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doremi

隨時隨地對家人表達愛意,讓他們感覺到,更要讓他們聽到!

隨時隨地對家人表達愛意,讓他們感覺到,更要讓他們聽到!

轉貼~激發創意思考

2008年08月31日
•bobo小天才 2008/08/29
以往父母們也許常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隨著大學林立,大學生失業率日漸提升,父母希望孩子提升自身競爭力,埋頭苦讀已不是唯一,懂得求新求變,才是孩子開展未來光明大道的重要關鍵。


【文╱伍偉婷、曾家鳳】

以往父母們也許常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隨著大學林立,大學生失業率日漸提升,父母希望孩子提升自身競爭力,埋頭苦讀已不是唯一,懂得求新求變,才是孩子開展未來光明大道的重要關鍵,父母能夠改變自身態度,幫助孩子從小養成創造力,日後,方能成為發光發熱的一顆新星。


以往農業社會不識字之人,被稱為「文盲」,然而進入21世紀的今日,單單識字已不敷使用,因為資訊既豐富且快速更替,人們所需知識更是以倍數方式增加及變換,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班副教授潘裕豐形容:「當下已是個知識折舊率迅速的時代」。


創意.立足社會的必要條件

顧名思義,「知識」折舊率高,即表示當下所學之事物,很可能快速被新興知識取而代之,因此,教養幼兒過程中,一味要求孩子學習知識,已非王道,如何讓孩子在眾人之中脫穎而出,才是每位父母必須靜心思考的問題。俗話說得好:「給他魚吃,不如給他一隻釣竿。」父母須從小培養幼兒「能力」,而非一層不變地讓孩子學習才藝、知識,潘裕豐說,知識是死的,是學習的基礎,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但並非保證有知識就一定能成功。

商業週刊870期刊載《兩種狀元》一文,追蹤民國50∼82年的歷屆大學聯考榜首,結果發現許多的聯考狀元至今,已多沒沒無名,然而,諸多當年考試成績並非頂尖,名次介於第七至第十名之間的孩子,卻成為現今社會上有名的成功人士,潘裕豐表示,推究這兩種狀元的形成原因,可能是因為很會考試的孩子,習慣性守成,希望將現在已經習得事物記牢即可,但是,社會狀元卻因為希望能夠「突破」,於是總是勇往直前、嘗試冒險,渴望獲得更好的成績。

生存於知識折舊率高的時代,光擁有滿腹知識已不具有未來性,父母應為孩子養成懂得適應未來,擁有具有未來性的「創意思考」能力,才能在數十年後真正獲得掌聲。


創意是什麼?並不是特定人才可擁有的才能,它應當無所不在,而且每個人都需要它。潘裕豐提到,希望孩子擁有創意思考,必須先從「父母」的態度改變做起,當為人父母者懂得以更寬廣的角度,去面對孩子,才可能看見孩子的創意思考。


培養.擁有思考態度

創意層次多重,潘裕豐指出,父母可從小培養幼兒具備的創意,屬於生活創意,不是要孩子創造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作品,而是養成其具有「思考態度」。當其對於萬物皆可擁有重新思考的可能性,而非一味墨守成規,孩子即已具備創意的基質。


多接觸多元文化

國際閱讀協會會長威廉斯博士曾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於是左右孩子思考方式的第一關鍵因素也是父母,假設父母習慣性要求孩子只能說出一個答案,久而久之,孩子的思考即會陷於「單向性」,他建議家長,面對孩子的諸多問題,應當「聆聽」而非「阻斷」,試著告訴自己答案永遠不會只有一個,也可能在孩子的回答中聽出他絕佳的創造力。

希望激發出孩子內在創造力,潘裕豐說,必須要讓孩子本身擁有「彩虹文化」,也就是所謂的多元文化,讓孩子自幼「多聽」、「多看」、「多說」,絕對是必要過程。因為視野多大,也就決定了未來的可能性有多大。當孩子可以敞開心胸,以廣納百川的態度面對各種想法,那麼,他離創意思考就更近一步了。


