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 陳潔西///

日期

#Tag

二姑婆家&家樂福

2007年06月16日
公開
7

今天下午爸比媽咪帶我到板橋二姑婆家 因為二姑婆包了粽子要給我們 二姑婆家有一隻狗狗(是我家妹妹(狗)的姐妹) 我一向愛狗 於是走過去想看它(它被關在陽台外) 誰知我才走幾步 它就跳起來撲在門上吠我(它不像我家妹妹一樣溫馴) 害我嚇的大哭 轉身跑回去要媽咪抱 然後就不肯下來自己走了 儘管二姑婆已經罵了姊姊(媽咪說那隻狗狗是妹妹的姊姊,所以我叫他姐姐) 爸比也說它跟妹妹一樣乖 可是我就是不敢再靠近它了 (媽咪說這樣也好 我才不會在路上看到野狗也想過去摸) 然後二姑婆給了我一包小蝦味仙 媽咪要我唱歌給姑婆聽 才可以拿(其實是媽咪自己想炫耀) 所以 我唱了"寶貝" 姑婆說我好厲害 因為 蝦味仙辣辣的 所以 我邊吃邊說"好辣" 媽咪說辣辣那不要吃了 邊說邊收起來 嚇得我趕緊說"再吃一個啦!" 結果被姑婆笑我好愛吃 接下來我們去"家樂福"媽咪說要買日常用品 我坐在手推車裡 不久就恍神起來 愛睏了 於是爸比把我抱起來 讓我靠著肩膀睡 拔麻快速的買了東西 結帳 離開 一到車上 我就醒了 因為拔麻要送粽子去給四伯公(住在昌吉街) 所以 媽咪吵著說要去吃延平北路的四十年老店鹹湯圓 我也有吃喔 真的好好吃 回程媽咪又買了一杯50嵐的波霸奶茶 還要大杯的 真是的 一天到晚不是喝咖啡就是喝奶茶 馬麻都忘了她自己正在感冒喉嚨痛 還喝甜的 現在十點多 我要睡了 媽咪說明天早上要早起 我們要跟新竹的叔叔(爸比的同學)一家人去木柵動物園

勇敢-看醫生篇

2007年06月15日
公開
5

回台北前先帶獅子到小兒科複診 一下車 獅子就迫不及待的走到診所前的小汽車說要坐 投幣讓獅子坐了一次 終於輪到獅子看診 一進到診間 獅子就知道要坐到椅子上 (當然是爸比抱著) 一坐好馬上就說"要糖糖" (記性可真好 這家小兒科都會準備小棉花糖跟小玩具給哭個不停的小孩) 拿了糖之後交給媽咪說"媽咪開" 媽咪說"先吸鼻涕喔 吸好媽咪開給你吃" 吃的魔力真大 獅子馬上乖乖坐好 嘴巴張開讓醫生伯伯檢查喉嚨 接著喉嚨噴藥 吸鼻涕 鼻子噴藥 連哭都沒哭一聲 看到隔壁椅子上正在哭的小姊姊 還轉過去說"姊姊哭哭" 護士阿姨看獅子都沒哭 一直稱讚獅子很勇敢 真乖 又拿了一張"海綿寶寶貼紙"說要給獅子 獅子看一看說"海綿寶寶耶...不要" 護士阿姨不死心的就是要再送獅子一樣玩具 媽咪說"不然妳再給他一顆糖好了" 果然 獅子看護士阿姨要給他糖 馬上就"謝謝" 收下 看診完畢 要離開診間 獅子跟裡頭的人一一道別 先走到醫生面前"醫生伯伯 BYE BYE" 又走到護士阿姨面前"BYE BYE" 接著又走到隔壁椅子看了一下說"姊姊勒?" (原來是要找剛剛哭哭的姊姊) 整個很熱絡 不想走的樣子 真是的 說來也怪 上回才走進診所就知道怎麼回事 馬上大哭 這次卻從頭到尾笑嘻嘻 今天都沒哭 真的很勇敢 不知道是不是糖果的魅力真這麼大 還是已經知道其實看醫生一點都不可怕 本日記框來自萱萱&柔柔の媽咪

