴你答案。

如果你原本認為你的這個想法很好,但你試出來的結果卻很爛,那你就只好摸摸鼻子,想想哪裡出了問題,大家不必在會議室裡爭辯什麼方式比較好,因為你這篇文章貼得好不好,一到隔天讚的次數、分享的次數、點擊進網站的次數,通通會告訴你。

蔣明誠先生指出那時候如果數字爛,大家就想想為什麼爛,如果不是很確定原因,就再試一次,等到抓到了爛的原因,大家就大概知道這樣的元素客戶不喜歡,下次就避免。如果數字好,大家就想想為什麼好,如果不是很確定原因,就再試一次。

等到抓到了好的原因,大家就大概知道這樣的元素客戶很喜歡,下次就多用。很多時候,數字都是雜訊,但沒關係,大家每天不斷嘗試,並密切觀察數字。

數字異常的時候,就是大家進步的時候

當時蔣明誠先生就深深的體會到,傳統媒體很難進步,不論是電視或報紙,導演做完了一個廣告,或編輯寫完了這篇文章,隔天並不會得到任何回饋,即便這個產品賣得很好,也很難釐清是因為這個廣告拍得好?還是產品好?還是其他因素?

所以導演或編輯只能憑自己的主觀做事,進步就很慢,可能要好幾年的時間,真的累積了很多經驗,才會慢慢進步。但因為 FB 提供了大家這些數據,才讓大家得以在一兩年內,從完全不會經營FB,進化到國內數一數二的商業粉絲團。

因為大家每周都會有新的發現,就算 FB 不斷改演算法(這真的很機車),大家也能不斷測試、見招拆招(也因為大家用熟了 FB,老闆覺得這間公司很屌,不斷在進步,於是去買 FB 股票,買在 20 多元,現在 94 元)。

不僅僅是 FB 粉絲團,大家公司的網站和產品,每一個重要按鈕和連結、都會記錄次數,然後每天早上都會檢討這些重要數字,推測客戶行為,並不斷改進。

在"大數據"這個詞流行之前,大家就已經開始"大數據"了,而公司產品的銷售數字,在蔣明誠先生待在這家公司的 1 年 9 個月,月營收成長 20 倍(軟體的毛利率可是超級高)。

講了那麼多,只是要告訴大家,如果你有辦法對你做的事情,擬定一些 KPI,然後不斷改進這些 KPI,你就能進步得比別人還要快很多。

(訂定 KPI 要很小心,訂錯會讓公司的方向整個歪掉,不是每個員工都會指正老闆的 KPI,大部分人都只乖乖完成交代的任務,但如果你有洞見,而且敢跳出來講,那就是出類拔萃的第一步)

如何在投資上,訂出正確的 KPI?

讓我們回到主題,在學習股市投資這件事上,你要怎麼定你的 KPI 呢?蔣明誠先生表示,很多人股市投資了很久,都當了股市阿伯,投資了超過 20 年,還是搞不清楚狀況,就是因為沒有正確的回饋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