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Sandy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金剛經》中的9大人生真相,大夢頓醒!

2017年11月11日
公開

《金剛經》中的9大人生真相,大夢頓醒! 《金剛經》告訴我們的九大人生真相,讓人大夢頓醒。   真相一:心境決定處境   真正悟了道,就沒有時間觀念。金剛經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時間是相對的,真正的時間,萬年一念,一念萬年,沒有古今,沒有去來,等於一首古詩:“風月無古今,情懷自淺深”。   月亮、太陽、風、山河,它們永遠如此,古人看到的那個天,那個雲,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天和雲,是一樣的世界。未來人看到的也是。風月雖是一樣,但是情懷有淺深。有些人看到風景很高興,痛苦人看到一樣的風景,卻悲哀的要想死,都是個人自己唯心所造。   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類一切的修養方法,都是這三個字──善護念。好好照應你的心念,起心動念,都要好好照應你自己的思想。   眾生一切的心都在變化中,像時間一樣,像物理世界一樣,永遠不會停留,永遠把握不住,永遠是過去的,所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我們剛說一聲未來,它已經變成現在了,正說現在的時候,已經變成過去了。這個現象是不可得的,一切感覺、知覺,都是如此。   可是一切眾生不了解這個道理,拚命想在一個不可得的“三心”中——過去、現在、未來,想把它停留住,想把它把握住。   真相二:自助,才有天助   佛並不是權威性,也不是主宰性。佛這個主宰和權威,都是在人人自我心中。所以說一個人學佛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正信是要自發自醒,自己覺悟,自己成佛,這才是學佛的真精神。如果說去拜拜祈禱一下,那是迷信的作法;想靠佛菩薩保佑自己,老實說,佛不大管你這個閑事,佛會告訴你自己保護自己的方法。   這一點與中國文化的精神是一樣的,自求多福,自助而後天助,自助而後人助。換句話說,你自助而後佛助。如果今天做了壞事,趕快到佛菩薩前面禱告,說聲對不起,佛就赦免了你,那是不可能的。   真相三:心如鏡,方知人生如夢   所謂如來,心如明鏡,此心打掃得乾乾淨淨,沒有主觀,沒有成見,物來則應。事情一來,這個鏡子就反應出來。今天喜怒哀樂來,就有喜怒哀樂;過去不留,一切事情過去了就不留。   宋朝大詩人蘇東坡,他是學禪的,他的詩文境界高,與佛法、禪的境界相合。他有個名句:“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一切的事情過了,象春天的夢一樣,人到了春天愛睡覺,睡多了就夢多,夢醒了,夢留不住,無痕迹。人生本來如大夢,一切事情過去就過去了,如江水東流,一去不回頭。   人生真正體會到事如春夢了無痕,就不需要再研究金剛經了。   真相四:清福誰都有,卻沒人享得了   紅塵裡的人生,就是功名富貴,普通叫做享洪福。清淨的福叫做清福,人生鴻福容易享,但是清福卻不然,沒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人到了晚年,本來可以享這個清福了,但多數人反而覺得痛苦,因為一旦無事可管,他就活不下去了。有許多老朋友到了享清福的時侯,他硬是享死了,他害怕那個寂寞,什麼事都沒有了,怎麼活啊!   真正的福報是什麼呢?清淨無為。心中既無煩惱也無悲,無得也無失,沒有光榮也沒有侮辱,正反兩種都沒有,永遠是非常平靜的,這個是所謂上界的福報──清福。清福每個人都有,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清閑的時候,可是一天到晚無事,閑在家裡,你閑不了啊!自己會掉眼淚,好像被社會上人忘掉了,又怕被人家看不起!沒有一個人遞一張名片來看我,都沒有人發個請帖來,也沒有人打個電話問候我,唉呀!我好悲哀啊……他有清福不會享!   真福報那麼難求嗎?非常容易!可是人到了有這個福報的時候,反而不要了,都是自找煩惱。   真相五:不圓滿,才是真實   在這個有缺陷的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圓滿的,假使圓滿他就早死掉了,因為佛稱的娑婆世界,是一個缺陷的世界,所以要保留一點缺陷才好。曾國藩到晚年,也很了解這個道理,他自己的書房叫做求缺齋,一切太滿足了是很可怕的,希望求到一點缺陷。   因此在這個有缺陷的世界,有福報的人沒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沒有福報。書讀得好的,多半是福報差一點;命運好一點的人,多半在知識上少一點,有了這一面就少掉那一面。   真相六:心的真相是無相   譬如電燈,電風扇,把開關一開啟,這個電來了,但是看不見電,只感覺到光,感覺有風,電來了沒有?來過了,好像沒有來,它又消散了。電去了沒有?去了,好像沒有去,再發動它又來了,它是不來也不去,不生也不死。   如來這個名號,也就是說明心性本來的那個現象,這個現象就是佛經所講的相,也就是心相,心性起作用的一種現象。我們再縮小一點來說,第一分鐘一個人開始講話,我們大家聽到沒有?若來,好像來過了,每一句話聽過了,又過去了,若去,好像走掉了,他再說,又來了,但這個本體如如不動。   所以佛經說的是形容,當我們證到修養到那個境界,幾乎近於清淨空相的時候,如如不動。好像不動,沒有真不動,假使真不動的,那就是個死東西了。   真相七:不理煩惱,才能真正消除煩惱   思想哪裡來?哪裡去?“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你為什麼去管思想?它來的時候,貿然而來,去的時候,貿然而去,所以大家打坐的時候,拚命想把妄想空了,你看,多傻啊!   你為什麼除妄想?妄想本來空的呀,留也留它不住,哪個人把思想留住了?你說我覺得痛苦煩惱,你不是說傻話嗎?昨天的日子早過去了,昨天的煩惱早沒有影子了,現在坐在這裡不煩惱嘛!你現在很煩惱,等一下不煩惱嘛!不可能永遠煩惱,煩惱並不停留。   我們要經常觀察自己的煩惱,心行,不來也不去,不坐也不臥,不生也不滅。前一個念頭沒有了叫做滅,後面一個念頭來了叫做生,生出來的東西一定有滅亡,滅了以後就沒有了嗎?不是斷滅相,它又會生。生生滅滅,如水上的波浪一樣,波浪儘管在動,動了以後那個波浪又一個個散了。儘管波浪看不見,全體的波浪是水變的呀,水沒有動過,還是那麼多,不多也不少,永遠在那裡。   我們用各種方法修持,都是拚命要弄平自己心中那個波浪,想盡辦法要讓那個波浪變平,變平了又怎麼樣?變平了還是水!不平呢?不平也是水。所以說,拚命去弄平,這不是自找麻煩嗎?對不對?是不是這個道理?   真相八:時空是相對的   人經常說人生如夢,好像夢就是沒有,這個觀念、思想是錯誤的。夢不是沒有,夢是有,偶然的,暫時的,片面的。心理學研究顯示,最長的夢沒有超過五秒鐘的。人睡著做了一個夢,夢見從小長大,經過了多少事,直到最後自己死了,醒來眼淚流濕了枕頭,夢中經過幾十年光陰,實際上只有三秒鐘。   夢中的時間、空間是相對的,愛因斯坦也了解到時空是相對的。我們在地球上過半個月,月亮上只是一夜,這個世界上一年,太陽裡只是一晝夜。還有其它世界,我們過一百年,他們才過了一晝夜,我們人的一晝夜,卻是許多小生物的萬世萬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千百億化生不曉得過了多少時間。所以宇宙間任何星球,時空都是相對的。   真相九:人比鬼更可怕   住在山裡的山魈,很有意思,他們有事的時侯,要跑到別人家裡借鍋子和碗筷。他們的樣子很醜陋,矮矮的,就像人倒著腳走來。講的話我們也不懂,必須要用手去指要借的東西,那些山裡頭的人都知道,有些壞心眼的人,卻準備一套騙他們的。   準備什麼呢?紙做的鍋,紙做的碗,他就很高興的借回去了,結果火上一燒就完了。可是山魈非常守信用,不知道他用什麼方法,有錢人家的東西就到他那裡去了,但是他一百裡範圍以內不偷的,他要到外地弄個鍋碗來還你。   許多山裡的窮人都拿這些玩意騙鬼,所以鬼不可怕,而人是真正的壞,連鬼都要騙。   《金剛經》一開始,佛就擺一個榜樣給我們看,他自己穿上衣服,化緣、吃飯,吃完了,洗了泥巴腳,敷座而坐。也沒有一個學生把他位置鋪好,是他自己來安置,弄弄好,敷坐,把位置拍拍平,然後自己上去坐。   怎麼樣叫修行?開頭就全說完了——不規規矩矩做人,老老實實做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修行。

租金報酬率過低且稅負壓力大,以房養老愈來愈難

2017年11月07日
公開

跟Sandy想的概念一樣,買房租人真的不划算的,將來要變現金也不容易,基金當道啊!! 房價看跌阿~希望跌到見骨~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WebArticle.aspx?ID=65747 租金報酬率過低且稅負壓力大,以房養老愈來愈難 靠配息基金 打造養老現金流 談退休,早期觀念是「養兒防老」,過去10年隨著房地產行情大好,流行「以房養老」。可是,目前年輕人起薪低,要在雙北買房大不易;就算有錢買房,又因租金報酬偏低,使得要靠「買房收租」做為退休收入變得困難。在此情況下,「養」一個能穩定配息的基金,已成為低利率時代規畫退休準備的新選擇。 鉅亨基金交易平台策略長張榮仁指出,靠配息基金養老,當「包基公、包基婆」比起養房當「包租公、包租婆」,不僅報酬率高、維護成本低,還有稅負低、流動性佳的優點。 台灣近10年因為房價漲,帶動「包租公」、「包租婆」大流行,許多年輕世代學習靠買房收租打造退休準備。不過,根據仲量聯行統計,台北市2017年第2季的租金淨報酬率在亞太6個主要城市中排名墊底, 比香港還差!房價高、維護成本高、稅負高、流動性低,加上租金報酬低,使得「包租公」以房養老愈來愈難。不過,張榮仁觀察,以房養老的缺點卻剛好是靠配息基金養老的優點: 房屋》租報率僅1.57% 基金》配息殖利率可達3% 根據最新全球住宅市場調查,台灣房價租金比達63.7年,意思是,如果房價持平,要出租63.7年才能回本,換算每年收益率只有1.57%,房價租金比幾乎是全球最低,代表目前房價已經偏高。 但共同基金的配息殖利率目前卻有3%到7%,全球債券、全球高收債與全球股票都有配息基金類型,若挑對基金甚至也有逾9%的標的(詳見表1)。 房屋》維護花費高 基金》成本低且收費明確 房東是否能順利收租,有許多變數,房客好壞、房子出租期間是否漏水、家電是否損壞都是問題。如果是養配息基金,選擇全球債、高收益債或是全球股票收益,每月(或每季、每年)自動配息滾入帳戶,「養護」上述類型基金的成本,只有每年從基金淨值扣除的基金管理費,僅約0.3%∼1.5%。 不過,要注意的是,在基金交易平台購買基金會收手續費,但若在銀行通路申購基金,除了手續費外,還得每年額外給付一筆信託管理費,金額從0.2%∼0.4%不等,以1年投資100萬元來看,5年下來,透過上述2種不同管道購買基金、交易成本最多可能相差7萬5,000元(詳見圖1)。 房屋》相關稅負重 基金》投資達3條件才課稅 房屋租賃新制2017年元旦正式上路,包括不能不讓房客遷入戶籍等,對房客來說,是一大利多。但對房東來說,代表租金所得會被強制「檯面化」,必須依法繳稅。此外,養房每年還要繳交房屋稅及地價稅,房屋買賣時還有房地合一稅、契稅等,整體稅負壓力愈來愈重。 至於用境外基金收息的「包基婆」,每月取得的利息則以最低稅負制來課徵,但這不代表就一定會被課稅。因為最低稅負制是「富人稅」,要同時滿足以下3個條件才會被課稅:1.個人海外所得1年要達到新台幣100萬元以上;2.加計其他國內來源的收入後,全年所得要超過670萬元;3.計算出來的最低稅負制之基本稅額還要大於綜所稅的一般稅額,才需繳納其中差額。 房屋》出售耗時 基金》贖回變現僅須10天 買賣房子本來就不易快速成交, 近年來房地產陷入不景氣,買賣流動性更差,按照住商房屋統計2016年第4季,六都中成交最熱絡的台北市,平均交易天數要67.4天,桃園則要93天。也就是說,如果養房的退休族臨時需要用錢,從委託仲介出售到拿到現金,少則2個半月,多則會到3個月以上。相對的,共同基金從下單贖回到資金匯回戶頭,只要6∼10個工作天,變現性非常快。

南山保單

2017年11月04日
公開

Sandy近日繳第19年的保費,Sandy在23歲買了這張南山保單,最近聽新聞遠雄人壽被掏空,Sandy覺得這家遠雄遲早倒閉,因為經營的人是奸商趙藤雄,這種人到處蓋爛屋還把大巨蛋蓋成馬桶蓋,之前看很多這種新聞,讓我對這遠雄企業打負評,正派經營的人都可以從企業家的外型察覺出來,遠雄趙董看起來奸詐又不正派,虧空公司是遲早的事,所以Sandy要從股票上市公司挑選股票都會先查經營老闆的人品,像之前復興航空一樣,接棒的富二代少東只顧買跑車跑趴,空難善後也處理零零落落的,到後免不了了之了,當然股票也下市了,這種就是典型的不正派經營,回到正題,Sandy曾為了瞭解保險去上課考保險,才知很多保險內幕,其實保險是保險公司受益,有人以為買儲蓄很划算,其實儲蓄險是那種錢多到不知放哪裡的有錢人買的,一般小資買儲蓄險根本不划算,每年還要繳非常多的錢,算一算不如拿去定時定額買債券/股票基金還比較賺,Sandy算過以前買基金到現在傳有年息約8~20%以上,股票今年則有賺到35%以上,不過這都要長期做功課才會有的成果,投資型保單更扯,把錢拿給保險公司操作,不如自己勤勞點做功課自己買,像Sandy都跟投信開戶買,手續費比銀行買還優惠,現在除了生技/新興市場/中小型股票型/亞洲小型/邊境市場/和每月除息的債券型基金,只要多下功夫真的自己理財賺錢不是夢,現在Sandy每月已經快可以賺被動財2萬台幣了,等於幫自己的錢找工作,跟租屋一樣,但租屋成本太高,買房太貴,Sandy只花買套房的錢就可以債券除息月收2萬,買房要買到三房以上才能租到2萬吧~租房還有很多隱性的風險,就是怕遇惡房客,或是房客自殺便凶宅,或是遇到要報稅的房客,這樣房租就要繳稅了,總之買房來租屋,在Sandy算來都是不划算的,將來房子要賣還要透過房仲賣,如果獲利賣了還要繳房地合一稅,還有仲介費,且將來房價Sandy是看衰,看跌,目前Sandy就是好好理財,還是會繼續看房,注意房價,相信自己會有機會換大房住的,若沒機會,繼續住也還OK,不買房的錢就慢慢理財存退休金,或許房價跌更多還可以買更新屋齡的房子,現在急買房,幾年後屋齡還不是慢慢變老,變老房子,期待自己理才順利,希望45歲前現金可以上看千萬~提早財務更自由~~加油!! 保險在明年繳費滿20年,後年就只要繳一年一次的險種,好長的20年阿~

3個訣竅 少花錢又能過好生活

2017年11月04日
公開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2779 黃維德 編譯 2017-05-28 Web Only 大多數高收入者,並不會住豪宅、開賓利,他們通常會使用本田、豐田等非精品品牌。你甚至有可能見到一些億萬富翁非常節省,例如,巴菲特(Warren Buffett)仍舊住在他28歲那年花31.5萬美元買下的房子。 大多數百萬富翁認為,自己的成功並不是出自聰明投資,而是提早並經常存錢這是PNC財富管理調查顯示的。Spectrem Group的調查也發現,近80%百萬富翁認為,節儉是成功的關鍵之一。 這不代表你得過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只要增加消費的幅度低於薪資升幅,你的生活水準還是可以逐步上升。接下來就是成為百萬富翁的3個訣竅: 存下一半的加薪 加速晉升百萬富翁的保證方式之一,就是把所有的加薪和獎金存起來。但行為財務研究顯示,此刻太過節省,可能會讓你未來更為揮霍。 妥協之道就是,只把一部分的加薪和獎金存起來,例如50%。財務規劃師米契爾崔(Susan Mitcheltree)表示,心理上來說,「慶祝自己的成功十分重要」。 過好生活,但別住大房子 大致來說,住房的合理花費應該是每月收入的28%,但你也不必花到28%。 以這個規則來看,年收入100萬元的人,大約可以負擔2.3萬元的每月房貸支出。不過,把住房支出比率降至23%,每月住房支出會降至約1.9萬元,把省下來的錢存起來,如果年報酬有5%,等到貸款還清之時(假設是30年期),你的財富會多出將近150萬元。 還有,也沒人規定你一定要負擔30年的房貸。 規劃師羅吉(Ron Rogé)偏好15年房貸,因為那有機會為你省下非常多錢。提早還完,接下來接下來15年你就可以把原先的房貸費用用於投資了。 與其買相對昂貴的新房子,可以考慮買較便宜的舊房子,再逐步增加各項設施,也是省錢的方法。 讓支出發揮最大效益 控制支出的方式之一,就是把消費帶給你的滿足感最大化。 最近發表於《消費者心理學期刊》的論文發現,購買渡假等「經驗」,帶來的滿足感會高於傢俱、衣物等物品;部分原因在於, 花時間與我們愛的人相處,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刻。 因此,如果你打算花掉一部分的加薪,可以考慮來場家庭旅行,而不是買台名車。 資料來源:Time

財經台�10個關於錢的寶貴建議

2017年11月04日
公開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2865&eturec=1&utm_source=cwweb&utm_medium=recommended&utm_campaign=recommended-pic-c3-8-5072865 財經台�10個關於錢的寶貴建議 Cary Carbonaro�熊玠非編譯 2015-12-01 Web Only 調整字體尺寸 凱莉原本是華爾街總字輩的人物,年收入超過1500萬台幣,但卻覺得,自己對誰都不重要,她找不到自己人生的價值。直到有一天,她決定遠離華爾街,搬到天氣暖和的熱門退休地點佛羅里達,替老人規劃財務,讓他們能夠好好養老。她找到了自己的價值,也賺到了錢。對於金錢,很多人無為而治,凱莉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專業,給出10個實用的建議,雖然凱莉自己的客戶大是老人,但這10個建議,對年輕人更重要,尤其是塑膠錢也是錢、一定要記帳,以及這段話:「財務獨立永遠是一段健康並長久關係的基礎,另一半的錢再多,又或是再願意給你,都不是你的錢,請記住。」 30歲以前,大學畢業後的這8 年,我的職涯算是非常順利,頭銜階級一路往上爬,我工作的地方是—華爾街,我的年薪是—50 萬美元。 但是坐擁高薪的日子,並沒有讓我覺得滿足。 從一開始進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到花旗副總經理,最後到Lord Abbett的數位行銷總裁,我每天不止工作,連私人生活都被各種準備上市掛牌的公司交易訊息占滿。我的公寓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對面,每晚睡前,甚至還可以隱約聽見窗外各式各樣華爾街人的八卦。 漸漸的我了解,電腦螢幕上的那色彩多變並奔馳著的熱錢,大部分都是瞎的。隨便一個頂著 「.com」稱號的小公司,都可以到證交所申請掛牌,也都有人買單。 華爾街上充滿各種歷史悠久,成熟的金融產業;當產業變得悠久,我也變得保守,安逸,卻也同時焦慮。50萬美元的日子,對這社會上的其他人來說,卻是毫無意義,我沒有在任何人生命裡扮演著任何角色。 看見了自己在這世界上的角色。 直到我辭了職,搬到佛羅里達,成立了我的個人財務管理顧問中心。儘管過程並不順利:薪水從50萬到幾近0,客人僅能從0到1—命運透過各種層面考驗著我的個性,耐性,情緒,和專業度。 幸運的是我並沒有放棄,我透過我的專業知識建立我的口碑,我的公司慢慢成長,最重要的事情是我找到了我生命的目的和意義。我看著我的客戶慢慢學習正確累積並配置資產的方式,並且一起互相成長達成我們的目標,我看得見我在他們生命裡扮演的角色,而且分量不輕,我很滿足。我寫了書,也開始在網路上發表文章,我想讓沒有能力支付個人理財顧問的年輕世代們,或是經濟還無法獨立的人們都能夠先吸收到正確的理財知識… 對於金錢規劃最基本的10個建議: 1. 塑膠錢也是錢 不要過度消費,管理好你的信用卡,現金卡。如果你讓這些塑膠貨幣的好處控制了你,你永遠無法獲得財務上的自由。 2. 建立一個簡單版的記帳習慣 你的收入,支出,都該被記錄下來,你不用鉅細靡遺,但是你的記錄內容並需能夠達到幫助你自己了解你的消費習慣的效果;否則,你永遠不會知道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衝動的支出,和被心理誇大的收入。 記看似簡單,卻是理財管理最重要的一環。 3. 知道你的自身價值 資產-負債,代表你的淨值,但是你永遠都必須了解,無論現在你的淨值是正是負,是多是少,都不代表著你就是值這麼多或是這麼少。此時你該做的事就是不斷地充實自己,未來,你絕對不止如此。 4. 別害怕 財務知識的學習,永遠都不嫌晚。它不需要你數學多好,一旦你了解並記住了基本重點,它將使你受用一生。 5. 了解你的信用價值 在你出了社會以後,信用記錄,將是社會用來衡量你的一個標準。如果你的記錄良好,你將可以因此省下一大筆錢,因為它將讓你更方便。 6.關於金錢,教導你的家人 你的家人,你的下一代,都該吸收財務管理知識。如果你懂了,別忘了告訴他們。 7. 通膨是有傷害性的! 貨幣的價值溜的比你還快,因此你必須讓你的錢有機會保有它的價值,讓她保持一定的成長,不要囤積現金,而該將她放在有利率產值的地方。 8. 別對自己說謊,另一半的錢並不是你的錢 財務獨立永遠是一段健康並長久關係的基礎,另一半的錢再多,又或是再願意給你,都不是你的錢,請記住。 9. 對未來的金錢有規劃 管理好你的財富,並做長遠的規劃。財務規劃應該要包含緊急備用金,資產配置基金,和下一代的教育備用金等等。做好規劃並盡力實踐,才能應對萬變。 10. 開始動身學習 網路上其實有非常多的免費財務知識學習資源,只要你願意去找。當然,如果你的狀況非常複雜,專業的理財人員也許真的是你需要的。

