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doremi

隨時隨地對家人表達愛意,讓他們感覺到,更要讓他們聽到!

隨時隨地對家人表達愛意,讓他們感覺到,更要讓他們聽到!

轉貼∼捷克戲偶 走進台博館

2007年12月13日
【聯合報╱本報訊】 2007.12.11 03:03 am

西方珍藏來到東方

「今天付錢,明天免費!」一座捷克式的小酒吧,最近現身國立台灣博物館,不明就裡的人好奇,難道博物館改賣酒?

這其實是「波西米亞偶的家帾捷克懸絲偶戲展」裡的一個場景。由文建會及捷克文化部指導、國立台灣博物館主辦的捷克懸絲偶戲展,展出借自捷克國家博物館的珍貴收藏,是捷克偶戲史具體而微的展現。

此展的主要策展人捷克國家博物館劇場部門研究員Lenka Saldova指出,捷克自十六世紀中葉起,被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統治四百多年,德奧通用的德語也曾是捷克的官方語言,捷克人想用母語高談闊論政治、聊八卦,甚至是看偶戲表演,就會來到酒吧。

亂世中的黑色幽默

位於歐洲中心位置,但長年飽受列強環伺、統治的捷克人,在亂世中保有一股黑色幽默,這從台博館展出的以酒吧為背景的劇場布幕可以見之一般,例如:其中一座酒吧的布景寫著「走遍千山萬水,只有家最好」的標語,但酒客卻永遠流連在酒吧裡!另一面寫「今天付錢,明天免費」,但客人走進酒吧時永遠都是「今天」,所謂明天免費根本是公開的騙局。

Lenka Saldova說,十七世紀中葉起,來自英國、荷蘭、德國的偶戲團開始在歐洲各地巡迴演出,也將懸絲戲偶帶到了捷克,日後成為捷克傳統藝術的精華。

傳統文化源遠流長

十八世紀中葉以來,捷克偶戲逐漸蔚為風潮,偶戲師口操捷克母語巡迴在鄉間及小鎮演出,成為保存捷克傳統文化和母語的要角,許多優美純樸的詩作也在演出中誕生。

然而,在當時,這些餐風宿露的偶戲師能夠勉強餬口已經很不容易,部分偶戲師甚至被註記成「乞丐」。

從小酒館走進家庭

在十九世紀與廿世紀交替之際,偶戲劇場從鄉村廣場及酒館旅店,逐漸轉移到郊區別墅以及都市的室內聚會場所,著名的捷克作家、演員、藝術家及成千上萬的平民百姓,開始利用家中的小型劇院,替自己及朋友的小孩演出偶戲,也使得偶戲因此更加普及化。

此次特展涵蓋兩大部分,其一是民間偶戲,其次則為家庭偶戲劇場。前者將透過傑出的捷克藝術家的手與眼,幫助我們認識捷克人經常聚集的鄉村廣場、教堂和酒吧等,藉由波西米亞民族的浪漫觀點來體現他們的古老歷史文化。家庭偶戲以童話故事為主,童話故事裡的王子、公主、巫婆和仙女等將一一上場、各顯神通。

長竹竿、寬木桶 救公主

【聯合報╱本報訊】 2007.12.11 03:03 am


台灣民間傳說有千里眼、七爺、八爺…捷克懸絲偶戲也有哦!

捷克偶戲裡的千里眼,眼大如柿餅;身長如七爺者直接名之為「長竹竿」、又矮又胖的八爺則叫做「寬木桶」啦,夠寫實了吧。那麼這三個人扮演的角色又是什麼?

話說,童話故事裡的王子愛上了被囚禁在一座鐵製城堡裡的公主,王子決定英雄救美,長竹竿、寬木桶和千里眼就成了陪伴、幫助王子的要角,他們發揮自己外型的特色,長竹竿可以隨心所欲長高、寬木桶能變得跟座山一樣巨大、千里眼能眼觀八方…不用說,他們最後輕鬆完成重任。

潘趣則是捷克偶戲(其實也是歐式偶戲)裡不可或缺的甘草人物,長得像小丑的潘趣,不務正業,他從來沒有正式的工作,滿腦子美酒佳餚、還時常鬧笑話,但觀眾卻愛死他了。

此外,龍、水精靈、巫婆和仙女都是捷克童話故事裡的典型角色。然而,相較於象徵吉祥尊貴的中國龍,捷克偶戲裡的龍既邪惡又愚笨,牠時常降災給人類,還會吃掉無辜少女!

仙女和水精靈,是一群害羞且纖細的超自然精靈,她們身著薄紗、長髮飄逸,外表相當誘人。巫婆的造型則是嘴歪眼斜、尖嘴猴腮,讓人不寒而慄。

透過這些造型豐富的人物和精靈,捷克戲偶帶領觀眾進入多采多姿的童話世界,且讓我們神遊在奇想的王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