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LifeSnippet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於安置大廈試行預防性維修 加強監測 以便極速處理問題

2024年03月22日
公開
35

除了透過改造重設提升安置大廈的設施水平及提升宜居性之外,市建局更擔當「先行者」的角色,推動樓宇「預防性維修」及「預測性保養」的概念,為日後參與樓宇復修工作的業主和工程業界,提供個案參考。 若按照傳統的舊樓樓宇復修執行模式,工程承建商在翻新樓宇的公用部分時,一般只會更換設在不同樓層的電力、水泵和消防等屋宇設備,至於相關設備的監測系統,例如水泵房的水壓計及滲漏警報,一般只會裝設在相應的機房內,管理人員需到機房巡查,才會發現設施有否出現故障,未能做到實時監測和警示,以致有機會延誤處理,令問題惡化。 而「預防性維修」的執行模式,可讓設施的管理人員即時監察和跟進問題。以豉油街的安置大廈項目為例,市建局在更換不同樓層的屋宇設備時,同時鋪設傳送線路,將監測設施運作的裝置接駁至地面控制室的樓宇監測控制箱,所有訊號會傳送到一個集中點,協助管理人員同步監察水泵、水缸和總電制房的運作狀況,一旦大廈設施出現異常,系統可發出警示,讓管理人員準確了解情況,並迅速反應,處理問題。 此外,部份在樓宇翻新前沒有加裝監測系統的設備,亦藉著翻新的機會加設遙距監測裝置,例如在各個樓層的防煙門安裝無線門磁開關感應系統,一旦防煙門未有關上,門上的感應器便會將該訊號傳送到中央監測系統,提醒管理人員前往檢查,以免因疏忽或延誤處理,影響防煙門阻隔濃煙及熱力的效果,同時亦提高防盜功能。

以「融合策略」為舊區作一體化更新

2024年02月29日
公開
141

面對重建項目的收購和建造費用高昂、資金「回籠」慢的挑戰,市建局必須做好規劃儲備、項目儲備、財務儲備以至法規檢視等不同工作,才有足夠的資源和能力為未來的舊區更新做好準備。 市建局亦會積極配合行政長官在2021年10月發表的2021年施政報告中,宣布加強市區更新工作的新措施,在去年獲核准的第20份五年業務綱領的良好基礎上,作適當的修訂,加快市區更新的步伐。 在規劃儲備層面,因應油旺研究已經完成,並已制定好市區更新大綱發展概念藍圖供政府參考並進一步推展。同時,市建局將盡快開展油旺的市區更新工作,包括將較成熟的項目納入業務綱領,在適當時候推行。另一方面,市建局在九龍城、黃大仙、西灣河、荃灣及深水埗等多個舊區開展地區規劃研究,制訂合適的市區更新計劃。 從規劃儲備提升到項目儲備時,市建局將應用「融合策略」這種更具前瞻性的執行模式,透過整合重建、復修、保育及活化四項市區更新策略,不單處理樓宇老化失修問題,更會就地區基建和社區設施過時、未能滿足社區需要,以至交通擠塞、環境衞生等問題,一併從規劃層面提供解決方案,為舊區作一體化更新,創造更大的規劃裨益。 舉例說,市建局在規劃中的重建項目,研究協助政府將具發展潛力的土地重新規劃,興建新政府設施綜合大樓,為社區提供新的康體、市政、長者康健和社區設施;協助興建行人天橋和行人隧道,加強區域連接性、行人網絡的暢達性,以及一併活化更新項目附近的行人及綠化休憩空間,改善已建設環境。與此同時,市建局將試行「小區規劃復修」模式,為不同樓齡、不同樓宇狀況的舊樓,提出針對性的維修方案,並考慮向相關業主提供財政資助及技術支援,以及應用「地方營造」策略,提升地區特色,建立小區的獨特形象。

協助業主實踐大廈公契 市建局編制升級版樓宇保養手冊

2024年01月24日
公開
114

現行《大廈公契指引》雖然訂明,發展商在樓宇落成後,須為業主及物業管理公司整合一套「樓宇保養手冊」;然而,發展商往往只是將公用地方和設施各自一套的維修保養資料,集合成「冊」。根據我們(市建局)在協助業主籌組樓宇復修的經驗,留意到這些公用設施保養資料並不齊全,或未有就樓宇結構構件,訂明保養時間表和檢驗方法,以致業主和管理公司未能妥善為樓宇進行相關工作。 有見及此,市建局團隊整合過往在推動樓宇復修的經驗,於自行發展項目煥然懿居第一及第二座,制定較整全的保養手冊,整合大廈所有公用地方的工程範疇和公用設施的保養資料,並詳細列明各項需要定期檢查和維修的工程項目、公用設施的維修保養周期,以及提供相關檢驗方法。 因應市建局在自行發展項目將試行「預防性維修」,團隊在煥然懿居第一及第二座的樓宇保養手冊的基礎之上,制定「升級版」的保養手冊。這份「升級版」樓宇保養手冊將於「煥然懿居第三座」項目,以及在四幢由市建局自行管理的安置大廈試行。我們(市建局)亦已計劃將該「升級版」手冊的內容,編製成一套樓宇保養手冊範本,讓發展商、物業管理業界和業主參考;同時,會主動聯絡政府部門和法定機構,研究將有關執行預防性維修的做法連同樓宇保養手冊範本,加入各項與樓宇復修和大廈管理相關法規的指引和實務指南,以協助更多業主和管理公司制訂適切的樓宇保養計劃,進一步將預防性維修概念推廣到其他私人樓宇。