婚姻是一場高風險的投資

2017年11月02日
公開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54768/post/201711010012 看起來這麼「完美」的太太,為什麼先生還會出去找別的女人過夜?其實從柯以柔婚變事件可以告訴你,有三件事最容易導致婚姻觸礁! 看到新聞Sandy真的很震驚,因為一直以為柯嫁給廚師很幸福,嫁廚師回家都不用煮飯,柯也生了三個小孩,也很會賺錢,Sandy之前就覺得柯嫁給這禿頭又胖的又沒錢的人就覺得柯很委屈,男人真的很犯賤,家裡的老婆那麼會賺錢又漂亮還會出去偷吃,真TMD賤男人,女人不要以為嫁了老公就一輩子公主王子幸福美滿,其實婚姻不像你想像的完美,有經歷過婚姻的人才知其中的酸甜苦辣,總之維持單身還可以談戀愛才是最棒的狀態~~~婚姻是一種賭博,賭輸就會很慘,所以女人婚後還是要維持有工作有收入才不會遇到失婚就什麼都沒有,Sandy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女生們,加油阿! 藝人柯以柔與廚師老公郭宗坤傳出婚變消息,原因是老公與餐廳女員工過從甚密,兩人一起出國,現在還被媒體爆料郭宗坤與小三兩週過夜三次,為此,柯以柔帶著母親去找郭宗坤和小三「四方對質」,目前柯以柔處於分居狀態,情緒「非常不好」。而外界對於這對夫妻,螢光幕前一直以來的「甜蜜形象」,現在卻傳出老公外遇消息感到相當震驚。 柯以柔人長得甜美,結婚六年,幫老公生了一子兩女,加上她非常善於理財投資,名下房子好幾間,而且堪稱是演藝圈始祖級的網紅,寫文章、開直播、做團購,甚至出國連線賣商品,有一票死忠的婆媽跟著她一起買東西。看起來這麼「完美」的太太,為什麼先生還會出去找別的女人過夜?其實從柯以柔婚變事件可以告訴你,有三件事最容易導致婚姻觸礁! 1.夫妻間最大關卡就是:錢 不只是柯以柔,有太多的夫妻婚姻發生問題,都卡在「錢」這個字上。郭宗坤在受訪時表示,柯以柔逼他簽下「財產分離書」,他認為這代表老婆不要他了,於是成為他離家出走的導火線,關於這份財產分離書的協議,則是兩人各自拿出一部分的錢,用來撫養小孩,但柯以柔友人爆料,郭卻連續多月遲交。 郭宗坤和柯以柔爭吵的關鍵,在於簽財產分離書,然後搬家鬧不愉快,郭宗坤不只一次跟朋友抱怨是被柯以柔「趕出來的」,在上海出差醉酒時還跟朋友抱怨「她嫌我不會賺錢」。 在國外,夫妻財產明算帳非常正常;但在台灣,夫妻間的錢卻常混在一起。尤其對於觀念傳統的男性來說,他們會覺得「我的錢是我的錢,老婆的錢也是我的錢」,但萬一女方經濟條件比較強,這非常容易造成男人心理上的壓力。尤其男人在賺錢這件事情上,又特別好面子,就像日本男人下班都去喝酒應酬,其中一個原因為的是,怕太早回家老婆覺得他事業不順,這也是類似的心態。 「錢不是萬能,但沒錢也萬萬不行」,太太賺錢比較多,明明是好事一樁,但男人心裡其實很容易過不去,這代表他沒用、能力差,因此造成自尊心受損、自卑感放大,然後很容易開始「找藉口」數落太太的不是,然後給自己理由去「向外發展」重建自信心,男人透過這樣「心路上機轉」,便開始邁向外遇之路,而且不會認為是自己的錯,因為他是被逼的,他是「被迫害」的一方。 2.信任感破裂,婚姻關係難維持 這次柯以柔婚變事件媒體批露,郭在2年前就曾被爆料偷吃同一個女員工,柯當時就氣到質問老公,但他矢口否認,這種事情對婚姻關係來說,其實都非常傷,因為兩人的信任感會因此出現裂痕,如果沒有積極修補,婚姻就容易沉船。 感情上不說實話,往往是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這次柯以柔直接殺去找先生和女員工對質,可以看得出來她有多怒,怒到可以不顧情面直接撕破謊言: 分居時候住哪裡?換洗衣物在哪?有沒有跟小三一起出國?叫小三跟老公女方拿護照出來講清楚,這一切都只是柯以柔要證明,「是你不忠,我沒有誣賴你」! 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就算感情好,碰到磨難時都可能分手,更遑論如果沒有信任,婚姻就會更脆弱了。尤其如果一方一直相信對方是好人,結果卻發現你做了賊,那她自然要把你當賊來防,這叫「人的本能」,因此婚姻關係就不可能維持常態,更難好好過日子,這就是破壞信任的代價。 因此柯以柔之前選擇相信先生,沒想到兩年後發現狀況根本沒變,老公還是跟小三藕斷絲連,她心裡的難過及生氣只會一次爆發,面對媒體的訪問,柯以柔哭到柔腸寸斷,這場婚姻能不能繼續下去,目前全看柯以柔的決斷了。 3.夫妻吵架扯到長輩,後果難收拾 看到這次新聞事件,讓我心頭一驚的是,柯以柔帶著自己的媽媽「一起」去找老公和小三興師問罪…柯母不僅質問女婿,更要求小三把話說清楚。報導說柯母在前兩個月柯以柔搬家期間,就曾撞見女員工在柯不在時出入家裡,岳母問郭她是誰?女婿答:「店裡的員工,來幫我收東西。」這回柯媽媽陪著女兒出馬,只是再再戳破男方的謊言。 其實夫妻吵架,如果「出動」到長輩來「主持正義」,這代表兩件事:第一,因為當事者本身已經感覺無能為力,可能是心境上太累、可能是怕說不過對方,所以找了長輩出來助陣。 第二,把事情鬧到讓長輩都知道,這代表「我豁出去了」,根本不怕家醜外揚,也不準備給對方留面子,而且對於另一方的形象就是徹底的摧毀。通常夫妻吵架都關起門來,很多時候風暴就「過去了」。但你對不起我,我就讓全世界都知道,最好雙方家長也都知道,將來事情鬧大,我也不怕沒人證幫忙。 哪段婚姻不吵架?但如果婚姻還想要繼續,「驚動長輩」絕對會是最後一關,因為一旦鬧到這樣,事情會變成可大可小,但通常會是「越鬧越嚴重」,如果再講到離婚,長輩就不能不插手了。所以最後要「收拾殘局」就不只是兩個人的事,往往牽動兩個家庭的情緒,甚至未來要不要離婚,都會變成了長輩說了算! 婚姻是一場高風險的投資 婚姻之路,真的很難一路平順無波,每場婚姻都像一次「高風險的投資」,而且還是長線經營,但牽扯到金錢、信任感,以及兩個家庭時,就是增添很多不可控的「變數」,最後是穩賺不賠?還是滿盤皆輸?沒人能說個準! 婚姻這個感情賬戶,如果彼此相愛有正向互動,相當於向感情帳戶裡存款,如果做彼此傷害,等於是一直扣款。「理性判斷、審慎經營」,如果婚姻出現危機,該怎麼面對處理,突破人性的掙扎。最後,是否要畫下「停損點」,更是一場智慧的考驗了。

養錢20招 35歲存千萬!

2017年10月28日
公開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1/post/201710270017 養錢20招 35歲存千萬! 撰文: 林心怡、謝富旭 日期:2015-09-02 分類: 聰明理財 在台灣,166萬戶陷入入不敷出「負儲蓄」的窘境, 如果只會怨天、怨地、怨政府,永遠擺脫不了「窮神」糾纏。 我們深入訪談幾位從「小資族」邁向「小富族」, 靠自己力量翻轉命運的人士, 你會發現,財富並不是「注定」或「命定」, 而是取決於你有沒有搞懂幾個「眉角」! 主計總處最新調查,台灣所得最低的20%家庭,每年可支配所得(年收入扣掉稅金與利息支出)僅31.7萬元,處於每年入不敷出達19285元缺口的「負儲蓄」窘境。 至於所得第二低的等級(五等分的第二低等級),每年每戶可支配所得為58.76萬元。這個族群雖不至於淪落入負儲蓄,但也僅能勉強達到收支平衡,沒有辦法存錢。 如果你是處於這40%族群,難道就要放棄成為「有錢人」、過愜意的日子,甚至是環遊世界的夢想嗎?不要,千萬不要輕言放棄!因為有一個人,她的年收入就是屬於這40%族群,她不僅出國遊歷了十幾個國家,還買了一戶價值1200萬元位於新北市捷運站附近的房子,甚至手上還有逾二百萬元「閒錢」投資基金,持續地把錢「養大」。 她畢業於某大學中文系、今年35歲、出社會工作12年以來,月薪從2萬7千元爬升至如今的5萬元。即使如此,她的年收入扣掉稅金與利息(主要是房貸利息),仍是屬於台灣第二窮的社會收入層級。 她沒有名校光環加持、不是從職場炙手可熱的科系畢業、從事的不是高薪工作,更沒有富爸爸或富媽媽幫助。她做得到的事,大部分人應該也都做得到。 低調的她,在我們極力說服下,首度接受媒體的採訪。她既不想出名、更不認為自己是有錢人,於是要求我們以匿名的方式報導。她的故事讓我們從一個平凡人身上,看到一種可能:人未必要多省、多苦、多拚才能富有,只要多一點心思、多一點想法、多一點計算,人生財富格局將有大不同的可能。 眉角一:把存錢變快樂的事 將剩餘的錢存下來,像包紅包給自己 小資族成為有錢人的第一步就是存錢,存錢這件事沒什麼學問,就連不識字的阿嬤都會。但劉貴珍(匿名)厲害的地方在於:如何把存錢這件事,變成「有感」而且是一件快樂的事! 劉貴珍規定自己一個月的餐費與個人零花錢為7千元(水電、瓦斯、電信費與一次較大筆的買衣、出國旅遊等不算在內)。看到這個數字,有不少人會在心裡嘀咕:「哪有很省,我一個月才花5千元!」別急,重點不在於她一個月花7千元,而是她如何從這7千元省下一些小錢,把這個過程變成一件快樂又很有成就感的事! 7千元除以4星期,就是1750元。劉貴珍說她每個星期一會放1700至1800元(全部都換成百元鈔,如果沒花完,可以一百一百存下來)在她的長皮夾中,然後提款卡就不帶出門了。「一周過後,每到周日晚上,清點一下皮夾,如果還剩3百元,就是多出來的,我會把這多出來的錢放在一個信封袋中。每月月底一到,信封袋往往有1千至3千元不等的現鈔!」「我常常有一種感覺,信封袋裡的錢,好像是自己包給自己的紅包!每周結餘2百至3百元,你沒什麼感覺,但每月結餘2千至3千元,每年多出2萬至3萬元,就很有感了!」 長皮夾存錢法存的是小錢、是樂趣,但能讓劉貴珍買房的最大功臣是「儲蓄成就帳戶法」,就是每個月薪水一領到後,先把要存的錢轉到另一個儲蓄帳戶去,把這個帳戶當作是上了三道鎖的保險箱,徐非真的有必要,絕不動它。 劉貴珍說剛畢業時,月薪只有2萬7千元,她的「儲蓄成就帳戶」就像是跟了月繳1萬元的會,而且還1次跟2個,等同於每月存下2/3的薪水。才僅兩年多時間就存到50幾萬元;接著又把這筆50幾萬元投資基金,加上陸續地扣款,讓她27歲,也就是出社會第6年,就存到人生第一個100萬元。 眉角二:存人生第一個一百萬 經過時間複利加持,存款至少變三倍 年輕難免愛玩,劉貴珍也不例外,迄今為止,喜歡旅遊的她,已經遊歷十幾個國家,尤其在理財有成後,近四年她每年去歐洲自助旅遊半個月,足跡遍及英國、法國、德國、捷克,陪著她遊歷歐洲各國、拍下珍貴回憶的,是台價值六萬多元的Nikon單眼相機。 不過,愛玩的同時,也積極地存錢,尤其勉勵自己要趁年輕、趁青春存錢。她很清楚,三十歲所存下的每一塊錢,經過時間與複利的加持,是未來五十歲後每存一塊錢的至少三倍,善於理財與投資的話,甚至可達四倍、五倍之多。 「我在27歲時,存下人生第一個100萬元,在許多人眼中,這是省吃儉用,當朋友呼朋引伴去唱卡拉OK、去夜店狂歡、去享受青春,我卻老是獨自一個人跑馬拉松所換來的代價!」但是,別人眼中的區區1百萬元,在劉貴珍眼中卻看到這100萬元在20年後的價值,即使投資功力普通,每年報酬率僅有6%,這100萬元即使不再投入多餘的錢,20年後將滾成321萬元。厲害一點的話,達到投資報酬率8%,20年後可滾成466萬元。 就因為看清楚金錢透過時間產生的複利效果,即使現在的劉貴珍因為買房後,每月要背負3萬多元的貸款(積極還後,房貸剩約五百多萬元,月繳2.8萬元),手頭現金有限,但她卻對未來成為有錢人勇於做夢。她說:「我希望60歲退休後,除了一戶繳清貸款的房子,還能擁有至少2千萬元的現金!」 《今周刊》與波仕特線上市調公司合作的網路調查發現,淨資產高達五百萬元以上的人士中,25.3%人生第一個100萬元是在30歲前達到。而淨資產低於200萬元的受訪者回答,人生第一個100萬元在30歲前達到的比率僅13.2%。顯示,越有錢的人,越早存到人生第一個100萬元。 2009年時,劉貴珍做了一個很大膽的決定:以2百萬元的頭期款,買下總價9百萬元的房子,背了700萬元的房貸。那時,她才31歲,未婚,月薪接近5萬元,每月竟要繳3萬6千多元的房貸。然而,並非是「衝動」讓劉貴珍決定買房,而是她從理財書籍中體悟到「好負債與壞負債」的道理。 眉角三:善用好負債 膨脹個人資產,創造出現金流入 壞負債通常利息很高,最重要的是,壞負債還會導致現金流持續失血,失血的過程中,個人資產一直縮水。好負債雖然也是一種負債,每月仍要付現金出去,但在過程中,個人資產卻能一直膨脹,巧妙運用甚至還能創造出現金流入。房貸就是劉貴珍眼中的「好負債」。 雖然買的房子是自住,沒有出租出去創造現金流入,劉貴珍卻把30坪大的房子分給妹妹同住。「我應該向妹妹收房租才對,呵呵,但不收妹妹租金,等於一個月為妹妹省了至少7千至8千元,也算是一種現金流入。」更何況,這戶房子6年來,已經增值到市價約1千2百萬元。 眉角四:小心「折舊」殺手 把錢花在刀口上,不衝動買奢侈品 劉貴珍有一輛騎了十年的摩托車,因為老舊,導致後照鏡斷了,她用膠帶重新固定,依舊照騎不誤。她不是沒能力換新車,專注於資產持續上升的她,每次在花大錢買「耐久財」時,總是會格外小心「折舊」這個對財富損耗的無形殺手。 「我是女生,當然喜歡漂亮衣服、名牌包、iPhone、Jimmy Choo的鞋子,不過,每次一想到這些奢侈品買了1至2年後,如果不常用、不喜歡,在拍賣網站賣出時,可能只剩下原價的5折,甚至4折,我就很猶豫了!」 但別以為劉貴珍的「省長」生活毫無樂趣可言,她說:「每分錢都要花在刀口上,像去歐洲旅遊,我就會提早一年規畫,利用早鳥優惠訂機票,例如去歐洲我只買三萬元以下的機票,然後喬便宜的食宿。」劉貴珍笑著說,所謂的「節約」不代表「只能過苦日子」或「只買便宜貨」,比方說,買東西她反而會買好一點、實用一點的東西,即使小貴一點,也勝過買一堆便宜卻不實用的東西,要旅遊,也要提早規畫、精打細算。 她分享幾乎不外食的方法,「每周去黃昏市場買菜,而且挑周一去,因為那天菜價最便宜,自己烹調少油少鹽,每日三菜一肉,營養均衡又能維持身材。」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的作者哈福.艾克(T.Harv Eker)在書中提到:「有錢人專注於資產消長,而窮人卻只在意收入的多寡。」很多人常常因為升官、加薪,而興高采烈地買車、買奢侈品犒賞自己,殊不知,折舊的殺傷力正嚴重地侵蝕自己的資產。因此,許多人的資產仍無法隨著收入增加而長大,正是忽略了這個眉角。 《今周刊》與波仕特線上市調公司合作的網路問卷更發現,高資產族對透過投資來增加淨資產,充滿極高的興趣。因為,淨資產高於500萬元的受訪者當中,高達56.6%。回答拿到年終獎金主要用來投資,遠高於凈資產低於2百萬元以下的39.8%。 眉角五:培養省錢娛樂法 從閱讀找投資機會,健康又不花錢 劉貴珍平日最大的娛樂就是練跑馬拉松,以及閱讀財經相關的資訊與文章,她認為,存錢要持續,非要把這件事變成一種生活形態不可。「朋友眼中的我,可能是一個生活單調、物欲低,捨不得花錢的修道士,但誰說豐富的生活非得花很多錢,我透過閱讀(書也大多是公立圖書館借來的)、透過旅遊、透過與母親、與同事、與朋友分享買房、買基金,以及未來的夢想,日子也過得很快樂。」 劉貴珍特別珍惜這種簡單的快樂,是因為小時候的經驗。家中排行老大的她,父親原本是營建業的老闆,母親是國中畢業的服裝打版師,本來家境還算不錯,但在她國小時,原本出手闊綽的父親,因聽信友人投資不懂的項目,不但公司倒閉、為了餬口,還當過計程車司機,多虧母親很有理財頭腦,直到劉貴珍上大學後,家中債務才還清。 「追債的壓力讓父母常常為了還不出錢來爭執大吵,家中常常彌漫著讓人喘不過氣的低氣壓,讓我立志以後就算要理財致富,也不要忽略投資風險,所以我從小就懂得生活節約,也更珍惜賺來的每一塊錢。」 眉角六:立志當有錢人 正視幸福感與金錢收入成正比 或許許多人會對立志成為有錢人,讓自己幸福這件事不以為然,並搬出《論語》的例子:「一簞食,一瓢飲, 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改其樂。」來反駁。不過,現代資本主義中,安貧樂道畢竟是極少數人才做得到。想要成為有錢人的重要眉角之一,就是正視金錢收入是與幸福感成正比的。 權威民調公司蓋洛普(Gallup)就曾針對美國家庭進行調查發現,家庭收入與幸福感的確呈現高度正相關。尤其,年收入達到7萬5千美元(約250萬元新台幣)前,幸福與收入出現極為高度的正相關。這種正相關雖然在達到7萬5千美元後呈平滑,但一旦年收入達到18萬5千美元(約新台幣610萬元)後,幸福感再度因收入提高而明顯上升。 劉貴珍有自知之明,以她未來的職涯發展,除非嫁到有錢的老公,否則要達到年收入250萬元是頗為困難的,更遑論要達到更快樂境地的610萬元年收入目標。而提高未來年收入的最大可能性在於投資。像她去年看好陸股多頭行情,買進了滬深三百基金,至今年二月賣出時,報酬率高達七成,就給她很大的激勵。更早些時候,她投資富達歐洲基金等標的長達3年期間,每月5千元到1萬元不等的方式定期定額投資,結清時報酬率高達36%。讓她深刻體認,花時間培養好投資能力是值得的,因為老時,不是工作或子女養你,而可能是你投資的錢在養你。 眉角七:勤快蒐集理財資訊 你的財務智商,決定於後天努力 在這次的問卷中,我們還發現,淨資產高達五百萬元以上的受訪者中,高達57%每天至少花半小時以上研究投資與理財問題。而淨資產低於2百萬元的受訪者中,每天花半小時以上研究投資理財為40%。這顯示,有沒有錢,並非是命定或注定的,而是與後天的努力有極大關係。 中文系畢業的劉貴珍就是一個最好的寫照,雖然對數學不怎麼在行,但她很清楚地知道,財務智商完全與數學無關,因為計算的問題只要交給計算機或Excel解決就好,是屬於技術性的問題。財務智商高低,主要決定於你勤不勤快蒐集資訊、你有沒有廣泛地吸收財經資訊?你能不能在資訊海洋中,撈到幾條能讓你賺錢的大魚? 誰說月薪五萬元的上班族存不了錢、買不起房?從劉貴珍身上,我們看到了平凡小資女靠理財也能翻身成小富婆的可能性。關鍵不在於你多省、多努力與多冒險,而是在於你對致富的小眉角能體會多少?

即將被AI取代的10個職業

2017年10月27日
公開

為了不易被取代真的要加油了!! https://web.cheers.com.tw//issue/2017/ai/article/3.php 即將被AI取代的10個職業 作者:潘乃欣 圖片來源:stocksnap.io 在不久的將來,容易被AI取代的職業有哪些?又有哪些能力是AI學不會、搶不走的?2012年起,全球電子商務龍頭亞馬遜(Amazon)的訂單數量依舊、物流程序如常,只是理貨的主力不再是人類,而是地上那一台名為“Amazon Robotics”的橘色碟盤狀機器車。亞馬遜的倉儲中,這些橘色小兵會自動閱讀訂單內容,接著把商品從貨架取出、移到物流台,供物流人員檢核、出貨。它們身形雖小,卻能扛重物,且不太需要休息,更不必領薪水。 人類的工作會被AI取代嗎?Google工程總監雷蒙德.庫茲威爾(Ray Kurzweil)預測,如果AI持續發展,到2045年,它將超越人類智慧,許多人的飯碗恐怕也將被淘汰。 今年1月,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發表了〈未來工作:自動化、就業與生產力〉報告,分析自動化(automation)趨勢對各行各業的影響。報告指出,雖然能被科技全盤取代的職業不超過5%,但在近6成的職業中,至少有30%的工作內容將被自動化。 報告同時建議,如果要評估你的工作是否容易被取代,可從這5個面向來看: 1.專業程度:比起醫師、律師,如果工作沒有嚴格的入行門檻,也不需專業證照,被取代的機率比較高。 2.創意程度:相較於作家、設計師,如果工作不必發揮創意,只是處理固定、制式的內容,也是高危險群。 3.管理:和CEO、人力資源主管相比,如果職位並不涉及管理,只是依據指令作業的基層人員,被取代性大幅提高。 4.溝通複雜度:如果工作不必像律師、心理諮商師進行複雜的溝通、辯駁,只是簡單、制式的對話,就比較容易被淘汰。 5.可預測的體力勞動:有別於消防員需機動判斷火勢而採取行動,如果工作步驟制式、明確,則較易被愈來愈聰明、精準的機器取代。 除了產業的整體自動化趨勢,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馬丁學院團隊進一步分析702種職業被自動化的程度。依據被取代的風險排名,最易被取代的是電銷�客服人員,最不易被取代的是藝術治療師。 牛津大學團隊說明,試問自己在工作中「是否需要自主擬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否需要幫助他人」、「工作空間是否不受限制」以及「是否需要頻繁與他人協商」,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就得更加當心自己的職務是否能常存。 在不久的將來,容易被AI取代的職業有哪些?又有哪些能力是AI學不會、搶不走的? ■電銷�客服人員被取代率99.0% 電銷、客服人員的被取代機率居所有職業之冠,最有可能被AI浪潮沖走。隨著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發展,在接下來幾年中,絕大多數的電話行銷工作將可交由機器人執行。 今年7月,新光人壽的24小時線上客服「小新」正式上工,它是一個內建各種保險專業知識的智能機器人,舉凡保險商品、保費繳交、保戶服務等問題,「小新」都能在正式客服人員沒上班時回答。 ■快遞�外送員被取代率97.8% 星艦科技(Starship Technologies)研發了「星艦快遞機器人」(Starship Delivery Robot),2016年開始在美國矽谷幫忙餐飲業者送餐,平均15∼30分鐘就可完成送餐任務,吸引許多知名連鎖店聘用這群機器人。 在星艦快遞機器人執勤過程中,顧客訂購的餐食放在它封閉的外送箱裡,從手機上收到密碼並正確輸入後,才可以打開箱子取貨。如果多次輸入錯誤,它會自動發送訊息給店家,讓顧客親自與業者對話,確認密碼再重新開鎖取件。 ■會計師被取代率93.5% 許多專家預言,財務相關工作很快就會完全自動化。如德國的Smacc公司已發展自動化的會計流程,系統內建的AI能夠自動追蹤發票、成本額度,以及資產流動狀況,更能協助會計師驗證發票、增值稅號與鑑定發票人。這使得會計工作不再繁瑣,人為出錯率跟著大幅降低。 ■零售業店員被取代率92.3% 對零售業者來說,推展庫存管理和物流的自動化,必然能節省成本、提高效率。美國Amazon Go無人商店是零售業的創舉,店內沒有員工補貨,也沒有人負責收銀。只需要用手機掃一下QR Code,就可以開始挑選商品,且拿了就走,帳款全靠AI處理,省去排隊結帳的時間,也讓人們預見零售店員可能受到的衝擊。 ■導遊被取代率90.6% 2017年起,若想暢遊日本東京,可以輕鬆在羽田機場租一個RoBoHoN,它精通日、中、英3種語言,能帶你遊遍東京30多個著名景點。 這是由夏普(Sharp)開發的機器人導遊,內建完備的GPS,能介紹沿途景點的歷史、特色,還能指示離你最近的車站、出租車等交通資訊,不怕迷路。另外,對它發出「唱歌」或「倒立」等指令,它也會乖乖做出反應,讓旅程更有意思,也讓獨行背包客享受有旅伴的感覺。 ■計程車司機被取代率89.4% 2016年,自動駕駛車Uber開始在美國匹茲堡試行計程車服務。Uber認為,如果發展順利,未來10年內將通行於更多城市,逐步取代傳統計程車的地位。 新加坡nuTonomy公司搶先落實自駕車業的遠景,使新加坡成了全世界第一個正式推出自駕計程車服務的國家。nuTonomy規劃在2018年組織無人車隊,提供更普遍的載客服務。如果成真,新加坡的計程車司機可得苦思職業轉型之路了。 ■不動產經紀人被取代率86.4% 房屋是高單價商品,消費者在下訂前要參考大量資訊,而不動產經紀人在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2017年4月,台灣房屋開發地產機器人Chatbot,採用了微軟LUIS的語意理解技術,分析消費者購屋意圖,並提供適當資料,讓消費者查詢成交行情、試算房貸,以及取得生活機能等資訊,Chatbot更提供即時問答服務。未來買房時,你比較想徵詢房仲人員,還是問它? ■演員被取代率37.4% 「動畫電影的票房逐年增長,電影場面常由電腦合成的CGI技術製成,愈來愈多虛擬影像變得真實。不久後,我們將能憑技術創造出看起來像真人一樣的電影明星,」因應AI崛起,美國演員艾希頓.庫奇(Ashton Kutcher)曾提出這樣的擔憂,認為演員都該存有被AI取代的危機意識。 ■財務分析�理財專員被取代率23.3% 機器人理專取代人類飯碗的預言,恐怕即將發生。美國貝萊德(BlackRock)資產管理公司今年宣布,未來將改用AI來挑選股票,預估裁去40名基金經理人與分析師,以節省人力成本。貝萊德的下一步即是運用大數據技術,開發大量的機器人理財顧問。 在台灣,金管會今年甫通過「自動化理財顧問服務」(Robo-Advisor) 作業要點,多家銀行的機器人理專正式上工,未來理專很有可能都不是人。 ■記者被取代率11.4% 「我是一名AI實習記者,任務是將熱門PTT文章寫成新聞草稿,好給辛苦的記者們參考。」今年8月,PTT的實習記者誕生,聲稱自己要寫新聞「讓記者來抄」,證明新聞寫作對AI來說並不成問題。其實,早在2014年,美聯社就開始運用機器人撰稿平台Wordsmith編寫企業財報新聞。Wordsmith可以在15∼20分鐘內,撰寫出一篇約130字的簡短報導,後來更開始撰寫美國職棒大聯盟的體育新聞,衝擊愈來愈多線上記者的飯碗。 5 能力, 人類的進擊之道! 面對AI浪潮,《Cheers》整理5種機器取代不了的工作能力,供職業生涯還很漫長的你善加充實,以求自保。 人機合作力 與其仇視AI為搶走工作的敵人,不如與它們合作,各取所長,互補其短。充分了解它們的基本概念、運作邏輯是首要之務。 懂得善用大數據,也是一大利器,例如,服務業透過大數據分析消費者行為,提供更到位的服務品質。 創作(造)力 發揮創意是人類獨有的天賦,機器人無法駕馭無指令可循的創作,因此,必須更加善用大腦思維,體察不具規則性的現象,或是開創前所未有的新局。 舉例來說,AI雖然會撰寫新聞稿,但具有質量、有趣的新聞作品,仍舊得仰賴記者對事物的獨到觀察。 溝通�社交力 機器不理解人的情感,無法像真人那般交流談心、體驗生活的甜酸苦。因此,打造AI取代不了的職務,先從加值和人與人間的互動開始。 例如,未來的導遊如果仍只負責帶團、處理票務,遲早會被AI取代,但若進一步替旅客打造有人情味、有特色的旅行體驗,相信依舊能吸引旅客埋單。 管理決策力 牛津大學馬丁學院團隊分析702種職業易被自動化技術取代的程度,並指出CEO是最不易被取代的職務之一,顯示管理決策力的不可取代性。 學習力 AI需要靠人提供大量資料才能自動進行機器學習,但是你不用! 面對瞬息萬變的環境,若能常保學習新事物的習慣,以及培養快速彙整新知的軟實力,便能永遠領先AI,掌握它們無法觸及的風景。

