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敏&媽咪

《文章》 寶寶生病 該怎麼吃?(轉貼)

2007年03月14日
謝謝:Lin°♥ 分享

【記者詹建富�報導】
當小孩生病時,父母也跟著受苦,尤其小孩因感冒、
拉肚子而造成腸胃不適,有的家長還以為喝優酪乳、養樂多,
可幫助健胃整腸,或以雞蛋來補充營養;但小兒科醫師提醒,
前述作法是錯誤的觀念,反而讓孩子拉肚子更為嚴重,
此時最好以不增加腸胃負擔的食物,如淡雞湯燉煮白米成清湯粥,
既可讓病兒的腸胃休息,也可增加營養。
台北市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陳永綺表示,在門診中常發現,
許多家長為了生病中的寶寶該怎麼「吃」而困擾不已,
而且由於孩子因不舒服而食慾不振、精神不佳,
尤其是一歲以下的寶寶不會表達,家長就得更辛苦照顧,
如果又加上孩子抗拒吃藥,真是「慘不忍睹」。

有的家長會自作主張把藥粉添加在寶寶喝的牛奶裏,
或是和在孩子吃的稀飯內,陳永綺表示,這種作法並不恰當,
主要是孩子如果從牛奶或稀飯裏聞到藥味,往往會拒食,
等於浪費食物。因此她認為,除非孩子太小無法溝通,
否則還是需用灌藥方式,而且分開進食和餵藥的時間為宜。

此外,寶寶腸胃不適或拉肚子,是繼感冒之後第二常見的兒科病症。
陳永綺說,當孩子拉肚子時,由於腸道的絨毛細胞受損,
底層的新細胞需要七天左右才會逐漸成熟及發揮功能,
因此在這段時間內最好讓腸胃多休息,
因此不宜吃難以消化或容易脹氣的食物,
例如雞蛋、牛奶、乳製品、竹筍、大白菜等,以及油炸食物。

值得一提的是,陳永綺強調,在急性腹瀉期間,
包括優酪乳、優格、養樂多等乳製品,都不宜飲用,
否則會造成拉肚子更嚴重。
不過,如果是藥粒狀或粉劑的活性腸益菌,
倒是可以抑制腸道有害菌的繁殖,快速恢復腸道的功能。

陳永綺舉例,當孩子生病時,
六個月以上寶寶可食用清淡雞湯熬成的粥、
扁豆山藥泥;九個月以上寶寶,
則可吃含有碎肉、魚類、豆腐等煮成的稀飯,
如麥冬銀花絲瓜粥;一歲以上寶寶,
以蜂蜜、優酪乳、優格等食材為主,可增加食慾。

陳永綺並強調,當寶寶生病時,家長應特別留意三種情況,
包括維持基礎代謝率,每餐食量以六、七分飽為宜;
拉肚子或發燒時多補充含電解質成份的水,以避免脫水;
烹調食物以利腸胃吸收的食物為主,
並輔以煮、燉、滷等清淡方式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