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jane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父母不是最好的老師

2009年04月15日
公開
46

如果大家有時間,就停下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摘自天下雜誌 -- from msn台灣新聞 中產都會家庭的教養困境 父母不是 最好的老師 ■ 文�李雪莉 一顆握在手心的種子不會長大,一顆被丟到土裡,承受日曬雨淋的種子卻會發芽。 趁著週末,台北市梁醫師夫婦開車帶著國一和小五的一對女兒,沿著苗栗中海拔獅潭山區走去;途間藍腹鷴咕咕的叫聲劃越濃密的森林,引擎熱烘烘的車子停在方圓兩公里只有幾戶人家的莊園前。 梁醫師一家人不是來度假的,而是準備把女兒「寄放」在朋友陳香秀的家裡,來個「易子而教」的計劃。 都市家庭能給的生命體驗較單一,而且容易有過度溺愛孩子的情形。於是,在這短短的週末,他們的女兒們得跟著主人的孩子們,撿木柴、折樹枝來煮熱水,同時到菜園拔草、施肥、打掃羊舍、洗自己的碗。 擔任教師十多年的苗栗仁愛國小主任陳香秀,深刻感受這代小孩在中產父母的教養下,因父母為孩子做太多而失去基本的生活能力。 在她的屋子裡,不管哪家的孩子,都得共同分擔家中勞務。 原本不習慣動手的都會孩子,換了環境,行為和態度也轉換了。 每個家庭像座孤島 已經有不少都會中產階級父母意識到自身的教養困境。在家庭單位原子化,每個家庭像座孤島、雙薪家庭更顯得勢單力薄的父母們,已開始發現|自己不一定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最新的數字顯示,台灣養育子女的環境正大幅改變。 台灣家庭結構中,單親、祖孫(隔代)教養成長的比例,在過去七年,增加約十四萬戶,兩者戶數已超八十萬戶。此外,核心家庭(夫婦兩人與子女)的戶數仍佔最大多數,約有三百二十萬戶(約四三%),而三代同堂比例持續下降。(表一) 家庭型態變化太快,支持系統的減少,都讓父母、單親爸媽、阿公阿嬤的教養變得艱難。 這一點,日本走得比我們早了多年,而且付出很大的代價。 全球知名的國際動畫大師宮崎駿,在電影中總傳達環保、反戰、希望和愛的概念,是許多父母和小孩心中的好老師。但前年他的兒子宮崎吾朗來台宣傳時,卻在媒體前如此形容宮崎駿,「他是一百分的導演,卻是個零分的爸爸。」 宮崎駿也曾在他的書《出發點》提到自己是過度工作的父親,經常深夜返家,養育兒子的工作幾乎都交給妻子負責。 他的動畫是許多父母好的教養題材,但本人卻因忙碌而無法好好教育自己的兒子。 日本過去的教養困境,目前也籠罩著台灣。 台灣的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有多少? 近四成的父母每天花不到三小時與六到十二歲的子女相處。(見一三四頁表二)親子間常剩下行禮如儀的問候、不清楚彼此生活的細節。 小孩生活和學習對象也只剩父母,但雙親又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 許多家庭已像是個冷清的旅舍,父母是早出晚歸忙碌的「p.m.父母」,親子成了交談甚少、眼神沒有交會的寂寞旅人。 透過國際扶輪社到宜蘭頭城寄宿、學中文的十九歲墨西哥女生馬文,就觀察到台灣父母的忙碌。 她和其他外國學生,三個月會換一個寄宿家庭,其中有不少家庭是週一到週五看不到爸爸或媽媽的景況。「台灣的家庭很少聚在一起吃飯,親子見面時嚴肅又有距離,沒真正的對話和交流,」習慣墨西哥大家庭生活的馬文說。 但在墨西哥,馬文父母會趁著孩子兩點下課時,小溜回家一起吃飯、談天,之後再回去工作,彼此很親密。台灣的家庭文化顯然給馬文不小的文化衝擊。 台灣父母異常焦慮 主計處最新的社會變遷調查顯示,父母在照顧學齡前孩子的前兩項困擾,是「無足夠的時間照顧小孩」、「經濟負擔太重」。而學歷愈高愈覺得時間有限。(見一三七頁表三) 少子化(見一三九頁表四)加上陪伴與照顧不足,這使得台灣父母異常焦慮、罪惡感上身,而以各種物質和妥協溺愛與寵愛孩子。 如果參觀過托兒所,有些畫面是很難忘懷的。五歲的孩子進到托兒所裡,一屁股栽坐地板,倚著牆角雙腳打直,眼睛偶爾瞟著老師,再瞟回自己的鞋子,似乎等著老師幫她脫鞋。 就這樣師生彼此拗了二十分鐘,僵持不下,老師大聲喝令脫鞋,學生才施點力氣把鞋脫掉。 在幼教界多年的世平幼兒才藝學苑執行長陳姵曲感受到下一代被照料得太好,她曾聽過孩子對新來的外傭說,「這房子以後都是我的,妳飯要煮得好吃點,把我們照顧好。」 