股海狂撈200億,所得全國第一!日本「股市之神」的2個忠告:千萬別做融資、融券

2017年10月18日
公開

這篇文章有寫,投資股票千萬別做融資、融券。想投資就必須要自己下苦心研究做功課 第一個忠告是:投資股票必須在自有資金的範圍內 第二個忠告是:不要一看到報章雜誌刊出什麼利多題材,就一頭栽進去 期許能將價值投資的理念帶給一般投資大眾,並一同邁向正確的理財投資之道! http://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GArticle.aspx?id=ARTL000099737 股海狂撈200億,所得全國第一!日本「股市之神」的2個忠告:千萬別做融資、融券 小樂的投資理財之道 撰文者小樂 66年次,台南人,任教於某南部高中。30歲前從未接觸股票投資,2010年因緣際會投入股市,卻因一次重大的投資失誤而開始思考研究股市獲利的長勝之道。發現短線進出不適合自己後,開始遍覽各家投資大師經典,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一套穩定收取現金的投資組合。 期許能將價值投資的理念帶給一般投資大眾,並一同邁向正確的理財投資之道! 個人Blog:http://allenslifestyle.com/ 是川銀藏為日本股市名人,甚至有日本的「股市之神」的稱號。他出生於1897年,家中7個小孩,他排行老么。由於父親以賣魚、打漁為生,再加上家中人口眾多,因此是川銀藏在國小畢業後就出外賺錢,開啟了他傳奇的經商與股市投資生涯。 是川曾在1982年所得日本第一(1983年所得日本第二),超越當時的松下幸之助等大企業家,但他也經歷3次破產,甚至死後也留下欠稅24億日圓的紀錄。不過,這都無礙於他受人景仰的地位。 在我看來,是川除了是一位偉大的投資人,更是一位實業家與愛國者。他那堅持到底的研究精神,化許多不可能為可能,也為日本貢獻了一己之力!例如他研究發展了二期稻作的實驗,讓日本能夠在糧食上自給自足,甚至自己身上的軍服半年都沒洗,以至於長滿蝨子,他都甘之如飴! 是川銀藏最讓我佩服的,並不是他在股市當中賺了多少錢,而是他能夠體恤一些孤兒的處境,主動於1979年12月拿出20億元,成立財團法人市川福址基金,每年提供200個獎學金名額給大阪市的孤兒,讓他們能順利念完高中和大學。這種「為富而仁」的心胸,叫人由衷感佩! 縱觀是川銀藏一生,正如他自己的座右銘秉持著的精神-「誠與愛」,以誠意和愛心待人處世,而他堅持不懈與無所畏懼的投資研究精神,更是想在股票市場獲利者的典範! 是川銀藏重要股票投資紀錄 1977年 投資日本水泥公司,獲利30億日圓。 1979年 同和礦業錯估行情,喪失出脫6千萬股機會。 1982年 持有住友金礦股票大賺200億日圓,所得為日本第一。 投資五原則 一、選股票不要靠人推荐,要自己下功夫研究後選擇; 二、自己要能預測一二年後的經濟變化; 三、每支股票都有其適當價位,股價超越其應有水準,切忌追高; 四、股價最後還是得由其業績決定,做手硬做的股票千萬碰不得; 五、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難以預料的事件,因此必須記住,投資股票永遠有風險。 烏龜三原則 一、選擇未來大有前途,卻尚未被世人察覺的潛力股,長期持有。 二、每日盯牢經濟與股市行情的變動,而且自己下功夫研究。 三、不可太過於樂觀,不要以為股市會永遠漲個不停,而且要以自有資金操作。 吃八分飽賣出股票 投資股票賣出比買進要難得多,買進的時機抓得再準,如果在賣出時失敗了,還是賺不了錢。而賣出之所以難是因為一般不知道股票會漲到什麼價位,因此便很容易受周圍人所左右,別人樂觀,自己也跟著樂觀,最後總是因為貪心過度,而錯失賣出的良機。 (日本股市有句俗話:「買進要悠然,賣出要迅速。」如果一口氣倒出,一定會造成股價的暴跌,因此,必須格外謹慎,不能讓外界知道自己在出貨,而且,他有時為了讓股票在高價位出脫,還得買進,以拉抬股價,如此買進與賣出交互進行,逐漸減少手中的持股。市場人氣正旺時,是川不忘「飯吃八分飽,沒病沒煩惱」的道理,收斂貪欲,獲利了結。遵守了「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的股市投資法則。) 對於股市投資人,是川有兩個忠告 第一個忠告是:投資股票必須在自有資金的範圍內 「沒有現金也沒關係,一定會賺!」證券公司再怎麼以此類的甜言蜜語誘惑你,也千萬不可去做融資、融券。股價有漲亦有跌,下跌的幅度稍大,就會被追繳保證金,若不繳,便會被證券公司中止合作。當然,下跌時趕緊出脫就沒事了,可是連股市專家都很難判斷何時該賣,何況是一般投資大眾? 有時候,投資人也會運氣好而賺一筆,可是人們往往在嘗到勝利的滋味後,忘記了失敗的悲慘,而乘勝追擊,大膽深入。結果,通常的結局是,不但賠掉本錢,還得向親戚、朋友,甚至高利貸業者借一屁股債。 第二個忠告是:不要一看到報章雜誌刊出什麼利多題材,就一頭栽進去 老實說,單聽別人的意見,或只憑報紙、雜誌的報導就想賺錢,這樣的心態本身就已經是失敗的根源。自己不下功夫研究,只想在上班之餘,看看報章雜誌有什麼利多題材,以供買進股票之依據。這樣是不可能成功的。天下豈有如此的美事? 真的想在股市賺錢的話,就得注意經濟的動向,本地經濟、世界經濟,要每天不間斷地注意。只要擁有一般程度的經濟常識,誰都辦得到,何況判斷的材料大多出現在每天的報紙上,極為方便。 (是川銀藏把買股票比喻為登山,理想的買點自然是在高度離山谷不很遠的地方,可是當報紙、雜誌出現利多消息時,通常股價已漲到離山頂很近的地方。自己收集情報、在低價區買進、耐心等待,這是投資股票的祕訣。) 後記:我看是川銀藏的操作模式 1.是川銀藏擅長實地調查與研究分析,在當時散戶資訊極度缺乏與不透明的時代,佔得了資訊領先的優勢。這在投資資訊發達與氾濫的今天,資訊的取得相對容易與普遍,恐不易享有資訊先得優勢。 2.是川的操作方式比較像是作手大戶,其股票進出足以撼動市場,這在今日以法人為主的股票市場來說難度相當大。 3.是川偏好投資礦業等原物料股,這些股票多是景氣循環的轉機股,景氣好時大賺;景氣差時大賠。由於他取得資訊判斷的優勢,往往在公司營運與股價低迷時大量買入,以等待市場反轉。我認為要學習這種方式,除非自己100%肯定投資的對象不會倒閉,否則的話風險相當大。 即便如此,是川銀藏堅持研究,看準趨勢,無畏無懼以及投資五原則、烏龜三原則的想法,仍有十足的參考價值! 股市之神-是川銀藏語錄 1.我這個人,一旦下定決心做什麼事,困難再大,也會堅定意志做下去。如果沒有這麼強烈的意志,就別想在股市賺大錢。 2.投資股市絕對不是賭博,是一種以實際的經濟演變作判斷依據的經濟行為。因此只要肯親自動手用功研究,便可以提高研判的準確性,而得以在股市獲勝。 3.一般人沒有注意到的死角,往往是商機所在;而如何把握稍縱即逝的機會,在別人還沒發覺前,搶先一步行動,則是勝利的關鍵。 4.我的人生,並不像多數人一樣,只在一個職業上貫徹始終,而是受時代與命運的撥弄。但是,無論做什麼事,我必定投注百分之百的心力,全力以赴。如果不全力以赴,不僅作股票,做任何事都不會成功。 5.投資股票必須有「千山我獨行」的氣魄,看到萬人爭向東行,絕不可盲從,因為通常在這時,往西走的路,才是成功之路。反其道而行,必須有徹底孤獨的覺悟,「舉世滔滔都向東,就我一人偏向西」,沒有這樣的信念與堅持,就不會成大器。 6.在股市,人氣與行情的走勢經常是相反的,當人們認為漲勢已經結束時,往往另一波漲勢正在醞釀中,而當人們以為還有得漲時,通常行情已近尾聲。因此投資股票可以說是與孤獨作戰。 7.人的貪欲真是無底無邊,而人的錯誤,卻多半是因貪欲而起。我為了在股市求勝,花了多少心血苦讀、研究、分析,可是到了緊要關頭,仍舊被飆漲的股價所惑,像中了邪似的,無法克制貪欲。 8.和一般人一樣,我不是真的喜歡K書。只是和他人不同的是,我一旦下定決心吸收某種知識,便會全心全意投入,絕不馬虎了事。 9.投資股票一定要堂堂正正,問心無愧。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坑害大眾的做手,最後必然不得善終。 延伸閱讀→https://goo.gl/oJs5qX 本文獲「小樂的生存之道」授權轉載,原文:【悅讀投資大師系列】股市之神-是川銀藏 作者簡介_小樂 66年次,台南人,任教於某南部高中。30歲前從未接觸股票投資,2010年因緣際會投入股市,卻因一次重大的投資失誤而開始思考研究股市獲利的長勝之道。發現短線進出不適合自己後,開始遍覽各家投資大師經典,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一套穩定收取現金的投資組合。 期許能將價值投資的理念帶給一般投資大眾,並一同邁向正確的理財投資之道! 個人Blog:http://allenslifestyle.com/

有錢人默默在做的睡前好習慣:一個名媛天天睡前記帳,從高職生變億級富婆

2017年10月18日
公開

何麗玲一直都是Sandy崇拜的偶像~~Sandy從18歲有收入開始就在記帳了,從以前的紙本帳到現在的Excel表電子檔記帳~記帳後就會發現自己的金錢流向可以斷絕浪費的情況發生,也可以知道自己每月賺的入息及股票出入的賺賠,記帳好處多多呢! http://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GArticle.aspx?id=ARTL000097290 有錢人默默在做的睡前好習慣:一個名媛天天睡前記帳,從高職生變億級富婆 撰文者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撰文者:今周刊編輯群 2017.09.08 瀏覽數:9231 記錄資產變化,掌握經濟趨勢 近年來,年金破產的話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吵得火熱,不論軍公教或勞工朋友,均不滿自己的退休金將被迫減少,離退休還早的年輕人更是有苦難言,他們必須繳得比前人多,未來卻可能面臨無錢可領的窘境。年金破產正在倒數已是事實,即使改革成功,日後領得少也是必須面對的難題,如何趁年輕多賺一點,讓年老生活不用為錢所苦,是我們得認真看待的人生課題。 台灣物價一年比一年高漲,薪資卻呈現後退的趨勢,因此理財投資成了我們得好好學習的功課,畢竟現在單純靠薪水可能都難以過活了,哪還顧得了數十年後的退休生活。問題是,多數人都不擅長理財,想靠股市投資賺錢的散戶,又往往被市場修理到信心全失,別說想賺到錢了,能保住資本都算天方夜譚。 想改變市場輸家的宿命,就得學習正確的理財投資方法,而睡前時間正好拿來利用,讓自己從記帳開始,徹底扭轉過去對資產數字不清不楚的狀態。有「股市名媛」之稱的何麗玲,從小學開始就被家人逼著學會記帳,每晚睡前她必定打開筆記本,把一天所有開銷都記在上頭,完全掌控自己的支出狀況。 記帳有許多好處,從中能知道自己把錢都花去哪裡,若要節流也才清楚該從何處下手,例如餐飲費的比例過高,只要將這方面的開銷往下壓,就能有效降低每個月的支出總額。記帳詳細確實,我們也才能做好財務規畫,並且有效壓抑花錢購物的欲望,因為每一筆都得記錄下來,在掏錢或刷卡之前就會再三考慮,確認這筆錢是不是值得花。 透過記帳,我們也能培養對金錢數字的敏感度,這對投資理財尤其重要,如果對數字無感,那麼在操作面臨虧損時,也容易因為疏忽而任由損失變大,最後就眼睜睜看財富日漸流失,那就失去投資獲利的本意了。除了記帳掌握現金流向,另一個充分利用睡前時間的方法就是收看財經節目、閱讀財經雜誌。 把握晚間數小時的充電時光,可以多瞭解全球金融產業的趨勢脈動,或是財經政策的方向變革,畢竟那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牽一髮而動全身。不論身處什麼行業,若能多吸收、多理解,肯定對工作有加分。這些時事對於投資理財更是重要,何麗玲就是每晚做足財經功課,甚至不管買哪家公司的股票,都會把自己當作那間公司的老闆,如此投入才讓她成為股票市場的長期贏家。 用一頓宵夜時間 將財經資訊化繁為簡 在資訊爆炸的今天,一個人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掌握全球金融資訊?2小時、5小時還是一整天?其實不用那麼久,每天睡前花個30分鐘,就能透視國際市場脈動,而且只要連上幾個網站就能解決,不僅簡單省事,更不必像《不看盤,獲利更簡單》的作者、知名財經部落客阿斯匹靈,投資操作經歷已經將近20年,前7年他每天要花快3個小時閱讀財經資訊,但是在愈加熟練之後,只要短短半個小時,他就輕鬆掌握全球資金動向,而且操作績效比以前更好。為何效率能大幅提升?關鍵在阿斯匹靈懂得將資訊化繁為簡,每晚只要花一頓宵夜的時間,就能吸收國際金融大事。 掌握外資動向 掌握全球金流 每天晚上,阿斯匹靈都固定在8點半到9點閱讀市場訊息,之所以選擇這時間,一來是重要的資訊通常這時候都已經公布,例如三大法人(外資、自營商、投信)前30大個股買賣超標的與數量,約在每天下午4點半後公布。而跟散戶動向息息相關的融資券餘額,公布時間則是晚上9點,因此阿斯匹靈可一併瀏覽相關的財經訊息。 阿斯匹靈指出一天當中最重要的財經資訊,莫過於外資動態了,因為台灣財經市場深受外資主導,他們在股票市場的進出買賣,不但是行情變化的關鍵,也代表全球資金的動向。加上台股向來是外資的提款機,對於台灣股票、期貨或選擇權有絕對的影響力,當全球金融環境良好時,外資傾向加碼台灣等地市場,但景氣不好時,外資則會將資金流出,台灣市場因此弱勢,股票當然不容易上漲。 藉由這些資訊,阿斯匹靈主要從股票、期貨以及選擇權,來觀察外資的進出增減狀況。例如,大盤指數在月線之上,外資又大幅買超台股,或減碼期貨淨空單,則代表外資看好後市,台股行情多半表現亮麗;反之,若大盤指數在月線以下,外資還持續賣超或廣布空單,代表大盤的近期跌勢將更加劇烈,而全球經濟也會持續低迷。 這些外資進出資訊,都可以從證券交易所與期貨交易所的網站取得,而阿斯匹靈正因為養成長期觀察的習慣,早已練就只要看過一眼,就能解讀外資動作背後意義的好功力。在閱覽財經相關網站的同時,阿斯匹靈也會順手把每天外資進出的資訊記錄在Excel裡,而蒐集和記錄這幾項資訊,前後花不到10分鐘。 有些積極的投資人認為要了解國際行情,必須每天熬夜盯緊美股,但阿斯匹靈覺得這樣太累了,根本不切實際。只要每天從外資買賣動作,培養對全球資金流向的嗅覺,就能嗅出國際市場變化的味道,至於美股或原物料行情,其實隔天早上再看就行了。 在吸收財經資訊的同時,阿斯匹靈也建議若還有一些時間,不妨在睡前花點時間閱讀投資書籍,包括《股市作手回憶錄》、《從躺椅上操作》等書,或者沉澱心靈的書籍如《當和尚遇到鑽石》等,藉以訓練心性,讓自己對投資、對市場資訊有更清明透徹的解讀。 在工作與生活皆忙碌的今天,一般人往往沒有時間吸收太多財經訊息,如果能照著阿斯匹靈分享的招數,每天晚上閱讀幾個重點資訊,前後其實才只花30分鐘左右。只要養成每天必做的習慣,長期下來不但清楚掌握國際資金的動向,更提高國際金融市場的嗅覺,相信投資理財的功力必能更上一層樓! 書籍簡介 書名:有錢人默默在做的睡前好習慣 作者:今周刊編輯群 繪者:郭侑菱 出版社:今周刊 出版日期:2017/06/29 作者簡介 《今周刊》創立於1996年,為台灣近年來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成長第一名的綜合性財經雜誌。每周提供最新的財經剖析與產業動態,近年來並領先報導各項重大社會議題,推動政策改革引起社會廣大迴響。屢獲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兩岸新聞報導獎、卓越新聞獎、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及台灣廣告主協會年度傑出報導獎等國內外各大獎的肯定。

就算是博士,也無法保證自己永遠毋須憂慮工作前景。

2017年10月17日
公開

記得之前足足有問Sandy為何會憂慮無法在這家公司久任,下面文章就是Sandy的心聲,所以過了不惑之年Sandy積極理財,最近趁基金淨值下降好幾天再加上台幣升值,Sandy又手癢買了二筆單筆基金了~定時定額還是保持續扣,年底前要達到自己設定的KPI ~ 想早點退休就要加油阿~ 就算是博士,也無法保證自己永遠毋須憂慮工作前景。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20955&type=Blog 40歲的哀愁:拼不過新鮮的肝靈活的腦,工程師面臨中年危機 2017.10.12 Matt Harasymczuk@flickr,(CC BY-SA 2.0) 撰文者Liz Chen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我們熟知的矽谷充滿朝氣與活力,我們佩服年輕創業團隊,我們著迷於未成年的程式神童傳奇,我們口中念著社群、大數據和 app 新經濟——我們談論的是科技,不斷構築未來美好願景,一切如此新鮮燦亮,科技不可能復古,唯有繼續前衛,老與舊不存在於這個行業。 其實他們一直存在,只是,科技汰舊換新,毫不留情。 功能性手機、傳真機、Flash、貪食蛇、DVD,曾經輝煌,現在幾乎都要被丟進時代的垃圾堆裡。 還有,本篇文章的主角,40 歲的中年工程師。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或許就是描寫科技產業的最佳寫照。今天Inside刊登的《談員工汰舊換新—別急著讓老兵退伍》一文中即描寫科技產業急於拔除老齡員工的心態: 曾經我對淘汰舊員工的觀點也是比較激進的,認為無法滿足團隊期望的老人就應該給新人讓路。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中國阿里集團的資深員工,只讀標題就知道宗旨表達的是,科技業裁人無須那麼殘酷,但這就映射了現實就是如此無情。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 Vivek Wadhwa於LinkedIn發表文章1,更直接警告中年工程師,你們的飯碗已經快破了,縱使頂著碩博士學位,一樣岌岌可危。 年齡與薪資成反比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調查,從事半導體產業的工程師薪資在30幾歲時飆漲,40歲後增幅減緩,50歲後學士與碩博士工程師的平均薪資分別下降17%與14%。擁有研究所學歷者的薪資漲幅總是低於學士學位者,換句話說,就算是博士,也無法保證自己永遠毋須憂慮工作前景。 場景轉換到軟體工業,投資人說得頭頭是道,他們只欣賞青年創業者,對老人意興闌珊;而從雇主的角度看,利之所趨的傾向更明顯。 如果區區6萬美元(約台幣180萬)就可以換到一顆新鮮的肝,怎會想花15萬美元(約台幣450萬)留住技術能力早就跟不上時代的工程師?何況前者沒有家庭壓力,不用六點趕著回家帶小孩,他們精力旺盛、學習力強且孜孜不倦熱血沸騰,甘願留在辦公室熬夜奮戰,剛開始企業或許得用一個月的時間訓練這批初生之犢,但與他們將來的貢獻相比,這一點成本根本不算什麼。 話說回來,老員工並非一無是處,他們往往更加務實且忠誠,適於擔任輔導與領導的角色,也更善於在團隊中穿針引線,自尊與自傲隨著年紀漸長收斂鋒芒。Vivek Wadhwa過去從事科技產業時,伴他度過艱辛困局的,是50幾歲的員工。 只是,薪資隨著年齡增長本來理所當然,但是已不適用現在的環境,科技新創公司尤為如此,多數公司甚至連6萬塊都負擔不起。衝勁十足的年輕軟體開發者自然成了首選,他們願意接受低薪換取股權和建立職涯的機會。用最實惠的價格獲得最傑出的人才是自由市場的法則,我們當然可以苛責雇主,但現況難以改變。 還是老話一句,能改變的唯有自己,Vivek Wadhwa提出幾個建議, 頭頂開始長出白髮的工程師不妨聽聽: 拓展經驗:多多接觸業務、金融、行銷或產品管理、法務、營運部門,發展多元技能,提高身價,這樣一來,你當然就比只會寫程式的同事還要特別。 創業不是年輕人的專利:別管投資人怎麼說了,年紀大在新創世界中其實並非劣勢。你理解產業與市場,也知道世界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樣的產品,而且也比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擅長創造動機與經營管理。 也別忘了原有技能:隨時跟上運算、程式技術與語言的最新發展趨勢,並培養適應變化的能力。如果真打算一輩子靠寫程式維生,你就要想辦法當一名頂尖的開發者,把自己磨練到登峰造極。 未雨綢繆:即使你再怎麼經驗豐富有智慧,你得明白自己處於不利地位。盡可能在 3、40 歲的時候拼命存錢,並且做好資歷愈深薪酬愈少的心理準備。 從教育做起:大學應及早告知工程學類的學生,技術人的職業生涯樣貌。在校園內先行揭露殘忍的一面,讓他們為前方艱險提前準備。 不止邁入中年的工程師該聽,或許無分年紀、產業與國界,所有人都該謹記實踐,因為無論如何,我們都將變老。 ※本文獲「Inside」授權轉載,原文