中環街市活化助洋服店業務得到傳承及轉型

2023年09月21日
公開
201

「如果當日留低中環街市,我只會繼續默默做裁縫做到退休,我也是開心的,但現在(回遷中環街市)推廣Tartan(蘇格蘭裙格仔布料),反而好似是第二春。」2017年因中環街市復修工程退場的阮氏洋服,東主阮邦冠依依不捨地離開工作了逾二十年的老舖,他當年還是堅守到最後的其中一家商戶。談起清場,阮邦冠笑說:「我後來才知道,當時有人怕我不肯走,但我們做裁縫,是講信用的人。」當時他落寞離場,還未知道這場暫別,是為了更光鮮亮麗的重逢。 今年八月阮邦冠落實回歸中環街市,他便把推廣Tartan視為回歸的使命。闊別舊地數年,阮邦冠的日子沒有白過,在大館的日子,他指導了四位年輕人分別負責裁縫和店面,如今成為他在大館工作坊和中環街市商舖的好幫手;而他任職言語治療師的女兒,亦於店舖回遷中環街市後擔大旗,主理店面事務和市場推廣,「年輕人對網絡上面的事好一點,我是上一輩的人,對電腦一知半解。」中環街市店打正「Tartan」旗號,並開設Facebook和Instagram專頁,都是由女兒主理。 洋服店在中環街市活化後展現新業務、新方向,在搬遷的過程中,也在不同的挑戰中成長。阮邦冠一臉老懷安慰,想不到在中環街市一進一出,居然完成了店舖的傳承︰「我以前在這裡(中環街市)是前鋒,現在是後面的中場。」他展示幾款用Tartan做的小飾物,一邊笑說是家人趕工手做的。他說如果一直留守舊舖,地方不夠大,也不可以培育新人,更不可能把洋服店轉型做推廣Tartan,「畢竟做高檔洋服的人越來越少。」 阮邦冠說,日後大館工作坊和中環街市內的店舖亦有分工︰大館店主攻洋服,中環街市店則集中推廣Tartan,他說活化後的中環街市人流大增,是真正的商場、市集。遊人都也來購物消費,比活化前的人流只是路過,大相逕庭。他設計的Tartan手袋亦反應不俗,令他開心不已,忍不住介紹貨架上的手袋︰「這是查理斯王子專屬的Tartan。」瞥眼一看,每個袋都標記了Tartan來歷,部分更有專屬紋章。 重返中環街市,阮邦冠有說不盡的回憶,他說27年前首遷入中環街市時,便是10月1日開業。故去年無論準備工夫有多麼趕急,也要趕在10月1日開張。他又透露,現時正研發新的Tartan產品,計劃將來註冊代表香港的Tartan。

以地區規劃方案 突破兼善里重建困局

2023年08月23日
公開
102

兼善里是一個位於深水埗區超高密度、龐大而失修的舊樓群。 兼善里重建項目的難度,在於項目中的現有樓群有著非常高的密度以及龐大的規模;同時舊樓老化、環境惡劣等問題,嚴重影響該區居民居住質素,故提升生活品質有著迫在眉睫的需要。 兼善里重建項目若沿用以往「項目主導」的模式,單獨重建兼善里的舊樓群,因涉及高昂的收購及發展成本,重建後的收入亦不足以填補收購業權及建造項目的龐大支出,故有著一定程度的執行困難。另外,單純進行樓宇部分的重建並不能解決問題,因為這些舊樓的問題往往與整個社區的規劃和設計密切相關。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市區重建局運用地理空間數據分析,對兼善里進行全面的研究;通過分析該地區的地理特點、土地使用情況、人口結構等數據,局方能夠更好地理解社區的需求和潛力,從而制定出更有效的規劃方案。最後,市區重建局以「先規劃、後項目」的模式進行市區更新,這意味著在具體的項目實施之前,局方會先制定整體的規劃方案,並確保了項目的一致性和可持續性,同時也能更好地協調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係。 在兼善里重建的規劃中,市區重建局將著眼於深水埗區內具發展潛力的樓宇和土地。區內很多樓宇和土地可,能因為舊有建築物的老化和使用不當而處於相對廢棄的狀態,但通過適當的重建和再利用,它們有潛力成為新的住宅和商業區域,為整個社區帶來新的活力。 總括來說,整個兼善里重建的目標,除了實現深水埗區的整體更新,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和社區的發展水平外,通過運用地理空間數據分析,市區重建局能夠制定更具科學性和可行性的規劃方案,確保重建工作能夠更好地符合社區的需求和發展方向。成功將一個「不可能」變成「可能」的任務,局方展望兼善里重建能為啟發往後香港有更多「多方贏」的可持續市區更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