她也提及,有許多小孩更是開口閉口都以「你」做開頭。「你脫啊、你拿啊、你餵啊」,都是被服侍太好的孩子。 一位台北市北區的國小美術老師就抱怨他收到的美術作品,幾乎是家長代勞,「好像在改家長的作業」! 寵愛的結果使下一代普遍欠缺冒險精神、無法明辨是非、欠缺紀律,也延遲成長。   原子化的家庭無法提供好的陪伴、難以建立好典範,使得父母大量外包教養責任。 媒體人陳安儀前陣子陪著女兒參加班親會,現場一位父親舉手向老師提問,「能不能把課後輔導延長到八點?」 在七年前為照顧孩子辭去工作的陳安儀說,「外包教養」已是雙薪家庭的普遍現象。 教養責任大量外包 但外包多半給孩子的是智商與偏狹的知識和技能,而不是更多好的典範或做人處事的圓滿。 幼兒到高中,父母多半仰賴學校、課輔、寄宿、補習班、才藝班重複的智能操練,體能與人格鍛鍊較少。 特別是進入國高中的升學階段,卡在嚴峻升學制度的斷崖,親子關係更容易緊張。 「今天段考成績如何」、「為什麼你總是考不過王媽媽的兒子」、「我已經送你去補習怎麼還考成這樣」……親子對話如履薄冰。 根據主計處調查,父母與十二到十八歲孩子(正好是升學壓力最大的這段期間)發生爭執的原因,第一就是「求學態度」(佔五六.七%),其次是作息時間安排(四四.九%)。(見一三九頁表五) 兩年前,《天下雜誌》揭開台灣的「直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現象,描繪有能力的中產或富有階級父母,像是掛上螺旋槳不停盤旋在孩子上方。他們透過無所不在的能力和網絡,從小就為孩子累積比賽成果,做為未來申請入學時的憑證。從交友、興趣,到志願的選擇,都由父母強力介入。 陽明大學醫學系教師發展中心主任范佩貞,長期觀察台灣資優的醫學院學生家庭。 以陽明醫學院學生為例,學生父親為醫生的比例高達一五%以上。她的研究形容,醫生家庭普遍屬於高成就取向,特別是母親若是專職家庭主婦的「醫師娘」而且與先生教育程度差別大者,容易把孩子的成就等同自己的表現。「一旦孩子在學業上失敗,就會壓垮母親,子女也容易挫折、沮喪,」她說。 孩子就像一把拉得很滿的弓,隨時有斷裂的危險。 把一生奉獻給原民部落,在蘭嶼和台東部落擔任校長的鄭漢文就深刻反省原漢價值的差異,「孩子成長過程不能只有能力的給予。」 他指出,一個人的成功有很多人的烘托,但現代父母太強調孩子要靠自己生活、與他人競爭,卻忘了要學會尊重、學會秩序、學會讓步、懂得彈性與伸縮。 教養協助正流行 不少孤單的父母或原子化家庭,開始向外尋找全面教養的協助。其中,有幾個重要趨勢。 趨勢一 現代的同村共養,建立家庭聯盟。(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緊鄰太平洋、大武山的台東縣新興村的排灣族部落,這幾年重拾部落「同村共養」的精神,學校、教堂、社區發展協會共同建立「孩子是部落裡每個人的孩子」的概念,鼓勵孩子不只跟同儕做「水平」 學習,也向大人進行「垂直」學習,每位大人必須擔起教養下一代的典範責任。(見一五二頁文) 好的社群早被證實是教養成功的重要關鍵。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指出,早在六○年代就有人以義大利城鎮做研究,發現當一個城鎮緊密的時候,生活其中的人心臟病的比例少了,人們因為彼此支持,孩子也很難變壞,整體學習氣氛也較樂觀。 多年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仍是總統夫人時,就提出「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同村共養)的概念,認為孩子必須在社群的照顧下才有健全人格的可能。 台灣過去的農村、眷村原本就提供群體生活、多種典範的環境。 前陣子由王偉忠製作,收視破六%的電視劇〈光陰的故事〉,說的是眷村故事。不少在眷村長大的孩子,包括王偉忠都承認,緊密的鄰里、社群就像個大家庭,有彼此扶持的溫暖。 《魔戒》譯者朱學恒是少數有眷村經驗的六年級生。他回憶眷村擴展了他的生命經驗,當他出了校園,反而容易跟跨年齡、跨背景、跨文化的家庭互動。「有人家很窮,有人很小就有任天堂可玩,從小看到這麼多不同的家庭,才知道原來家的差異性如此大,這時一個人的彈性與包容力就出來了。」朱學恒回憶。 冰冷的都市中產家庭或許無法複製農村或部落的環境,但重建社群不是不可及的夢想。 七年前,陳安儀號召網友成立台灣第一個母乳協會,讓母親彼此經驗交流、分享育兒經。 為了幫大女兒找玩伴,七年前她更組織了「Play Group」(PG);PG主要的目的是幫孩子找玩伴,同時減輕母親帶孩子的寂寞。