月薪超過九萬,不是窮人,但也只算是「貧民」

2017年10月17日
公開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6191&type=Blog&p=1 月薪超過九萬,不是窮人,但也只算是「貧民」 2014.02.14 撰文者狄驤 資本主義的1001夜 金融風暴過後,有家媒體曾經做了一個調查:如果今天公司突然宣布裁員,你認為你現在所擁有的技能,能讓你繼續在職場上生存下去嗎?調查結果顯示,有六成的人認為「有困難」,而其中竟然不乏許多位高權重的財務長。 調查更顯示,金融風暴後,許多過去手握百億千億的財務長,有不少人也「淪落」為派遣臨時工,即便他們當時的身分是月薪高達9萬的「高階白領」,仍舊不敵大環境的摧殘,大浪一來,一樣得去派遣公司報到。 很多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對工作的夢想是「年薪百萬」,彷彿只要薪水達到這個指標,就能成為身價百倍的富翁,事實上,所謂的「年薪百萬」,很多只是表面上看起來風光而已。 要知道,富人從來不會把得到一份高薪的工作,當作累積財富的聚寶盆。 不久前,我聽到身旁有朋友在談論,他的親戚找到一個在電視台的派遣工作,沒有三節獎金也沒有年終,有時候連週休二日都有困難,每個月的薪水扣完勞健保只剩下兩萬三,而電視台談話節目的名嘴和主持人,每一集的主持費和通告費就等於他一個月的收入。 雖然這是個聽起來會讓上班族感到心酸的貧富差距,但是,一天就能領個兩、三萬的名嘴們,也不會光靠著每天進棚錄影就能致富,相較於普通上班族,他們只不過是時薪很高的打工仔而已。 其實,這些名主持人和名嘴們除了享受成名滋味之外,他們同樣得看老闆臉色吃飯,也一樣是被薪水制踩在腳下的人,和你的生活本質沒有什麼不同。 前陣子引起很多上班族熱烈討論的日劇《派遣女王》,女主角到各家公司當約聘人員,雖然只是派遣人員,但是她的時薪卻比普通上班族高出數倍,因為只要公司發生任何危機,她一定能有辦法解決,比正職員工還「好用」。 然而,她爭取工作權益的態度非常強硬,而且每工作三個月就讓自己休息三個月,每天工作八小時,準時下班絕不加班,只辦理直屬上司交代的事務,不做其他多餘的事,也拒絕任何社交應酬,她的想法是:「只要有生存技能,到哪裡都能隨心所欲地生活下去。」 電視劇中的女主角,是專業又無所不能的英雄形象,但是,就算身懷十八般武藝,月入數十萬台幣又如何?她的高收入,其實一點都不值得上班族羨慕。 女主角看起來好像獲得工作支配權,可以不用照著職場的遊戲規則走,但實際上,她並沒有獲得真正的自由,因為她的收入,依然屬於拿水桶辛苦裝水的「勞務型所得」。 換句話說,就算女主角再怎麼厲害,永遠都只是在賺今天的薪水而已,一旦哪天她發生意外變故,或是當她的體力下滑,漸漸無法負擔勞動的時候,即便手上握有再多張的證照,生活一樣落入萬丈深淵。   我有一個工程師朋友,常常跟我抱怨公司很操,在別人眼中,他是三十多歲的科技新貴,有著美好的未來,但實際上,在科技業工作不但年薪被腰斬,連公司員工分紅也取消,因此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又被戲稱為「Ready to Die(準備去死)」。 他很無奈地告訴我:「我每天辛苦工作加班十幾個小時,換算下來的時薪,可能只比公司業助小妹高一點而已。」 這些百萬年薪的上班族,平常拚了老命加班工作和出差,連買間像樣的房子都快喘不過氣來;明明已經拿到碩博士學位,該考到的證照也到手,但仍過著缺乏安全感的生活,就算想拿一部分薪水理財,但根本摸不清楚投資標的,想要享受財務自由的人生,根本遙遙無期。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曾經說過:「沒有選擇的自由,就是貧困。」當你已經習慣跟著薪資規則走,就算給你年薪百萬的工作,你也很難翻身變成有錢人。 為什麼巴菲特30年來都只領一年10萬美元的薪水,但財產卻高達數百億美元?這告訴我們,一個人絕不會因為坐上「高階白領」的位置而致富,一切只在於,你是否擁有一台全天候自動運轉的印鈔機。 如果你沒有能夠在30歲之前,參與或開始打造一個可以創造持續性收入的系統,一心只想要「逐高薪而居」,那你很有可能在30歲之後,被一波不知何時會發生的經濟或金融危機打入地獄,過著只求維持三餐溫飽的「貧民」生活。 父母的支援,是看不見的負債 我之前在網路上看見一篇文章,印象中標題好像是22K小資族買房不是夢,我好奇點進去想看看有什麼過人的祕訣,沒看還好,看完之後除了有種被騙的感覺以外,也不禁讓我對現下年輕人的無知感到擔憂。 文章作者提到自己是月薪22K的小資男,工作五年之後,終於在台北市買了一間30坪,總價兩千萬的小套房,但其中1950萬都是父母金援,他真正的負擔額只有50萬。 如果你跟案例中的小資男一樣,有著口袋深不可測的父母,也認為接受他們金援是天經地義的事,那麼我勸你可以馬上放下這本書回家睡覺,因為不想改變的人,真的不需要浪費時間把接下來的內容看完。 我發現身處低薪社會下的年輕人普遍分成兩種,一種是認為薪水雖然少,但省一點還勉勉強強夠用,另一種則是強烈反對薪資開倒車,對社會環境變化比較有感。 前者會有這種心態,不是因為知足常樂,而是這些人大多都住在家裡,不用面對欺負人的惡房東,也不必繳房租,中餐還有媽媽的愛心便當,下班回家只要張開嘴巴就有得吃,連水電費都不關你的事。 但是你沒看透的是,父母的支援,其實也是一種負債。 或許你會反駁,自己又沒有「借錢」,怎麼可能會產生負債,但我要提醒你,這種迷思很可能就是導致你落入貧性循環的元凶。 雖然沒有主動借錢,但父母負擔你的生活開銷是顯而易見的事實,原本你該支出的部分,全都被他們善意吸收,這就是你從來沒發現的「隱性負債」,因此,就算一個月只領22K,你每個月還是照樣可以有「假性存款」。 不同的是,如果是銀行替你買單,每個月還要加計利息,要是手腳太慢過了繳費期限,或是記性不好忘了繳錢,還會額外向你收取費用;而父母就算包你吃住,天天替你的生活買單,也只會笑著跟你說這些錢不用還。 當你二十多歲的時候,或許還可以用剛出社會這種藉口,將自己被「包養」的狀況輕鬆帶過;但你有沒有想過,父母生你養你,總算盼到你長大成人,好不容易可以開始享清福,沒想到竟然還要挖老本來養你,除了沒跟他們拿零用錢之外,其實你跟啃老族沒有任何差別。 我有個朋友,從出生開始就跟家人一起住,到現在三十幾歲還是一樣。我問他會不會想要搬出去住,這樣比較有個人的獨立空間,他告訴我,住家裡沒什麼不好,而且爸媽也說住家裡只是多一雙筷子而已,不會有什麼負擔。 況且,每個月的薪水才三萬元,要是住外面的話,光是基本開銷就佔掉薪水一大半,哪有錢買東西或是跟朋友唱歌玩樂,如果平常上班累得要死,賺的錢卻不能自己用,那麼在外面租房子只是給自己找麻煩,所以他壓根就沒有搬出去的打算。 我覺得這種消極的心態,實在是非常要不得,因為眼前的安逸都是父母的給予,並不是你憑一己之力獲得,當然,你想過什麼生活我都不反對,前提是必須由你自己的口袋決定,只要是別人口袋的錢,對你來說都叫做負債。 像現在很多富二代,都選擇捨棄家族企業的光環與資源,寧願自己出來赤手空拳打天下,因為他們深知,接受家人的金援,對未來的成就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唯有自己開創事業,才是三十歲後立足社會的籌碼。 我就曾經聽說過某個集團的千金,從學生時期就開始打工存零用錢,大學畢業後沒有進入自家企業卡位,反倒因為興趣而應徵甜點店的工作。後來為了實現自行創業的目標,她還利用空檔時間進修經營管理的課程,辛苦五年後,新店面終於順利開張,而且從頭到尾連一塊錢都沒向父母伸手要。 年輕人啊,我真的希望你們不要只會閉起眼睛,窩在家裡催眠自己不是靠爸族,你現在最該做的是,誠實面對薪水無法養活自己,也不足以應付通膨高漲的殘酷現實。 如果你在二十歲就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並想辦法補強,無論是強化自己的競爭能力,或是培養觀察趨勢的獨到眼光,都能讓你在三十歲後,真正迎向獨立的人生;否則,當父母不能再成為你的後盾時,你很可能馬上就被CPI逼得走投無路,窮到連泡麵都吃不起。 窮人永遠不知什麼是「貧性循環」? 我常對幾個背負卡債的朋友說,他們之所以成為窮人或卡奴,不是因為沒工作或工作偷懶,而是不懂「貧性循環」的強大威力。 到底什麼是「貧性循環」? 所謂的貧性循環,就是:當你沒錢或錢不夠用時,仍用超支或透支的思惟和策略,去滿足現在的不當需求,結果,這些自欺的策略,將導致你未來更貧窮。 例如,月領25K的窮白領,賺來的錢不是拿來充實自己或去考證照,而是吃喝玩樂或買包包衣服花掉,甚至花到下個月的預算,導致負債愈來愈多,結果只能一輩子做體力活這種低階工作,每月的薪水到手,有一半以上都要還債。 可想而知,他未來的收入和生活品質將更糟糕,注定一輩子都是窮人,再也無法翻身。 我有位朋友在生技公司擔任高階主管,據我所知,他一出社會就開始為了存第一桶金做準備,然而,很多年後,他的存款卻遲遲沒有破十萬大關。 有一次,我忍不住開口問他,當主管一定收入比較多,為什麼帳戶水位仍然這麼低。他嘆口氣說,本來也以為薪水變多就能存到錢,沒想到反而因為賺得多,結果花得也多。 例如,以前騎機車上班覺得稀鬆平常,當了主管後覺得自己的身分已經不同,應該要跟基層員工有所區別,於是貸款買了一台名車代步。 除此之外,為了拓展人脈,各種來往應酬根本無法避免,去的地方又都是高檔餐廳,每週一次就快吃不消,何況有時候還要跟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聚會出遊,再加上平均三個月就出國一次,實在讓他存不到什麼錢,甚至還會動用到信用卡的循環利息,每月只繳最低金額。 我聽了大為震驚,像他這樣的高級知識分子,也會不自覺踏入「貧性循環」的陷阱,更何況是一般的藍領白領朋友。 老實說,這是很多上班族都會犯的錯誤,上一秒立志要成為有錢人,下一秒卻開始失心瘋般地消費,結果讓卡債利息和債務,像滾雪球一樣,每分每秒日夜不停地愈滾愈大,直到雪球把自己壓死,還不知自己做了什麼傻事。 所有靠勞務收入的朋友們,你們一定要知道,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全球經濟就像雲霄飛車一樣急速下墜,最可怕的是至今仍然持續低迷。 唯一表現亮眼的,大概只有節節高升的通貨膨脹率和CPI,而且這個上升趨勢就像煞車壞掉的高鐵,永遠沒有回頭與減速的可能。 比如說,本來一碗50元的麵,悄悄漲到了60元,或是有些商品雖然價格上沒有變動,但內容物明顯減少或有偷工減料的嫌疑,這就表示從前你花一百元能買到的商品,現在必須花更多的鈔票才能擁有。 因此,你千萬別以為現在存起來的一百元,到了明年還會有一百元的價值。此外,你必須勇敢面對的殘酷事實是:或許你的薪水現在夠用,但在資本主義的肆虐下,如果你的加薪幅度,無法超越CPI和通膨率,那麼,不管你再怎麼努力工作,你的收入,將永遠只夠讓你吃泡麵。 這時候,如果你不僅花掉勞務收入,還動用借款去消費,那麼,你的資產將永遠是「負的」,一輩子只能為了還債而活。 富人和窮人的最大差異,就在於:窮人是用「收到或領到的錢」去消費,而富人則是用「賺來的錢」來享受生活,可想而知,窮者愈窮,富者愈富是很自然的事。 總之,所有靠勞務收入的朋友,如果你想脫貧致富,在學會打造印鈔機前,你要做的功課是,先搞懂「貧性循環」這個事實,讓你的負債止血,讓你的「貧性循環」踩煞車再說。 從這一刻開始,再也不要愚蠢地把「收到或領到」的薪水或預借現金,拿來啟動「貧性循環」的漩渦,否則,我相信,你三十歲後,甚至四十、五十歲後的生活,絕對是一場惡夢。 什麼樣的收入,才算是「印鈔機」收入? 只要人們需要食衣住行的一天,CPI就會存在一天,不管你願不願意,我們早已經置身於這場無法逃脫的生存遊戲中,你只能選擇繼續玩下去。 然而,現在的上班族就算財務已經處於紅色警報之中,仍然被固定的「貧窮思惟」給綁架,對於未來的想像,僅只於找到一份薪水不錯又穩定的工作,或是想辦法考上公家機關,再不然就是靠著平常蒐集折價券,東扣西扣地省吃儉用。 過去長輩常對我說,所有的小錢都得省下來,連一塊錢都不能亂花,這種想法或許幾十年前還能安穩到老,但在如今高CPI低所得的年代,如果你還是用同樣的想法過活,那就等著被逐步上揚的CPI鯨吞蠶食。 當你的勞力只是別人「工作系統」的一部分時,代表你的財務「主動權」不是掌握在自己手裡,而是落在別人手上,這其中的問題,並不只是單純每天要看誰臉色過日子而已。 想一想,萬一哪天你不幸被裁員,或是剛好又遇上一次金融風暴被迫休無薪假,甚至是哪天不小心發生意外喪失工作能力,頓時你將面對收入全部歸零,還必須支付貸款和水電費的悲慘窘境。 當你的身體逐漸老化,對工作付出的勞力慢慢降低,你的工作所得再也無法應付各種需求的時候,就是負債和貧窮的開始。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台屬於自己的印鈔機。 我有一個朋友,十幾年前認識他的時候,他大學剛畢業,第一份工作是攝影助理,然後慢慢從小助理熬成了婚紗照攝影師,早年行情好的時候,他每個月的收入頗為可觀。 不過,隨著這一行競爭愈來愈激烈,市場逐漸飽和的情況下,收入早就不復以往,他不得不開始思考,這種背著相機上山下海的日子還能夠撐多久?他能拍到五十歲還是六十歲? 後來這個朋友決定成立自己的攝影工作室,直到那時,才真正賺到他人生的第一桶金,他的營運範疇從婚紗攝影到婚禮攝影,再把觸角延伸到寵物和小孩攝影,以避開婚禮淡季的風險。 短短數年,他從台灣到大陸,接連開了十家分店,專攻不同的群眾市場,每個月的營業額,都穩定地達到數百萬元。 如果他始終抱著窮人思惟在接案子跑單幫,總有一天會面臨無法用勞力工作,被市場淘汰的一天,但是在建立一套系統之後,他就不再是自己一個人赤手空拳拚經濟了。 即便是電視上看起來光鮮亮麗的偶像藝人,也知道藝人的黃金歲月非常短暫,因此藝人們紛紛將所得用來投資副業,而某位當紅知名偶像藝人,就很懂得為自己建立系統,打造屬於自己的印鈔機。 一開始,他除了拍戲唱歌,也在網路拍賣自己使用過的帽子或T恤,獲得粉絲的廣大迴響後,再推出個人自有品牌服飾,接著更進一步將收入轉為房地產投資,在世界各地置產。 當這個藝人開始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和軟體公司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轉變成印鈔機模式了,現在,他甚至可以將拍戲唱歌當成興趣,不用擔心下一個通告在哪裡。 因為每天有數百個人努力為他工作,鈔票不斷流入他的帳戶,他可以盡情投身在最愛的演藝事業中,沒有後顧之憂。 一個人不可能口渴了,才拿著水杯到河邊裝水,想要時時都有水可以喝,你就必須建立一個源源不斷的「系統」。 在系統建立之初,一開始,或許你必須用水桶去提水,但接下來就要試著拉水管接水,最後更進一步匯集資源,建造水塔和水庫來儲水。只要系統建構完成,你就能享受只要一打開水龍頭,就有水可以喝的生活。 我能體會一個二十幾歲普通上班族,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下,日子過得有多苦,但是再怎麼艱難,你還是有從谷底翻身的機會。 在三十歲之前,你想要扭轉窮一輩子的命運,就是想辦法為自己量身打造一台印鈔機,比起買個紫水晶洞放在家裡招財,還不如創造一套系統,這才是真正「適者生存」的致富法則。 書籍資料 書名: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2:想脫離「貧性循環」,就必須打造自己的「印鈔機」 作者:狄驤 出版日期:2014/01/01 出版社:智言館 狄驤 暢銷書作家  為人淡泊名利,唯獨偏好經濟遊戲。 所謂偏好經濟遊戲,不是指數鈔票的快感,而是享受破解資本階級變魔術撈錢的快意。 作者認為:資本主義這個大賭場裡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玩人的莊家,一是被玩的賭客。 如果我們八字不好,無法成為吃人的莊家,那麼,至少要當一個不被人吃的賭客,這是作者行走江湖的鐵則。 作者目前客居台北,為《Reach+上班族達陣Mook》總主筆。 著有:《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富不是命定,而是習性使然》、《沒本錢,照樣創業賺大錢》、《其實,鈔票不是錢,不景氣也不是壞事》、《10年後,你想成為流浪漢還是富翁?》

公司辦20周年活動,祝公司20周年生日快樂

2017年10月14日
公開

今天公司辦20周年活動,公司大手筆送POLO衫衣服/帽子/背包/辦園遊會還有送吳寶春得獎麵包當伴手禮,還記得公司辦10周年時Sandy有帶Sam到台中后里參加公司辦的10周年騎單車活動,Sandy相本有10周年跟集團李焜耀董事長合照,不知不覺已經待在這家公司已經14年了,感謝公司這些年來付我勞務報酬,讓我可以順利在10年內繳清房貸,讓Sandy有積蓄可以買基金+股票理財,度過2008金融海嘯才知自己真金不怕火煉(金融海嘯公司資遣好多員工,當時自己也擔心被裁,還好我的一技之長讓自己順利做到現在還在職)Sandy其實規劃退休已經一段時日,年齡大了也不想被人喊來喊去做事,若這家公司長壽的話,希望自己可以再做6年湊個在同一家公司幹20年的紀錄,一邊工作一邊存退休金,希望在完美的55歲之前可以退休,靠自己存的退休金每月提供的被動財養自己,從今年6月至今Sandy每天都一早到公司的健身房運動,希望改善自己的代謝率及改善自己體態,邁入中年真的少吃少動會每年增胖,所以真的要多動,增加自己的肌肉,自然脂肪率就會下降~ 今天Sandy帶媽媽和Sam一起參加公司20周年活動,公司很大方連參加的親友也送POLO衫衣服/帽子/背包/園遊券員工200元親友每人180元,還送全家福照及相框,結束活動還有送伴手禮吳寶春得獎麵包,能在幸福企業上班真幸福,Sandy最愛的是公司每年一定會調薪和每年除了年薪14個月,還有年終和年中紅利,所以Sandy還要繼續賣老臉工作下去,現在外面大環境真的很不好,如果太早退休,再也找不到像現在這種有薪資福利的企業了,今天看新聞才知股王--大立光徵人起薪竟然才26000元台幣,這萬物皆漲的年代,26000元台幣要如何過生活?股王--大立光,真的太扯了,Sandy當年2003年進這家公司起薪就談到32K,工作14年了,只有金融海嘯那年沒調薪,其他幾年都是每年調薪,最少每年都會調3~4%,Sandy記得自己有一年調最多,一次就調3000元,比起之前在龍巖上班有尊嚴多了,以前在龍巖做,唯一調過一次是調薪300元,真的是跟現在這家公司天差地遠,真的很感恩,感謝公司這幾年付我薪水,調漲我的薪水,讓自己年薪+自己善理財年收入才有佰萬以上,感謝公司讚嘆公司,祝公司20周年生日快樂~~未來希望自己年收入倍數成長順利退休~~~加油!!!

管控預算》根據收支狀況做規畫 減少非必要開支

2017年10月13日
公開

其實管控預算Sandy一直都有在做,減少非必要開支,現在的武力全副進攻海外基金,每月扣款金額都超過3~4萬(股票去年買太多現在已經減碼,前幾月股票除息入帳後就趁股市獲利了結,把獲利的錢慢慢移轉到扣基金,最後還是覺得基金是自己的最愛~~哈),前陣子基金淨值掉下來Sandy還會穿插單筆一次申購,前幾個月還每月扣超過4萬甚至到7萬,沒辦法誰叫自己買基金買上癮了,聞到錢的氣息就會很開心壓~等到存告一段落就要開始準備規劃旅行了,今年因為媽媽腳開刀無法出國,忍耐好久不能出國,沒關係多存一點累積多一點旅遊基金~加油!!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WebArticle.aspx?ID=65571 管控預算》根據收支狀況做規畫 減少非必要開支 撰文者:劉姵呈 更新時間:2017-10-14 想要成功存下第一桶金,在記帳之前,還有更重要的事,就是建立預算與隨後的管理、檢討。大多數人剛開始理財,會先從記帳著手,但若沒有預算的觀念,就算記了帳,也不知道要做什麼用,因此記帳前,先學習幫自己的每月、每年收支進行「預算管理」。 預算管理聽起來很高深,其實並不複雜,首先根據自己的收支狀況,建立假設的預算基準,這個基礎當然要愈精準愈好,不過現實的狀況是,剛開始做一定落差很大,不過別氣餒,慢慢修正,後面就會愈來愈精準。 想要存下第一桶金,在薪水入帳後,一定要先做的事情是「儲蓄」,當你先把一部分的錢留在自己身上,剩下的錢就是支出。支出依用途分為「需要」和「想要」,接著再往下細分成「固定花費」與「浮動花費」,依照「用途的必要性」去思考這兩種花費可以區分出哪些類別,才不會讓自己因為一時衝動而動用到其他必要性較高的類別,影響生活品質(詳見圖1)。另外,固定花費比較不需要進行預算管理,原因在於每個月的這項花費已經是固定金額了,因此,在這裡我們會教你的是如何控制浮動花費的預算,簡單動手做做看,你會發現,原來管控預算有那麼多眉角! 關鍵心法》列「待購買清單」與「已重複清單」,避免多買 常常我們去逛街的時候,該買的東西反而沒買到,卻因為打折或促銷意外添購了一堆其他的東西,有可能會超出浮動花費的預算,因此要列出待購買清單與已重複清單,依照需要時間點及已囤貨狀況詳列出來,避免買了好多重複的東西,也省去比價的時間。 「待購買清單」因為是列出購買的商品,所以要預估需要此商品的時間點,以及登記購買狀況。當已經購買商品,或是發現其實已經有囤貨了,就可以刪除品項;也有可能覺得還不急,可以在購買狀況欄註記提醒自己,預算足夠時再採買就好。 另外,列出「已重複清單」是避免造成「總是不知道自己買過」的狀況,且必須登記囤貨量,以及每樣商品的保存期限,避免放在庫存太久或因為過期而造成浪費。         在管控預算中,「比價」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如果你想要更省錢,不妨試試看「尋找替代方案」。像是女生最容易花超過的項目就是衣服、包包,但存錢達人禹安和他的太太會搜尋其他替代方案,例如上網購買便宜二手衣服、逛二手市集,只要稍微挑選過品質,其實都可以用得很久,又不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實戰操作1》編列預算表 Step1》為了讓每一塊錢都能依照它的用途發揮功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編列預算」,建議可以依照個人的花費負擔狀況,合理編製浮動花費中各個項目的預算,若想要每月還有盈餘,能夠撥到其他用途,又可以有合理的花用,那預算的控制就真的非常重要! ヾ預算分配:如果一開始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做預算,可以先從記帳下手,一旦有了預算基準之後,就要學會先建立預算表單,並嚴守預算。 ゝ實際支出:每個月根據記帳紀錄去統計各項目的實際花費。 ゞ誤差值:用誤差值來檢視預算編列執行效率,若預算編列錯誤時,還可以即時做調整。 々小結:若是正結餘,代表預算控制能力佳,就可以編列為下個月的預算作累積使用,或者挪去儲蓄和投資用途;若是負結餘,就要檢視哪一個項目預算是不是低估了。 實戰操作2》建立比價清單 Step1》除非有認識的管道或是直接跟批發廠商購買,否則買東西大部分都沒有「絕對便宜」,而只有「相對便宜」的狀況。因此檢視哪個價位是相對便宜與合理,就可以考慮下手。 ヾ比價項目:關鍵在於列出比價的品項必須是以「同一規格」來記錄,這樣才能夠知道哪一樣商品最便宜。 ゝ通路:建議列出比較常逛、或離家比較近的通路。 ゞ價格:同一規格下的「最優惠價格」。有時候透過比價紀錄會發現,印象中的大賣場通路不一定賣的最便宜,有可能會因為會員折扣或店內促銷而有不同的結果。 Step2》如果你沒有時間逛街記錄比價結果,網路上也有很多比價的整合平台,若是要購買較大型的商品、非消耗品,以及附近通路不容易買到的3C�日用品等,建議可以利用這個方法,先查好價格,再前往通路體驗或試用,省去逛街的時間成本。 比如說,下載飛比價格App,至首頁輸入ヾ想要的品項或品牌關鍵字,依照ゝ「價格範圍」篩選,就可以搜尋到相關購物網站的商品資料。       

