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軒♀宸~拔拔

[認識]蜂窩性組織炎

2007年07月27日
點閱次數:


一、什麼是蜂窩性組織炎呢
  人體的皮下脂肪層是一區區像蜂窩狀的組織,如果這個區域發炎腫大,就稱之為「蜂窩性組織炎」。一般是受到細菌侵入真皮和皮下組織釋放毒素,並在組織空隙內生長廣佈,引起皮膚組織發生「紅、腫、熱、痛」的炎性反應。


二、發病原因
  蜂窩組織炎主要發病原因為傷口感染所致,部分原因為末稍血液循環不佳或抵抗力差,導致潛在性的感染。蜂窩組織炎發作前通常是患部先有小傷口,如蚊蟲咬傷、小擦傷、小割傷或是香港腳的皮膚龜裂,由於傷口被忽略,感染性細菌由此小傷口長驅直入,所以常被誤以為蜂窩性組織炎是無緣無故地發生。有一部分的蜂窩組織炎,其致病菌是經血流至皮下組織,引起局部感染,故皮膚外表沒有明顯外傷。


三、罹患蜂窩組織炎的高危險群
(一)衛生習慣不好的人。
(二)香港腳、足癬患者。
(三)皮膚有傷口或手術者及拔牙後。
(四)下肢循環不良者,如靜脈曲張、淋巴切除者、水腫或皮膚炎。
(五)抵抗力低者:包括肝功能受損、使用免疫抑制劑、類固醇、老年人、嬰兒或營養不良者。
(六)慢性疾病者,如罹患肝硬化、癌症、心衰竭、腎衰竭而導致下肢水腫者。
(七)肥胖者。
(八)罹患癌症者,如乳癌、子宮頸癌;術後因淋巴切除,使局部免疫力降低,易導致鏈球菌感染。


四、常見的症狀
  皮膚患部出現紅、腫、熱、痛等外,往往會合併紅斑、發燒、畏寒、全身倦怠、頭痛、關節痛或淋巴腺腫等全身症狀,嚴重者甚至會併發敗血症、敗血性休克等。


五、治療方式
(一)請依醫師指示注意體溫變化。
(二)請依醫師指示按時服用抗生素。
(三)臥床休息,以減輕疼痛不適。
(四)患肢抬高(須高於心臟),以促進血流循環及靜脈血回流。
(五)請依醫師指示局部使用冰敷,以減少腫脹。
(六)醫師會評估病情做相關檢查,包括血液檢查、傷口細菌培養、X光檢查等。
(七)治療及控制潛在性疾病,如糖尿病、香港腳。
(八)傷口照護及手術清除壞死性組織。


六、照護原則
(一)急性期:
  病患應臥床休息並抬高患肢,以促進靜脈之回流及減輕水腫。
(二)傷口照護:
  保持傷口的清潔,並且會依傷口的狀況,決定換藥的次數。嘉中可準備一些消毒傷口的用物,如生理食鹽水、優碘、無菌棉枝、紗布及紙膠等,以方便消毒包紮傷口,傷口換藥時其步驟為:
  1.首先用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
  2.塗抹藥膏。
  3.適度的覆蓋傷口,以避免細菌入侵。
  4.在醫師建議下,可局部冰敷,以控制炎症的擴大,減輕疼痛。
(三)恢復期:
  1.每天應檢視雙足是否有紅腫熱痛情形,必要時可以尺量,評估是否有改善。
  2.傷口應依醫師指示換藥,勿任意塗抹草藥。
  3.勿抓傷皮膚,並保持皮膚完整及清潔。
  3.可攝取高蛋白質飲食,如魚、肉蛋、奶等,以增加抵抗力。
  4.避免雙足接觸高溫環境。
  5.避免接觸污染環境。
(四)出院照護注意事項:
  1.如有不明原因發燒者,須注意是否有傷口感染現象發生。
  2.不論感染之傷口大小,皆需注意是否有傷口感染現象發生,如有紅、腫、熱、痛情形產生,應立即就醫。
  3.注意局部皮膚清潔,應隨時保持個人良好衛生習慣,勿使用刺激性肥皂清洗。
  4.身上的傷口,不論多微小,都應注意是否有傷口感染現象(尤其是高危險群),如有日益惡化情形,儘速求醫。
  5.應保持周圍環境及雙手的清潔,如非必要,勿碰觸傷口,可減少交互感染的機會。
  6.勿久站立,依醫師建議下穿著彈性絲襪。
  7.適當的休息,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及習慣,禁止熬夜及酗酒等不良習慣,以免降低身體免疫力。
  8.高燒時注意退燒及補充水份。
  9.請多補充水份及各種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