參與PG的母親經常在週三的午後,帶著孩子們到植物園賞花、或在家裡烘焙蛋糕、甚至開車野遊玩沙。 之後,台灣各地陸續出現數個不同類型的PG;有些PG強調七歲前不給孩子看繪本與電視、不提供塑膠玩具;有些則像陳安儀的PG強調人際互動、接近大自然。 這種多元社群的確為親子關係帶來正面動能。 除了母親找到讓自己可以「喘息的家庭」幫忙外,不同的家庭環境可做為教養的參考點,對父母或孩子而言都是新的學習,多元的情境與範例幫助父母內觀自省。像當母親看到其他母親三歲就讓孩子獨立睡覺、吃飯,就會克制幫自己小孩動手做的念頭。 趨勢二 易子而教,多元的學習典範。 這概念源自《孟子》〈離婁〉篇,認為由中立第三者的觀點教養小孩,不傷感情又有效。 這幾年,在新竹縣市,有一群高學歷的竹科、工研院工作的父母就彼此「易子而教」。數個家庭經常共同出遊、設計學習主題,每對父母負責引導自家以外的小孩。(見一四四頁文) 他們的易子而教是偶爾把孩子放到對方家裡居住,欣賞和適應別家的生活模式。或者,數個家庭出遊時刻意帶領別人家的孩子。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研究員湯茂竹說,「以前顧自己的孩子常說孩子懶惰,但別人看到我們的孩子都會說你的孩子多棒。」 父母學會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子女,子女也更懂得珍惜父母無私的愛。 這群高學歷的父母深刻感受到,當更多家庭聚集,家的物理空間變大了,碰撞起衝突的頻率就減少。 范佩貞指出,和課本或知識相比,人們的確容易接受活生生的身教,「在複雜環境裡,幫孩子尋找能接受的role model(榜樣),更顯重要。」 其實,易子而教對親子不和的家庭,特別有效。台北市開平餐飲學院,就有易子而教制度的設計。 當學生違反校規,學校請家長申請學生觀護,由校內受過心理諮商等課程訓練的父母,擔任犯規孩子的指導員。 開平創辦人夏惠汶表示,會出現問題的孩子,通常原生家庭的親子關係出現停滯。 在易子而教的過程中,孩子面對另一位新的教養者會較寬容,新的教養者提供的意見對孩子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壓力。 開平家長會會長廖惠生和兒子廖偉廷的父子關係,就在易子而教中被修補。 廖惠生曾是個掌控欲強的父親,無法忍受兒子無節制地玩線上遊戲、吃垃圾食物。他曾公開分享當時的心情,就是「對孩子期望很高,希望他能成為我眼中的好小孩。」 進了開平後,廖惠生跟著夏惠汶學習親子共學的課程,他也擔任校內其他學生的指導員,理解同年紀孩子的迷惘與心情。 現在的廖惠生比較放手了,跟兒子的關係也不再緊張。為了支持兒子到義大利進修學廚藝的夢想,他還和兒子一起學義大利文,當起同班同學。  趨勢三 透過志工活動、生活的經營、大自然的相處與孩子對話。 大聯大控股集團董事長黃偉祥半輩子來工作都很忙碌,但他卻很重視家庭留在孩子心中的圖像。「我希望他們最記得,一家人在大學校園,我們在樹下擺著水果籃,在看書的畫面,」他說。 家不是硬體的房子而已,而是有溫馨、記憶感的「家」。鄭漢文提醒,教育是全時、全程的。不論孩子是幼兒或大學生,父母都要盡可能接近孩子,有真實情感的流動,在日常生活就樹立各種精神與人格的典範。不少父母在忙碌之餘,已開始規劃與孩子的活動與相處:把自己工作的環境、交友圈介紹給孩子、帶著小孩參加志工服務。 透過不同的家庭、社群、社會、自然的互動,孩子學會紀律,和體認生命更豐富的可能。 在台灣山區一些貧瘠的大石壁上,偶爾會發現綠紅交錯,外形像電風扇葉片的小毛氈苔,它的葉片上有許多腺毛,上頭有一顆顆像珍珠的圓點。 小水珠用肉眼是看不見的,只有彎下腰或雙腳跪地,拿放大鏡燈照在水珠上,才能看到狀似晶瑩剔透的珍珠。 每位孩子就像大地巧妙造出的小毛氈苔。 只有最謙卑的父母才能看到下一代獨特的美,也只有謙卑的父母會認知自我的侷限,知道給予能力外,還要為他們引進能量與典範,學習生命的智慧。

教養三力-培養Super自信力

2009年04月15日
公開
39

