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andy

(分享)外公外婆教我儉樸的價值

2014年03月10日
Sandy覺得這篇文章很讚,以前不知道儉樸是一種不錯的優點,小時候老是覺得為什麼大人都那麼省,當然家境不好也是一個原因,所以Sandy從小從17歲打工開始就會記帳存錢不浪費,因為知道賺錢辛苦所以不會浪費亂花錢,一直到現在Sandy的衣物都是穿到破損才會丟掉(或是廢物利用當擦地板/擦車的破布),Sandy覺得節儉是為了讓財務更自由,花100元很快,但要快速存到100元卻要花很多時間,所以真正省下的錢才是紮紮實實的存下來,感恩老天爺.節儉是為了讓自己的財務更自由~


外公外婆教我儉樸的價值
文/Colin Beavan;譯/謝維玲
我在麻薩諸塞州威斯波特鎮長大,那是個濱海小鎮,跟外公外婆家相距不遠。我經常沿著他們的礫石小徑走進屋裏,坐在外公的身旁看電視。外公的手裏總是握著一個開關,上面有一條很長的電線跟他所謂的「盒子」相連,他把那個開關稱為「按鈕」,每當開始進廣告,他就按一下按鈕,切到靜音狀態,等到節目繼續播映,他就再按一下,讓音量恢復正常。
此時,外婆會細心折好牛皮紙袋,留待下次去店裏買東西,或者裝垃圾時使用。如果我忘記關廁所的燈,他們會堅持要我重新回到樓上,把燈關掉。他們總是教我吃多少拿多少,垃圾不可隨地亂丟。他們會穿上毛衣,把暖氣調得很低。

退休前,外公是美國中央情報局一位非常資深的助理副主任,外婆則是一名模特兒。換句話說,他們不是什麼搞環保運動的嬉皮,但他們對浪費的行為很不以為然。在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教我不可浪費。

如今,外公外婆會怎麼看我?我已經漸漸把他們教給我的儉樸價值,跟他們過去那段經濟大蕭條時期連結在一起,不過仔細想想,我很確定他們那種認為人人都該珍惜資源的想法,並不單純站在「不浪費、不愁缺」的觀點,他們的教誨還蘊藏著更深的含義。

他們很重視一個簡單的概念:我們不該把自己得到的恩典視為理所當然。對外公外婆和那些與他們熟識的伯伯嬸嬸來說,這份不該浪費資源的信念,似乎不是以環保為考量,而是從我們該對上天所賜與的生命與隨之而來的一切事物心存感激的想法,自然發展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