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mi_y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兒童過動行為的可能原因

2007年11月13日
公開
7

中華日報與中央日報專欄   現在被冠上「過動兒」病名的學童越來越多,家長與老師們通常直接把孩子送去看精神科並接受藥物治療。可是這類藥物其實對兒童的心智發展與心血管系統都是很具破壞性的。因此在國外有許多的專家學者提出許多關於過動症狀的成因以及非藥物的解決方法,目的就是要導正兒童藥物濫用的問題。   過動症藥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了:血壓上升、心臟肌肉受損、生長減緩、腦神經系統傷害、藥物成癮、自殺衝動、情緒失常、強迫症等等。長期服用對於兒童身心皆有不良影響。在美國已有多起兒童懷疑因過動藥物致死的醫療糾紛。   許多的醫療學者與教育專家主張過動症的成因其實並非現在精神科所主張的「大腦失調」理論。會造成兒童不當行為或過動的原因包括:過敏疾病、食品化學添加物(如色素與代糖)、過多甜食、睡眠不足、糖尿病、聽力不良、鉛中毒、腦部腫瘤等等眾多的生理問題。兒童若聽不懂課堂教學內容也會引發過動現象。另外,實際研究發現,過動兒童的智商平均高於一般兒童,有的兒童因具優異智商與豐富想像創造力,對於一般課程會感到極度無聊與無趣,因此被當作過動兒。現今社會上許多有成就的人士,小時候也是極度調皮搗蛋讓家長與老師頭痛得不得了的「過動兒」,只是那時候不流行這個病名而已。   對於疑似有過動症狀的兒童,建議應該先找一位可信賴的小兒專科醫師做徹底的全身健康檢查,找出任何可能引發過動症狀或不當舉止的生理因素。同時了解孩童的學習狀況,另外安排適當的專業輔導或者資優教育。這些都是家長或者老師們可以嘗試的根本治療方法。美國一位研究兒童行為相當深入的專家 L.羅恩 賀伯特在其著作中提到,對於易躁動的兒童可以讓他們玩肢體搏鬥的遊戲或運動(如柔道這類的活動),會有助於精神集中於現在時刻與現在環境,孩童將會逐漸沉穩下來。   還要釐清的一點觀念是:過動兒童並非心智精神失常,他們的思考能力是完全正常的,甚至更快。只是無法克制一些衝動情緒或動作。藥物也許能使他們麻木呆滯不動,讓家長或老師較輕鬆,但很可能也扼殺了其天份。這可能是件非常得不償失的事。 (作者薛智元係仁安診所主治醫師)

美國學校給爸爸媽媽的備忘錄

2007年09月12日
公開
14

這篇文章分享來自~~苡瑄ㄉ媽~~ 1.--別溺愛我。我很清楚的知道,不應該得到每一樣我所要求的東西。 我只是在試探你。 2.--別害怕對我保持公正的態度。它反倒讓我有安全感。 3.--別讓我養成壞習慣。在年幼的此刻,我得依靠你來分辨。 4.--別讓我覺得我比實際的我還要渺小。它只會讓我愚蠢的裝出超出我實際年齡的傻模樣。 5.--如果能夠,請別再人前糾正我的錯誤。你私下的提醒,會讓我更加的注意自己的行為。 6.--別讓我覺得我犯的錯誤是一種罪。它會降低我的人生價值觀。 7.--當我說「我恨你」的時候別太沮喪。我恨的絕不是你,而是那降生在我身上的壓力。 8.--別過度的保護我,怕我無法接受一些「後果」。有的時候,我需要經由痛苦的方式來學習。 9.--別太在意我的小病痛。有時候,我只是想得到你的注意。 10.-別嘮叨不休,否則有時候我會裝聾作啞。 11.-別再倉促或無意中做下允諾。請記住,當你不能信守諾言時,我會是多麼的難過。 12.-別忘了我還不能把事情解釋的很清楚,雖然有時候我看起來是有能力的。這也是為什麼我不能事事正確無誤的緣故。 13.-別太指望我的誠實,我很容易因為害怕而撒謊。 14.-請別在管教原則上前後不連貫、不持續。它會使我疑惑,而對你失去了信任。 15.-當我問問題的時候,別敷衍我或拒絕我。否則你會發現我終將停止對你發問,而向它處尋求答案。 16.-別告訴我說,我的害怕很傻、很可笑。如果你試著去了解,便會發現它對我是多麼的真實。 17.-別暗示或讓我感覺到你是完美、無懈可擊的。當我發現你並非如此的時候,對我將是一項多麼大的打擊。 18.-別認為向我道歉是沒有尊嚴的事。一個誠實的道歉,會讓我對你更接近,對你感覺更溫暖。 19.-別忘記我最愛做實驗,幾乎每天生活中都離不開它,請容忍。 20.-別忘了我很快便會長大。對你來說,要和我一起成長是多麼不易的事,但請嘗試。 21 .-別忘了沒有那許多的了解和愛,我是不能成長茁壯的,但是,我並不需對你說出這點,對不? 有時候,我們身邊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無慮的生活環境而已,他們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經歷」它的成長過程。 有句話說:「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得先蹲下來,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寶特瓶水溶出銻毒

