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doremi

隨時隨地對家人表達愛意,讓他們感覺到,更要讓他們聽到!

隨時隨地對家人表達愛意,讓他們感覺到,更要讓他們聽到!

轉貼~當媽媽,不會後悔的選擇

2008年05月24日
•學前教育雜誌 2008/05/13
當了媽媽之後,你常露出滿足的微笑嗎?你的生活變得快樂嗎?當生育率節節下降,不想生孩子的低迷氛圍籠罩整個社會時,「現役」新手媽咪要用數字告訴大家,有了孩子,他們真的好滿足、好快樂!


【文�吳雅慧(學前教育主編)】


為了更清楚描繪出現代媽媽的育兒感受及需求,信誼基金會以「現代媽咪滿足感大調查」問卷方式,收集到6144位家中有0∼6歲幼兒的媽媽的心聲。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份問卷結果傳遞了什麼樣的訊息。


發現1:現代媽咪,育兒感受超滿足


台灣的生育率節節下降,但調查結果卻發現,若將5分量表轉換為0∼100分,媽媽的育兒滿足感達到88分,可見養育孩子帶來的成就感和親密感,是媽媽覺得滿足的最大來源。而這樣的結果,並不會因為媽媽有沒有工作、教育程度與家庭收入高低或是住在哪裡而有所改變。

如果與之前沒有孩子的生活比較,這群媽媽覺得跟之前沒有改變或更快樂的比例高達8成3;如果能夠重新選擇,願意再當媽媽的比例也是8成3。也就是這樣的滿足、快樂感受,讓媽媽每天多出2小時,「多陪陪孩子」仍是近7成媽媽的首選。可見,「當媽媽」這個人生中重要的選擇,不但不會令人後悔,而且還能讓生活更滿足、更快樂。
信誼問卷調查發現,「當媽媽」這個人生中重要的選擇,不但不令人後悔,而且還讓生活更滿足、更快樂。


發現2:當了媽媽,還要學習怎麼當媽媽

以往認為當母親是天性,但事實上,媽媽對於「母親角色」的自我要求也很高。如果將媽媽角色滿意度再細分為「媽媽的滿足感」、「育兒的勝任感」以及「育兒的自主權」三項,分數則分別為88分、75分、79分,可見媽媽對教養或照顧孩子的勝任感,相對於整體角色滿意度來說是比較偏低分的。

再進一步從媽媽吸收教養知識或資訊的方式來看,最常用的是「自己閱讀雜誌或書籍」和「透過網路」,推測是因為這兩種方式,最符合因照顧孩子只剩下零碎時間的媽媽族群;而「親子共同參加的親子課程」排名第三,高於「請教長輩、專家」、「參加父母課程」,可見帶孩子一起上課或是實用的親子互動的課程,也受到現代媽媽的青睞。


發現3:助媽媽一臂之力,讓孩子更幸福

在這份調查也發現:媽媽的家人、配偶與朋友都還算支持育兒;對於民間機構,可能是不易接觸的緣故,分數剛好在及格邊緣;不過,唯獨對「政府」的支持度打了不及格的分數(52分)。進一步的分析發現,各項外在育兒的支持度越高,相對的,媽媽的角色滿意度就會跟著提升。可見當媽媽周遭的家人朋友、民間機構和政府能給媽媽足夠的協助與支持,共同承擔育兒的責任時,媽媽就會感覺更滿足、更有成就感,當然孩子也更幸福。


發現4:兩個孩子依舊恰恰好

這次受訪媽媽們的平均首次生育年齡為29.03歲,但不管是覺得早生、晚生或剛剛好的媽媽,以「過來人」的經驗來看,都覺得27歲半是最理想的生育年齡。

此外,受訪媽媽的平均子女數為1.51人,平均的理想子女數目是2.07人,可見80年代中期政府所提倡的「2個恰恰好」人口政策,在現代女性的觀念中非但不落伍,仍然是共同的期待。


發現5:影響生育動機的關鍵因素


如果有機會重新選擇,仍願意選擇當媽媽的主要原因集中在:自己對家庭與人生的期待,或是因為喜歡小孩,傳統認為女人是不得已才生小孩的觀念已不復見,可見現代女性擁有很高的生育自主權。

但如果重新選擇而不願意生育,媽媽主要考量則集中在:育兒支出沈重、教養孩子很辛苦、顧慮孩子未來的壓力與競爭等與大環境相關的因素,而非一般認為是因為怕累、怕牽絆、怕失去自我等個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