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智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分享】吵架也是一種學習

2012年06月20日
公開
55

吵架也是一種學習 王麗芳◎ 著 我從不幫孩子找出問題的原因,也不直接要她道歉。我希望她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吵架和打架,學習思考衝突的原因,設想對方的堅持與感受,感覺衝突的過程,找出解決的方法和吵架的方式。 朋友小蕾在網路上告訴我她的婚姻走到了盡頭,消息來得太突然,讓我完全無法接受。我雖然沒見過小蕾的老公,卻知道他很疼小蕾,一個人賣力工作,讓小蕾可以好好學她自己喜歡的繪畫和各種手工藝,還接送她上下課。小蕾每次談到他,總是一臉的甜蜜。然而,結婚五年後,他們卻在大家的驚疑中劃下句點。 小蕾在我的邀約下來我家作客,文靜的她一向話不多,也不太會跟別人聊到自己的心事。那天,我陪她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一向不多話的她也不怎樣回應我,我就這樣獨自聊著自己與朋友的事,等她調適好心情。 後來,小蕾慢慢地啜泣了起來,而且愈哭愈大聲,直到崩潰。我靜靜地拍拍她的背,抱著女兒慢慢等她發洩情緒。那天,我終於知道他們婚姻破裂的原因,心中卻有無限的感慨。 小蕾的父母感情一向不好,所謂的不好,不是常常大打出手或對罵,而是已經好幾年不說話了。冷戰的原因早已不可考,只記得是一些芝麻蒜皮的小事,但因為兩人個性都很倔強,這一冷戰就戰了十幾年,連離婚都不願意先開口,雙方沉默直到小蕾的父親往生。 小蕾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結了婚之後,當夫妻間一有爭執,她就選擇不去解決問題,也不願意面對對方的指控,更不願意體諒對方。她就是選擇了冷戰,一次又一次。她老公受不了家中冷戰的氣氛,每次都笑臉求和,但問題依舊沒有解決,兩人還是不斷發生爭執,接下來又是一次又一次的冷戰,最後再等著老公賣笑臉求和。 終於,老公受不了了,這一次冷戰等不到老公笑臉的求和,卻等到一張離婚證書。她老公累了,不願意讓所有問題一直重複下去,也不願意繼續忍住滿腹委屈擠出笑臉繼續求和。 小蕾說完後,我只是告訴她:「小蕾,妳老公沒錯,錯就錯在妳不知道如何吵架,這樣的妳,換一百個老公都一樣。」 是呀,吵架也要學習,在婚姻中,懂得如何吵架的人,比較容易得到幸福。 所謂「吵架」,無論是在意見不合的時候大吵一架,或是選擇忍下來,都必須把握一個原則:一定要瞭解對方的想法,並找出一個兩全其美或折衷的解決辦法;就算問題無法解決,也要讓對方知道你瞭解他的感受。 我一直很不喜歡夫妻間用冷戰來解決事情,我總覺得冷戰比大吵一架還要過分,用冷漠與忽視來懲罰人,而這個人又是自己的家人,使得全家的氣氛在一種很奇怪的氛圍下好久好久。我寧可大吵一架,把大家的情緒與不滿都說出來。冷戰不是不願意去面對問題,就是根本不懂得如何處理問題,也不懂得如何吵架。 女兒從四個月開始,我就常帶她到處跑,現在的她認識了許多朋友,有的偶爾陪她玩一、兩次,有的經常見面。我覺得孩子之間最重要的不是陪伴,而是學習如何吵架,所以我從不願意在孩子爭執的時候大喊:「不可以吵架。」 孩子還不懂事的時候,女兒每次跟崴崴兩個人因為搶東西而哭天喊地,我跟崴媽不但不會勸架,還會在旁邊聊天,甚至閃得遠遠的。我們不會介入孩子的爭執,希望他們能在爭執中判斷什麼該堅持,什麼又可以放棄,也在哭鬧中學習情緒的收放。 孩子一天天長大,兩歲的女兒與朋友打架時已經懂得告狀和討救兵了,而通常那個救兵就是我。我無法完全忽視她,這也給了我新的功課。我不會去責問誰打誰,也不問誰先拿到玩具、誰搶玩具。我只會問女兒:「為什麼哭?」女兒回答我:「崴崴打腳痛痛。」我再問:「為什麼崴崴要打妹妹的腳痛痛?」女兒會邊哭邊說:「車車、車車!」我再問:「崴崴搶了妳的車,還是妳要玩崴崴的車?」、「寶貝,崴崴搶了妳的車妳該怎麼辦?為什麼他想搶妳的車?妳不想被搶該如何做?已經被搶了又該怎麼處理?」、「妳為什麼想搶崴崴的車?崴崴玩到一半妳來搶,崴崴會有何感受?妳又該怎麼辦?」 我會坐下來溫柔地抱著她,在她耳邊輕聲細語地不斷問她問題,等著她一個又一個的答案,隨時給她一個親密的吻。孩子還小,有時聽不太懂我的意思,但是我喜歡她哭到一半忽然認真思考的表情,然後又繼續哭著回答,接著再思考我下一個問題。 我從不幫她找原因,也不直接要她道歉。我希望她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吵架和打架,學習思考衝突的原因,設想對方的堅持與感受,感覺衝突的過程,找出解決的方法和吵架的方式。 人與人相處一定會有衝突發生,然而,衝突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會處理衝突的人。或許有些事看起來無解,但只要用心面對,也許可以找到方法。有些事真的沒辦法解決,但是當你真正讓對方看到你面對與試著瞭解對方心情的態度,其實衝突就解決大半了。 我不喜歡男人在面對女人抱怨時露出「又開始發瘋了」的心態與眼神,那就像當老婆跟老公說明自己的心情時,卻被當成瘋子看待的屈辱與憤恨。難道夫妻之間連用心感受對方的苦處也做不到嗎? 我也不喜歡女人聽到男人抱怨的時候,給對方潑冷水或打槍、諷刺。無法感受對方心情的人,只會帶給對方痛苦,甚至激怒對方,讓對方做出不理性的行為,甚至遺憾終生。 該如何吵架,該如何學習吵架,我認為比什麼都重要,因此我感恩孩子們的每次吵架,可以讓我從孩子聽懂大人的話開始,輕柔地引導她在吵架中懂得思考,懂得體諒,懂得找出解決方法,懂得將心比心。 懂得吵架,也是一門學問。 ∼文章出自《我不是天生會當媽》時報出版