2007年09月03日
公開
18

~~~~轉文~~~~~~~~~~~~~~~~~~~~~~~~~~~~~黃庭郁、黃筱珮、林佳珍/台北報導 德國海德堡大學教授蕭提克發現,寶特瓶所含的致命毒物銻會滲入瓶裝水中,瓶裝水存放的時間愈長,瓶內水吸收的銻就愈多,三個月就會增加一倍。 而化驗顯示,瓶裝水的銻含量最高為天然地下水的三百五十倍,但還是在安全範圍內。  德專家:儲存愈久滲毒愈多 對此一研究,衛生署表示,過去國內的相關監測並沒有檢出銻,且這份研究的檢出量(○.七ppb)相較於衛生署標準(五千ppb)來說「相當低」,對健康的危害風險很低,民眾不用恐慌。 但消基會昨晚召開內部會議,相當重視這個議題,近期內可能會請專家進行實驗,再告知民眾結果。 消基會檢驗委員會委員、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並建議,在未有更明確的結果之前,民眾儘量不要把裝開水的寶特瓶放在車上曬太陽,如果要在車上放水,可以買材質好一點的水壺,例如鐵、不鏽鋼或是玻璃內膽的材質。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則說,銻具有心臟與肝臟毒性,大量攝入可能引起心臟麻痺、腦缺氧引發昏迷;不過這份研究中顯示的銻含量很低,應不致引發傷害,但提醒平日就應注意寶特瓶飲料儲存,最好選剛出廠的、不要放太久且應該避免直接日曬。 幾年前,義大利學者研究也發現,寶特瓶礦泉水放在攝氏四十度溫度下的陽光直接照射一到二周,瓶內的水會有明顯的變質。 蕭提克是將德國一家瓶裝水工廠所用的地下水拿來化驗,並與歐洲四十八個品牌瓶裝水的銻含量互相比較,發現該廠所用地下水的銻含量為四個ppt(一個ppt代表兆分之一),剛出廠的瓶裝水銻含量為三百六十個ppt,出廠三個月的瓶裝水高達七百個ppt。而據稱,加拿大方面也檢驗出類似的結果。英國的飲用水銻含量安全標準是五千ppt。 蕭提克宣稱,他已經發誓再也不喝瓶裝水,因為瓶裝水都已經被汙染。 加拿大瓶裝水協會主席葛利斯沃表示,瓶裝水裡面的銻微乎其微,對健康沒有危害。但有些瓶裝水的保存期限標示為一、二年,銻溶出量不知多少,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流行病學家柯根則表示,這個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衛生署:含量在安全範圍內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處長蕭東銘說,這次國外學者的研究雖然檢出有銻溶出,但量都在各項安全標準之內。而依據美國所做的每日安全接受量評估,每公斤體重可攝食的銻是二.三毫克,以一個體重六十公斤的人推估,每天可攝取銻的安全含量約為一百五十毫克,以寶特瓶礦泉水的檢出含量其實很低。 環保署毒管處科長陳志銘表示,銻沒有急毒性,屬於累積的慢性毒化物質,只有在極高濃度下,才會產生立即性的危害,根據動物實驗結果,在對白老鼠每公斤投予七千毫克的高濃度後,每一百隻老鼠中,有半數會死亡。 礦泉水業者表示,寶特瓶材質都已經過標檢局檢驗合格才充填,依規定採用比工業用更高等級的食品級的寶特瓶材料,從水源到包裝以及包裝裡的內容物都經過檢測,國內主管機關的嚴格把關不輸國外,業者也都遵守,都在安全值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