改變自身態度

正如前文所言,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其影響甚鉅,家長本身若不具備創意思維,很難成功培育出具備創意思考的孩子。

改變從現在做起,一點也不嫌慢,潘裕豐引用心理學家馬斯洛的名言說道:「觀念改變了,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了,行為跟著改變。行為改變了,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了,人生就產生不同以往的風格。」觀念的建立需要時間,不過,只要父母願意改變,你和孩子的思考模式也將突破以往的風格,往後,面對孩子的眾多想法,你也許不再感到困難重重,而是覺得希望無窮。


父母也許常被孩子說出許多天馬行空的想法,逗得不知該如何是好,那麼,是否順應孩子的天性,即可激發出他們無窮的創造力呢?潘裕豐說,孩子是天生的夢想家,能夠編織出許多讓成人意想不到的idea,不過,他們卻並非優秀的創意家,因為其自導性尚顯不足,想法的實踐性可能不高,因此,希望孩子擁有創造力、創意思考,依舊必須有計畫的培養,並利用「思考工具」,以助一臂之力。


兩大技法.增進創意思考

潘裕豐提到,當我們進行思考活動時,大多人是透過反應式、經驗式思考法。也就是說,人們習慣性藉由過往經驗,處理當下問題,於是隨著人們年紀愈來愈大,創意很可能即被經驗給掩蓋。為了從小幫助孩子累積創意思考的能力,父母必須自幼提升其「思考廣度」,方法多元,以下僅列舉兩種,爸媽不妨可和孩子在家中自行體驗。


腦力激盪術

概念: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個故事,一枝筷子可以很輕而易舉的折斷,但是100隻筷子卻很難折斷。此概念即是利用集體擴散性思考方式,產生大量想法,再經由思考相互激發,引導出更新穎的構思。

進行方式:父母與孩子一同進行時,可由父母擔任主席,發動思想列車,讓孩子從中發現,原來自己也能擁有如此有創意的思考。

小提醒:進行活動的過程,父母必須時時提醒自己,注意以下事項才能順利幫助孩子進行思考。

1. 延緩批判:需待大家皆發表意見後,才做討論與批評,以免意見無法完整說出,導致無法形成最終的主意見。

2. 歡迎自由聯想:即使孩子在過程中,提出很怪異或奇特的想法,但父母不應給予限制,或是出現不合常理的念頭,因為此類意念也可能觸發其他人的靈感。


心智圖法

概念:採用圖誌式的概念,創造出一種可以刺激思考及幫助整合思想的方法,用線條、圖形、符號、顏色、文字以及數字等方式,將意念快速摘要下來,成為一幅心智繪圖。

進行方式:選定一個主題,訂立各種層面的思考方向,不同方向,父母可以要求孩子選用不同顏色,以便孩子記憶以及組織。

小提醒:進行活動的過程,父母必須時時提醒自己,注意以下事項才能順利幫助孩子進行思考。

1. 讓孩子自由發揮:讓孩子可自由激發想法,即可達成擴散性思考,幫助孩子發揮聯想力。此來才可以完全達到此方式的開放性思考特性。

2. 圖像記憶:過程中善用圖像、色彩的連結,可幫助孩子快速將事物有層次的組織起來,讓孩子的思考更加清晰。


潘裕豐自行創立的「創意思考模式」,圖中傳達出的意含表示,誕生創意應當從模仿開始,而後針對模仿事物進行微調,加以提升附加價值,而後經過轉換,才真正進入創新。

針對孩子或是本身尚不具備創意思考的家長,很適合從接觸此二方法開始學習創意,可幫助其快速活絡思考,打開創意之門。但當孩子已能擁有自身獨到思考模式時,父母即無須一再仰賴思考技法,可放手讓孩子自行發揮,畢竟思考技法的目的在於開闊個人思考面向,而非侷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