文�賓靜蓀(2009/04 康健雜誌專刊)  自信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如何協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接納自己的獨特性、對自己有信心?  你大概很熟悉這個情景:擁擠的公園遊樂場,女兒正預備從溜滑梯上溜下來,卻被另外兩個孩子擠開,她不知所措地愣在那 裡;沙坑裡兒子一轉身,小鏟子被別的小朋友拿 走了,他眼帶憤怒、責難,卻開始向你求救。  你即使再講求禮讓美德,也不免暗自希望自己的孩子據理力爭,甚至寧願他負人,也不願他被人欺。  你開始懷疑,「為什麼我女兒那麼沒自信,連對這矮她半個頭的小孩都沒輒?」「為什麼我兒子那麼畏縮,不能理直氣壯地自己去把玩具搶回來?」你擔心,3歲時無助的眼看自己的玩具被搶走,到30歲會不會把大好的工作機會拱手讓人?  你的孩子真的需要這種強悍地把別人推開的自我中心特質,才能在漫漫人生中有所斬獲?這就是所謂的「自信」? 成就不等於自信  德國的心理學家、教育學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在人生旅途上只顧推開別人勇往直前的人,或許能擁有一份人人稱羨的事業、一輛賓士車、存款、股票足夠用到下輩子,但這些外在的成就並不等於自信。這樣的人愛吹噓,表現出掌控大局的氣勢,實際上卻經常不滿足,有錯總怪罪別人。  這是一種虛假的自信。  德國的專家們認為真正有自信的人,能自我反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而且承認自己的錯誤,心口如一,因此容易贏得別人的信任。  他堅持自我,能在重大時刻(不論涉及家庭、工作或人際關係),做出適合自己的正確決定。他討人喜歡,很少陷入恐懼,不訴諸暴力,不易上癮。他能享受人生和人生中的出其不意。  「自信的形成需要內在和外在的安全感,」德國海德堡兒童青少年心理分析治療師荷柏格(Renate Hoerburger)表示。自信不僅代表深信自己能充分發揮,對自己的成就感到滿意,同時也需要被周遭的人接納,希望別人尊重和肯定自己的成就。當一個人的自我觀感和別人對他的印象沒有衝突時,自信就油然而生。  自信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該如何協助孩子辨識自己的能力、接納自己的獨特性、對自己有信心?以下為建立孩子自信心的3大黃金原則... 德國的發展心理學家、教育工作者、行為生物學家都一致建議,要讓孩子自信、快樂的成長,同理心、清楚的界限、挑戰三大原則缺一不可。當然,父母不可能、也沒必要每天都戰戰兢兢的恪遵這三大原則。  重要的是,這三大原則在每天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 原則1:用同理心回應孩子的情緒  人類辨識自己的第一面「鏡子」,就是他的父母。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嬰兒就從父母的臉龐和反應上,辨認出自己,心理學家稱之為「反映」。  孩子發出「ㄅㄦㄅㄦ」的聲音,就回以「ㄅㄦㄅㄦ」;孩子咧開嘴,就報以笑容;孩子感覺孤單,就把他抱起來安慰他,感覺無聊,就逗他玩、讓他高興,餓了,就餵他。孩子慢慢從這些互動中學到「我很有價值,如果我很無聊、餓了,有人會來照顧我。」  嬰兒透過和父母的親密接觸,認識周遭環境,學習表達自己。  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父母以同理心去傾聽、觀察嬰兒的需求,感受他的感覺,並適當的回應,就能教導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並主動表達。而且能讓自己的需求獲得滿足。  這是一種很好的感覺。  躺在搖籃中的寶寶哭了,是需要安靜?是害怕?還是希望被抱起來?是尿布濕了?累了?還是餓了?如果這些需求沒有被適當的反映出來,或者成人做出一種嬰兒不能理解的反應,嬰兒對自我的認識就會扭曲。  「試想,如果每次哭叫,就不分青紅皂白的被塞進母親的乳頭或奶瓶、奶嘴,小嬰兒就在懷疑中學到,所有的負面情緒都可以『吃』來回應,」德國弗萊堡大學的行為生物學家郝斯娜柏(Gabriele Haug-Schnabel)提醒。  當然,孩子的需求和大人的需求不一定時時相符,但是為求得片刻安寧而塞住他嘴巴,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郝斯娜柏建議,父母只要聽從自己的同理心、花點時間,就能了解孩子的「語言」,並幫助他表達自己。因為「兒童發展的每一大步,不會憑空而來,是植基於每一天的練習,」她強調,父母的日常行為和活動,足以影響孩子的期望、經驗、情緒。 原則2:父母應設定明確底線  孩子成長到兩歲,自我漸漸成形,開始挑戰成人的權威。透過不斷問問題、主動密集的衝撞既訂的規則及體驗其後果、挑釁大人的反應,孩子才能找出那個年齡典型的行為空間。  