(勵志文)「忍耐」的威力比複利效果更驚人

2017年10月12日
公開

Sandy 就是在 2003年國曆七月買下現在這間三房二廳二衛二陽台+ B1 11坪平面大車位,當時這間屋齡只有6歲回頭現在看來,買到真的賺到,不過當時手上頭期款繳完身無分文了,想想自己真敢,當時自己才28足歲 ~ 真TMD利害~感謝老天爺現在Sandy正在等第二個房市落底機會想換大房,希望老天爺成全我這個願望,反正現在就先蹲著看,慢慢看著房市崩盤~~~Sandy是個很能忍的人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02-93927-「忍耐」的威力比複利效果更驚人 「忍耐」的威力比複利效果更驚人 兩位神祕大戶分享長線致富祕訣 撰文 / 歐陽善玲 出處 / 今周刊 708期 一位是縱橫兩岸三十多年的神祕投資家,一位則是獨具慧眼、擅長「養股王」的股市大亨。兩人以敏銳的投資眼光,點出長線選股要訣,並將長年累積的投資智慧與讀者分享。 六月中旬,我們拜訪一位縱橫兩岸三十多年的神祕投資家。這位投資家在大陸B股賺到巨額財富,目前隱身於台北市一流豪宅,過著極為低調自在的生活。 長線布局兩岸股市,他總能立於不敗之地,每每在大獲全勝後,就悄然離場。如果小散戶能向他提問,一定會想知道,在股市中他如何修煉,才有今日這番成就? 這位神祕大戶,正是一位長線投資奉行者。數十年豐富的股海經驗,淬鍊出投資智慧,雖然深奧,卻能讓人細細體會。 他態度從容地說:「不是只有賣股票要有長期忍耐功力,買股票也一樣要忍。投資,就是要在門可羅雀時進場,車水馬龍時退場。」 神祕大戶的投資修煉�靠修養克服人性的貪與怕 「二○○二、○三年,我只做了兩件事,一是買房、一是買股。」這位股海老手悠然地說。當時,全球景氣處於這樣的環境:主要國家經濟衰退,美伊戰爭一觸即發,美元、美股巨幅下滑,金融市場波動劇烈;隔年,台股受到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擴大衝擊,指數連日重挫百點、最低殺到四○四四點。投資機構發出聲明,疫情對台灣經濟發展相當不利。 當大家急著拋售時,就是該我進場了 當悲觀氣氛凝結,小股民深陷泥淖,動彈不得;大戶卻不動聲色,進行「你丟我撿」,在股市、房市中輕鬆掃貨。SARS風暴後一年,台股高點站上七一三五點,漲幅高達七六%,再次印證「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 「耐心等候機會及好價格,是投資能夠勝出的關鍵。這也是長線投資的好處,時間拉長,總成本就能降低、買得夠便宜;當然,進場時機也很重要。 」神祕投資家笑說,「對我而言,長線投資最痛苦的事,就是發現買貴了。所以當大家不要股票、急著拋售的時候,就是該我進場了。」 不過,投資要做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境界並不容易。歸根究柢,仍在貪、怕二字。老前輩一語道破,「過分貪婪,是來自過分恐懼。這兩者都是與生俱來,只是程度深淺問題。要學會控制,必須靠修養及知識來修煉。」簡單講,就是貪,但不能太貪;恐懼,也不能過分恐懼。 要有相對高、低點獲利的修養 他進一步詮釋,如果一個人老想著買在最低,賣在最高,全宇宙好處都給他一個人撈盡,最後一定會有報應。「這種人,買他的股票會被套在最高點,一定死;賣他股票的人,被迫賣在最低點也會死。投資不要想做這種事,要有相對高、低點獲利的修養,要留餘地給其他人賺。」 但話說回來,沒有人能準確預知頂部跟底部,大概只能知道相對低點及高點位置,所以投資一定要分批買進。神祕大戶不客氣地說,「持有鈔票的人,長期來看最笨,那只能當作暫時的避風港。就像打拳擊,一定要有出拳機會,但不能兩手出拳,下一個風險承擔不起,就叫做『束手就擒』,永無翻身機會。」 除了靠修養來控制貪跟怕,想長線致富,還要有勇氣面對無知。「人要懂得求知,但不是要你無所不知,而是要知道自己哪裡不足,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他形容,有些人錯把無知當有知,就很麻煩。勇敢面對無知,柔和調適,是很大的智慧。達爾文的進化論說的是「適者生存」,股市也一樣,最後存活下來的,是適者而非強者。 偏偏很多人想不通這點。努力成為強者、搶著當市場第一,所有痛苦跟著排山倒海而來。這就是無知,有知的人不會貪婪;在市場恐懼下,也會變得堅強而勇敢。如果心境不能超脫俗事,那就學學神祕投資家,遠離塵囂、強迫自己跟市場保持一定距離。 保持距離,培養自我調整能力 習慣短線操作者,一天不看盤,就覺得心癢難耐。太貼近市場,所有雜訊一古腦兒灌進來,心情絕對大受影響,要做出正確決策機會也不高。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家--股神華倫.巴菲特,就曾在一九九九年股東大會上,開玩笑說:「如果我在股市開盤期間常溜去看電影,那麼你們應該會賺得更多。」 資深大戶認為,股票要做得好,就要保持距離。他比喻,就像欣賞一幅畫或一件藝術品,最美的角度,是調整到最好的距離。「太遠,看不清楚;太近,看了又頭昏,保持適當距離,才能享受其中、感到自在。」投資,要能夠放下,講求平衡。而股市是動態調整,學習如何在動態環境下取得平衡,懂這個道理,就能適者生存。 不過,即使是身價驚人的神祕投資家,長線投資路上也會遭遇挫折。「我也有很長一段時間在谷底煎熬,那時就會少看盤,多聽古典音樂或喝茶。我會想,天命如此也沒辦法。」他認為,股票真正的酬勞,是長期忍耐的報酬,在這過程中,一定要有定性。因為多數時候,看得到未必吃得到;而「歡喜做,甘願受」境界,更是投資最高修養。 如果投資成功的條件,是要有認知、勇氣及自我調整能力;那麼長線致富的要素,應該還包括眼光、魄力及膽識。 股市大亨的選股祕招�押寶明日之星 賺進上億元 另一位頭腦冷靜、獨具慧眼的股市大亨,靠著投資賺到數十億元資產。他長年押寶的公司,後來不是變成股王,就是同類型股票中股價最高的。挾其「最會養股王」的光環,問他最重要的選股指標是什麼,他說:只有企業經營者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甚至連財報都可以不用再看了。 這位投資電子股起家的股市大亨,選股重視邏輯性。他認為,一位不好的經營者,要做出漂亮的財報數字很容易。因此,對股市投資人來說,選股、選標的雖然重要,但都不如挑對老闆及經營團隊。這,才是長線致富的第一步。 企業經營者是否可靠? 「理想的企業經營者,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技術要夠專精,也就是專業領導;二、做事要很努力,對公司一定要盡心盡力;三、為人操守要正直。」如果真要挑選,台灣企業家符合上述三項特質的,就是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及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 如果投資高科技產業,經營領導人的學歷背景,也要一併納入考量。「如果投資電子股,我會看老闆學歷,若是台、清、交、成大畢業才會考慮。」他解釋,這樣並非瞧不起學歷不起眼的企業家,而是為充分了解高科技技術,老闆的程度要很高。加上電子儀器技術複雜,研發更需要一流人才,領導階層的視野及格局,就相當重要。 好的老闆,還要配合對的產業,才能激出長線投資火花。「掌握未來主流趨勢產業,就能享有勝出的機會。」他說,目前來看有四大產業最具潛力。包括中國通路、網路消費、軟體開發及IC設計。 其中,中國大陸工資調漲,購買力增強,至少未來五年投資展望,都相當樂觀正面。 是否符合大環境趨勢? 進一步解釋,長線投資首選產業,最好是沒有產能限制、著重技術研發。因為,資本密集的代工產業,產能有多少都可計算出來,這樣的企業成長空間小、毛利相對低。要期待高報酬,除非遇上大缺料題材,廠商才能以供給減少為由,調高價格。不過儘管這樣,最後也才多賺一點,將時間拉長來看,價格又回復先前水準。 尤其,中國大陸低廉的勞動成本優勢,隨著富士康調薪,已慢慢消失。未來,台資企業將面臨轉型陣痛期。一旦失去中國土地、勞力紅利,公司營運成本上升,對獲利就有直接影響。另外,所謂「大樹下好乘涼」,挑選產值規模大的產業,再從中找尋關鍵零組件廠商,長線要獲勝的機率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要從趨勢產業中挑出具核心競爭力的公司,觀察重點,在產業技術是否夠特別。「最好的選擇,是別人有的,我也有;但我卻掌握了其他人沒有的致勝武器。」像大潤發布局中國通路,在戰略上相較其他賣場,就略勝一籌。 這位股市大亨強調,對於趨勢判斷的敏感度,是日積月累而來。平時大量閱讀財經書報,增進投資知識,不但能訓練判斷消息真假的能力,還可以藉此磨練挑選產業的邏輯力。 是否穩定配發高股息? 對資深投資大戶來說,股市沒有不能做的行情,只有不會做股票的人。相信「永遠可以找到新的機會」,是他們和小散戶最大差異。股市大亨建議,一般投資人可先累積一筆資金,再用積蓄、以二到三年時間為考量,看到好的機會就跳進去。 「像匯豐銀行就是香港人的生財工具,只要手邊一有錢,就會去買匯豐銀。但兩年前金融海嘯,匯豐股價大跌,哭死一堆人。不過即使這樣,投資人損失也有限。因為長年配股配息,怎麼算,投資都獲利。」 再看,台塑四寶(台塑、台化、南亞、台塑石化)及電信三雄(中華電、台灣大、遠傳)每年股息股利至少有六%到八%。反觀過去五年,銀行利息都不超過二%。長期配發現金股息,保守來看,對投資人等於是安慰獎,也較符合人性。對退休族群來說,這種同時具備定存及穩健成長的概念股,雖然發不了橫財,但可享受社會經濟發展果實,也是不錯的選擇。 一位奉行長線投資的證券公司資深顧問認為,股神巴菲特是長線投資最經典的代表人物,以他的投資成就,要說明長線投資比短線操作更有希望致富,一般人都能接受。也因為信仰巴菲特的股民變多,放眼投資市場,訴求長線投資的散戶,也有增加趨勢。「可惜的是,每個人都只學到一塊。有戰略,卻無戰術。」 還有一個關鍵在於相信巴菲特的程度,也就是如何奉行,才能將長線投資精髓發揮到百分之百。「像ROE(股東權益報酬率)是巴菲特最重視的選股指標,因為這代表一家公司主要財務結構、獲利能力及經營效率。但一般人卻未必能深入了解這個數字的意義。」 另外,想做巴菲特絕不能每天盯盤,股價不再是決定買賣的唯一條件;每月營收變化也要準確掌握。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對產品生命力的判斷,及選擇企業領導人與經營團隊的眼光。 表面上看,是把投資變得更簡單,但真正執行起來,要先克服人性弱點,不如想像中容易。 師大副教授朱文增指出,台股究竟能不能「長相廝守」,只要把過去加權指數還原後的報酬率,與銀行定存利率相比就知道。以七月九日台股收盤七六四四點來看,還原權值後指數約九九一八點。也就是九年前,投資人若在指數相對低點、四千點時進場,放到現在報酬率翻兩倍,就遠優於銀行定存。 但話說回來,長線投資核心問題,還是在人心、人性。而從身價數十億到百億元的投資大戶身上,不難看到「忍耐」的威力,其實比複利效果更驚人。 禮正投顧總經理毛仁傑說,常聽身邊朋友抱怨,「如果當初能放久一點,一定可以賺更多。」類似這樣的經驗,十位投資人有九位會遇到。換句話說,從歷史經驗或透過大師級的投資家告白,長線投資才能真正致富,是一般人都能接受的簡單道理。問題是,知易行難。 毛仁傑分析,長線與短線投資的差異,在於長線投資持股時間拉長,期間有可能遇到四○%、五○%的波動;投資者必須能夠忍受,才能放長線釣大魚。而短線操作者,必須每天盯盤,對市場消息極為敏感,這些人以「累積小勝為大勝」方式致富,和長線一次性的勝利,兩者邏輯完全不同。 但,市場時而風和日麗,時而驚濤駭浪;要準確抓住每一次波動,是不可能的事。「真正賺大錢的,幾乎都要靠長線投資。」毛仁傑直言,像公司大股東被迫長線投資,短時間必須忍受市場波動,但最後反而成為巨富。一般人沒有長期持股需求,要身體力行長線投資,EQ是關鍵。 他認為,長線投資執行難度高,擬定戰略前必須先克服幾項障礙;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個性,例如抗壓性、忍耐力;再來,要訓練投資眼光,很多人中途放棄、看到股價波動按捺不住,是因投資信念不足。 包括對持股不夠熟悉、對產業趨勢沒定見。 年輕人個性較衝,要做到長線投資更不容易。但可以用比較小的資金建立長線投資部位,經過幾次的良性循環,嘗到獲利果實,或許就能逐步建立長線投資習慣。不過,習慣最終仍要靠毅力養成。能夠踏出第一步,距離致富目標也就更近了。 /BOX/ 神祕投資大戶長線投資3大關鍵心法 心法1:耐心等候機會及好價格,是投資能夠勝出的關鍵。 心法2:不要求一定要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而且要分批買進。 心法3:股票真正的酬勞,是長期忍耐的報酬,在這過程中一定要有定性。 股市大亨3大選股策略 策略1:挑對老闆及經營團隊,這才是長線投資致富的第一步。 策略2:掌握未來主流趨勢產業,就能享有勝出的機會。 策略3:選擇穩定配發現金股息的企業,長期下來,怎麼算,投資人都獲利! 長線投資語錄 股神巴菲特: 1. 若你不打算持有某檔股票達10年,那麼,10分鐘也不要持有。 2. 我最喜歡的持股時間是永遠! 3. 買股票時,應該假設明天開始,股市要休市3到5年。 4. 如果你不斷地跟著風向轉,那你就不可能會發大財。 5. 耐得住時間考驗才最真實,能讓你賺到大錢。 長線投資語錄傳奇操盤手 彼得林區: 1. 我每年「也會」花個15分鐘看看股市走勢。 2. 股市最佳的賺錢途徑,就是投資一家已獲利數年,並絕對會一直成長下去的小型成長公司。 3. 在短期內,上市公司經營得成功,股價不一定就會有所反映;但長期而言,利多不漲,正是賺錢的好機會,要買好公司的股票,還要有耐心。 4. 股市下跌正是撿便宜的好時機,這些便宜貨是那些驚慌中逃離風暴圈的投資人所丟出來的。 5. 假如股票下跌,但基本面仍看好,就不該賣掉,甚至要加碼買進。 長線投資語錄 投機大師科斯托蘭尼: 1. 要有耐心,因為任何事情都不可預期,發展方向都和大家想像的不同。 2. 只有看到遠大的發展前景時,才可買進股票! 3. 我的證券交易格言是:看重小利的人,不會有大價值! 4. 多數的基金經理人表現,比手中握住同一檔股票長達30年的家庭婦女還要糟糕得多。

600萬如何在10年變身千萬 每月還有4萬元的收入

2017年10月02日
公開

Sandy自從解掉銀行的基金直接跟投信買基金後,手續費省了近上萬元了,既然知道過銀行的手,銀行就又抽成,不如做好功課直接跟投信買基金省大筆手續費~ 今年在2月生日,投信給自己手續費單筆優惠0.1%,適逢基金低點,Sandy就單筆50萬買了一筆手續費才花500元,正常來說一般單筆手續費頂多最便宜到0.5%,0.5%的50萬手續費是2500元,跟0.1%差了5倍,2500元再加500元可以再扣一筆3000元定期定額阿~~ 這種錢部省要省啥呢~有沒有獲利也要加手續費計入算淨利才能算淨獲利~Sandy就是一點一滴這樣慢慢省東省西的存錢的,存錢的不二法門是精算和在生活上大大小小精打細算節省才能早日財務自由脫離貫老闆的壓榨~~加油啊Sandy!!!年底要達標自己人生的 KPI,債券基金要做到能月收息20000元以上~~45歲前要達到自己設定的存款金額. 錢真的越來越薄了,沒加緊理財真的會被通膨打敗阿~ 600萬如何在10年變身千萬 每月還有4萬元的收入 撰文者:詹宛霓 更新時間:2017-08-15 Q》今年50歲的明玉好不容易存到600萬元,準備拿來當自己的退休金,但她試算了一下,每個月醫療、娛樂等費用加一加,最起碼得花上5萬元以上,這樣只夠她花16年。這可怎麼辦才好? A》明玉可將這600萬元投入每年年化報酬率約5%的債券型基金,如此到60歲時已累積977萬元的本金。之後若靠領息,每月就有4萬多元的收入,加上勞保、勞退就超過5萬元了,且不花到本金就能領到身故為止。 根據勞動部2013年發布的「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顯示,勞工規畫退休後的生活費來源,有7成來自於個人儲蓄,其次才是企業和政府提供的勞工退休金和勞保老年給付,顯然大部分人的退休金還是靠自我準備為主。 雖然許多人都認知到只靠政府和企業提供的退休金是不夠的。但根據《Smart智富》月刊2012年的「政府退休基金網路調查」顯示,儘管大部分的人已認命退休金必須靠自己來存,但被進一步問到是否有信心補足退休金缺口時,回答沒信心的受訪者卻高達6成。 債券型基金占退休金比重最好逾65% 適合三明治族、本金少的投資人 準備退休金真的那麼難嗎?基金教母蕭碧燕認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依賴有固定配息的金融投資商品」,包括配息式債券型基金、銀行定期存款,或年金型的保險商品。她本身就是將債券型基金作為退休的核心資產,每月配息再滾入股票型基金放大報酬。尤其是三明治族,由於可用本金有限,準備時間少,更應該仰賴報酬率較高的債券型基金來準備退休金,蕭碧燕建議:「(債券型基金)占退休資金的比重最好在65%以上,效率比較高。」 「能創造現金流」的特色,使債券型基金適合作為退休配置的一環,以配息率能夠達到5%、6%的高收益債基金為例,如果投入1,000萬元,每年可以領回60萬元的收益,每月可有5萬元收入,加上勞保與勞退,退休生活愜意自在。 就像買房收租一樣,只要在價格低點買進,就算之後短期房價下跌,只要不賣就不會實現帳面虧損,還能持續帶來固定的租金收益。想靠債券型基金存退休金,只要選對績效好的基金、在殖利率高的時候買進、認清市場忍受波動,就能用債券打造穩健的退休現金流,要點如下: 要點1》選擇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基金 在配置上,可以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債基金兩者混搭,像是蕭碧燕就會以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債(詳見TIPS)各半,每年能夠達到至少6%的配息。這部分是她存退休金的核心配置,屬於長期投資,因此,就算帳面價格漲了也不會賣。 一般來說,會建議高收益債的比重要比新興市場債來得高,因為高收益債投資的標的是歐美國家的公司債,新興市場債投資的是新興國家的公債,再加上匯率風險,波動會較高收益債來得大。因此,拉高高收益債在資產上的比重有助於減少整體資產的波動情況,退休族才不會抱得「心驚驚」。 首選全球高收益債 並搭配亞洲高收益債放大報酬率 由於市場會輪轉,如果不是專業投資人,很難判斷接下來上漲的是成熟市場還是新興市場。有鑑於此,在高收益債的選擇上,建議選擇「全球高收益債券」(此簡稱「全高收」)。政大財務管理學系副教授吳啟銘解釋,全球型基金的投資組合和區域都夠分散,經理人會依照市場情況進行調整,比較能掌握全球投資機會。 蕭碧燕建議,如果已經有全高收,第2筆資金可以買亞洲高收益債(此簡稱「亞高收」),這樣配置比較平均。由於全高收投資內容有8∼9成分布在美洲、歐洲,因此先買了全高收,再買美高收或歐高收根本是重複購買。 另一個原因是,亞洲國家大部分都是新興國家,主權評等都不會太高,以至於影響公司債的評等。評等低的公司因違約風險高,貸款要付出的利息就更高,因此亞高收的票面利率通常會比歐高收或美高收來得高。 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專任助理教授朱岳中則建議投資人,也可參考投資時間的長短,以及自身的投資屬性。若是準備退休金的時間大於15年、投資屬性較積極的投資人,可把80%的資金配置在高收益債基金或新興市場債券型基金,剩餘20%資金則配置在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若是準備退休金時間在10年內、投資屬性較保守的投資人,就該顛倒配置,80%資金放於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20%的資金配置在高收益債券型基金或新興市場債券型基金。 如果要想再多一些報酬率,則可將2∼3成的資金,配置在全球股票型基金中,既能增加報酬率,又能因投資全球而降低風險。 投資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前,需留意景氣循環 投資人必須認知到,在持有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債的期間,會因為景氣循環而出現4種報酬情況,投資人可以事先做好心理準備,當事件發生才不至於恐慌性殺出: 1.復甦期:由於各國央行逐步升息,導致債券和市場利率利差縮小,價格不具吸引力,因此此時適合續抱領配息。 2.通膨期:景氣處在最熱的情況,由於市場利率高,因此資金會從高收益債撤出,此時會產生小幅的資本利損,但加上配息仍為正報酬。 3.衰退期:各國會開始降息,此時因景氣差導致公司倒帳,因此違約率會飆高,造成債券價格下跌,就適合逢低加碼買進。 4.趨緩期:因為各國市場利率都很低,利率高的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債價值因此浮現,需求增加而推升價格,價差配息兩頭賺。 要點2》基金短、中、長期績效表現突出 至於要怎麼選才能挑出好基金呢?基本上,只要確定是大公司、成立時間夠久、績效夠好就夠了。在基金績效上,可以選擇長、中、短期績效都好的(操作步驟詳見圖2)。 跟同類型基金相比,不論短、中、長期績效都能名列前茅的基金,證明不論市場好壞,基金都能有超出同組別的表現,買這樣的基金績效不會大起大落,較適合作為退休金的配置。 要點3》觀察基金體質實務操作 接著,可進一步觀察基金基本資料: 1.基金成立時間:最好超過5年,代表基金能撐過多空循環考驗。 2.投資組合配置:可以觀察基金實質的投資標的。例如,「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就包含36.09%高收益公司債券、16.98%美國國庫券,以及15.22%新興市場債,代表此檔基金投資以公司債和政府債券為主。 3.配息率:一般來說,基金配息率愈高愈好,但如果配息來源是本金怎麼辦?其實配本金這件事主要是看你買進的價格,舉例來說:如果用10元買進一檔基金,基金淨值跌到9元,這時候就算配息也是配到本金。 如果在5元買進,對你來說就是從5元漲到9元,有資本利得,就沒配本金。 由於大部分基金網站上公布的配息率都是以「每單位配息金額除以配息基準日當天的淨值」,建議計算還是以買進當天的淨值較正確。 要點4》用電子交易平台買基金成本最低 另外,蕭碧燕提醒存退休金的投資人,最好選擇能夠避開0.2%信託管理費的申購基金管道。由於信託管理費不像申購手續費是一次性的費用,而是依照天數計算(信託金額×年率×持有時間),因此投資期間愈長,收取的金額愈高。 在蕭碧燕的基金紀錄表中,除了常見的買進日期、淨值、單位數、匯率、每個月領到的利息等資料外,還會有手續費和信託管理費當作利息的減項,進而算出每筆基金投資的總報酬率。 想享有低手續費又不想被收到信託管理費嗎?投資人可直接到投信開戶或上電子交易平台買基金,除了免收信託管理費外,還能享有手續費折扣(詳見表2)。且現在電子交易平台只要填妥資料就有相關人員會前來協助辦理,想在投信開戶也可以線上先填資料再寄送回基金公司,不需再親自跑一趟。

存退休金排在買房成家後? 晚10年開始投入金額要加倍!

2017年10月02日
公開

看完下面這篇文章,Sandy好像覺得換房可以緩緩了不急,先存錢要緊阿!最近一堆朋友勸Sandy,都在2013年繳完房貸了,何苦再不惑之年再背新房貸呢?目前現狀是想考慮換大一點的房子來住,不過房價一直還那麼高就不是很適合下手,只好等待好的時機了,晚10年開始投入金額要加倍!還好Sandy早點知道存錢的重要,提早出社會歷練雖然比同齡的女生還歹命但現在可是比同齡的女生好命太多了呀~能賺錢給自己花,能獨立自主真的是一種幸福,感謝當年18歲的自己,雖然辛苦半工半讀,但辛苦總是有代價.感恩老天爺厚愛~ 有房又有閒錢理財,重點還有不錯收入的工作可以做真的很幸福也,如果到退休年齡公司還存在的話,Sandy仍然會繼續工作唷~頂多做到50~55歲Sandy就要雲遊四海當背包客去了~最棒的狀態是50歲退休還保有體力可以當花甲背包客 ~ 哈哈~總之理財要達標才能當花甲背包客. 存退休金排在買房成家後? 晚10年開始投入金額要加倍! 撰文者:鄭 杰 更新時間:2017-06-01 什麼時候該開始存退休金?答案是「現在」! 許多人儘管知道儲備退休金,對於因應人生下半場的重要性,但是,許多人卻也往往因為覺得退休還是20年、30年,甚至40年之後的事情,還未迫在眉睫,所以容易一再拖延退休金的準備計畫,總是把退休規畫放在人生順序名單的最後。但小心,這樣做浪費的將是你珍貴的「時間紅利」。 摩根投信在2017年針對國人的退休狀況進行調查,發現台灣民眾雖然普遍對於累積退休財富的有所提升,但是卻「眼高手低」,僅僅只是意識提升,但是行動面卻明顯不足。 證據就是,無論是20世代、30世代、40世代、50世代、60世代都普遍認為退休準備金應該要有1,400萬以上的水準。但實際狀況是,無論是哪一個世代,準備好的退休資金卻跟理想都至少有1,300萬元以上的差距,讓退休「理想」轉眼間就變成遙不可及的退休「夢想」。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呢?最大原因不外乎兩個,「時間」跟「投資工具」,其中時間更是重要因素,因為時間能夠帶來的是威力驚人的「複利效果」,隨著時間愈長,複利替你退休金準備增值的效果就愈加明顯,也就是愈早開始準備退休金,你前期準備所需投入的資金就愈少,負擔的壓力也相對更小。 複利威力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光只是這樣說,多數人可能都很無感,讓我們來實際算給你看! 假設你預計在65歲退休時,並期望要有1,200萬元的退休金,如果你從25歲就開始利用年報酬率7%的投資工具來準備,那麼在這40年的時間內,你平均每個月只需要準備4,572元來投資就足夠。 但若是你起步晚,等到35歲的時候才開始籌備退休金,一樣也運用7%報酬率的工具,想要在65歲時擁有1,200萬元的退休金,那這時你就必須每個月拿出9,837元才能達到,此時每月所需投入的資金足足是25歲就開始投資的2倍以上!可以想像,若是再更晚開始準備退休金,每月所需要投入的金額就會要更多。 或是,若你不想要提高每月的投資金額,但一樣想要達到同樣的退休目的,那麼此時你就需要選擇更高報酬率的投資工具。然而,報酬跟風險是相應而生,高報酬的另一層意義也就代表你必須要承擔更高的風險,對於以存退休金為目的一般人來說,高風險的投資工具並不是很理想,因為若是操作不當,承受的損失也會很可觀。 人的一生各個階段當然會有各個不同的財務目標或是慾望,有的人可能是要先還就學貸款、要購車、要旅遊、要成家、要買房等,總是會有新的事情跑出來妨礙你存退休金。於是,存退休金這個財務目標,就很容易因此在當下被人忽略,總是會想著「反正離退休還遠」、「我以後再多努力賺錢、投資來補退休缺口」,但是當這樣的想法跑出來的時候,你一定要有所警惕,因為準備退休金這件事,你愈早開始愈省力,反之開始的愈晚,你在退休路上恐怕就會走得更加辛苦,因為花的心力、資金就要更多。

