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Annabell lin burgess

親子共讀,陪孩子一段

2008年05月22日
兩個孩子剛上學時,學校功課常是“Read to me”( 唸書給我聽 )。每天由家長寫log( 日誌),記下唸書時間,簽名後交給老師。請別小看這每天15-30分鐘的功課哦! 我家二小就是很早有這樣的習慣,三歲左右就會到圖書館“抓”書讀。老二跟著老大有樣學樣,一上小學英文就直升二年級班。在此願與各家長共同勉勵,記得好習慣越早養成越容易,讓孩子喜歡接觸書,把書當成終身的朋友,則一輩子將受用無窮。

◎陪孩子唸書還有下列好處:

1. 每天唸書, 聽力一定強
2. 字彙會在無形中, 無壓力下增加
3. 孩子愛聽故事, 注意力集中
4. 增加親子之間的交流
5. 瞭解圖文之間的關係, 和上下文之間的聯繫, 奠定日後寫作基礎

至於要看什麼書呢? 做父母的得花點心思,把握原則,只選擇好書。以下幾點選書的建議,希望對家長們有所幫助(Lily Pad International Group, Inc.註:台灣有許多的外文書店,相信他們可以為您代訂下列的原文書; 我們將許多列舉的好書直接鏈結到一個美國網路書店上各書的介紹頁,以利讀者對這些經典好書能有更進一步的領略。本公司未來會考慮向部分出版社直接爭取較優惠的價格,以回饋台灣讀者們。):

如果您在美國,可參閱“The New York Times Parents’ Guide to the Best Books for Children: 3rd Edition Revised and Updated.”,每月一期的“Horn Book Magazine”,或直接向兒童圖書館員請教。以下則按年齡為台灣的讀者們選列在美國最耳熟能詳的兒童作家和經典作品:

嬰兒-3歲幼兒:

這時期的孩子喜歡顏色醒目,圖片清楚,內容簡單,介紹與日常生活有關的有形字彙。比如動物,水果,家用品,人稱...等。此外,有押韻的硬版書(board books)或無字圖畫書,布書(布做的書,cloth books)也很受孩子歡迎。

Eric Carle: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Dr. Seuss: “Dr. Seuss’s A B C”; “Hop On Pop”

Tana Hoban: “Black on White”; “White on Black” (嬰兒喜歡看黑白對照的圖片); “Red, Blue and Yellow Shoe”

Margaret Wise Brown: “Goodnight Moon”; “The Runaway Bunny”

Maurice Sendak: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我認為給小baby 的書不必多,甚至是越少越好(Less is More)。這時期的孩子們感官正在發育,應多抱抱他們,推著小車帶他們在戶外走,隨時準備停下來指東西給他們看。讓 他們多接觸不同的感官刺激,音樂,人聲,多碰觸(Listen and Touch),多看自然生物(Watch and See),大樹,美麗的花卉,小鳥,小動物,其他小孩…讓他們感到十足的安全與百分之百的愛。

3-6歲學齡前兒童:

看過猴子喬治的故事嗎? 3-6歲的小孩就同喬治一般,充滿好奇心,喜歡模仿大人,凡事一概要自己來( I Can Do it All by Myself !!),即使鞋子穿反了,帽子戴歪了,也再此不疲。他們真是最可愛的小朋友。這段期間是訓練孩子自主,養成閱讀好習慣的最適當時機。如果孩子常常看到爸爸,媽媽看書,寫字,他們也會跟著學哦。

大體說來,這年齡的孩子喜歡有押韻,故事內容簡單,與生活息息相關(如“第一次上街”, “下雨天”…),或有重複關鍵字或詞令,可以琅琅上口的書,如鵝媽媽童謠(Mother Goose Nursery Rhymes),帶點動作的兒歌。他們也喜歡可愛的動物故事。

Iona Archibald Opie: “ My Very First Mother Goose”

Dr. Seuss: “The Cat in the Hat”; “Green Eggs and Ham”; “One Fish Two Fish Red Fish Blue Fish”

P.D. Eastman: “Are You My Mother?”; “Go, Dog, Go”

Raffi: “Baby Beluga”; “Down By the Bay”

Paul O.Zelinsky: “Wheels on the Bus”

Arnold Lobel: “Frog and Toad Together”; “Frog and Toad are Friends”

Elsa Holmelund Minarik: “Little Bear”; “Little Bear’s Friend ”

Robert McCloskey: “Make Way for Ducklings”; “Blue Berries for Sal”

Mirra Ginsbury: “Mushrooms in the Rain”

Esphyr Slobodkina: “Caps for Sale”

Tomie De Paola: “Strega Nona”

Gene Zion: “Harry the Dirty Dog”

Robert Kraus: “Leo the Late Bloomer”

Pat Hutchin: “Rosie’s Walk”

William Steig: “Doctor De Soto” ; ”Sylvester and the Magic Pebble ”

Munro Leaf: “The Story of Ferdinand”

Leo Lionni: “Frederick” ; “ 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

Famous Children’s Characters: “Madeline” ; “Curious George” ; “Winnie-the-Pooh” ; “Babar” ; “Corduroy” ; “Peter Rabbit ” ; “Alice in Wonderland”

紐約公共圖書館列出的100本優良兒童圖畫書,名單如下:
http://kids.nypl.org/reading/recommended2.cfm?ListID=61

