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Lydia和Andreas的媽

在美國第一次產檢

2007年07月02日
雖然之前已經到醫院驗孕好辦理medicaid的申請,但那只是單純小便驗孕而已,這次才是正式第一次產檢。

這次的產檢主要是把我在台灣過的所有檢驗報告拿過來給醫生看,再看看有沒有需要補做的檢驗。當然,也要看看一個月不見的寶寶是不是一切安好∼

我按約好的時間準時到達醫院,婦產科位於四樓(後來才知道五樓也是婦產科,六樓是產房)。一到必須先在婦產科門診櫃台(OB/GYN Registration)報到,叫到名字才進入看診區。在正式見醫生之前,除了孕婦免不了的例行驗尿之外,必須先和第一個護士進行基本資料&病史(自己及家族)的確認,這時護士也同時給了我一瓶孕婦綜合維他命和一盒鐵劑。之後才是進入正式的看診程序,但仍然須由另一個護士為醫師再次確認過剛剛的病史資料,然後才見醫師。

我的醫師是一位白人女性,很年輕,看起來頂多才三十幾歲,但是態度滿親切,讓我不安心情稍微感到放鬆了點。醫師看了我從台灣帶來的檢驗報告,發現有些檢驗所採用的測量值和美國的不一樣,正在考慮部份檢驗是否需要重新做時,她發現檢驗的日期有些在2007年,有些在96年,我一時也被搞混了,沒想到96是民國九十六年的意思,也就只好順著醫師的意思,所有檢驗重新做過了。為了重新做所有的檢驗,當天我喝了糖水、打了PPD(肺結核檢驗)、做了子宮頸抹片、總共留了兩瓶尿液和七管血.... 之後才用簡單的超音波儀器開始看看寶寶∼寶寶真的是個很棒的寶寶,跟著我東奔西走&擔心受怕了一個月,不但沒讓媽媽我有任何不舒服,身體各器官還是強而有力的運作著∼ 一點都不讓大人擔心!本來今天也要同時用比較精密的超音波看一下寶寶的,但是醫院的機器剛好有問題,所以還要另外約時間來照詳細的完整超音波。

看過醫生之後產檢就結束了嗎?錯!接下來還要見社工,因為產檢除了要確保孕婦和寶寶的生理健康之外,也要確認孕婦的心理健康!社工會詢問孕婦的家庭、婚姻狀況和心境...等等,以確認孕婦不會因為家庭或工作的影響而有憂鬱症什麼的,傷害寶寶,算是非常體貼的醫療制度設計!

見過社工之後第一次的產檢就結束了嗎?錯!還要見營養師!營養師會針對孕婦增加的體重和詢問平日的飲食,來教導孕婦應該怎麼吃才是營養又健康的。只是這一天剛好是美國的國慶日前兩天,很多人都排休去了,包括我的營養師,所以就等下次產檢再補見營養師囉。

過五關斬六將之後,這次的產檢才算結束。

下次產檢:一週後,7/9 9:00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