洗牙。

2017年10月02日
公開

今天到了預約洗牙的時間,Sandy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進入診所(Sandy住家真的太方便了,樓下就有數間牙醫及診所,走路去就可以不用開車),Sandy因為已經太久沒洗牙了,最近在對自己大改造,洗完牙Sandy接下來要去皮膚科打雷射,每天早上的運動還是持續著,Sandy早上運動已經進行三個月以上了,每天早上早到公司,換好衣服到韻律教室跳鄭多燕,三個月下來體態已經明顯轉好,接下來是皮膚大改造,要做個雷射讓自己耳目一新.賺錢就是要花錢,正大光明花自己賺的錢真的是太開心,後天是中秋節公司獎金是發半薪,中秋節是4號,領薪是5號,這月口袋一樣滿滿der,過幾天中旬又有萬元的被動財債券入息,希望自己被動財可以做到自己的半薪數字一樣,這樣每月會更開心壓~ 洗完牙真清爽,剛好讓醫生幫自己確認自己牙齒狀況做牙齒保養,即便自己一天刷好幾次牙,牙齒還是被醫生檢查出需要回診治療~牙齒很重要壓~要好好保養,才可以用很久. 生活在台灣有健保真的太幸福了,在國外看醫生洗牙是上千元起跳的,大家要好好珍惜健保不要濫用健保阿~~ 我們先了解為什麼要洗牙。 國人口腔最常見的問題,「蛀牙」和「牙周病」大概佔了所有牙科問題的九成。這兩個問題主要都是「細菌」造成的。我們口腔裡面隨時都充滿細菌,漱口水沒有用,真的,不要再聽信廣告跟你說漱口水多棒。我們給病人用的器械是要經過高溫高壓消毒,如果只用漱口水沖一沖你敢用嗎?那你怎麼會相信漱口水可以讓你嘴巴裡面沒有細菌? 只要你是正常人類,基本上你每天都會進食,99.9%都是經過口腔(就算是吃流質食物也一樣)。經過牙齒就會殘留在牙齒表面縫隙,跟牙齒牙齦的交界叫做牙齦溝的地方。細菌們會很開心的享用你留給他們的食物。(所以正確的刷牙跟牙線使用的很重要) 飯後漱口?把口腔想像成洗碗槽就好,洗碗槽每天沖水你覺得洗碗槽很乾淨嗎?乾淨到你願意用舌頭去舔它嗎?這樣你就懂了,飯後漱口沒有用。我們從小被教育的「飯前洗手飯後漱口」根本是狗屎標語,飯後請正確刷牙用牙線。 扯遠了,我們回到開心享用食物的細菌。 蛀牙四要素:牙齒、細菌、食物、時間,缺一不可 今天不談蛀牙,但是牙周病也適用。而口內的細菌不可能完全消滅,因此重點在於食物跟時間。也因為95%的人都只有漱口沒有刷牙,所以過得舒爽的細菌就會大量繁殖成所謂的牙菌斑。 牙菌斑也就是細菌的部落(對,大量,大概比你覺得很噁心的蟑螂腳上的細菌還多),你今天吃完東西有刷牙了嗎?或是漱口而已?拿個乾淨的紗布(乾淨的衛生紙也可以),在你上下排的門牙表面擦過去,你會看到一層黃黃的東西,那就是牙菌斑(單位細菌比蟑螂腳還多)。牙菌斑長久了,就會變成牙結石(細菌部落蓋成城堡了)。臨床上有些清潔不好,甚至幾十年沒洗過牙的牙結石,都已經蓋成世界奇觀了。 結石太久,細菌釋放毒素破壞牙齒周圍的骨頭,就是造成牙周病的主要原因。牙結石,因為是結石,非常的堅硬,自己要用牙刷刷掉非常困難,這時候就會需要洗牙(因此定期洗牙絕對是必要的)。 而所謂洗牙並不是用水沖一沖,是用超音波洗牙機,利用洗牙機的高速震動把牙齒上的結石震掉。而結石越多越深,洗的越辛苦、需要時間也越久,而需要清潔的範圍越深就越痛。 結石周圍因為長期的慢性牙齦發炎,只要輕輕碰觸到牙齦就會流血,所以洗牙後幾乎都會或多或少的牙齦出血。有時候會有血流成河的病人,那不是醫生故意戳你,是你的牙齦發炎太嚴重(臨床上真的有遇過因為洗牙流血說要告醫師的,ok,好∼這種病人這樣的表現真的很棒呢∼) 當然太嚴重的牙周病需要做另外的治療,以後有機會再來討論。 當然洗牙也不是萬能,牙齒上的東西也不是只有結石,咖啡、咖哩、茶等食物的染色,煙垢、檳榔渣等,或是某些色素沈積,或是蛀牙、牙齒構造的溝隙(如同咖啡杯上的色素沈積,有些怎麼刷都刷不掉,喝完咖啡等色素食物立刻刷牙可以減少這種問題),這些都是洗不掉的,牙周病也沒有辦法光靠洗牙就能控制。 其他治療就不在這邊講太多,洗牙是一個定期的保養,健保給付每滿半年一次的洗牙療程,但也不要覺得醫生是貪你那掛號費或是健保洗牙的錢叫你回來洗牙(當然不能否認有少數醫生是如此)。 真的要說的話健保洗一次牙只給診所600點的點值(大概乘上0.87元),醫生幫你洗一次牙大概只能拿到200∼300塊。去你家幫你通水溝都不只這個錢,洗牙檢查講解的時間絕對超過那兩三百的價值。更不用說在國外洗一次牙動輒四五千台幣,有些地方還不是醫生幫你處理。台灣因為有健保,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而會希望你定期做保養的醫生才是真的幫你著想的。所以如果你半年內洗過牙,請老實的告訴醫生,不要讓醫師一天到晚做白工。(健保總額有限,那些覺得醫生只是想讓你多跑賺你掛號費的也不要來用浪費醫療資源了) 洗完牙,如果醫生還詳細幫你檢查、告訴你哪些問題要處理的,跟醫生說聲謝謝就是在健保制度下醫師的小確幸了。 回來保養洗牙臨床以及X光檢查,才能找到一些病人自己還沒發現的問題。小問題先處理,更勝以後花大錢來做重建。如果醫生要賺錢容易,就等你壞光光來拔掉植牙輕鬆多了,根本不需要苦口婆心跟你說太多。 政府強制規定車子每半年要做檢測,超過還會被罰錢呢,洗牙是健保給付讓你做保養,除了台灣以外任何的地方都是要花大錢保養的。在台灣你只要付少少的掛號費就可以享受到這樣的待遇,真的要好好珍惜。車子不見得每天開,但你一定會每天吃東西,車子好好保養都不見得可以用到二三十年了,一口牙齒你花了多少時間在照顧它們?你又希望可以用多久呢? 平時不花時間照顧清潔保養,政策上給你花少少錢就可以保養檢查的機會又不把握,真的要花錢做重建就別嫌為什麼做牙齒這麼貴了。 所以我們回頭看某些鄉民的高見: 「牙不能隨便洗,會被洗壞掉」 超音波洗牙機如果開到很大,對著牙齒直接施力是有可能造成牙齒受傷。但稍微有經驗的醫師都不會這樣做。所以基本上洗牙把牙齒洗壞這件事情是不太可能發生的。長期不洗牙造成的結石長城破壞牙周的機率大多了。 「洗牙牙縫會變大」 那是你牙縫本來就大,只是牙縫塞滿了結石,醫生幫你把結石洗掉你才會覺得牙縫變大了。 「洗牙很痛很可怕」 你久久洗一次當然很痛,醫生很認真幫你洗的很深也會痛,洗牙不是按摩當然不會很舒服。稍微的不適忍耐一下可以去掉以後很多的麻煩。 「那醫生洗牙技術很好都不痛」 有時候是技術很好,有時候是你真的沒什麼結石,但也有時候是醫生隨便交差了事…… 「那醫生超沒良心洗牙害我流一大堆血」 你超沒良心的,累積了幾年的結石叫醫生一次幫你洗完? 「洗完牙牙齒變粗粗的好像被洗壞了」 那是因為本來內側整片都是結石,你舌頭舔到本來平滑的都是結石(對,很噁,可是你每天都舔得很自然)摸起來自然不一樣,就會覺得牙齒表面變粗粗的。 「千萬不要洗牙,上次我洗牙回去就發燒住院了」 如果已經有牙周問題或是本身免疫低下,是有可能因為洗牙造成的細微傷口而感染。感染不是因為洗牙,洗牙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重點通常是口內清潔太糟糕了。 「本來牙齒好好的,洗牙之後牙齒就會搖了」 嗯,那是因為骨頭已經被吃掉已經是牙周病了,洗牙把你原本太多多到卡住牙齒的牙結石洗掉,牙齒就會晃了,那表示你的牙周狀況真的很糟。洗牙不會讓你牙齒變晃,而是它們本來就會晃。 「我要洗牙,順便幫我補蛀牙」 順你老……你為什麼來有空不順便幫我洗個廁所?啊對不起我太激動了。補牙跟洗牙通常我們不會一起處理,原因如下: 根本沒時間幫你做那麼多順便,所有的牙科治療都是手工,需要花時間,沒有順便的。你也不會叫外科醫師「順便」幫你開個盲腸吧? 你今天用的是健保,健保基本上就是把醫生當賊,所以一次處理太多的治療,健保就會來找醫生麻煩,動不動刪醫生錢(對,健保除了點值低,還一天到晚叫醫生做白工),或是叫醫生寫報告,煩都被煩死。 洗完牙會爆血,流血的狀態下補牙的材料強度會下降(這個以後有機會再說)。先補呢?如果你牙齒很髒,也會建議你先洗完牙,下次來之前牙齒先清潔乾淨在來補蛀牙。 「醫生超沒醫德,我牙齒上黑黑的都沒幫我洗乾淨」 洗牙是洗結石,不是處理牙齒染色、煙垢、檳榔渣。牙齒染色、煙垢、檳榔渣要處理是另外的噴砂或是美白療程。那個是「美容」,健保是不會付錢讓你變漂亮的。 「我網路上看到一款漱口水很厲害可以把檳榔渣漱掉還可以美白」 看完這篇你還信這個,我誠心建議去檢查一下大腦。 「醫生讓我跑很多趟不一次處理好,只想賺我掛號費」 嗯,OK好。 本文經史書華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買房成負債? 會理財就能變成資產

2017年10月01日
公開

寫的一針見血,雖然花錢消費的生活相當令人羨慕,或是看起來很有錢,但這永遠無法成為真正的有錢人,也因此更應該要專注投資於「資產」而非「債務」。花費之前,應該先確保大部份的收入用於資產,拒絕購買「資產的債務」,一但資產足夠時,人們就再也不用為錢工作。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538031172100.html 好房網News記者王思云�整理報導 一棟房子有可能是資產,也可能是一筆債務,有部落客認為,端看每個人理財的方式來決定。 現代人沒有富爸爸不要緊,但重點要學會富爸爸是如何處理金錢的技巧。(資料中心) 原文網址: 買房成負債? 會理財就能變成資產 | 好房網News | 關心您住居的房地產新聞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538031172100.html 臉書粉絲專業「Better Leaf Project」的部落客好葉假設每個月給你100萬,卻從你身上拿走99萬,那你賺多少錢?他透過分享自製影片解釋,現代人沒有富爸爸不要緊,但重點要學會富爸爸如何處理金錢的技巧。 「任何放進你口袋的,叫資產;從口袋掏出來的,叫債務」,好葉強調,任何東西都可以是資產或是債務,生意、房地產、股票、基金、債券都是。也就是說,假設有一間房子需要花1000元去還貸款,那棟房子就是債務,相反的,若是房子能夠每個月帶來1000元收入,那就是屬於資產。他表示,分清兩者很重要,「窮人只會有債務,富人只會買資產,中產階級則是買他們以為是資產的債務」。 一般人畢業後踏入工作,接著把錢拿去買車、買房、買手機等等,好葉點出了其中的問題,在這當中,人們的資產確實再增加,但其實債務卻也隨之上升,每個月必須償還的房貸跟車貸等等,收入將會一直花在債務與花費上。 好葉表示,雖然花錢消費的生活相當令人羨慕,或是看起來很有錢,但這永遠無法成為真正的有錢人,也因此更應該要專注投資於「資產」而非「債務」。花費之前,應該先確保大部份的收入用於資產,拒絕購買「資產的債務」,一但資產足夠時,人們就再也不用為錢工作。 為了讓身邊的資產更多,減少債務,怪老子理財網站就建議了幾個把錢留在身邊的方法。首先是先改變儲蓄方式,先將該存的錢做儲蓄,剩下的才是該花的錢,如此一來,不僅不會透支,當身邊沒有多出來的錢,也無法消費。但要是自制力真的太差了,怪老子提醒,那就把錢存在不容易領出來的地方,例如,可以跟銀行訂自動扣款契約,每月固定從帳戶扣款,或是投資基金、ETF,達到強迫儲蓄的功能,留住錢財。 原文網址: 買房成負債? 會理財就能變成資產 | 好房網News | 關心您住居的房地產新聞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538031172100.html

做到「和而不唱」,你也能成為受歡迎的人!莊子的人際關係課

2017年09月29日
公開

這篇寫人際關係,不錯分享,來自經理人雜誌。 說到莊子,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許多人的答案應該是書裡最有名的故事──莊周夢蝶,講述莊子有天做夢,夢到自己變成一隻蝴蝶,醒來後分不清是在夢境中成為了蝴蝶,還是原本就是蝴蝶,只是今晚碰巧夢見自己成為了莊子?莊子以此討論人們對於真實和虛幻的認識。 或者,也有人會想到「濠梁之辯」的故事,莊子和惠施在濠水橋上看見水裡的魚,莊子談到魚兒自在游水多麼快樂,惠施問道:「你不是魚,從哪裡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聞言反駁:「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兩人隨後展開一段精彩的辯論。 這兩個故事,讓不少人覺得莊子似乎喜歡談論形而上、看來無解的議題,造成莊子思想出世、不食人間煙火的印象,和一般人的生活無關也派不上用場。 然而,研究莊子超過20年的台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蔡璧名卻不這麼認為,「相較於儒家,我認為莊子更加入世、更加熱情。而且,在這個混亂的時代,正是時候讀莊子。」 莊子思想比儒家更入世,「亂國就之」帶有積極治國的思想 為什麼說莊子思想比儒家更入世?蔡璧名舉例,《論語》裡談到「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就孔子看來,有能力和資格做官救世的人,不必要進入危急混亂的國度,可以避禍遠走;孟子也說「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告誡弟子要遠離危險。但莊子卻說:「治國去之,亂國就之」,一個已經治理好的國家,你我大可離開;但當一個國家非常混亂,反而要積極投身到那裡盡力拯救。莊子期許自己是個救死扶傷的大醫生,讓逆境變順境,不幸變幸福。 另外,儒家面對亂世,講求治世要以天下為大,當私人利益跟國家、宗族相互衝突時,主張為了大我,小我可以捐軀。可是莊子卻不這麼想,他認為天下的太平,要從修煉個人的心靈做起,只要人們擁有穩定而強健的心,就能冷靜且明智地應付生命中的各種變化及困境。 莊子還說「絕跡易」,表明一個人要避世隱居太容易了,算不上什麼好漢。能隱於市井、處於紛亂的滾滾紅塵中還能煉心,才是真正的高手。因為從我們一呱呱落地,就不是活在無菌室當中,必須和親人、朋友、陌生人相處,因此用心的對象不只是自己,也必然包括了其他人。 對莊子而言,職場就是個滾滾紅塵中的一處絕佳「健心房」。那麼,他又是怎麼看待工作場合中的人際互動與角色定位? 和而不唱:贊同別人不堅持自見,更受人愛戴 《莊子.人間世》的〈形有所忘〉故事中有個人叫哀駘它(它音ㄊㄨㄛ),他相貌醜得天下人看到都害怕,沒權位、沒財富、沒知識,甚至也沒主見,從來不主動倡議什麼,都只是應和別人的意見。 但是,男人都想跟他做朋友,女人紛紛想嫁給他,君王想讓他當宰相,後來竟想把整個國家都讓給他,這是莊子筆下最理想的人物形象。 哀駘它的魅力在哪裡?莊子說哀駘它有個最了不起的本事,他不管遇到生死、困頓、遭到別人毀謗或稱讚、身處貧窮或富裕,都能把這些看成世事自然的變化、運行,不讓這些事情擾亂內心,只是像感受季節的自然流轉,沒有過度的情緒與哀傷,莊子稱這叫做「才能全備」。 因為他的心靈是安靜的海洋,能寬大容納他人,才使所有人愛戴他。 另外,哀駘它的「和而不唱」在現代職場也很有意義。許多人常強調工作者要培養領導能力,家長都把自己的兒女當成領袖來期待。但後來他們往往都沒有領袖的能力,只有領袖的架子。近年在經濟學或社會學中,開始談「追隨力」與「配合力」,便是對這樣的想法有了反省。 「和」其實很難,不能等著別人要求才上前配合,要自發而主動,因此反而要更積極。心情上也並非不甘願,而是樂於承擔更多責任。身為部屬,在主管有很好的意見時要支持,但當他錯了也要有勇氣反對。當一個配合者,得擁有很強的能力,卻也要有願意居於副手的胸懷。 蔡璧名認為除了哀駘它,在電視劇裡也能看到類似的例子。例如日劇《月薪嬌妻》的男主角津崎平匡,沒什麼主見也不愛出鋒頭、總是附和他人,個性不強不搶。但他的工作能力超群,在公司遇到危難時,成為關鍵救援的一把手,因而深得大家的喜愛。 在這個菁英主義掛帥的社會,如果自己的個性更擅長協調和溝通,便不需要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而勉強自己坐上領導者的位子。莊子認為,當一個「和而不唱」的人是更難能可貴的工夫,只要能夠做得好,反而可以吸引到更多人,彰顯自身價值。

理想老本應該是1,450萬元到1,750萬元之間

2017年09月29日
公開

最近聽說身邊友人提早在50歲退休很替朋友高興,但不免想到有存到1000多萬嗎? 人最怕活到很老卻沒錢用,一般超過45~50歲就求職困難了,身邊也有親人年紀60多歲了還在做苦工(模板工)真的很辛苦,今天Sandy去市場買素煎餃才知漲了10元,原本一包100元,現在一包110元,漲10%,或許10元對大家來說沒甚麼,但對精算每天作帳的Sandy來說根本是貴,定存也才1.2%,我們每天要吃的食物就硬生生漲10%,通貨膨脹很嚴重,你說退休身上沒3000萬怎麼過老年生活?對吧?Sandy一直自許自己要趁還能工作多把錢省下來做理財,若每年都能調薪狀態下再加上自己做理財每年8%~15%以上的理財工具,3000萬退休是沒問題的,Sandy有一些生活在貧窮的生活圈的朋友,年齡比Sandy大七歲以上還在月領不到30000的薪水,Sandy在14年前投履歷給現在這家電子公司時就寫希望待遇要32K,因為當時這家公司尚未上市但公司是賺錢的,原本面試Sandy的主管不承認Sandy夜二技的學歷,只肯給30K(當時Sandy一技在身沒在怕,只跟那位主管說,如果沒32K我就不去了,因為當時很多家都要Sandy去上班)所以有一技在身根本學歷不是問題,所以Sandy也期許Sam進入北科附工(桃農)學一技之長,這年頭念書到最後還不是要面臨就業,不如先學一技之長以後總會有能力養活自己,最起碼Sandy就是這樣半工半讀上來的,過程辛苦但現在是倒吃甘蔗,每個成功都需要有個堅辛的過程,Sandy常告誡Sam,不是說讀書不好(念普通高中不好)是念完普通高中要幹嘛?還不是要繼續往上念?現在很多公司都是先淘汰沒技能的人慢慢會被機器人會取代,銀行人員也是,很多理財觀念機器人也會,只要輸入資料到機器人腦子,機器人還懂得比一般銀行櫃檯人員還多,那還需要銀行人員幹嘛對吧? 轉回正題Sandy之前在龍巖公司做了5年,只調過一次薪才調300元,笑死人了,Sandy在現在這家電子公司每年調薪是千元起跳,Sandy記得自己調最高的一次是調3000元以上,已經做快15年的Sandy已經調薪無數次,所以還好自己幸運也感恩老天爺眷顧Sandy,讓Sandy才有機會年薪突破百萬,加上自己也不亂花錢買新車買東買西的,這樣的薪水才有機會房貸10年內繳清還有存款可以理財,錢滾錢!還好自己在14年前有堅持就要32K起跳才進這家公司,不然配合公司起薪現在可能還少領幾千元呢!Sam是念化工科,Sandy要求Sam要用功,畢業後要朝台北科技大學前進,好歹也要念個公立和國立的學士(有機會就業後可以再進修念碩士),因為Sandy清楚明白,現今社會沒有名校加持,是進不了大型企業,化工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可做實驗室或進化妝品公司或是生技公司,生活中很多都跟化學有關,期許Sam可以跟他老母一樣做個好樣又每年調薪的工程師~~哈哈 現在也在積極教Sam如何理財,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如何進入職場保護自己別被霸凌,先保護好自己才能做大事,連自己都保護不了怎麼做大事對吧!! 想提早退休BBH媽咪們請看看以下今天的新聞,退休養老需要存多少錢才夠老年使用,即便沒現金也要有個安身立命的住所,才能以房跟土銀貸款養老阿,這年頭妳若是指望小孩養妳,妳以後要跟小孩伸手要錢,可能要看小孩多會賺錢或是看小孩臉色囉~做伸手牌的老人晚年是很辛苦又沒尊嚴的,有看這篇的媽媽們要好好規劃您的未來方向了唷! 至於Sandy,能工作就盡量做,反正都混到14年了,老鳥一個了,能邊工作邊理財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感謝老天爺對Sandy的厚愛,2007年離婚時還好自己有個工作,不然現在應該過得很潦倒吧~期許每個單親媽或是剛離婚的女人,女人不一定依附生活在男人下,離婚的女人也可以活得很精采很漂亮,珍惜每一天活得精采最重要~~深深的覺得自己好棒棒唷~哈哈~現在因為有支付Sam一半學費,Sandy幾乎可以常跟Sam碰面一起晚餐,雖然不住一起,但可以知道孩子是安全的,這樣就足夠還可以保有自己的空間,這種狀態是最棒的,感恩老天~ 要存多少錢養老才夠用?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昨(29)日在監察院舉辦的「106年老人人權研討會」中指出,理想老本應該是1,450萬元到1,750萬元之間,一般生活所需的基礎老本則需要528萬元,他建議民眾可在理想老本與基礎老本之間找到平衡,大概1,000萬左右。 薛承泰指出,2013年台灣全體國民貧窮率為6.2%,與OECD國家平均11.1%相較,雖然低了許多,但是台灣老人貧窮率卻高達15.4%,高出OECD國家平均值的11.3%,政府應該以減少老人貧窮為基本政策。 對於民眾最關心的存多少錢才能退休等問題,薛承泰認為,一般生活所需的基礎老本,大約需要528萬元,而根據摩根投信研究,台灣平均理想老本約為1,450萬元到1,750萬元。因此薛承泰建議,民眾可在基礎老本和理想老本中間找到平衡點,大概1,000萬元左右。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表示,住宅政策和貧富差距有很大連結,原本很多高齡者可以拿來當退休資源的錢,被孩子們拿去買房子了,政府必須提出政策,解決退休資源流失的問題。花敬群強調,必須要讓孩子不用那麼快買房子、長者的養老金不用被掏空,否則將衝擊高齡者的經濟安全。 花敬群認為,過去內政部對老人居住補貼,都是以直接補貼為主,2007至2016年已協助40多萬戶中低收入家庭減輕居住負擔,租金補貼為主要項目,但雖然這樣可以一定程度改善老人經濟能力,卻不一定能改善居住環境。 他指出,目前租屋市場上流通房子多半是一定屋齡以上,通常不具備無障礙設施,因此老人在租屋市場上所面對的問題,不只侷限在經濟面,還有整體社會對於老人租屋較不友善的態度。 花敬群說,政府推動包租代管的社會住宅政策,就是租賃版的「以房養老」,希望刺激民間釋出空屋,提供青年租屋,讓孩子們不用那麼快買房子,老一輩的養老金也不會被掏空。 (工商時報)

