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lulu (喬媽)

孩子不愛找爸爸怎麼辦?

2008年05月13日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講師 羅文喬

傳統的觀念總認為照顧孩子是媽媽的責任,爸爸常在照顧孩子的角色中缺席,因而造成與孩子關係的疏離。但是隨著社會及家庭型態的轉變,有越來越多的雙薪家庭,教養孩子不再只是媽媽的責任,學習與另一半一起教養子女,成為現代新好男人的必修課題。

孩子與媽媽互動好、和爸爸較疏離?!
曾經在親職教育的課程中,調查現在大學生在家中與父母的互動關係,發現大多數的大學生和媽媽的關係較親近,只有極少數的同學與爸爸的關係較好。也曾經在幼兒園的家長座談會中,聽到一些爸爸抱怨孩子比較喜歡媽媽,讓他們覺得很失落。在台灣大多數的家庭中似乎都有同樣的問題。

孩子不愛找爸爸的2大原因
Point1爸爸忙著打拼,疏忽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
   在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中,爸爸常扮演負責家計、出外拼經濟的角色。台灣地區的爸爸努力賺錢,每週工作時數高居世界第一。根據讀者文摘在亞太地區,包括台灣、香港、新加坡、南韓、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及菲律賓等國家所做的一項「為父母打分數」調查,台灣媽媽勉強及格,爸爸只有40分,是八個國家中的最後一名。在這個調查中,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是主要的原因。與孩子互動的時間少,親子之間的關係自然就會疏離,在孩子心中爸爸總是在工作。

Point2多數的爸爸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互動。
   沒有人天生就知道如何當父母,尤其是對台灣的男性來說更是一大難題,因為受到傳統刻板性別角色概念的影響,大人常會對小男生說:「男生是不可以哭的」、「你要勇敢因為你是男生」,從孩子小時候就不鼓勵男生表達情感,造成台灣男性普遍壓抑自己的感情;大多數父母對於男生玩洋娃娃等展現母愛的行為也不予支持,甚至因為擔心孩子會太女性化而禁止。相反的,女孩子從玩洋娃娃中學會照顧baby的方法,當需要照顧孩子時自然較得心應手。所以,在這樣環境之下長大的台灣男性,成為爸爸後,在與孩子互動時常顯得不知所措。

Be careful!父親角色影響孩子的適應力
爸爸的角色對孩子到底重不重要?對孩子的影響又有多少呢?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和牛津大學的醫師發現,因妻子生產而罹患憂鬱症的父親為數不少。而父親患有產後憂鬱症的幼兒,在學齡前發生行為及情緒問題的機率是一般幼兒的兩倍。瑞典阿普薩拉大學的研究者安娜•薩卡迪與同事在20年中,對8000多名嬰兒和30歲左右的成年人進行追蹤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如果父親能對孩子多點關心,孩子成人後的適應力會更好。

有效安排生活 爸比也可享受親子時間∼
近年來,國內外也陸續有許多父職相關研究的發表,研究結果不約而同的指向:爸爸如果可以參與養兒育女的工作,對於爸爸本身、媽媽以及孩子都有很大的幫助。爸爸參與照顧孩子或與孩子有更多的互動,會讓自己覺得更有價值;同時也是紓解工作上壓力的好方法。

爸爸,帶養孩子有你一份!
Daddy Relax
   對於爸爸媽媽而言,父母的角色是喜悅與壓力交雜的,除了生活上的改變之外,幼兒教養與親子互動更是夫妻間要一起學習的重要功課。照顧孩子不只是媽媽的責任,也是爸爸的義務,在養育孩子的路上不能單打獨鬥。爸爸與媽媽要同心協力,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媽媽的辛苦,也滿足彼此心理的需要。親子關係建立的關鍵期只有一次,再怎麼忙錄,各位爸爸也要努力地參與孩子的生活,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爸爸是不能缺席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