德國立科堡的教育顧問柏華格(Hans Berwanger)表示,他需要「父母定出界限」那種「爸爸媽媽最偉大」的感覺。他需要知道大人眼中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底線到哪裡。  這個答案要具體簡明。不論是擴大他活動空間的「可以」,或明確的禁令「不可以」,都必須前後一貫。只有設定一貫的、清楚的界限,才能幫助孩子適應他周遭的環境,而且提供一種「有些規定永遠必須遵守」的安全感。 每個兩歲小孩都覺得按鈕打開爸爸的CD音響夾再關上是一大樂趣。  如果有一天爸爸大吼禁止,隔一天卻又只在一旁搖頭嘆氣,孩子就會懷疑,「他到底讓不讓我玩?」結果反而導致孩子不斷的開開關關,直到他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為止。  柏華格表示,其實不需輕打小孩手指以示處罰、不須爭吵也不須吼叫,只要簡短、堅定的「不可以」三個字,加上一句解釋的話就足夠了。  如果孩子不理解或沒有行動,就直接把他抱走。必要時,每天都做同樣的動作。  父母設下清楚且一貫的界限,同時也傳遞了大社會的規範和法令。  在家庭中的約定愈清楚、愈可預期,孩子日後進入幼稚園、學校、職場,就愈有自信和他人相處。他會因為想多了解、積極參與,而主動去找界限、結果、原因,柏華格認為這種透過體驗得來的「理解」,不但提供安全感,也能保護孩子對抗無助感。   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平衡點的拿捏。  設定界限並一以貫之,更是對父母本身性格、理念、自信的一大考驗。不但要收,同時也要放,容許孩子實驗的行為空間。  父母如果連一點小事都不讓步,也陷入另一種極端。設定界限沒有標準答案,但如果父母愈有自信,面對孩子就能愈清楚、明確。 原則3:讓孩子自己面對挑戰  「我自己!」大概是小小孩最常用的三個字了。父母應尊重孩子的這個意願,並且協助他在所有可能的方式中,找出對自己最有利的,藉以學習自己做決定,同時採取行動。  父母最擔心孩子會受傷,尤其在運動玩耍時。「別絆倒了!」「小心別摔跤!」「你這樣會撞到,很痛喔!」  父母總是先預期那個最嚴重的後果會發生,這層擔憂反而讓孩子不確定,結果真的摔了一跤。  行為生物學家郝斯娜柏在她的新書《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中,苦口婆心地請父母克制自己的憂懼,「先提醒危險所在,然後提供解決方法,只在孩子的行為太過冒險時才插手介入。」  重要的是提醒孩子:「這裡很滑喔!」「注意!有塊大石頭!」「慢點!這裡很陡!」但把決定權留給孩子。這樣會讓他更有自信、更安全地適應變動的世界。  自己嘗試過的經驗、自己主導的發現都能促進孩子發展,而且這種方式不用花一毛錢。當然,大人可以做得更快、更好,但等待是值得的。  看一個四歲的小孩削紅蘿蔔、拼裝電動火車軌道,父母可能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忍住不插手。  但對孩子而言,重要的不是拿把小刀在手上,而是他覺得自己長大了、很棒、很有用,因為他可以大聲宣稱「今天我煮飯了!」在那等待、焦急的五分鐘裡,孩子可能經歷兩段軌道兜不起來的挫折,以及終於完成的那份喜悅。  孩子需要感覺到,自己創造了一些事,在過程中發揮了影響,尤其是那種剛開始看起來很不容易的情況。  他必須先考量,「我要採取的那種方式會產生什麼效果。」這個方式就是自己找的、試過的,必要時還可以再複製一次。然後他就會一直記得這個成功的經驗。  孩子會擁有一種很好的感覺:「我參與了好多事,我還想再去體驗新的事物,而且別人也會把我當成夥伴,我有貢獻,有影響力,我知道怎樣找人幫忙,我很棒。」  但所謂的挑戰並非意味父母強加給孩子新的挑戰,揠苗助長只會埋沒真正的興趣。郝斯娜柏勸告父母不要急躁,不要硬把孩子往某個方向拉扯,要有耐性和注意孩子的反應。  「只因為你懷疑你的4歲孩子還不會畫畫,便每天硬塞給他一張紙和彩色筆,是沒有用的,」郝斯娜柏指出,有些孩子喜歡在腦中畫,有些喜歡講故事或堆積木。  「刺激孩子代表支持他的各種活動,而非硬塞給他一些東西,每個孩子都能發展出自己的想法,大人只要耐心等待。」 父母不要以自己的期望增加孩子的負擔  父母需要的,就是對孩子自我發展能力的信任。孩子能感受到這份信任,就更有自信,就更清楚知道「我很好,我沒有問題,這就是我,」就能很自在、快樂的成長。這就是德國專家們異口同聲,呼籲家長要讓孩子感受到的自信。  帶著這份自信重回沙坑,重點就不在於你的孩子有沒有搶回那把小鏟子,而在於他如何面對因此而產生的內在情緒改變,而採取一種他認為妥當的態度或行為來因應。  也許,德國的教養哲學、風格、方式存在著文化和個別差異,但是卻提供台灣父母另外一個角度的思考和反省。