錢是省出來的!10位超級富豪的生活習慣令人意外

2017年09月29日
公開

Sandy公司有很多業務年紀輕輕升到經理副理就開始把舊車換掉,改買新車,Sandy自從租公司車位後,覺得上班還蠻方便的,不用每天早上找車位,車子也不用在外面曬太陽減少車零件損耗,感覺油比較省一點,也不耽心車車停在外面不安全,每月花500有代價的,不過Sandy也是省了好幾年才開始租車位,之前都停外面,常有不明刮痕,早知別省這停車費了,省不了多少,少買一件衣服就有了,因為Sandy每天很早到公司樓上健身房運動 所以就把這停車費當成繳運動會員費,方圓好幾百公尺很多電子公司都沒地下室停車位,都是室外也是收500元,感覺上好像我們公司地下室收500元,還算不貴,不過一年就要給公司6000元了,唉,誰叫自己不能不養車,現在還不能不養車,等老一點再坐公車,反正自家樓下坐公車還蠻方便的,即便沒車也可以坐公車,自己沒養摩托車,養了四台腳踏車,住家附近有南崁自行車道,也有U BIKE,腳踏車之後再看狀況再上網賣掉,bye the way,這篇日記要寫的是 [ 錢是省出來的!10位超級富豪的生活習慣令人意外],Sandy相信,錢是省出來的,再會賺錢,若不知節省遲早坐吃山空的,即便是富家子弟,若不知收斂花錢如流水是富不過三代的!!Sandy謹記名人訓,即便自己提早財富自由也不會亂揮霍,會秉持客家人精神,省到最高點,絕不浪費一分一毫的. Sandy公司有很多業務年紀輕輕升到經理副理就開始把舊車換掉,改買新車,看看這些賺錢後收入變多的經理,副理業務人員,她們應該有為人不知的花錢史吧~最近看到好幾台BMW新車和新款休旅車,Sandy是有些心動,但想到我只要把每月收息的債券解約掉其中一筆,就可以買一台,Sandy就有點心癢癢,但Sandy想到新車一落地就打8折,加上一堆有的沒的保險和稅金及養車就整個人變得很清醒~~哈哈~車子只是代步花一百多萬買BMW值得嗎?且現在很多小偷或不肖份子,只偷名車,或製造假車禍都是針對名車,Sandy自己有錢還是低調點比較好,現在雖然開二手車,但不至於變成貫竊下手目標(反而會北小偷認為自己很窮酸 ~ 也算是個保護色,自己不是吹噓自己有錢,是不想被小偷注意便下手目標),即便路邊停車車子被劃傷Sandy也不會心疼,Sandy去costco最喜歡停在新車旁因為開新車的車主一定會很小心停車,不會亂停劃傷到Sandy的車車,Sandy還是把買新車的錢省起來多保養自己的2000cc愛車才最實在,估計等Sandy車需要汰換時再來考慮換CC數小一點的二手新車,省點每年的稅金才實在,Sandy現在就把心思放在理財上吧 ~ 新車就慢慢用幻想的就好~~哈哈,向巴菲特爺爺看齊~~GO GO GO !! 祝福那些換BMW的同事(其實開名車也只是爽在當下,接下來保養費,拷漆費,是很貴的,Sandy哥哥就是開汽車修理廠的,什麼車保養貴,拷漆貴,換零件貴,只要打電話問哥哥就知道了),祝妳們也可以早點財富自由唷~~要3000萬才能退休嘿~~酸一下也爽~~哈哈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726003666-260410 錢是省出來的!10位超級富豪的生活習慣令人意外 2017年07月26日 16:00 徐慈薇/綜合整理 西洋棋手Charles A. Jaffe說過,「一個人會有錢並不是因為薪水,而是他的消費習慣」。外媒整理出全球10位超級富豪的省錢習慣,儘管他們身價高昂,生活卻依然樸實、簡約。 1.祖克伯不迷戀名車 臉書創辦人祖克伯不追求豪華名車,他開的是價值約3萬美元(不到新台幣100萬)的福斯手排車;他曾被目擊去義大利度蜜月時,和太太吃麥當勞。 2.巴菲特住老房子 「股神」巴菲特目前仍住在1958年以3萬多美元買的房子,並形容「這是他做過第3棒的投資」。事實也是如此,2015年,巴菲特鄰居的房子要出售,當時已經喊到250萬美元。 3.比爾蓋茲戴平價手表 世界首富比爾蓋茲手上戴的是一支10美元(約新台幣300元)的手表,在家也會為親手洗碗,不使用洗碗機,因為會用到電。 4.企業董事長天天帶便當 身價上百億美元的美國衛星網路公司Dish Network的創始人兼執行長Charlie Ergen,天天帶便當到公司上班,出差跟同事睡在同一間房。他說:「我的母親在經濟大蕭條中長大,我現在也沒有紅木辦公桌。」 5.電信大亨自己開車 不請司機 墨西哥電信企業大亨Carlos slim helu沒有司機,常常自己開著賓士老車到處跑,想買衣服就到鎮上零售店買,且40年來都住在同一間房子裡。 6.沃爾瑪創辦人兒子住家鄉老房子 沃爾瑪家族的Jim Walton繼承家族的龐大財富,目前經營家族Arvest Bank的他,仍住在其貌不揚的老建築裡。他愛皮卡車勝過豪華跑車,有報導指出,他的道奇達科他皮卡車(Dodge Dakota)已經開了15年以上。 7.英國電信公司創辦人剪頭髮自己來 英國電信公司Phones 4u共同創辦人John Caudwell白手起家致富,退休後仍過著簡樸生活,到現在還是習慣自己剪頭髮,也不買昂貴的酒品。 8.Zara創辦人和部屬一起吃員工餐廳 西班牙服裝業巨擘、Zara創辦人Amancio Ortega生活也是樸實簡單,他和妻子住在不起眼的公寓,他也會和員工在公司餐廳吃午餐。 9.富豪教授茶包重複使用 美國史丹佛富豪教授David Cheriton到高檔餐廳用餐時,如果吃不完,會打包回家當隔天的午餐。他不愛名車、愛騎腳踏車,他不喜歡高檔的設計師服裝、愛一般的牛仔褲,連茶包都會多泡幾次再丟掉。 10.印度科技首富觀察員工用衛生紙的狀況 Wipro Limited董事長Azim Premji是印度科技首富,平時卻相當節省,旅遊時搭經濟艙,入住公司提供的招待所,不住五星級飯店。不只對自己要求高,他也會觀察員工用衛生紙的狀況,要求他們不得浪費,並時時提醒員工,離開辦公室一定要關燈。 (中時電子報) 文章來源:10 Billionaires With Surprisingly Frugal Money Habits

拼7年養個「金孫」 照顧妳一輩子

2017年09月28日
公開

Sandy今天休假,原本要去修車,後來老闆說Sandy的車沒啥大問題,所以Sandy就把平常要做沒時間做的是趁今天去做,今天將車庫內的腳踏車打氣,因為腳踏車太多台,想把最差的一台牽去回收站賣,打電話一問才知,一台腳踏車回收價只有55元,後來隔壁車位的鄰居看到我在打氣腳踏車,我們才聊到要賣腳踏車的事,鄰居二話不說就說賣她,Sandy賣她80元,省去牽到回收站才賣55元,還留有四台腳踏車,二台放車庫,另二台比較新,放11樓住處的玄關處,特別清掉一台是因為Sandy mom有說要給Sandy一台摩托車,所以要清空一個位置放摩托車,這些腳踏車都是Sandy哥哥不要騎送給Sandy的,只有一台折疊的腳踏車是Sandy辦信用卡送的. 關於理財書Sandy也看過很多本,很多都會教要有被動收入,Sandy慢慢抓到訣竅,今年才開始投入大量的老本慢慢逐筆存,今年因為Sandy mom膝關節開刀,所以Sandy沒安排出國旅行,就把存的旅行費用轉存到全球債券和新興債券內,現在每月除息都可以領18000左右,當然還有搭配國外生技基金和美國中小企業基金,股票的慢慢在八月份之後都獲利了結,剩幾檔 鋼鐵/金控/電子股,因為股票風險較高,所以Sandy將一些獲利轉扣到債券基金內,Sandy喜歡享受每月多收一筆錢的快感,感覺是像收租的概念,但又不用出面跟房客交涉也不用額外多繳稅,多好呀 ~~ 哈哈~ Sandy打算趁這幾年好好累積財富,未雨綢繆,喜歡倒吃甘蔗,先苦後甘,最近因為新車廣告很多再洗腦Sandy,讓Sandy有想換新車,但想到快百萬的新車就是花大錢的開始就停住這個幻想了,車子只是代步,再貴的車十年後殘值也剩不到10萬價值,還沒算每年的損耗和保險費Sandy都有多保任意險保障自己,任意險是發生擦撞保險公司會理賠一年要多付大約4000元保費,加上強制險一千多,一年車子保險就快花5000多了,養車稅金又貴Sandy養的是2000cc的大車,稅金一年要2萬多,真的養車比養房還貴!!但Sandy又不能不能沒車只能繼續養這台17歲的2手車了.趕快把買新車的意念消除阿,同樣一筆錢買車跟買債券配息,10年後的變化差很大的,只能說Sandy愛錢,目前不會傻到把將近百萬的錢拿去買一部新車貶值,這筆錢拿來每月多收18000零用錢多好呀~買房租人現在不划算,因為Sandy怕租到惡房客,也怕房客搞破壞自己要善後,更怕的是房客在自己的房子燒炭自殺變兇宅就慘CC了~~ 拼7年養個「金孫」 照顧妳一輩子 撰文:張國蓮/《女人變有錢》 投資美人忙碌工作時,是不是偶爾會有「真希望不工作也能賺錢」、「要是在家躺著也有收入多好」等念頭閃過,然後無奈地嘆口氣……。其實,不工作就有收入養活自己與家人這件事,只要妳願意花時間打造被動收入,並不難做到。 什麼是被動收入?知名華爾街操盤手暨財經作家闕又上認為,被動收入就是靠投資理財打造一個分身,這個分身可以在我們不想工作或不能工作時,持續為本尊創造財富。 闕又上強調,這個分身必須會賺錢,即「分身有術」,因為被動流進來的收入也可能會帶來虧損。投資台積電(二三三○)或宏達電(二四九八)的結果截然不同,前者讓人擁有被動收入,但後者就會讓人有被動虧損了。也因此,紅色子房資產管理執行董事蘇明俊提醒,千萬不要借錢來創造被動收入,而是要用本業收入來進行。 讓錢也幹活 4認知打造被動收入 被動收入就是讓錢賺錢,那麼自己工作時,就要讓錢也跟自己一樣幹活。闕又上提醒,行動前必須在觀念、工具、作法與管理上有正確認知與習慣,才能清除打造被動收入過程中的阻礙。 認知1 堅定信念 養「金孫」養老 「妳有多渴望?」闕又上認為這是打造被動收入的動機與動能。如果一點都不渴望,或是只有一點渴望讓錢幫妳幹活,那麼就算把好方法與工具放在妳面前,也不一定會動手。 請試著想像,每月很辛苦地存二萬元,持續存了七年,這七年存的錢加上投資獲利,假設接近三百萬元,也就是美人的第一桶金,我們可以叫它「金孫」。這個金孫以八%的投資報酬,開始一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時賺錢養妳,幾乎就等於多了一份社會新鮮人每月二十二K的收入。 闕又上比喻,這個「金孫」不僅不吃、不喝、不交男女朋友,而且妳活多久,金孫就養妳多久。請妳自問,花七年養一個能養自己七十年的金孫值不值得?若值得,妳也強烈希望有這個「金孫」,那麼就要想盡辦法來達成。 【全文未完,更多精采內容請看:《女人變有錢》NO.53 2017年9~10月號】 3年還清學貸、 27 歲買屋 靠省擺脫窮人生 撰文:劉育菁 攝影:張家禎/《女人變有錢》 清晨四點半天才剛亮,二十七歲的吳巧瀅就醒來,快速梳洗一下,簡單整理儀容,從新北市萬里開車到基隆七堵,準備早餐店營業。 許多大學生畢業前想著延畢或打工遊學,但當時吳巧瀅腦中只有「賺錢」的念頭,所以,畢業後她沒有進入一般企業上班,而是靠著存下來的二十多萬元開始創業,她選擇進入障礙較低、客人不會停留太久的早餐店。在此之前,吳巧瀅已做好萬全準備,先到早餐店打工一年,以便熟悉作業流程,降低第一次創業失敗的風險。 創業,對當時只有二十五歲、沒有任何資源的吳巧瀅是一大賭注,「人生就要賭這一把,我沒在怕的!」眉清目秀的她說,當妳一無所有時,沒什麼好擔心。她豪氣地走進人生賭場,押上過去多年存下的二十萬元賭金,期待一把就能翻轉人生。二年過去,如今二十七歲的她不僅三年還清學貸,更實現有車、有房的夢想。 吳巧瀅出生在萬里,有一個弟弟,說話字正腔圓的她,國中是學校司儀。但是跟許多同齡女孩相較,吳巧瀅從國中起,心中就住著一個「想成為父親驕傲」的老靈魂。 國中時父母離異 靠打工賺錢養活自己 小時候,吳巧瀅的父親在台中當臨時工,薪水不穩定,又要支付房貸及家用,經常入不敷出,「月底沒錢時,媽媽就煮一大鍋泡麵,一連吃好幾天。」國中二年級時,父母離異,媽媽帶著弟弟離家,她被迫快速長大,開始學習一個人獨立過生活。 遭逢家庭劇變的吳巧瀅正值叛逆期,平均每個月只跟父親見面一次,週末假日還要到海產店打工,賺一千元的薪水,無暇顧及學業的情況下,她考不上公立學校而無法繼續升學,因為父親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支付私立高中的學費,她只好輟學一年,過著「一人飽全家飽」的日子。 那一年是吳巧瀅人生的最低潮,嘗盡人情冷暖,「看著報紙的求職分類廣告,我寄出好幾封履歷表,最後只有一家火鍋店願意雇用我。」回憶過往,吳巧瀅眼眶不禁泛著淚水,那時的她因為未滿十八歲被當成「童工」,每月薪水只有八千多元。 幾個念書時的死黨常會在假日到她打工的火鍋店聚餐,在廚房忙進忙出的吳巧瀅經常偷偷從送餐台上的窗口,遠遠看著同學開心聊天,「其實我真的很羨慕她們。」一年後,吳巧瀅哭著「求」父親讓她回學校讀書。 學貸讓父親極度失望 立下決心要擺脫貧窮 只是,她永遠記得,從來不向銀行借錢的父親,帶著她走進台灣銀行申辦學貸、當連帶保證人時,眼神透露出極盡失望與丟臉的表情,「當時我許下一定要考上國立大學的願望。」這一幕是吳巧瀅下定決心脫貧的動機,更是日後她賺錢與存錢的動力。 不過,在火鍋店打工時,懵懵懂懂的吳巧瀅跟著喜歡網路下單的老闆團購許多衣服與飾品,當時月薪水八、九千元的她,扣掉團購三、四千元開銷,每月實領只有五、六千元,完全沒存到錢,讓她十分懊惱。 進入高中讀書,她買了記帳本把每一筆開銷記下來,極盡所能地節省,很長一段時間幾乎沒有娛樂,很少有社交活動,因為她知道畢業後,就會面臨二十萬元學貸的壓力,必須努力省錢。 【全文未完,更多精采內容請看:《女人變有錢》NO.53 2017年9~10月號】

回收小物

2017年09月28日
公開

最近這幾年Sandy知道回收物可以賣,所以都會累積到一定程度的量會自己拿去附近回收站賣,今年到現在九月已經賣回收累積到入帳500多元了,雖然不多不過這些回收物都是我們不要的廢物,可以賣回收賺點小外快也不錯,Sandy常跟Sam說,媽媽珍惜手上的每一分每一毫,即便是一塊錢,也不會浪費,因為每筆累積的資產都是從1元累積到大錢的,Sandy不覺得拿回收去賣是丟臉的事,Sandy也鼓勵Sam跟Sandy一起整理自己產生的回收物,年初Sandy才去修理廠換電瓶,電瓶也可以拿到回收站賣,一個大約可以賣一百多元,不無小補,因為換個電瓶大約要2000元,把舊電瓶拿去賣還可以補貼一點錢回來,能省則省,從小細節省才能落實客家人勤儉的概念,Sandy是標準的勤儉客家妹~ Sandy拿回收去賣時,也有看到開著休旅車的人拿回收來賣,連回收站老闆都是開名車就知道開回收站多好賺~ 今天Sandy原本要牽多的腳踏車去賣,剛好鄰居看到就說要跟Sandy買腳踏車,省去Sandy還要大熱天牽去賣,且一台腳踏車賣回收很不值錢,回收站一台回收價是55元,Sandy便宜賣給鄰居80元,省去牽到將近幾百公尺的回收站~這年頭經濟不景氣,真的能省就省,想想Sandy身上會有錢也不是沒道理,因為本身自己就很省,再加上自己又不亂花,能存在身上的錢,不會亂花才是不會溜走的錢.

(分享給經濟不獨立的女人) 只有經濟獨立,才能靈魂挺拔

2017年09月25日
公開

這篇寫的不錯,只有經濟獨立,才能讓靈魂獨立。以前的Sandy也是窮到每天吃泡麵,在外租屋,要脫離貧窮唯有努力讓自己有學歷,學歷是進入大公司的門票之一,當然此一時彼一時或許當年的時代跟現在不一樣,但不讀書永遠無法進階做辦公室的白領階級(還好Sandy以前在龍巖公司時下班去進修夜二技拿學分,好歹自己也算有學士文憑,雖然到快畢業時大肚子要生產沒辦法參加畢業典禮但還是順利拿到畢業證書,生完Sam回工作崗位就到處投履歷表,還好獲得現在這家上市公司青睞,幸運的是新/舊工作銜接很順,總算脫離無發展性無升遷無調薪的私人企業龍巖,轉到有經理人經營的上市企業電子公司,做到現在已經快做滿15年年資了,也累積不少積蓄和繳完房貸,真的很感恩老天爺),透過用死薪水慢慢存錢加強自己的理財觀念才能用錢滾錢累積財富,光領死薪水是不會致富的 ~ 真的是 [ 只有經濟獨立,才能靈魂挺拔 ] 女人要把自己訓練成為那座山,讓自己成為那個可以依靠的人。(看了那麼多身邊的實際案例,女人若沒基本的求生技能賺錢能力,以後一定第一個男人被拋棄)信不信由妳 ~ 女人在怎樣都要經濟獨立!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01-157906- 只有經濟獨立,才能靈魂挺拔 撰文 /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李尚龍 2016/08/08 我們都見過很多願意獨立的女孩子,因為大家很清楚的知道,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唯一保險的,就是自己成為那座山,自己成為那個可以依靠的人。所以,無論怎麼看,獨立都是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朋友跟大叔分手了。她告訴我,她厭倦了他說什麼,她就要聽什麼的節奏。她告訴我們,她要獨立,要自強,要成為新一代的杜拉拉。我拼命點頭,跟她說,好樣的,獨立的女生最美! 另一個朋友A也不停的點頭,然後大聲喊著:牛逼。沒過一個月,朋友又跟另一個大叔好了。A知道這個消息後很詫異,他說,這貨不是說以後要獨立嗎? 那些天,因為和她住的很近,我清楚的看到她這個月怎麼過的。她從很大的三居室搬進了和別人拼租的房子,洗澡上廁所跟幾個男生公用,她把昂貴的LV包放在那張破舊的單人床上,把那只心愛的大熊放在門背後簸箕邊,因為空間小,她的上鋪放滿了她的化妝品。偶爾我看到她在樓下自己買飯吃,挑來挑去,最終選擇的還是肯德基。她的朋友圈越來越矯情,恨不得把全世界的失戀語錄都寫一遍。時常半夜三更發一張自拍,告訴自己要堅強。哥們幾個實在看不下去,就默默的點個贊。 我跟A講完上面這段故事,A說,挺勵志的啊,為什麼最終還是隨隨便便找了個大叔,難道是真愛?我說,但願吧。 兩個月後,她又分手了。哭了兩天,接著信誓旦旦的約我們出來喝酒,說,這次我一定要獨立,要獨立。我要做一個獨立的女漢子。朋友看不下去了,跟我說,龍哥咱們幹一杯。 我實在忍不住,跟她說,你這樣再怎麼下決心都沒用。她問,為什麼。我說,因為你只有經濟獨立,才能讓靈魂獨立。 我們都見過很多願意獨立的女孩子,因為大家很清楚的知道,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唯一保險的,就是自己成為那座山,自己成為那個可以依靠的人。 所以,無論怎麼看,獨立都是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可是,她們最終還是選擇嫁給一個各方面都比自己富足很多的男人,不是說嫁給富人不好,當然好,甚至很多情況,富人比窮人更受到良好教育,可是,他們之間沒有愛,女孩子追求財富穩定甚於愛這個人。 不久後,結了婚,卻發現,這樣的婚姻,讓女孩子越來越喪失獨立,當她有了孩子,才明白自己的安全感,已經早就全部放在了那個男人身上。 可你是否想過,安全感不能放在一個人身上,而是自己給自己的。或許在看似穩定踏實的生活間,那個男生忽然轉身離開,留下的,就只能是一個完全奔潰的孟薑女。雖然誰都喜歡別人為自己鋪好彩虹,但別人鋪好的彩虹,隨時都可以撤走。 我曾經在上課的時候告訴我們班的女孩子讀書然後找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很重要,有女孩子告訴我,讀書幹什麼,讀書還不如嫁個好人。 她繼續說,我嫁人後,照樣可以做到你說的獨立。不矛盾。那時我站在臺上,啞口無言。覺得她說的很對。 幾年後,當我經歷了朋友說的故事,忽然明白了,女生年輕時的奮鬥不是為了嫁個好人,而是為了讓自己找一份好工作,有一個在哪裡都餓不死的一技之長,有一份不錯的收入。因為,只有當經濟獨立了,才能做到說走就走,才能靈魂獨立,才能有資本選擇自己想要伴侶和生活。 我們多少都見過一些父母,讓子女幹一些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子女有時候不願意做,當和父母發生衝突的時,父母最後一招就是斷了孩子的經濟來源。這一招,直接砍斷孩子獨立性格的翅膀。 我們也見過老公老婆吵架,老公氣衝衝的說了一句,這是我買的房子,你給我滾。 女孩子看著偌大的城市和點點的燈光,妥協了,因為她知道,離開這裡,何處才是她的家。這一招,直接打垮女人獨立的靈魂。 可你是否想過,當你的雙手足夠讓自己支撐在這個社會,用強大的臂膀保證自己經濟獨立的時候,誰還能有資格讓你趨炎附勢的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呢。 回到朋友的故事,如果她能有一技之長,找到一份月收入不錯的工作。或許前期的分手會讓她不那麼適應,可是畢竟一個人也是可以的,畢竟注意力很快就會轉到事業,慢慢的等待著另一個白馬王子。一個獨立的女人,不僅會義無反顧的愛一個人,但當愛情破碎,她一個人也能過的很好。這一切,都基於你的雙手足夠讓你經濟獨立,你的肩膀,能扛起自己厚重的未來。不僅是女生,其實,誰都是。

人生充滿可能性。被資遣,不是因為你不認真工作

2017年09月21日
公開

昨天足才發私訊給Sandy說為何會擔心現任工作做不滿20年呢? 其實人生充滿無常,時常做好準備就不會擔心,Sandy是個標準A型人,不像O型那樣樂知天命,所以Sandy是每天都做退休準備的過生活,還好當年Sandy在2003年知道在龍巖公司待下去不會有進步也不會每年調薪,因為龍巖公司是獨資私人企業,只會調薪給特定老闆喜歡的人或是調自家人(姓李的,董事長姓李)的薪水,在來是龍巖公司這份工作沒啥技術性,投了很多家履歷表,也面試很多家,最後很有緣份的進來待到14年這家上市電子公司,這家公司是Ben Q子公司,管理幹部都是聘請專業經理人(專業經理人比較開化不封閉,且尊重專業敢給加薪),不會像龍巖公司一樣只調薪老闆喜歡的人(龍巖公司封建制度),這家每年調薪,三節是給半薪,年薪至少給14個月,因為Sandy生性節儉會存錢,所以在十年內 薪水再加自己善理財把房貸在十年都結清了,有時公司賺前紅利都發好幾個月,這些額外的錢也被Sandy存了下來做理財,但不因節儉就失掉生活品質,Sandy這幾年也去了很多國家自助旅行,生活上是把不必要的花費省下來並把錢花在刀口上,所以有現在不擔憂錢的生活,以前窮怕了在外租屋居無定所,所以才鞭策自己在28歲買房子,還好離婚沒有把Sandy打倒,最近Sam常來找Sandy來Sandy家吃晚餐,這舉動被前夫和大陸妹發現,他們就是見不得別人好,跟Sam威脅說要你媽出一半學費和生活費我們就不阻止你們見面,為了不讓Sam難做人,Sandy採取付錢的方案,講直白點,以現在Sandy財力,是足夠支付Sam到大學畢業都沒問題,最近前夫才叫Sam拿學費帳單給Sandy,要來要錢要一半Sam的生活費和註冊費和服裝費,Sandy還是給了,因為Sandy查過六法全書和查法律條文和詢問過律師,即便Sandy沒有監護權在手上,若前夫用法律請求我支付孩子一半的生活費Sandy也是得付,反正肉票(Sam)在他們手上,要做個有智慧的人,前夫他們頂多只能控制Sam到20歲,20歲之後他要去哪裡他們也管不著了,對吧!反正Sandy現在這單身狀態也還不賴,現在才真正覺得單身真的是太適合自己了~真的 ~ 要跟誰就跟誰,也沒負擔,反正人生經歷過結婚生子就OK了,現在自己身上有錢花最重要 ~ Sandy現在如魚得水,理財也很順心,薪水也蒸蒸日上(每年都調薪),下個月初還有中秋節半薪 & 薪水可以領,好爽哦 ~ 再過幾天下個月中還有債券配息大約19000可以領,想到我連睡覺都在笑呢 ! 每天記帳看帳簿的Sandy在今年八月年薪已經突破佰萬年薪了( 有些是股票入息和賣股票才增加年收入 ) ,不過這些入的錢都慢慢被Sandy設定到轉扣自己的基金帳戶,錢滾錢才快呀~ 希望自己50歲時資產會超過三仟萬 (現在Sandy資產含房子已經超過一仟多萬)離50歲還有8年還有進步的空間 ~ 加油 !!! 最近聽說秀如已經從銀行退休了,在此祝福她~ 不過Sandy若是到秀如這年齡,若還有班可以上,Sandy還是會繼續上班,因為這樣退休太早了 ~ 記得秀如好像是57年次的,還不到50歲就退休好早哦~恭喜也祝福她!!有錢退休真好她應該有3000萬吧~沒3000萬Sandy不敢退休阿~~~~ 洪雪珍 政事觀察站2017年9月月20日 上午 08:27 作者:洪雪珍 人生,充滿可能性。今天搭捷運上班,看到Upaper報導飛碟電台又有兩名主持人被裁撤,董智森與侯昌明,有些感想… 被資遣,不是因為你不認真工作 今年4月11日接受侯昌明《好男好女過日子》的專訪時,我們聊到飛碟電台一連串節目換人主持的大地震,像「開機女王」阿娥、納豆等人都中箭落馬,我還恭喜侯昌明未受影響,他並沒有露出欣喜之色,只是用著感同身受的口氣說: 「企業經營不易,我們要共體時艱。」 阿娥主持六年,從未請假一天,因此一次全家旅行都不曾有過,而侯昌明也是兢兢業業在飛碟服務二十年,搭檔過多位不同主持人,始終堅守崗位,即使前晚錄綜藝節目到凌晨,隔天一早九點仍是到電台準時上工,都是非常敬業的主持人。 所以,被資遣或裁員,經常是和一個人是否認真工作無關,而是其他問題所致,比如經濟景氣、產業更迭、科技改變等。 像電台受到網路影響至深,聽眾銳減,廣告營收衰退,必須降低成本,減少使用知名度高的主持人。 這一切,對認真工作的主持人而言,都是無妄之災,卻也無一倖免,被失業是遲早的問題。 但是,有本事的人,其實是不必擔憂未來不斷變動的環境。 像阿娥在前不久到電視台主持健康性的節目,是收視的黃金時段,馬上東山再起,重振雄風。在這之前,阿娥做了很多努力,還來問我怎麼在fb開直播節目,一轉身就和心靈導師賴佩霞一搭一唱在直播節目談女人心聲,展現不服輸的個性。 董智森,教了我一課 董智森是我二十多年前在聯合報的同事,那時候他是《鄉情版》的記者,他的主編跟我說,他很鄉土,用他就對了!他的座位在我的鄰近,但是因為他全台灣上山下海採訪,我們見著的機會極少,不過只要他一來,我就知道了。 聯合報嘛,多數人都是字正腔圓,只有他嘴裡像含著一個滷蛋,聽不太清楚他在說什麼,偏偏嗓門又大,加上濃濃的金門腔,我對他的印象就是「有點吵」。離開報社之後,看到他在政論性節目當名嘴時,嚇了一大跳,心想: 「說話不清不楚的人,也能上電視喔…」 後來李艷秋出國時,就找董智森代班,我還想李艷秋是慧眼識英雄,或是大膽用人?哪裡知道李艷秋不主持之後,董智森順理成章成為主持人! 再後來是長期主持《飛碟午餐》,屹立不搖至今。即使從飛碟離開,馬上News98便延攬他去開新節目。 董智森的人生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千萬不要小看周圍的任何一個小人物,只要他們持之以恆、努力不懈,終有一天都是天上一閃一閃亮晶晶的星星,而我們嘲笑人家的都還站在原地,只能抬頭仰望他們。 裁員隨時會發生,你準備好了嗎? 所以,人生充滿可能性。 即使遇到資遣裁員,都不是危機,而是一個轉機,引領我們走向另一個可能性。不必擔憂,不必恐慌,只要平常儲備足夠的實力、績效,以及人脈,永遠都可以在一個新的地方爬起來,重起爐灶,風風火火地走向第二段人生曲線。

