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nina

說明會後的感想

2006年03月01日
上個月23號
因為抱著閒著也是閒著的心態去聽說明會
所以不預期有任何特殊感想或是心得
前半段EVE老師對本學期的教學進度說明
聽著聽著就忘記
心態上認為孩子有接觸到語文就好
反正還只是中班年紀.玩比較重要

意外的是接下來的"家長提問"
直叫我瞠目結舌

家長一的問題
"中班美語教學上家長對於孩子的發音不夠精確.請老師將教學內容每週交給家長參考"
家長二的問題
"幼稚園生期末的美語評量是否改為每月一次或是兩週一次.並請老師將評量的內容交給家長.以便家長督促孩子複習或是臨時抱佛腳用"
家長三的問題
"中班生每週的回家作業太少.是否可以增加回家練習的內容.不然家長得自費到校外買練習本給孩子練習"

然還有很多家長提問關於每週的聯絡簿方式或是教學進度等等的問題
但針對三個問題實在叫媽媽我掉下巴

只是個中班的孩子.再大一些不過就是大班六歲的年紀
真的要從這麼小起就逼成這樣嗎??

禮拜一到學校接緯緯下課的時候
不免又賴在學校的遊樂場放縱一下
耳朵不小心聽到旁邊的媽媽呼喚一樣是中班年紀的小男孩
"快點!!要走了!!你補習要遲到了!!"
補習????什麼????
隨口問了一下那位家長
家長說是給孩子去上"**文"的課程
且自豪的介紹目前的課程內容
"現在基本的ㄅㄆㄇ都會了.數學也會認識奇數和偶數.也可以念五個一數(5.10.15.20.25....).還會一些十進位的算術.也有教ABC的認識喔......"

我的下巴又快掉了......
看起來也是有點知識水準的媽媽
應該有受過基本國民教育的
也不是職業婦女照理來說這些都可以自己來才對

不免要檢視一下自家的小孩
那位媽媽說的內容
沒有補習的緯緯也都會!!!!
我們可以在紙上寫出十位數的算術.或是簡單的心算
也認識ㄅㄆㄇABC甚至於還可以唱韓文歌日文歌英文歌
不是媽媽我會教
而是孩子在玩中間自然而然的就學會了
要說發音正不正確的話
光是美國國內的各州都有不同腔調
英式發音與美式發音也大不相同
要如何去要求孩子"發音正確"
中班四五歲的年紀不就是要玩嗎??
為什麼要提早用評量補習的字眼加重孩子的負擔
提早結束他們玩樂的童年呢???

也有媽媽接了孩子下課後
趕著送去學才藝
一週五天中有四天有不同課程
週末還有其他安排

沒有去上才藝班的緯緯也可以在家裡畫水彩塗鴉
反正一百張圖畫紙畫完了媽媽就會自動補貨
水彩蠟筆色筆鉛筆....所有工具一應俱全
心血來潮就跑到鍵盤琴前面去抓出火影忍者配樂的音
還是收棉被時間老師放凱文科恩的綠鋼琴的音階
沒聽過緯緯抱怨什麼
高興就玩琴或是打鼓
高興就畫畫
高興就翻出所有小汽車排排隊
高興就什麼都不做的發呆
這不是我們每個人夢寐以求的童年生活嗎

補習.評量.考試.作業
這應該是小學或是中學以後才有的名詞吧??

這個年代的孩子要承擔什麼
從寶寶的奶粉廣告就開始灌輸父母"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
爸媽卯足了勁的賺錢並且毫不猶豫的買下萬元起跳的套書課程
就是怕孩子輸在起跑點
套書是買了.昂貴的學習機也再三比價後託人大老遠的從美國扛回來了
但是後續呢?
百科全書上面的昆蟲圖鑑比不上深山郊外的毛毛蟲真實
電子書讀出來的音調沒有媽媽的溫柔香氣
就算是賴在旁邊被罵橡皮糖也是一種幸福
這就是我們自己想要的童年
難道不是我們的孩子想要的嗎?????

我知道這樣的論點
恐怕很多人難以接受
說不定還會嗤之以鼻---這麼不注重小孩教育!!!
是啊
我和爸爸
小時後也是這樣玩大的
雖然長大以後的我們不是有錢人.沒有大房子.
一個做基層工作.一個當家庭主婦
但是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沒有變壞.沒有走岔路
老天眷顧
我們一路走來都能平安喜樂
就算緯緯的將來也只是平凡
至少可以保證會有快樂的童年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