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林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七個月Baby成長狀態

2006年11月04日
公開
32

寶寶又長大了,不僅身高体重增加,可愛的臉孔也愈來愈有形了。所謂「七坐八爬」,此時他學會獨自坐立,然後學習爬行,初期,他會將腹部貼在地上,原地如時針打轉,甚至向前或後退爬行,這些動作常逗得父母呵呵大笑。 他的兩手更能靈活地遊戲,會拍打撫摸絨毛玩具,還會將紙撕破,聽到嘶嘶的紙裂聲,他就高興。瞧,你的寶寶已經是個破壞狂了。對嬰兒而言,撕紙是一種遊戲和學習,家長不妨多準備一些廢紙,讓他充分地享受樂趣,並把重要的東西收起來。 能輕易翻身,沒有支撐也能夠坐得好,喜歡把自己的腳放進嘴裏,面貌大為成熟。 這是自我意識開始萌芽的時期,當你拿走嬰兒手上的玩具時,他會用力地抓住,哭泣反抗,或者,當妳在遊戲當中,把玩具藏起來時,他會到處去找,因為他的記憶力正增強當中,會把玩具塞入口袋再拿出來。 這時期寶寶有個最喜歡的遊戲 ~ 捉迷藏。如果妳躲起來,不時叫喚他的名字,那麼他會左顧右盼,找尋你身影。 一旦你突然探出頭來時,他會露出「找到了!」的興奮表情,樂不可支。這個遊戲令他百玩不厭。 如果你的斷奶工作一直持續,此時寶寶會漸漸學習用舌頭弄碎固體食物了,你可以將蔬菜切絲、飯粥、麵包或吐司則與湯或牛奶攪拌來餵食,並注意觀察其接受情形及排便消化,作為調整副食品的參考依據。 翻身、坐、爬行,到抓著東西站立,對嬰兒而言,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成長,爬行多的孩子,有助延腦平衡功能及肌肉神經協調的發育。不曾爬,就學走,對嬰兒不是好事。所以不要因居住環境狹隘而限制了嬰兒練習爬行的機會,儘量給孩子一個安全、寬大,能夠爬行的環境。 嬰兒開始長牙後,母親就必須開始注意預防孩子蛀牙。千萬不要有「反正乳牙一定會掉,不必太重視」的想法,否則孩子可能很早就要嘗到蛀牙之苦了。而且,良好習慣的陪養要趁早開始,少吃甜食,經常保持口腔清潔,進食過後,以嬰兒專用牙刷刷洗,並多補充鈣質、海藻類等營養食品。 ◎睡眠時間 6~12個月 11~13小時(含白天睡眠5~6小時)  