教養三力- 操練父母教養力

2009年04月15日
公開
48

文�李雪莉(2007/03 天下雜誌) 台灣的單親與隔代教養增加中,與父母鮮少相處的孩子沒人管。  父母需要更多教養的協助,易子而教、同村共養的潮流正在台灣各角落發生。而都會中產階級父母已發現,自己不一定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最新的數字顯示,台灣養育子女環境正大幅改變。  台灣家庭結構中,單親、祖孫(隔代)教養成長的比例,在過去七年,增加約十四萬戶,兩者戶數已超八十萬戶。此外,核心家庭(夫婦兩人與子女)的戶數仍佔最大多數,約有三百二十萬戶(約四三%),而三代同堂比例持續下降。 台灣父母異常焦慮  近四成的父母每天花不到三小時與六到十二歲的子女相處。  小孩生活和學習對象也只剩父母,但雙親又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  許多家庭已像是個冷清的旅舍,父母是早出晚歸忙碌的「p.m.父母」,親子成了交談甚少、眼神沒有交會的寂寞旅人。  主計處最新的社會變遷調查顯示,父母在照顧學齡前孩子的前2項困擾,是「無足夠的時間照顧小孩」、「經濟負擔太重」。而學歷愈高愈覺得時間有限。  少子化加上陪伴與照顧不足,這使得台灣父母異常焦慮、罪惡感上身,而以各種物質和妥協溺愛與寵愛孩子。 挑在幼教界多年的世平幼兒才藝學苑執行長陳姵曲,曾聽過孩子對新來的外傭說,「這房子以後都是我的,妳飯要煮得好吃點。」許多小孩更是開口閉口都以「你」做開頭。  「你脫啊、你拿啊、你餵啊」,都是被服侍太好的孩子。  寵愛的結果使下一代普遍欠缺冒險精神、無法明辨是非、欠缺紀律,也延遲成長。無法提供好的陪伴、難以建立好典範,使得父母大量外包教養責任。 教養責任大量外包  但外包多半給孩子的是智商與偏狹的知識和技能,而不是更多好的典範或做人處事的圓滿。  特別是進入國高中的升學階段,卡在嚴峻升學制度的斷崖,親子關係更容易緊張。 「今天段考成績如何」、「為什麼你總是考不過王媽媽的兒子」、「我已經送你去補習怎麼還考成這樣」……親子對話如履薄冰。  主計處調查,父母與十二到十八歲孩子(正好是升學壓力最大的這段期間)發生爭執的原因,第一就是「求學態度」(佔五六.七%),其次是作息時間安排(四四.九%)。 3大新現象 教養協助正流行   不少孤單父母開始向外尋找全面教養的協助。 趨勢一:同村共養    緊鄰太平洋、大武山的台東縣新興村的排灣族部落,這幾年重拾部落「同村共養」的精神,學校、教堂、社區發展協會共同建立「孩子是部落裡每個人的孩子」的概念,鼓勵孩子也向大人進行「垂直」學習,每位大人必須擔起教養下一代的典範責任。  好的社群早被證實是教養成功的重要關鍵。  王偉忠製作,收視破六%的電視劇〈光陰的故事〉,說的是眷村故事。不少在眷村長大的孩子,包括王偉忠都承認,緊密的鄰里、社群就像個大家庭,有彼此扶持的溫暖。  《魔戒》譯者朱學恒回憶眷村,「有人家很窮,有人很小就有任天堂可玩,從小看到這麼多不同的家庭,才知道原來家的差異性如此大,這時一個人的彈性與包容力就出來了。」朱學恒回憶。 趨勢二:易子而教  由中立第三者的觀點教養小孩,不傷感情又有效。  一群高學歷在竹科工作的父母就彼此「易子而教」。數個家庭經常共同出遊、設計學習主題,每對父母負責引導自家以外的小孩。他們的易子而教是偶爾把孩子放到對方家裡居住,欣賞和適應別家的生活模式。或者,數個家庭出遊時刻意帶領別人家的孩子。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研究員湯茂竹說,「以前顧自己的孩子常說孩子懶惰,但別人看到我們的孩子都會說你的孩子多棒。」  這群高學歷的父母深刻感受到,當更多家庭聚集,家的物理空間變大了,碰撞起衝突的頻率就減少。  易子而教對親子不和的家庭,特別有效。 趨勢三:生活經營與孩子對話  大聯大控股集團董事長黃偉祥半輩子來工作都很忙碌,但他卻很重視家庭留在孩子心中的圖像。「我希望他們最記得,一家人在大學校園,我們在樹下擺著水果籃,在看書的畫面,」他說。  鄭漢文提醒,教育是全時、全程的。  不論孩子是幼兒或大學生,父母都要盡可能接近孩子,有真實情感的流動,在日常生活就樹立各種精神與人格的典範。  不少父母在忙碌之餘,把自己工作的環境、交友圈介紹給孩子、帶著小孩參加志工服務。  透過不同的家庭、社群、社會、自然的互動,孩子學會紀律,和體認生命更豐富的可能。(

