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en's mom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10年03月12日
公開
24

晶華酒店聚餐

晶華酒店聚餐

2010年03月08日
公開
9

Kate skates./Flower girl.

阿媽說妍妍今天去上功文進步了 自己拿書包上去二樓寫功課 寫完功課自己下來 不用阿媽陪 過了一個年妍妍突然就長大了 吃完馬辣回家已經快十點 聽到妍妍還醒著和阿媽聊天 和妍妍上演一陣我們的招牌相見秀後 (就是妍妍叫”媽咪∼”,我叫”妍妍∼”,重複十次後來個大擁抱的戲碼} 妍妍黏著我唸了二本故事書 這二天她對英文讀本比較有興趣 這幾天手實在很癢 一直不斷地在買書 今天收到前幾天在網路上買的「野薔薇村的故事」 一共有八本 明明知道家裏的書已經太多 也知道上圖書館就借的到 但就是好想買起來放在家裏喔∼ 畫風超可愛的 類似彼得兔的畫風 今天大概看了一下 書裏細節的部份畫的很仔細 明天就可以唸給妍妍聽了 真的好興奮喔! 【吉兒•巴克蓮與野薔薇村】 野薔薇村裡的老鼠們,過著完全自然的生活,牠們擅用身邊的資源,彼此關懷。但是他們一點也不嚴肅或功利,還很會找樂子!作者吉兒.巴克蓮說,這樣的生活方式,正是她心中的理想世界。 從生活中取材,看似平凡簡單,卻又美好得令人嚮往,這是「野薔薇村」能深深吸引大家的原因! 吉兒.巴克蓮(Jill Barklem)出生在英國埃塞克郡的埃平市(Epping)。這裡有著豐富的自然環境,令人留戀,所以從小到婚後,她都沒有離開此地。 長大後吉兒進入進入倫敦的聖馬丁藝術學院(St Martin's School of Art),每天都要花一小時通車到倫敦市區。往返在城市和鄉村的車程之間,望著窗外的景色,讓她對家鄉的森林和草原有了更多的想像。她在腦海裡編織出一群和平、友善的老鼠在樹洞裡建立家園,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然後把牠們畫下來,這就是「野薔薇村」的由來。 「野薔薇村的故事」自1980年出版以來,就有讀者不斷的問作者吉兒.巴克蓮,野薔薇村是怎麼創造出來的。但作者的回答總是,野薔薇村本來就在那兒,只是由她把它畫下來。的確,這種自然、理想的生活,是每個人心中的渴盼,所以才能引起廣大的迴響。讀者除了受野薔薇村裡和睦的群體生活所吸引,也被吉兒.巴克蓮精緻的圖畫所感動,讓大人孩子有如進一座現代桃花源。本系列一出版就獲得波隆納兒童插畫展「艾爾巴獎」(由小朋友票選),目前已有14種語文版本, 銷售四百萬冊以上。 http://www.kimy.com.tw/project/200309/brambly/index-3.asp

2010年03月02日
公開
8

胖先生和高大個/愛心樹

一大早妍妍自己拿了「胖先生和高大個」在看 我請爸比唸給妍妍聽 這本書真的很有趣 一本抵二本 左邊是高大個 右邊的胖先生 最後連在一起 和【阿迪與阿茱】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裏面多了翻翻書的頁面更是有趣 非常不錯的一本書 晚上拿了愛心樹來唸 本來擔心這本書只有單調的線條 怕妍妍不喜歡 沒想到妍妍邊吃蘋果邊聽的津津有味的 小小的一本也寓意深遠 愛心樹就像媽媽一樣 總是能以滿足小孩為心中最大的快樂 即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總是靜靜的等小孩回到身邊 有點哀傷但又很感動 愛心樹述說的是一棵蘋果樹和一個男孩的故事, 當男孩還小的時候,樹是小男孩最好的玩伴。 當小男孩漸漸長大了,他忙於自己的生活,遺忘了那棵曾經陪伴他的樹。 當小男孩身無分文的來到這棵蘋果樹的面前述說自己的窘境時,樹沒有錢給他,卻說拿走我的蘋果去賣吧! 當男孩跑來乞求樹給他一間房子的時候,樹讓男孩砍斷自己的樹枝,去蓋間溫暖的窩吧! 當男孩說自己已經老得沒辦法爬到樹上玩的時候,樹就請他鋸掉樹幹,造艘船出遊吧! 當男孩已經老得走不動時,渴求一個能讓他的休息的安靜地方,樹供給他僅剩的殘幹,讓他得以坐下來歇腳。 愛心樹的英文 "The Giving Tree",顧名思義便是犧牲奉獻的意思,但它亦是一本述說友誼的書。樹並未因為男孩的予取予求感到難過,即使後來只剩下殘幹的他,是那麼淒涼孤寂,但當男孩回到他身邊只求一個安靜的歇腳處時,樹竟是滿欣喜樂將自己奉獻給他,這樣的喜悅比起男孩小時在樹上刻的 "M.E. + T."那些甜蜜文字,更令他感到真切窩心。 於一九九九年去世的美國知名繪本作家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以簡單俐落的線條和充滿詩意又帶有嘲諷幽默的文字,寫就了《愛心樹》、《閣樓上的光》、《人行道的盡頭》、《一隻向後開槍的獅子─卡拉夫迪歐》、《失落的一角》和《失落的一角會見大圓滿》等書,每本書都帶給讀者無比的閱讀樂趣,與無限的想像空間。 謝爾的作品,原本設定的讀者群是四歲到八歲的小孩,卻成了所有年齡層的最愛,只因謝爾的書,讓人看了會笑、會感動、會永難忘懷。看謝爾的書,讓我有股想大聲念出來的衝動,因為他的文字如同會舞動的詩句,字字句句,打入人心。〈文/莊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