7個月大嬰兒—各項開發智能遊戲

2006年11月04日
公開
32

滿6個月的寶寶多數會坐穩而且學會連續翻身;手更加靈巧了,能頻繁地用手抓東西往嘴裡放,所以不能在寶寶周圍放置尖銳或過小的物品,以免造成危險;跟上個月相比多認識了1-2種新的物品名稱,也會模仿大人做一些動作或手勢,如「再見」、「謝謝」等等。 寶寶的頭腦像個寶庫,你越開發寶藏越多;你給寶寶越多練習與學習,產生的動作效應就越多,腦部的發育就越發達,智力就越高。即使腦部損傷的寶寶,據專家表示只有增加活動頻率及持續時間,就會有明顯進步與變化,所以家長要經常陪著寶寶學習,耐心而親切地陪他們度過人生最寶貴的學習階段。 一、連續翻滾 滾動能鍛鍊前庭和小腦的平衡,如果寶寶還不會翻滾常常是因為大人沒給他練習機會,只是讓寶寶學坐忘了讓他練習翻身。學會連續翻滾是寶寶學會爬之前唯一能移動位置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學習項目之一。 方法:在有足夠面積的場地,將障礙物移開,在地板上鋪上毯子或涼席。家長拿玩具誘導,先將玩具放置一側使寶寶側翻;接著讓他從側翻變成俯臥;再從俯臥變成仰臥;最後學會連續打滾。為拿到遠方的玩具,寶寶會連續翻滾向遠方移動。大人可利用皮球、小跑車等引誘他滾到遠方拿玩具。如果有必要大人可協助寶寶,用手輕推他的肩部和臀部讓他順利翻身,有了成功的經驗寶寶就更願意學習了。 二、撿豆豆 讓寶寶用手撿蠶豆般的小東西,藉以訓練拇指與食指的對捏拾取細小的物品,這一精細動作有利於促進大腦功能發展與手、眼的協調。 方法:準備一些乾淨的的蠶豆讓寶寶去撿,大人要在「」一旁看護,避免寶寶將蠶豆吞入口中。如果沒有蠶豆,可用鈕扣、棋子等代替。 三、學手勢 每個家庭使用的手勢都不同,有的家庭先學會「再見」、「握手」;有的家庭先教「親親」、「碰碰頭」等。只要寶寶學會用動作表示語言,哪種先學會都可以。這是寶寶與人交往的開始,家長應鼓勵寶寶做表示語言的動作,家人也要經常對他微笑或做再見等手勢,將來他會比較容易與他人相處。 方法:利用適當時機教手勢,例如當親人要離開時,大人抱著寶寶說「再見」,並抓住他的手做揮手動作,讓他知道這就表示「再見」;寶寶從別人手裡接過玩具或食品時,家長拱起他的雙手上下搖動說「謝謝」,你可示範幾次給他看,要讓他看見你的手勢和嘴型。 四、測觀察力 寶寶在遊戲中發現自己正在玩的玩具被拿走了,會啼哭、亂動或尖叫,就表示他對周圍的事物有反應,已具備觀察能力了。如果寶寶毫無反應,表示他的觀察能力還未發育,較小的幼兒會認為,「看不見,就是沒有了」他也不想去找了;或者他周圍玩具太多了,可悄悄地將玩具拿走,只剩他手中的一件,再當面將他手中的玩具拿走藏起來,試試看他有無反應。如果寶寶開始有觀察能力時,可做另一項遊戲。 方法: 1.將寶寶手中的玩具取走放入口袋中露出一截,他會伸手去將玩具取回。由於寶寶能覺察到自己的東西不見了想要去尋找,大人可進一步和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 2.坐在地板上,手裡拿個玩具讓寶寶看,然後把玩具藏在身後或塞到被子下面露出一小部份,說:「玩具呢?」引誘他去尋找。如果他不想去找,再把玩具拿給他把玩一下,或拿他的小手摸一下鼓起的被子,讓他自己將玩具拿出。經過幾次重覆練習,寶寶就知道東西不見了,可以再找回,會試著用手去探索,或掀開被子或摸鼓起來的地方,於是他的觀察力就在他的好奇心中逐漸展開。 五、敲一敲 這個階段的寶寶都喜歡拿起物品就敲,把東西敲響了他就樂了。此時寶寶不但能握穩東西,還能弄出聲音,這是更進一步的表現。 方法:家長給寶寶準備一些小塑膠碗、厚玻璃瓶、木板、積木、響鈴…等之類的東西,讓孩子拿著小木棒敲敲打打;或拿起2個積木對敲,感受敲擊不同質地的物品所發出不同的聲響,並訓練寶寶手的靈巧性。@、

寶寶成長日記 (第七個月)

2006年11月04日
公開
33

寶寶應該可以 自己吃一塊餅乾。 嗤笑。 寶寶或許可以 扶著站著,寶寶的雙腳可以支撐一些體重。 不需依靠坐著。 將方糖大小的物體從一隻手換到另一隻手。 反抗試圖從寶寶手中拿走玩具的人。 想嘗試拿搆不到的玩具。 尋找掉落的東西。 用拳頭試著把葡萄乾拿起來。 將頭轉向聲音來源。 重複一些單音,如嘎嘎、叭叭、嗎嗎、咑咑等。 玩躲貓貓。 寶寶也可能可以 扶著東西或是旁人站立。 寶寶甚至也許可以 由坐姿起身為站姿。 由趴著變坐姿。 拍拍手或揮手表示再見。 用大拇指或其他手指的任何部分來撿拾東西。 手扶著家具前進。 對不特定對象喊爸媽。 寶寶可以做的運動 寶寶到七個月的時候已經會坐了,並且也可以隨心所欲的用雙手抓東西玩,這個時候你可以試著讓寶寶作以下的幾種運動: 撕破紙:給寶寶包裝紙之類的紙類,讓寶寶撕破,你可以示範撕破指的樣子讓寶寶模仿,這樣的運動可以刺激寶寶手部的發育。 扶著站立運動:抓著坐著的寶寶的手,讓寶寶伸長腳站起來。 聲音遊戲:寶寶喜歡打打敲敲的聲音,寶寶會用兩手拿著東西,讓兩手的東西互相敲打,讓它們發出聲音,高高興興的玩著。 爬行運動:把寶寶的臉朝下,抱著寶寶的頭部和胸部,試著讓寶寶在地上爬行。 平衡運動:讓寶寶站著,做著前後左右傾斜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