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andy

有錢人想的真的不一樣

2014年11月20日

有錢人想的真的不一樣

作者:徐仁全、劉子寧   攝影:關立衡、鄭名娟
出處:《30》雜誌 2014年11月號 第123期
炫富時代已過,含蓄品味是新一代富人的作風。服務他們要更細緻與用心,免得嚇跑敏銳的富人們。
全新企劃【30競爭力UP講堂】聲音訓練專家周震宇,教你「聲」得人心的溝通技巧!
「田僑仔」、「土豪」是過去對有錢人的刻板印象。但現在,有錢人跟你想的真的不一樣。他們不再藉由高價商品來炫耀財富,轉而追求品牌背後的意義、內涵與價值。
「 含蓄、品味」是這群富人新的樣貌,也被稱為「優悅生活家」。他們過去也許戴的是一支江詩丹頓鑲鑽的手錶,開的是上千萬的跑車;但現在追求的是內涵,不再大剌剌地用跑車及名錶來展現身價。而是轉為低調,只在內行人前顯露出他們的品味,表現出另一種類的財富實力,這是新一代有錢人的思維模式與表現方式。
美國運通針對旗下持有「Centurion(俗稱黑卡)」的頂級會員進行「台灣富裕族群生活態度及價值」調查,發現這群頂級消費客層真的跟你想像中的不一樣了。他們不再一味追求金錢及地位彰顯,他們是一群「優悅生活家」。從過去追求奢華與財富,轉而重視生活風格的精緻化、人際關係的維護。他們更嚮往人生夢想的實現,也在乎身心靈的健康。
根據統計,2013 年台灣可投資資產超過百萬美元的人達到11 萬人,較前年增加17.4%,全球排名22,亞洲排名第5。這群人皆可稱之為「優悅生活家」,也是各精品業者瞄準的頂級客層,要獲得他們的認同與下單,首先要了解他們在想什麼?要什麼?
追求內涵和智慧的累積
過去對這群人的印象可能是炫富,但現在不一樣了。對這群人來說,自由地運用財富已不是問題,他們更在乎且渴望捷足先登獲得新知,汲取事物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和價值內涵。舉例來說,米其林餐廳雖是這群人士爭相追逐的美食,但他們更在乎能與主廚溝通對話,如能流利地使用英文或法文與主廚溝通,了解主廚烹調的理念及食材的由來,而不是在美食的經歷上多了一個「吃過」的記號而已。
品味只在內行人前顯露
當然,富裕人士都自有一套凸顯富裕與尊貴的模式,也有些人是「唯恐天下不知他有錢」的想法。但這群「優悅生活家」的生活態度傾向含蓄優雅,對於自身獨特的品味只在內行人前顯露,低調傳達自我生活態度及價值觀。以往,他們用大而顯眼品牌作為財富的表徵;如今,內涵及獨特的設計感才是他們的最佳選擇,但是他們還是享受被識貨人認出獨具品味時所帶來的成就感。
- See more at: http://www.30.com.tw/article_content_26585.html#sthash.SGXaCGr8.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