教養三力- 啟動快樂情緒力

2009年04月15日
公開
40

怕挫折、愛發脾氣、缺乏同理心 孩子的3大情緒危機! 文�許芳菊(2009/04 親子天下雜誌)  自二OO八年三月,《TIME》雜誌以英國的暴力少年為封面故事,指出英國已經因為孩子缺乏愛、缺乏大人陪伴,造成整個世代傾向暴力、情緒失控,仿若另類恐怖份子,成為英國當前面臨的最大危機。  近年來,美國的研究發現,每十個孩子,就有一個被診斷出來有心理健康的困擾,校園霸凌事件不斷發生。  在台灣,少子化的浪潮,讓學生人數直線下降,但情緒障礙的學生人數卻急速上升,根據教育部的統計資料,九十七學年度嚴重情障的學生人數,是五年前的二•六倍。  台北市學校駐區心理師統計,情緒困擾是學生尋求諮商的第一大原因。  《親子天下》最新調查也發現,近四分之一的中小學生對自己不滿意、覺得自己人緣差、老師也不喜歡他,處在負面的自我形象與人際困擾的情緒中。 情緒風暴如不定時炸彈  從歐美到台灣,這一代孩子的情緒風暴就像一座座隨時會引爆的火山,牽動著社會焦慮的神經。 在一個國小四年級教室裡,一位教書超過二十年的資深老師,現在每天都要戰戰兢兢地看好他班上的「分心三寶」、「暴怒三寶」、「衝動三寶」……,這些孩子就像教室裡的不定時炸彈,考驗著老師的心臟強度。  這樣的教學挑戰,並非特例,愈來愈多老師發出求救,超過九五%的老師認為每位教師都需要情緒管理的訓練課程,「輔導管理技巧」應列為在職教師最優先需要的訓練。  走訪多所中小學,學校老師一致反映,現在學生的行為控制能力變差、人際互動變粗暴、在國中,幾乎每班都曾出現霸凌現象。  《親子天下》的調查發現,「缺乏挫折忍受力」、「缺乏同理心」、「容易發脾氣」,是目前中小學生情緒管理的3大問題。  這些讓父母師長頭痛的行為背後,其實反映出孩子無法處理情緒的問題。  孩子為何無法面對自己的情緒?處理自己的情緒?無法察覺、理解別人的情緒,以至缺乏同理心、甚至衍生暴力行為? 缺乏練習情緒表達的大環境  大環境的轉變,與父母陪伴時間的減少,是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發生問題的重要關鍵。 自親職教育專家楊俐容老師就指出,孩子成長階段父母不再有充足的時間,可以示範恰當的情緒表達方式,孩子自然會從日常大量接觸的媒體學習。  結果媒體成為孩子的情緒教練,孩子學習到的情緒表達模式愈來愈直接而強烈。 美國推廣情緒教育的組織Second Step執行長瓊安.杜費爾( Joan Cole Duffel)也認為,現代孩子EQ不高的現象,其實反映出家人不常在一起的事實。  孩子花太多時間在螢光幕前,而不和人互動。要孩子學到社會情緒技巧,就必須要有社會性的互動。 板橋國小老師施淑真也觀察到,現在孩子比以前衝動,他們可能很會自我表達,可是是用罵人、指責別人、把過錯先推到別人身上的方式表達自我。「可能是孩子生的少,沒有兄弟姊妹的互動經驗,來到學校就很容易跟其他同學起衝突,」施淑真老師說。 課業壓力+期望高,情緒難平衡  除了缺乏學習情緒表達的環境,台灣的孩子,更因為過大的學業壓力,使得他們的情緒能力無法健康平衡的發展。  《親子天下》調查發現,不論是學生或是老師的答案,「課業壓力太大」都高居目前學生最常見的困擾第一名。  而學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常常心情不好」排名第二。「父母的期望太高」,也成為孩子困擾的第三名。  學業成績的巨大壓力,加上父母的高度期待,無形中培養出一群高IQ卻低EQ的不快樂孩子。  新竹科園國校長黃美鴻觀察,在他們學校,六五%的家長都有碩博士學位,對孩子教育非常重視,但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爸媽媽對孩子沒有適度的期望,往往期望過高。  「你知道嗎,到中午的時候,就會有一、二年級的孩子哭得好傷心,他們不想到安親班。孩子不願意去接受這些他不喜歡的課程,安親班老師要用拉的,把他拉上車,」黃美鴻心疼地說。 提供兒童EQ課程與親職諮詢的「笛飛兒EQ教育」老師楊鈺瑩觀察,現在很多重視教養的爸媽,往往把焦點都放在,「要把孩子變聰明、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很棒。」  在這樣的訓練下,孩子真的變聰明、變棒了,可是他也變自私了。