此外,每年在美國頒發的Caldecott Medal兒童插畫獎(適合低年級的孩子閱讀), 及Newbery Medal兒童作品獎(中,高年級為主),都是不可錯過的良伴。以下網址可查詢歷年來得獎作品。

Newbery Medal Awards Winners: http://www.ucalgary.ca/~dkbrown/newbery.html

Caldecott Medal Awards Winners: http://www.ucalgary.ca/~dkbrown/caldecott.html

如何親子共讀 :
(一)原則:用心、花時間陪孩子成長

(二)目的:培養閱讀興趣及習慣

閱讀圖畫書、繪本、小說、雜誌都可以,重點在於興趣及習慣的

(三)如何做:

1.幼稚園、低年級:喜歡閱讀

(1)讀圖
(2)逐字讀
(3)聲音(大聲讀要有感情)

2.中年級:說出故事文意

(1)讓孩子看圖說故事--讓孩子練習口語的表達能力
(2)請孩子說說床邊故事--讓孩子能有說出故事大意的能力

3.高年級:自由創作

請孩子自編或改編一個有劇情的故事

(四)共讀原則

1.文章標題
2.段落標題
3.掃描一下段落重點,一但抓住段落重點,不管有沒有讀完都進入下一段
4.有困難也進入下一段
5.先讀完一次,如果有空,再讀一次!


學習型家庭的十大閱讀習慣 :

(一)每日有一定的閱讀時間。

(二).家中應有各種文字資訊資料。

(三)晚餐以報紙資訊為家人共同話題。

(四)養成休閒時間家人一起逛書店的習慣。

(五)讓孩子定時買書並與家人討論。

(六)親子兄弟姊妹一起善用公共圖書館。

(七)設家庭留言版或看板(信箱)。

(八)常與朋友換書並討論分享。

(九)閱讀各類書籍或影片,進入廣大知識世界。

(十)讓孩子擁有自己的圖書庫(或櫃、角、箱…)。

念書給孩子聽的五個訣竅 :


同樣是唸書給孩子聽,有些父母做到親子盡歡,有些卻是父母與孩子都很不愉快,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親子共讀時是否能掌握其要訣。以下,我們介紹幾個唸書給孩子聽的五個小訣竅,希望對父母們有所幫助:


1.【輕鬆愉快地念故事】

閱讀是孩子人生起點上一種充滿刺激與想像的遊戲,如果一開始念書的過程就非常的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性,孩子就會養成「書本即樂趣」的信念。而父母為孩子念書的第一要件,就是熱忱與保持愉快的心情,並且把念書給孩子聽當作是一種遊戲。而圖畫書中的巧思與趣味,大人一樣可以從中獲得許多單純的驚喜。所以父母在念書給孩子聽之前,最好自己先看個幾遍,熟悉書中的情節,然後再以愉快的心情念書給孩子聽,那麼不僅是父母給孩子快樂,孩子也同樣帶給父母快樂。


2.【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閱讀】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隨處可見的文字和印刷品,父母都可以把握機會念給孩子聽。例如:坐公車時,念公車的號碼和地名;上街時,念路邊的廣告和標誌給孩子聽,或是和孩子在購物時,把孩子感興趣的食品包裝上的文字,念給他聽。


3.【重複念一個故事】

反覆念孩子喜歡的書,是協助孩子進入書本世界的方法之一。一遍又一遍地聆聽,是孩子成為一位閱讀者的必要過程。重複多次之後,孩子對文字與語音的印象加深了,對內容也會有進一步的瞭解。因此在聽故事時,他們對故事的發展有所期待,也能預測書中的人、動物,會有什麼樣的反應。重複為孩子念一本書,不僅讓幼兒從聽懂的層次提昇到欣賞體會故事的層次,也能讓孩子因為自己能預知、控制故事的發展,而在心裡獲得莫大的安心感和成就感。


4.【以富有感情的聲音念書】

父母在念故事的時候,可以根據孩子接受的程度,以自己的語句重組、裁剪故事,最重要的是讓親子都能完全融入故事之中,享受故事的樂趣。對於年紀很小的孩子,父母最好從「看圖說話」之類的簡單圖片或圖畫書開始念起。慢慢地,父母可以念些短篇的故事給他聽。如果孩子還不能瞭解每個字句的意思,父母可以簡化故事的內容。 父母最好以富有感情的聲音念書,增加圖畫書對幼兒的吸引力。有時也可以配合情節學些動物或機器的聲音,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5.【問孩子問題不能急】

圖畫書是親子共享的書,父母不要在第一次念完書時,就逼問孩子剛剛聽到了什麼東西?也不要勉強孩子瞭解內容,因為孩子的個別發展有差異,可能當時他還無法接受書中的資訊,但過了一陣子之後,就能聽得津津有味。


零到三歲的階段是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時期,閱讀的目的在於讓孩子對書本產生興趣,進而將來喜歡閱讀。因此,請不要對孩子施加任何學習壓力,否則會造成孩子排拒書本的反效果,得不償失。所以還是讓孩子快快樂樂地聽你們念書吧!

如果父母忙碌這網站可代勞,這個網站的繪本每月有8本新書會出版,而且很多國小也都拿來作教學應用,
未來老師也會設計一些繪本教案出來,這是一個繪本閱讀創新的網站,大家有空可以去下載閱讀軟體來安裝
和註冊帳號密碼後就可免費閱讀,有很多本可以看完整本的哦!
http://www.kiddobook.com/member_join.aspx?dis=098089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