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Sandy

退休不工作 對誰都沒好處

2015年01月01日
這篇標題下的真好,即便是退休了還是要有事情做才才不會老的快,也較不易得老年癡呆,Sandy想好,若經濟允許,以後老了要做志工服務社會,希望是可以在50歲就半退休,畢竟50歲身體很多地方都慢慢退化,記憶力衰退,如果還繼續被人指揮來指揮去的真的很累,所以再拼十年好好理財,希望可以願望提早達標,累積的財務到一定水準,Sandy想在住家附近找有機店或是其他的兼差工作,不想每天趕到龜山上班了,到時不養車子,車位要租人,換個管理好一點,房子小一點的一房一廳來住,把現在這間小三房處理掉或是租人收房租.如果可以靠理財每月都有三~四萬固定收入就可以提早退休了.期待願望及早實現~目前常看到身邊同學或朋友每天都在花錢享樂,Sandy一點都不會羨慕捏,目前Sandy只覺得生活簡單,錢夠用之餘不亂花積極理財才能提早退休,對於目前注重享樂盡情花錢的同學或朋友們只能給予祝福.畢竟每個人的生涯規劃都不同,Sandy是希望早退休過更清閒生活,畢竟在私人企業工作,不一定是可以永遠做這個位置,搞不好哪一天公司倒閉或是停業,在超過40歲後找工作是很困難的,所以要有居安思危的想法,早點把自己的財物奠定穩定水準,這樣邁入中年後,管公司裁不裁員,都可以開心無慮度過每一天~

退休不工作 對誰都沒好處

2014-04-30 天下雜誌 546期 作者:經濟學人

貧富差距 經濟學人

有本事的人,年紀漸長,收入一樣豐厚;但愈靠勞力賺錢的人,上了年紀後,失業、退休比例也愈高。贏家和輸家的差距,可能愈老愈大,而且世襲。
「波克夏.哈薩威」每年的股東大會,主持盛會的巴菲特是美國資本主義的象徵。巴菲特八十三歲了,仍然活躍。顯示有技能的人,即使年屆退休,也能持續工作。在已開發國家,教育程度愈高、位階愈高,工作年限也愈長。美國的差距最為明顯。受高等教育的嬰兒潮世代延後退休,缺乏技能訓練的年輕人則提早退出職場。
這個趨勢,對個人、對社會的影響都非常深遠。
活得愈久,退休生涯愈長,老人閒著不工作,對誰都不是福。甚至有專家相信,這會拖慢經濟成長,造成「長期停滯」,因為靠年金度日的人愈來愈多,形成政府財政的重擔。
同時,隨著工作型態轉變,有本事的人,生產力高於以往,所以年紀漸長,收入一樣豐厚。科技發展也是一環。從管理到創意,這些電腦沒有的能力,並不因年紀增長而消逝。不只幸運的銀髮族受惠,對社會整體也有好處。當經濟成長減速、趨緩,高所得的人繳稅時間拉長,政府財政收支也可因此改善。
有錢的老人繼續累積財富,讓他們的下一代承襲更多財富。
反之,社會天平的另一端,知識水平愈低、位階愈低、愈靠勞力賺錢的人,年紀愈大愈難做粗活,隨之失業或退休,讓他們連養活自己都成了問題,還必須仰賴年金過活,更別說會留財富給下一代了。贏家和輸家的差距,也因此愈老愈大,而且世襲。
提高遺產稅可能是選項之一。但政府更要改革退休和教育制度,才能創造財富。
工作的盡頭,不該由年紀來決定。不必要的法定退休年齡和年金制度,就該廢除。政府應該用福利為高技能的人才開拓機會,把年金轉為累進制,並加碼投資各種教育,強化生存技能。政府推動改變的機率有多高?已開發國家的情況讓人很難樂觀。老年人口快速增加,加上投票意願極高,政治人物總想盡辦法討好他們,而不願推動破壞性的改革。政治人物需要說服缺乏技能的高齡選民,為了自己好,退休也該持續工作。
這任務不好做,但不做的話,隨之而來的經濟停滯、貧富差距擴大,後果只會更糟。(彭子珊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