【好文轉貼】先讓孩子『感受』,才能培養同理心

2012年06月17日
公開
21

認識一些父母,有的平日帶孩子走路上學、有的騎腳踏車或騎機車載孩子上學。 不過,ㄧ遇到雨天,卻都不約而同大費周章的開著轎車載孩子去上學。 其實,從他們家到學校的路程真的不遠,走路不過七、八分鐘,騎車也不過兩、三分鐘,可是,在我們這個區塊開車,雨天卻要花個十分鐘 ,一是因為雨天易塞車、二是因為要配合學校動線繞路、三是因為要等幾個紅綠燈 。 問他們為什麼要這麼麻煩? 一致的答案是 : 怕孩子的鞋襪、衣服淋濕了,上課會不舒服。 當然,我自己也不喜歡穿著溼答答的衣服、鞋襪上課,可是,我更不想剝奪小閒『雨天學習的權利與機會』 沒錯,明知下雨天帶著小閒走路上學會變得很狼狽,雨勢較大時,一定是全身從頭溼到腳,雨勢較小時,也難免弄溼鞋襪,但,那是老天爺賜給小閒的寶貴學習機會啊,而我,不能輕易剝奪這個機會。 您一定想問 : 在雨天步行十分鐘到底能學習到什麼? 其實也沒什麼,不過就是學習『了解』不舒服的感覺、學習『接受』不舒服的感覺、學習『克服』不舒服的感覺、學習『解決』不舒服的感覺、學習..........一場雨,其實可以下出許多學習的經驗。 小閒如果從來沒被雨淋溼過,也從來不知下雨天行路的艱辛與危險,那,四十年後的他就不知道身為一市之長為何要在暴雨天宣佈停班、停課來保護市民的安全。我絕對是就事論事,可沒在調侃任何人喔。 小閒如果從來沒被雨淋溼過,那,日後當他遇到比被雨淋溼更不舒服、更悲慘的狀況時,他就會更難以接受與面對。畢竟連雨都淋不得了,還想成啥大器、做啥大事? 別自欺欺人了! 因為小閒曾經全身從頭到腳被大雨慘慘的淋溼過,或許,日後的他會發明出更實用的科技來解決這個讓人不舒服的問題。大家都說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不是嗎? 因為小閒曾經被雨淋溼而感覺不舒服,所以,他知道可以在書包裡放雙乾襪子、放條乾毛巾,甚至帶雙乾鞋子,到學校後自己擦、自己換,簡簡單單的事也就簡簡單單的解決了,好像也無須動用到一輛轎車和一些汽油。 不怕體弱的小閒因為被雨淋溼而生病嗎? 如果淋點雨就會生病,那,小閒媽媽我真是無臉見人了,怎麼會養出體魄這麼差的『飼料雞』啊?! 怕孩子生病,那就更該讓他吃苦鍛鍊體魄,而不是養在玻璃溫室中護著。 晉惠帝的笑話流傳千古,可是,現代的小小晉惠帝好像也不少,孰令致之? 苦民所苦~~ 領導者如果從小就不知『苦』字何謂? 又該如何強求他苦民所苦?? 同理心~~ 不是從課堂上教來的 是要在生活中實際感受而來的 愛孩子~~ 那就從讓他感受生命雜陳的五味開始 ◎文出自∼小閒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