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andy

你的孩子並非屬於你的,他們擁有自己的生命與生活,他們藉著你來到世間而非源自於你。

2011年05月30日
今日下班走了一趟前夫家附近的警察局,原本想詢問值班警察想問當時接Sandy電話的那位員警是否有去前夫家附近查看,結果當時答應Sandy的員警休假了,所以無法查起,讓Sandy心裡冷了一大半,今日心情悶悶的,打了前夫家電話沒人接(Sandy想打電話給兒子,跟兒子說生日快樂),所以心情又更差,後來回到家,看了以下這篇文章心情才好了一大半,原來對小孩的掛念是母性天性,小孩雖然是從母親肚子裡孕育出人世,但 [你的孩子並非屬於你的,他們擁有自己的生命與生活,他們藉著你來到世間而非源自於你。
雖然他們還是與你共處一室,但並不代表屬於你。你可以給他們愛,卻無法給他們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你可以努力像他們一般,但別冀求讓他們如你一般。]
Sandy一直來來回回看這句話,想想,自己小時候也是很依賴父母,但長大後有自己思想,也有自己朋友,當然也會有自己的生活,所以重點只要目前每個月確認孩子的安危無虞便無需太過擔心孩子(心頭一直出現"不要太擔心"的聲音),反而現在應該要做的重點是過好自己的生活,因為如果不好好珍重自己,將來怎會有機會跟孩子相聚,Sandy加油!!

有些心胸狹窄的父母常做些缺乏道德的事或在家中言談粗俗。
父母應特別注意在小孩面前所做的事。以下的詩對於撫育小孩的藝術有實際的幫助:
倘若小孩活在寬容中,他便學會忍耐。
倘若小孩活在鼓勵中,他便學會自信。
倘若小孩活在讚美中,他便學會讚賞。
倘若小孩活在公平中,他便學會處事公正。
倘若小孩活在安全中,他便學會忠誠。
倘若小孩活在肯定中,他便學會喜歡自己。
倘若小孩活在接納與友誼中,他便學會在世間尋找「愛」。
很多膚淺無知的父母允許自己的小孩為所欲為,而不灌輸任何道德規範的實例。父母在子女長大成人後能否成功的教育子女,實在備受爭議。不應鎮日神遊太虛,應給予孩子正面的榜樣,教他們仁愛、尊敬與和諧,以為世界的公民。
父母憂慮的來源之一是子女不夠聽話或順從。他們擔心以後老了,不能得到子女的照顧。他們也懼怕自己的小孩會因自己錯誤的行為帶來羞恥及不愉快,因此敗壞門風。然而父母的愛遠比孝心來得偉大,沒有人會期待未成熟、毫無經驗的小孩像父母對待子女般盡責及充滿愛心,直到他們也為人父母,才會明瞭父母的價值及他們那份毫不保留的愛。
有許多父母盡其所能的教育子女,施予他們良好價值觀的範例,然而這些努力都因為孩子頑固、叛逆的本性而付諸流水。還有些無可救藥的小孩出生在父母條件極佳的家庭。在此類事件中,父母毋須感到悔恨,因為自己畢竟已經盡了為人父母之責,父母應該做他們所能做的,否則只好接受他們無法改變的事實。紀伯倫寫了幾句意義非凡的話,提供父母細細酌量,也相同的給子女品味一番:
你的孩子並非屬於你的,他們擁有自己的生命與生活,他們藉著你來到世間而非源自於你。雖然他們還是與你共處一室,但並不代表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卻無法給他們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想法。
你可以努力像他們一般,但別冀求讓他們如你一般。
釋尊在《法句經》中談過同樣的事,一個智慧有限的人可能以為他的孩子及財富都屬於他。然而,即使是他自己也不完全屬於自己的,還談什麼孩子或財富呢?財富與子女都會改變,他怎能自以為擁有他們呢?
有些父母會向他們已婚的兒女提出種種要求,這些兒女已有本身的煩惱,而且處於社會莫大的壓力中,但當父母抱怨兒女不知反哺報恩時,兒女因此產生罪惡感與羞愧感,父母子女的距離只會更加遙遠。然而,假如父母培養情緒保持平穩,不致過度要求子女,父母與子女之間會有更多的親密及諒解,並造就家庭中最渴望的團結一心。
現代社會中的父母
現代社會中最悲慘的莫過於小孩處在高度工業化國家中,缺乏父愛母愛所遭受的痛苦。當一對新人結了婚,總會計畫生一群小孩。一旦小孩出生後,父母便盡最大的能力在道義上負起照顧兒女之責。父母不只要看小孩是否在物質上獲得充份的滿足;精神和心理方面也同樣重要。
父母親對子女的慈愛及關心相較物質的供給更為重要。我們知道有很多父母不是出生于高尚的好家庭,卻也付出許多心血把小孩一點一滴的拉拔長大。反而,許多富裕的家庭提供小孩所有的物質享受,但卻剝奪孩子本應擁有的父母之愛,這種小孩將來長大後,一定會缺乏任何心靈及道德的修養。
http://www.bfnn.org/book/books2/1723.htm#a10
以上截錄[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