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andy

回絕別人要求 要回絕得讓人舒服

2014年06月25日
這是做人的藝術~

回絕別人要求 要回絕得讓人舒服
撰文◎林郡妙
  拒絕別人向來是件尷尬又難為情的事情,尤其是對主管或同事。該如何說「NO」,才不會被主管貼上「配合度低」的標籤?或者因拒絕了同事,而被他們歸類為「難相處」的辦公室孤鳥?其實只要懂得看場合、用對技巧說「NO」,就能不把場面搞僵,雙方皆大歡喜!

不能拒絕的事就欣然接受
  「當對方提出請求時,你要先判斷是否為可以拒絕的狀況。」《這些小習慣,老闆覺得你應該知道》作者有川真由美指出,假如是上司的命令、緊急情況或重要的事項,當然二話不說只能接受。但如果別人也能處理,又不是緊急重要事項,就算回絕對方也無妨。
  有川真由美認為,若是屬於「可以拒絕」的請求,就不要用私人感情來決定「想不想做」,而是以自己「能不能做」來判斷。她將職場常見的請求分為4大類:

 ●無法拒絕的情況(上司的命令/緊急重要的工作)-->心情愉快地接受。

 ●顯然無法完成-->立刻拒絕。

 ●有點困難的情況-->思考可行的辦法--
  a.思考後還是有點困難-->「有條件的提議」提出替代方案。
  b.思考後應該沒有問題-->心情愉快地接受。

 ●輕而易舉沒有問題-->心情愉快地接受。
「有條件的提議」取代直接拒絕
  日本知名專欄作家石原壯一郎建議,遇到不得不回絕的情況時,最好能夠提出具體的理由,例如「那天要參加喪禮,實在沒辦法。」如果對方還是不斷要求,那失禮的人就不是自己了。

  石原壯一郎說,搭配「無法回應您的期待,真的很抱歉!」或「沒能幫上忙,我覺得很難過」等深具歉意的話來拒絕對方,更容易獲得諒解。他提醒,拒絕別人前,務必記得站在對方立場來設想,以免引起對方不快。

  有川真由美也認為,在回絕別人時,應祭出對方可以接受的理由,甚至撒點善意的謊言也沒關係。而且,比起「直接拒絕」,更高明的方法是用「有條件的提議」間接婉拒,例如「改成明天的話就沒問題」(=日期時間變更法),或是「我可以做到這個部分」(=部分接受法)。

  以回絕同事的午餐、聚餐邀約為例,可用開朗、輕鬆的口氣,告訴對方無法說Yes的理由,像是:「抱歉!我今天有點事,我們改天再約好嗎?」這就不是直接拒絕,讓同事當場碰釘子,而是保留改天受邀的可能性。

  她提醒,雖然撒點小謊無妨,但是像「我沒錢」、「家人生病了」這類會讓對方擔心的謊言最好別說,同時也別忘了,要向對方表達感謝之意,說聲「謝謝你邀請我」之類的話。

學習藝妓的「yes, but」說話法
  面對「不感興趣的邀約」或「無法應允的請託事項」,除了提出有說服力的理由,或想個「白色謊言」拒絕外,在優希有與大和麻耶合著的《圖解.上班族存活法則》裡還提到,可以學學日本藝妓高明的「yes, but說話法」。

  當客人約藝妓出遊時,她們絕不會明白地說:「我不要!」來拒絕客人。因為此話一出,等於把客人的面子放在地上踩。反之,她們會這麼回答:「哇!我好想去喔!可惜......」事實上,她們壓根兒沒打算要去。

  藝妓這種委婉的拒絕方式,正是運用心理學的「yes, but說話法」。意即對於那些過度的要求,採取「先承諾,然後再加以駁回」的應對方式。

  例如上司找你一起去吃飯,你若直接回答:「下禮拜我會很忙耶!」他心裡鐵定不是滋味。但若換種方式,先欣然回答:「好啊!」讓他看到你的愉悅之情,接著再說:「但是,很可惜這陣子工作太忙......」如此應答的話,上司會認為「既然有工作要忙,那就沒辦法了」,心裡也不會覺得不愉快。

覺得被否定心裡很受傷
  優希有與大和麻耶特別提醒,在採用「yes, but說話法」時,要記得雖然回答「Yes」,但絕不能給對方明確的承諾。以上述例子來說,若回答上司「好啊!我一定要去,可是......」,之後卻沒履行承諾,後果可能更不堪設想。但若是說:「好啊!好想去喔!可是......」同樣會給予對方自己想去的印象,但你並有沒做出任何承諾。

  優希有與大和麻耶說,站在被拒絕一方的立場來想,就會發現:真正令被拒絕者感到失望的,與其說是「一起出去」的願望無法達成,倒不如說是因為「覺得自己被人否定」,而有受傷的感覺。

  若能在拒絕別人時,表達出「如果有可能的話,我真的很想答應你的請求」的情緒,既不會傷及對方自尊,也不會讓彼此都陷入尷尬,就算只是表面功夫或白色謊言,那又何妨?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六月號(454期)Career職場情報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