腸病毒小百科

2007年06月10日
公開
8

■ 為什麼大家聽到「腸病毒」很害怕,到底「腸病毒」是什麼?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括23型A群克沙奇病毒、6型B群克沙奇病毒、3型小兒麻痺病毒、31型伊科病毒及最後發現的68至71型腸病毒,一共有六十幾種病毒。此種病毒世界各地都有,通常在春、夏季及初秋流行,台灣地區因為在亞熱帶,所以全年都可能有感染發生。 -------------------------------------------------------------- ■ 腸病毒是怎麼傳染的? 主要是由呼吸道的口水飛沫傳染和胃腸道的糞口傳染,或者是接觸到病人的口水、鼻涕及皮膚上潰瘍的水泡等途徑。另外,也可能是兒童接觸到沒有症狀但是帶病毒感染者的口鼻分泌物、咳嗽、打噴嚏飛沫,或是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受傳染。要注意的是,玩具常成為兒童間傳染的媒介,尤其是帶毛的玩具更容易因接觸幼童口嘴造成大量病毒感染而發病。 -------------------------------------------------------------- ■ 腸病毒的傳染力有多久? 腸病毒傳染力始於發病之前幾天,在咽喉與糞便都有病毒存在,腸病毒可持續有很高的傳染率,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也較容易發生傳染。另外,在流行期甚至可以由污水中分離出病毒。 -------------------------------------------------------------- ■ 發病後仍要注意傳染! 由於腸病毒在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高,需特別注意感染者之隔離照顧,也必須特別小心處理感染者之糞便、口鼻分泌物、皮膚上水泡;發病二週後,咽喉之病毒排出量大量減少,透過口鼻分泌物、飛沫、接觸等途徑傳染的危險性降低,但仍應注意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接觸傳染,同時因感染者排出之糞便仍有病毒存在,因此仍須注意預防腸胃道之感染,養成時時正確洗手等衛生習慣 -------------------------------------------------------------- ■ 腸病毒從感染到發病多久?會有些什麼症狀? 腸病毒進入人體之後,潛伏期:2-10天,平均約3-5天。腸病毒可以引起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有些則只有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的症狀。他們有時候則會引起一些特殊的臨床表現,包括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庖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 無菌性腦膜炎 病毒性腦炎 肢體麻痺症候群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 心肌炎等。 -------------------------------------------------------------- ■ 腸病毒症狀特徵:手足口病! 病人會在手掌、腳掌、膝蓋與臀部周圍出現稍微隆起的紅疹,疹子的頂端大多有小水泡,口腔也會有潰瘍。庖疹性咽峽炎大多會發高燒,特點是在口腔後部出現水泡,然後很快地破掉變成潰瘍。 -------------------------------------------------------------- ■ 什麼情況下必須立刻就醫? 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應即早就醫,一般神經併發症是在發疹2-4天後出現。 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 持續嘔吐。 持續發燒、活動力降低、煩躁不安、意識變化、昏迷、頸部僵硬、肢體麻痺、抽搐、呼吸急促、全身無力、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 -------------------------------------------------------------- ■ 家中有感染腸病毒怎麼辦? 小心處理病患之排泄物(糞便、口水鼻涕之類的分泌物),如果碰到他們用過的衛生紙或其他物品,應立即洗手。 對已經感染腸病毒的小朋友,可建議他適當休息補充睡眠與適當補充水分,並依照醫生指示接受治療、在家休息等。 對家中之第二個感染到腸病毒的病人,尤其是小寶寶要特別小心,他所接受的病毒量往往較高,腸病毒病狀嚴重程度可能提高。 -------------------------------------------------------------- ■ 為什麼叫做「腸病毒」,是因為他會讓我們的腸子生病、拉肚子嗎? 腸病毒是過濾性病毒的一種。他會被叫做「腸病毒」的原因是腸病毒會較長時間聚居在人類的胃腸道黏膜生長繁殖。所以,他不是因為會讓你拉肚子、嘔吐等胃腸疾病才被叫做「腸」病毒。 -------------------------------------------------------------- ■ 如果媽媽懷孕了但是感染到腸病毒,會不會生下的畸形兒寶寶? 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腸病毒導致胎兒先天性畸形的可能,但孕婦須避免感染的風險,以預防生產時感染給新生兒。 -------------------------------------------------------------- ■ 腸病毒有沒有特殊治療藥物? 目前並沒有殺死腸病毒的特效藥,一般都是針對發生的症狀,採取對症療法。另外有一些藥廠發展出可以抑制腸病毒的藥物,大多是抑制腸病毒對於人類細胞的感染能力。但是,這些藥物在國際間都還在初期的試驗階段,尤其是對於小孩的安全性,都還沒有經過適當的評估,所以還無法使用。 ------------------------------------------------------------- ■ 我感染過腸病毒已經好了,這樣是不是有免疫力?以後會不會復發? 得到某一種腸病毒感染以後,至少會持續有數十年的免疫力。所以對於同一種病毒而言,不會復發。但是腸病毒不只一種,有幾種腸病毒會引起同樣的手足口病或庖疹性咽峽炎,所以有的人會得到一次以上的手足口病或庖疹性咽峽炎。 -------------------------------------------------------------- ■ 腸病毒感染之致命機率有多高? 大多數腸病毒感染者,症狀都很輕微,甚至沒有症狀。民國八十七年台灣地區腸病毒流行時,雖然專家對感染致死率推估不同,但是一般的估計是在十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一之間,雖然感染腸病毒以後,99.9%以上的患者都會恢復,但當年由於致病的是腸病毒71型,造成相當震撼,因此認識腸病毒及瞭解其傳染途徑,避免感染的風險是刻不容緩的。 -------------------------------------------------------------- ■ 幾個預防腸病毒的方法: 時時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正確洗手 保持環境衛生整潔與室內通風良好 腸病毒流行的期間,儘量不要去過度擁擠之公共場所,如百貨公司遊樂場等等地方、在學校也要保持好的衛生習慣,常常洗手,發現有同學或朋友可能感染到腸病毒,請他趕快就醫,並且暫時跟他保持距離以免受到感染。 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就能防止病毒的入侵,所以平日要多多注意營養、均衡飲食、充足運動及睡眠,來增強個人的免疫能力。 年紀比較小的小朋友,特別是三歲下的兒童,併發腦炎、類小兒麻痺症候群或肺水腫等嚴重症狀比率特別高,因此如果是跟這些年紀比較小的小朋友玩,更要特別注意你的衛生習慣,避免將腸病毒傳染給其他小朋友。 媽媽從小就餵小朋友喝母乳,可以提高寶寶對腸病毒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