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Irene

常見的出疹疾病

2007年11月29日
相信很多父母對於孩子長疹子肯定很苦惱也很心疼, 不知道如何幫他減輕痛癢,年紀小的孩子無法控制自己的手, 無法避免去抓疹子,家長只能想盡辦法轉移他的注意力,真是累人的事情!
年紀小的孩子體溫通常比大人高, 活動力又強,流汗後身上難免會有一些痱子, 再加上台灣四季如春,隨時都可見腸病毒案例, 看到孩子身上長了疹子,又合併發燒或食欲差, 難免繪聲繪影,深怕腸病毒侵犯孩子而未察覺。 其實孩子生病合併皮膚疹,很多都是與病毒感染有關, 我們通稱為病毒疹。



醫學史上,全身出疹疾病依照發現的順序來編號,最常聽見的是麻疹(measles),是首先被注意到,因此編為第一號,第二號為猩紅熱(scarlet fever),第三號為德國麻疹(rubella),其他常見的有:傳染性紅斑(erythema infectiosum)、嬰兒玫瑰疹(roseola infantum)。

 廣義的病毒疹應該包括所有與病毒感染有關的皮膚疹,會引起皮膚疹的病毒目前已知至少有五十幾種,除了少數有特徵的病毒疹可由病史與理學檢查區分是哪一種病毒造成之外,大部分的病毒疹是沒有辦法經由簡單的方法去得知病因。
 以下提出幾種1、2歲孩子常見的病毒疹,提供給家長參考,希望能給予幫助。

腸病毒疹
認識腸病毒
 夏秋季常見,病因為腸病毒(enteroviruses),潛伏期三至七天,病毒喜好侵犯學齡前兒童。主要經由口糞傳播,發燒時也經由飛沫傳播。許多家長會有一種直覺,孩子腸胃不舒服,是不是得了腸病毒,其實腸病毒很少有腸胃炎的症狀,之所以稱做「腸」病毒,主要是因為腸胃道中有高濃度的病毒,因而稱之為腸病毒。腸病毒是一大群病毒的總稱,至少有六十幾種,得到腸病毒後對同種病毒會產生保護抗體,但每年都有可能被不同種類的腸病毒傳染,甚至同一年內也會被兩種以上不同病毒的侵犯,所以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常有的症狀
 感染腸病毒後,除了發燒與胃口變差之外,還會有多樣化的皮膚疹,其中以手、足、口與屁股為好犯位置,也就是常見的手足口病與?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的疹子多數會出現在手和腳,大腿和臀部也是常出現的地方,71型腸病毒最常以手足口病方式出現,若有出現高燒不退情形時,要特別的注意。而口腔內會出現紅腫,不久就會形成水泡,使得孩子不敢吞口水,影響食欲,則是?疹性咽峽炎,高燒會維持2∼3天。
 另外,少數病童會有腦膜腦炎與心肌炎等重症出現,有神經學後遺症甚至喪命的危險,不過家長也不用太過於緊張,因為這只是少數孩子會併發的症狀。

預防與照顧
 請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人群眾多的地方,家裡如果有病患,輕微的症狀,請在家多休息,適當補充水分,盡可能與人群隔離,以免傳染。同時加強個人衛生,常洗手,保持居家環境的整潔衛生及空氣流通。腸病毒的傳染性相當的高,因此要特別注意,常洗手以保持衛生,避免將病菌傳染給別人。 而通常醫師會開立止痛藥,若孩子口腔部位相當不舒服時,可以噴些止痛劑以減輕疼痛。同時讓孩子進食比較冰涼、易吞食的食物,才不會感覺口腔更疼痛。

水痘
認識水痘(chickenpox)
 水痘是最常聽見的病毒之一,主要的病原是水痘-帶狀?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春冬季常見,潛伏期十至二十一天,主要經由飛沫傳播,身上的水痘中也含有高濃度的病毒,所以在完全結痂之前,也會經由接觸他人的水痘而感染。

常有的症狀
 水痘發病的初期,症狀與感冒很相近,有時會有輕微的發燒,因此常常會被誤以為是感冒,直到冒出水珠後,才與感冒有所差別。疹子主要分布在臉與軀幹,從紅斑開始,繼而丘疹、水珠、膿 到結痂。結痂前的疹子會癢,只要不抓破而造成細菌感染,一般是不會留下疤痕的。不過值得開心的是,長過水痘的病患,就能終身免疫了。

預防與照顧
 在出疹期,應該要特別注意身體的清潔,同時更換衣服、床單,保持環境舒適涼爽,穿著較薄的衣物,若有流汗則應立即換上乾淨的衣物。另外要記得修剪孩子的指甲,以免因抓癢而造成皮膚的續發性細菌感染。在病發時,可以口服抗過敏藥物,外敷止癢藥水,或是利用冰敷來止癢。若不小心抓破,可以擦消炎藥膏,必要時甚至可讓孩子戴手套。整個出疹過程約需一星期,在此期間均具有傳染能力,請避免出入公共場所。若合併肺炎 、肝炎(黃疸或肝功能上升)或腦膜腦炎(脖子僵硬、昏睡或抽筋),應住院治療。

麻疹
認識麻疹(measles)
 麻疹的病原是麻疹病毒,春冬季節交替時最常見,潛伏期約七至十二天,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疾病,其傳染途徑是經由飛沫傳染。

常有的症狀
 在前期有咳嗽、流鼻水與結膜炎的一般感冒症狀,口腔內成群出現的白色或灰藍色柯氏斑點(Koplik's spot)是診斷特徵。疹子會從耳後與臉部開始出現,很快蔓延至軀幹與四肢,疹子後期按出現的先後順序,會出現褐色色素沉積與糠狀脫皮。

預防與照顧
 在出疹期,主要照顧是保持身體的清爽乾淨,盡量讓孩子休息以及有適度的活動;如果發高燒,要維持室內空氣流通,保持舒適的環境。不要穿太厚的衣服,若有高燒不退,則可使用退燒藥、睡冰枕等,同時要多補充水分,注意孩子的體溫,以免高燒不退而引起併發症。目前國內麻疹預防注射已推行多年,孩子一歲時應接受預防注射,十五個月時再加一劑。

嬰兒玫瑰疹(roseola infantum)
認識嬰兒玫瑰疹
 嬰兒玫瑰疹是一、二歲孩子常見的出疹性疾病,有三分之二的孩子曾經罹患過嬰兒玫瑰疹。它的病原是人類?疹病毒第六型(HHV-6),常發生在春夏交替的季節,潛伏期約五到十五天,病毒可能經由大人的唾液傳染給孩子,但大人不會有症狀。

常有的症狀
 通常孩子會連續高燒四至五天,接著身體會出現許多玫瑰色的斑丘疹,當疹子出現後,燒也會漸漸退。玫瑰疹大多在三天內消失,不會留下痕跡。所以家長不用太擔心,因為出疹反而是好事,代表燒就快退了!

預防與照顧
 在照顧時,最重要的是發高燒時期,有時會引起抽筋,但通常是良性的抽筋,而且不會留下後遺症;在病發期,沒有嚴重的併發症,因此維持正常的作息、多喝水、保持家裡環境通風,同時多注意身體清潔,常洗手,不要到人多的公共場所。

 雖然有高達五十種以上的病毒會造成病毒疹,但是絕大多數的病毒疹,只需症狀治療即可,所以當孩子發高燒合併皮膚疹,並不需整天提心吊膽。為人父母,對於孩子身上有併發症傾向的病毒疹,還是找有經驗的小兒科醫師診治較放心喔!

《摘自巧連智月刊寶寶版 2006年0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