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恩光的媽咪

文章分享:父母的教養方式要一致

2008年05月19日
兩歲左右的孩子儘管對命令式的說話會產生強烈的反抗心,但是,他還是把母親作為心靈上最大的依靠。所以,對孩子來說,母親在身邊的時候,則會更加安定。他人不管怎樣地喜歡並百般地去照料孩子,也只不過是母親的代理。母親抱著絕對的自信和母愛,以堂堂正正的態度去接觸孩子的時候,孩子會感到無限的欣慰。

  假設母親受到婆婆和丈夫指責:"這樣的教育可不行"時,經驗不足的母親無論如何都會由此動搖信心,結果,一面為不安所糾纏,一面去接觸孩子。母親哪怕是稍稍一點點的不安與焦躁情緒,孩子都會敏感地感受到。因此,孩子也會變得不安迷惑,最後導致衝動性的行為。   

  這個時期,母親對孩子的信賴、給予較少的滿足,也許會決定孩子將來的性格,它是如此重要的一個時期。關於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在孩子的面前,祖父祖母如果對母親的做法進行非難,或偏向孩子,也會使孩子心裏產生動搖。這就是說,不懂得如何去撫養孩子才好?或者就是教育問題存在不同意見的時候,決不要在孩子的面前去指責進行教育的人和偏向孩子。不然的話,受害的則是孩子自身。   

  所以,暫且不論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長短,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希望祖父母和父母之間在家庭裏的步調一致。特別是請求父母與母親在家庭教育上讓孩子能看到協調一致的態度。不僅僅限於父親,即使在與爺爺、奶奶三代同堂的情況下,對於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周圍大人的態度是否一致,這是很重要的。  

  在此,起調整意見作用的父親是重要的。希望父親能擔當起妻子和婆婆(即父親的母親)之間的橋樑作用。母親若對婆婆的意見有不滿之處,請和丈夫進行冷靜仔細的商量。在這基礎上,如果再巧妙地進行說明,說我們想按這樣的方針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