做人,要懂得 10 個放下

2017年09月21日
公開

做人,要懂得 10 個放下(寫得太好了,請轉發給身邊的人看!) 1、放下面子 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懂事了。當你用錢賺回面子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成功了。當你用面子可以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是人物了。 2、放下壓力 有些事,不是不在意,而是在意了又能怎樣。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成熟,就是用微笑來面對一切小事。 3、放下過去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永不滿足是我向上的動力。 4、放下自卑 只有自信,才能面對人生的艱辛,歲月的苦楚,抹去你悲傷的眼淚,燃起希望之火,用整個身心趟出一條成功的路。 5、放下懶惰 成功來自與勤奮,智慧不是自然的恩惠,而是勤奮的結果。只有把握住勤奮的鑰匙,才能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 6、放下消極 不論你在什麼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後就不要停止;不論你在什麼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之後就不要悔恨。 7、放下抱怨 不去抱怨,也不值得抱怨,這個世界,看不慣的事情很多,抱怨,只會使你傷情;不去怨恨,也不用去怨恨,每個社會,都有不公不平,怨恨,會使你失去包容。 8、放下猶豫 不要再猶豫不決了。不要總是思前顧後,否則你就給帶來了根本就不存在的問題。先分析情況,然後果斷地采取行動。不邁出第一步,你就無法走出第二步,生活就是這樣的。 9、放下狹隘 寬容,使友誼變得親近;寬容,使親情變得深厚;寬容,使社會變得和諧美麗。擁有寬容,就擁有了無限的魅力。 10、放下懷疑 心存疑慮,做事難成。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要以自己的懷疑,認定他人的思想,不要猜疑他人,否則只會影響彼此間的情誼。

家中懸掛心經的效用

2017年09月21日
公開

Sandy早上起床都會唸心經和大悲咒,然後回向給Sandy mom,自己,和Sam三個人的冤親債主,有唸經真的有差。感覺還不錯。 家中懸掛心經的效用 【心經】的效用,即使你不信佛,你可以用非宗教的角度去理解,看看是不是有道理呢。 1、心經是一篇渡人離苦得樂的經文,要人悟通一個「空」字。由唐朝自有中文譯本主本,經一千三百多年,已有難以估計的人加以念誦。這經文被朗誦,被肯定的次數,已難以估計。由於共同念力認為此經文具有教人離苦得樂的能力,因此每當念誦,必引起宇宙磁場的共鳴現象,產生奇妙的能量場現象,也就是獲得一種奇妙的力量。因此冤屈而死或因不幸原因滯留人間的神識,都會因【般若心經】之助,得到超度,脫離痛苦。 2、眼光開闊,心胸開闊的人,生意自然越做越大。每天背誦心經,會漸漸感染了心經經文內的千古真義,慢慢性格會開始改變,態度平和,人際關係也越來越好。由於看開了,笑容也多了,大家對你也另眼相看。你的眼光開闊了,心經越讀得多,心胸越闊,人樂觀開朗,對事業也會有益處。 3、【心經】可治療失眠病。現在的人為求進步,每天生活在忙碌、緊張的氣氛當中,沒有一刻可以停下來休息。上班時工作,回家也工作,連睡覺都想著工作因此有了失眠病。失眠是因為想得太多,腦袋裝滿了東西。念誦心經可以將你的思維集中在一件事上,慢慢放鬆你的腦袋。念誦心經產生的奇妙磁場可以清晰你的腦袋,清洗自己的內心。每晚躺在床上念誦心經3遍,可以令人安然入睡。我的經驗是未念完3遍便睡著了。現在我從沒有再試過失眠。 4、【心經】教導子女向善。誦【心經】這是在向子女的八識田裡種善根,用非佛教徒的理解,就是一種潛意識的訓練法,是一種自我暗示法。在潛意識教育被運用作教育子女,尤以12歲以下的子女最准。因此當我們修習心經時,是藉助這一篇內藏極大宇宙玄機經文,成為我們開動潛意識的一道橋樑。所以我們要念誦它,抄寫它,修持它。心經不是神,不是說叫你狂念就有天兵天將下凡助你轉運,這是不能搞錯的。用心經成為我們潛意識的一部分,就是修持心經的基本意義。如果你有小朋友應該嘗試一下這個方法。更可以教導小朋友念誦心經,這是你送給兒女的無價之寶。我的女兒2歲多,我教導她念誦心經,她現在可以念誦全句的心咒,也可以念誦心經的前幾段。 5、世上最難斷的因果是愛,愛令人喜悅,令人痛苦。當你愛上一位異性,你想把她據為己有。當你不能擁有她,你覺得痛苦難當。當你擁有了,又覺得不如意。其實愛不是擁有,是奉獻。只有無私奉獻的愛,才是真愛。你念誦心經回向給所愛的人,她一定可以感受到,也一定會接受你的愛。如果你不斷奉獻而她愛上的是別人,你更應該祝福她找到真愛。你愛她就是要給她幸福,既然她已得到幸福,你就應該開心。 曾經有一個女人,老公有了外遇,老婆念誦心經回向給老公,老公離家了。她繼續念心經,老公動手打了她。她還是繼續念誦心經回向老公。老公有了第3、4個女人。4個女人不斷地爭奪這個男人,老公被壓迫得透不過氣,他終於知道了老婆的好。他希望回到老婆的身邊。老婆的愛和付出令因果有了了斷。決定權重新回到老婆手中。如果老婆一開始就你爭我奪,對老公深深怨恨,那麼這種怨恨就會糾纏在一起。老婆生生世世都將重遇老公,再次被傷害、再次怨恨。所以千萬不要對某人懷恨在心,放下你的怨恨,念誦心經回向給他,放下來吧!一切都放下來吧! 心經的回向是積累你你的功德,是因果的投資,是愛的投資。這種愛超越了任何的投資。沒什麼比布施愛更令人幸福的了。 6、念誦心經可以開發腦細胞。原來每個人只能使用的大腦細胞只有百分之7。如何能夠使自己比別人強的,最簡單的方法精神能夠開發多一些腦細胞,而修心經就是開發腦細胞最直接的方法。當你不斷誦讀心經,心經的咒音就會刺激到大腦的腦細胞,通過開發腦細胞,令你頭腦保持在很清醒的狀態。這時你不但有好的運氣,而且擁有超乎常人的能力。 【心經】全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即使你不信佛,你也可以按照哲學的角度去理解,任何非宗教人士均可誦讀,體驗經中的智慧。 大家一起來念心經吧!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滿願大準提: http://line.me/ti/p/@pyn1177a

有錢女人跟沒錢女人最大的差別,不在於腦袋好不好,而是「理財習慣」的不同。

2017年09月20日
公開

Sandy是靠努力存錢節省及理財才存到第一桶金,第一桶金是自己買房的頭期款,還好當年買房時可以貸款90%不然在沒有後援的狀況下在28歲(2003年)怎麼可能獨自買房 家人和前夫家沒有幫忙出一毛錢,過世的前婆婆有買3+1的沙發送給Sandy,家裡的廚房用品都是自己每次回花蓮搬一點上來,家裡的家電都是分期付款買的, 還好Sandy大哥和三哥有各包一萬元給Sandy先買一些必備的家電,這間第一間房子充滿著Sandy的五味雜陳,還好這間早期蓋的房子建商較少偷工減料,不然Sandy真的哭哭了, 最近很多同事買房都遇到房子漏水龜裂暇疵問題,慶幸自己的好運,原本住的這塊下南崁交通公車少,隨著住進來的人變多有二班市區公車(往中正路及春日路) 及來往台北的亞通客運和免費坐往高鐵的鄉公所小巴士也有免費公車坐往南崁市區,臨近B&Q離交流道近上高速公路方便,走幾步路有國小國中,樓下生活機能方便,診所又很多間,餐館也很多 旁邊沒有嫌惡設施(宮廟 / 好事多 / 影城 / 百貨公司 )即便開車去好事多 / 台茂也不會太遠(這些設施如果開在住家旁邊就變嫌惡設施了因為會塞車),國小旁有UBIKE可以租借, 南崁溪旁有腳踏車及行人步道,Sandy住這真的是超級方便,忍不住讚嘆自己當年選房的睿智,還好自己有平面大車位不然住家附近住越來越多人沒車位的人找車位可能會瘋掉, 所以自己將來若有機會換大三或大四房(現在住的是小間的三房)還是一樣要找這附近也要有車位才會考慮換房,如果房價還是很高就繼續住現在這也沒差, 沒換房先理財存點錢等房價落到6折以下再進場買,反正自己還有地方住沒差。 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38700 有錢女人跟沒錢女人最大的差別,不在於腦袋好不好,而是「理財習慣」的不同。慶幸的是,只要「改變」理財習慣,就能逐步縮短兩者的財富距離, 向有錢女人那一邊靠攏,進而達到財富自由的夢想境界。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只是,如何改變理財習慣?很簡單,就從一個理財微行動做起!「從心理層面來說,因為持續做一個小動作,可以培養意志力,就像記帳能了解收支狀況,知道妳現在的財富地圖位置在哪裡, 激勵自己想存更多錢。」經營「富朋友理財筆記」網站的艾爾文說,他就是從記帳這個理財微行動做起,二十八歲存到一百萬元,二十九歲離開科技公司, 現在靠著領股票股利以及建置網站所流入的被動收入,每天在家開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不用看老闆臉色,也不用過著爆肝的忙碌生活。 如果妳還沒有存到人生第一桶金,甚至是月光族、卡債族,不妨趁著新的一年,參考以下十個理財微行動,給自己一個全新的開始。 要強調的是這十個微行動沒有先後順序,美人可以從中挑一個自己做得到的先做練習,慢慢增加更多的微行動,就能培養理財好習慣,存款多一百萬元。 1. 善用零存整付,強化存錢效率 很多人無法達成存錢目標,有很大原因是忽略每年的大項例如年度保險費、繳稅、自宅管理費等,因而打亂存錢計畫,要在每年年底或年初就把次年度大筆支出項目 及金額列出來,加總後除以12,就是每月必需先存起來、以應付大筆開銷的金額。 假設美美年度繳稅、保險費、管理費加起來1年總共需要3於每個月要存2,500元,這時美美就可跟銀行約定做每月2,500零存整付, 1年後就能存到3萬元,輕鬆付款,當然,妳也的大筆旅遊費、進修補習費等等用零存整付的方式,透過銀行自動扣款機制幫妳執行存錢計畫。 財金智慧協會理事李秀慧表示,千萬不要因為錢少而不儲蓄,練習為了目標而儲蓄,更能增強存錢動機。 2. 一次領一周生活費,放在皮夾控制支出 妳是不是常有這樣的經驗:明明昨天才領了1,000元,怎麼一下子就花光了?或是每次需要錢就去領,到底這個月領了多少次, 花了多少錢都不知道?要避免這種困擾最好的方式,就是約略算一下自己每個月的必要生活費,包括吃飯、交通、手機費等,把總開銷算出來後 除以4,得出的金額就是妳每周的生活費。 假設這個金額是3,000元,那麼每個禮拜一早上就到提款機一次領出3,000元 放在皮夾裡,每次從皮夾拿錢時,會看到鈔票不斷的變少,花錢就會有所警惕,也比較不會看到路邊有可愛的飾品就衝動購買,因為妳知道如果亂買,生活費就會銳減, 若少到必須再去領錢,代表這個禮拜透支,一直惡性循環下去,肯定成為月光族。 李秀慧表示,固定每周生活費的作法其實就是在編列預算,可以有效的控制總支出,降低隨便出手亂買的欲望。 如果美人這點做到了,就可以進一步每天記帳,然後每個月做分類統計,把食衣住行育樂各項支出算出來,精準掌握每月生活費, 也可拿當月與上個月的總支出做比較,檢討哪些是非必要支出,透過這個過程可慢慢練習釐清什麼是必要、需要、想要,更清楚花錢順序。 3. 練習先付錢給自己,創造財富自由 每個月一領到薪水,妳的第一筆支出是什麼?吃大餐?買衣服?還是付帳單?這些習慣都是在「付錢給別人」、幫別人賺錢, 現在妳應該反過來,一領到薪水就先付錢給自己,累積本金,再利用工具幫自己賺錢。 李秀慧表示,絕大多數人的第一桶金,都是靠努力工作,領到薪水後先付錢給自己,隨著金額越多,財富自然變多。 例如從25歲開始,每個月一領到薪水就付給自己5,000元,以未來每年存款利率保守估計只有2%計算,55歲時存款可以超過246萬元,不需要聽信投資明牌, 也不用看懂財務報表,就可以輕鬆攢下錢。 月入不到3萬拿iphone?這是一個很好、策略完全正確的心態啊! 1977年徐崇仁月薪9000元 1977年,西門町的5萬元套房,不吃不喝六個月就能買。 1977年,中壢龍崗28坪的4萬元透天,不吃不喝五個月就能買。 1977年,拼命「存錢」就夠了2017年年輕人月薪三萬元。西門町套房1000萬元,上漲200倍。中壢28坪透天,800萬元,上漲200倍。 所以, 在 1977 年,你把錢拿去花費實在是虧大了,你一個月也才賺 9000,但存起來去貸款買房子,一年會自動躺著幫你賺個 20~30 萬 , 你若不把錢存下來買房子,損失的機會成本,簡直恐怖到讓你後代後悔終身。 所以,在 1977 年,對金錢最合理的使用策略,是 超級防守主義, 不擇手段的縮衣節食,把錢存下來丟資產就對了,那是一個笨蛋也能幸福安樂的無腦時代 。 2017年,妥善「花錢」提升自己但是 2017 年的策略完全不一樣,2017 年代,最值錢的並不是資產,而是時間和資訊。 科技與潮流與驚人的速度翻代,在最新銳的業界,一年是一個世代;在文化類的潮流,一季是一個世代。 在 2017 年的精銳人員,一年吸收進去的資訊,大概是 1970 年精銳人員的十年份可能有。所以在各種前線戰場上,特別是一些激烈競爭、沒有被台灣垃圾法規 保護主義到達的地帶,強的年輕人混一陣子就打趴老人集團的例子所在多有。 資產價值跟屎一樣,成長率總是只超過 GDP 成長一點點而已,中高階與基層人員薪資落差龐大,你一個月賺 3 萬,別人一個月賺 50、60 萬, 別人一個月存的錢是你兩年份,在這個時候,錢有什麼好存的。 所以在 2017 年,對金錢的使用,該採取的是 超攻擊主義 ,對效率絕對重視,把錢全部盡可能妥善花掉,尋求的是跳階升級,而不是存。 等你自我升級,跳級之後,一年存下來的錢隨便就超前了以前的 20 年份。 「能賺錢」遠遠比「能存錢」來的重要...台灣還有一個唯一的好處,是很多鄉民都忽略的, 就是台灣的失業率,是先進經濟體裡數一數二最低的 。 而且坦白說,的確都是沒有理想工作的自願性失業居多,絕大部分不是窮途末路那種,也就是說,的確是低薪,或者環境不理想,但很難沒工作做。 各行各業都在缺工。基層缺血汗,中階缺原創,高階缺戰略。台灣現在的人才與人力,仍不足以構成生產要素的滿足點。既然失業率這麼低,年輕根本就不用存錢。 你該怕的是寶貴的年輕生命流失掉,這會讓你以後非常後悔。 花錢的戰術方面大概如下: (1) 盡可能投資資訊工具,這是基本款,所以有新 iphone 本來就非常必要,電腦和手機只要速度一慢下來,軟體有 LAG 傾向,就要立刻汰換。因為那會讓你懶得用, 在這時代,妨礙資訊吸收和生產效率是絕對是不能允許的。 (2) 盡可能投資學習,有時候需要高手帶路,那跳階學習的速度是自己閉門造車的好幾十倍幾百倍,但要妥善挑選,坊間的各種教育產業素質不齊。 (3) 盡可能投資體驗,什麼都要去試,這是觀察潮流的基本訓練,增進人文素養與品味能力。 (4) 盡可能出國考察,先進國的做事方法與辦事效率,和台灣天差地遠。 (5) 盡可能參加活動與交際,和不同的人交換資訊,大幅開拓眼界,但也要妥善挑選,遠離白痴和拖你下水的人。 (6) 盡可能追求效率最大化,比如計程車與高鐵的錢若可以負擔就不要省,時間是最重要的事,現在不是 1970 年, (7) 盡可能投資健康活動,例如運動和鍛煉,減緩老化,爭取更多時間。 基本上這才是活在 2017 年的最佳策略,這是穩賺不賠的,因為月薪 3 萬根本存不了多少錢,全部拿去投資自我,就算投資效果不夠,至少也活得爽快,戴勝益也有說過類似的話。 不懂得變通,繼承老人遺毒的墮落世代很多時候,很多人嘴上都在罵老人,但實際上也繼承了很多老人遺毒。 比如這些案例: 整天哀買不起房子。(有什麼好買的?) 哀台女只會出國。(出國有什麼不對?) 哀別人不想跟你打拼。(現在停下來存根本不是最佳策略) 每天在板上比誰比較省錢。(到今天還是很常看到) 哀理工至上主義,不把能力橫向跨界發展 。 哀自己很有專業,但不發展戰略觀。 這種一根筋不知變通,說老人廢,但不知不覺滿腦繼承遺毒,已經被墮落世代價值潛移默化的人,以後才是最慘的。 本文授權自 ZMittermeyer (ZM) 原文於此本文受著作權保護,請勿侵權。CMoney編輯/Sally

聰明的女人,妳該從周遊先生外遇事件學會這5件事

2017年09月11日
公開

這篇寫的不錯,分享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07-167235-%E8%81%B0%E6%98%8E%E7%9A%84%E5%A5%B3%E4%BA%BA%EF%BC%8C%E5%A6%B3%E8%A9%B2%E5%BE%9E%E5%91%A8%E9%81%8A%E5%85%88%E7%94%9F%E5%A4%96%E9%81%87%E4%BA%8B%E4%BB%B6%E5%AD%B8%E6%9C%83%E9%80%995%E4%BB%B6%E4%BA%8B 聰明的女人,妳該從周遊先生外遇事件學會這5件事 撰文 / 凱莉不加糖 關聯關鍵字: 外遇, 婚姻, 周遊, 李朝永 2017/09/08 這段加起來218歲的三角戀,讓外界看得眼花撩亂,外行看熱鬧,內行人要看出門道,我覺得聰明的女人,應該從周遊先生的外遇事件裡,學會這5件事。 80歲的製作人周遊,因為70歲導演老公李朝永偷吃68歲獅嬤,因而上演了「阿姑升堂戲碼」展開大老婆的反擊,周遊泣訴:「他是個好導演好丈夫,沒想到這4年完全變成說謊、騙人、罵人,對我家的人很壞,還對我家人威脅,這麼好的老公變這樣,都是那個張女教他的!」「其實我兩個兒子要的財產只有一點點,其他都是他的,他們還是一直在來往,兩個人不但變本加厲,我實在是被欺負。」 這段加起來218歲的三角戀,讓外界看得眼花撩亂,外行看熱鬧,內行人要看出門道,我覺得聰明的女人,應該從周遊先生的外遇事件裡,學會這5件事。 1.維持外表真的很重要 當大家質疑,李朝永外遇怎麼會找一個68歲的阿嬤?結果媒體曝光這位阿嬤的照片後,網友的毒言酸語是這樣子的:「論年紀、外貌…再傻的人也會選張姓獅奶,怎麼會選周遊姑婆?」「真的是風韻猶存,這個小三保養得很不錯,看起來不像68歲」… 你可能覺得這些話很過分,其實這叫做人性,因為美女人人都喜歡!所以不管婚前婚後,女人要盡可能的讓自己看起來亮麗,這不僅是為了別人,把自己打理好,心情真的會美麗,而且「時時保持自己的競爭力」真的很重要。不然當周遊跟小三獅嬤的照片「開雙框」放在一起比較時,男人的註解會是:「原本覺得周遊有點可憐,看到獅嬤的照片後,突然覺得李朝永外遇也是應該的」。 2.男人都愛溫柔的女人 周遊是這麼形容自己的:「人家都知道我是女暴君,我本來就很兇,脾氣也不好。」即使這樣,李朝永也「伺候」了她30多年。 有句話是這樣說,「溫柔刀,刀刀奪人性命」,沒有一個男人不吃溫柔這套!我雖然不知道這位張獅嬤是不是溫柔多情,但從她的外表看來,老實說是挺有氣質的,猜想能把也是見過世面的70歲男人迷到團團轉,還暱稱喊她「小公主」,她一定有「獨特之處」,至少跟周遊「Drama Queen」的路線相比,顯然李朝永很吃小公主這套。 3.先生別跟你的姊妹淘走太近 這回讓周遊抓狂的點之一,就是原本三人就是好朋友,一起在活動上碰面,甚至獅嬤還常與周遊、李朝永夫婦一起出遊,阿姑跟張獅嬤甚至以姊妹相稱,對方更常進出她家,沒想到最後因為發現李朝永在簡訊裡喊對方「小公主」跟「愛妻」,周遊才驚覺老公出軌。 為什麼男人容易看上太太姊妹淘?除了近水樓臺容易互動,還有個原因就是:通常女性的閨蜜,多是與自己氣味相投的人,你的老公會喜歡妳,妳的好姊妹通常也不會討厭。而人都是貪新鮮的,太太身邊有這些「看了不討厭」、「長得不一樣的臉蛋跟身材」的女人,只要把持不住,或是姊妹淘故意勾搭,下場很容易就會像周遊一樣。 4.婚姻其實很不可靠 周遊算是一個有見識、聰明的女人,但是碰到先生外遇這件事,並不因為她已經80歲而比較看開,可見小三這個議題對女人而言,都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大家笑說,這個三角戀,當事者加在一起都218歲了,但這告訴我們,外遇這件事,一直都是橫在婚姻路上的大障礙,與年紀無關。女人千萬不要覺得,結了婚之後就可以安心,真的沒有這種事!婚姻,是一種社會制度,但它其實是在限制、規範人性,讓社會維持和平運作,但從來不代表,有了婚姻就能一輩子幸福美滿,不只是男人,就連女人都可能背叛婚姻。 只要想通想開了這點,也就不怕了。 5.掌握經濟自主權才有退路 周遊為了讓先生回頭,分別還給了先生200萬,獅嬤180萬,周遊大怒:「沒想到他還不滿足,跟那女的繼續來往。」還有得知李朝永跟外遇對象常在車上幽會,阿姑霸氣道:「我因為這樣換掉兩部外國買來的車,髒啊!」但轉頭又買了新車給先生。 看到這裡,我實在慶幸阿姑有強大的經濟條件,說句現實點的,要不是周遊這麼有錢,會不會李朝永早就跑了?這次李朝永會不會因為愛?因為錢?再回到阿姑身邊,大家都在猜。周遊說李朝永可得她65%的遺產,「若有那女的,一毛都拿不到!」用錢報復你,是周遊的能力。女人婚後給先生養沒關係,但千萬別喪失賺錢能力,否則萬一碰到阿姑這種事情,一文錢能逼死英雄好漢,也會讓妳喪失離開男人的條件。 愛不能靠別人給!懂得「愛自己」的女人最幸福 外遇其實是人性,更是個永不改變的社會議題,我不是唱衰,但女性「趁早想透、趁早預想後路」總不吃虧。這次周遊跳出來開記者會,周遊她說,「我要做一個很勇敢、很驕傲、有自信的女強人」,這句話一點都沒錯,但要真正做到,卻不是一條簡單的路。 希望天下的「傻女人」都能變得越來越聰明,等別人給愛真的好辛苦,因為「愛,從來只能靠自己給」,懂得「愛自己」,才能讓人生過得愉快,更有助婚姻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