他只關注讓自己快樂,並沒有去注意旁邊的人快不快樂。  「這樣的孩子把他的聰明都拿來維護他的舒適圈。你今天不要來碰到我的舒適圈,一切都好談。可是你要是來碰到我的舒適圈,我就集中我所有的聰明才智對付你,」楊鈺瑩老師分析。  在國中教導情緒管理課程的得勝者志工陳純惠老師,就曾經輔導過一位功課很好的學生,他因為父母期望太高,永遠無法得到肯定,所以用霸凌同學、在網路上發布攻擊老師的言論來發洩他的情緒。  高IQ加上太過優渥的舒適圈,以及父母的高度期望,使得許多孩子對自己產生一種虛假的高自尊。  楊鈺瑩老師曾碰過一個四歲的孩子,非常聰明、漂亮,人見人誇,可是他只要看到一件事情。  例如玩遊戲,他有可能做不到、或會讓他有一點點醜態,他會連試都不試,突然會說:「好渴!要去喝水。」或吵著找媽媽。  「他非常害怕挫敗,他不想要去面對任何一點點會證明他自己不夠好的事情。他的面子已經建立到超乎他現在實力的水準,」楊鈺瑩老師分析,在都會裡有一大群這樣的孩子,他們不想長大,只要快活就好。  就像現在許多宅男宅女,他們不出門,在家打電動、收集玩偶模型、看漫畫,一直做在家裡可以做的事情,其中不乏很多碩士生、博士生,他們知道自己有很高的IQ、但是他們害怕去面對現實的時候會發現,「原來我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好。」  所以他們就躲在家裡,這個可以保護得很好,他可以操控的範圍,只要不去試、不去做,就一直可以活在他的高自尊裡。 過度呵護,養成缺乏同理心  除了過度重視課業、期望過高,造成孩子挫折忍受低力變低,研究也發現,關於孩子的情緒教育,台灣的父母也出現兩個極端。   「有的太過重視,有的過分忽略。太過重視教育的,很容易太過溺愛、害怕傷害孩子感覺,讓孩子太過放縱。太過忽略的,則幾乎完全沒有提供孩子需要的情緒支援,」台大心理系教授雷庚玲指出。 過度溺愛放縱,缺乏管教的孩子,往往會變成一個缺乏同理心的孩子。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鄧蔭萍就發現,現在很多孩子變得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斤兩、經常會觸怒人家。  她曾經遇見一個小男孩放學時,故意一直從老師裙下穿過,老師已經快氣炸了!一旁的媽媽竟然視若無睹,甚至要別人別在意。  「我發現很多爸媽會怕跟小孩講一句什麼,就會摧殘他弱小的心靈。」  像這樣的小男孩,就是沒有管、沒有教,你害怕孩子生你的氣,所以你不管,可是這種不管的小孩,之後就非常的不甩父母,大了,是管不動的。「父母除了同理孩子之外,還需要管教,」鄧蔭萍教授提醒。  笛飛兒EQ教育老師楊鈺瑩指出,有些媽媽看到孩子生氣了,就會趕快把孩子生氣的事情完全解除,這就是溺愛,馬上把負面情緒的事件解除,這是最糟的,孩子會連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負面情緒都不知道,因為爸媽馬上都處理掉了。  「該生氣的時候,你要還給孩子生氣,不要覺得孩子一刻的不舒服都是不能允許的,」楊鈺瑩老師說。 過度受忽略,自信低落、容易迷失   相對於情緒被過度呵護的孩子,另外一群情緒完全沒有獲得支持、照顧的孩子,則呈現出不同的問題。  長期從事青少年輔導的得勝者教育協會台北辦公室主任楊琇瑤指出,在都會,課業壓力很明顯,但在鄉下偏遠地區,根本沒什麼課業壓力,父母也不強調課業,孩子表面上很快樂,但他們的自我評價、能力評估都比較低落。  有些孩子就自我放棄,或尋求別的成就感,例如:沈迷網路,因為他們在網路世界裡是強者。  自我認同的追尋到國中更為明顯,相對的,找不到自我價值的孩子,就愈容易迷失。  實踐大學教授鄧蔭萍指出,台灣的孩子真的非常青澀,除了上課就是補習,到了國中課業壓力更重,但在同時,他會一直問自己,「我是誰?我的生命價值是什麼?」功課好的,可以在成績裡找到認同,但功課差的,會用不同的東西肯定自己,有些孩子甚至會去混幫派或參加八家將。 家庭&學校是最後的情緒堡壘  當大家都以學業成績判斷孩子的價值時,成績不好的孩子,自然會情緒不好。但有趣的是,許多研究都發現,情緒能力好的孩子可以學得更好,而且更快樂、長大更有成就。  當整個大環境愈來愈不利孩子情緒健康發展的時候,家庭與學校就是孩子最後依賴的情緒堡壘。父母、師長應該思考如何帶領孩子面對自己的情緒,進而面對他人的情緒,發展出良性的人際互動,帶領孩子走向一個正向循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