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Angel

123數學遊戲大作戰文/柯雅齡

2008年10月01日
123數學遊戲大作戰文/柯雅齡

對於發展遲緩或是智能障礙的幼兒,在數學活動的學習,常常會陷入困境,也讓老師及家長在教導過程中,感到相當的困擾,將一些活動整理以學習目的歸類之後,提供給您參考:

• 大小真奇妙:將同樣的東西各準備一大一小(要有明顯的差距),讓孩子去區分比較,帶著孩子一邊放,一邊說出:「大的」、「小的」;或是做大小物品的分類,並分別放進固定的盤子內。當孩子都有大跟小的基本概念之後,在漸進加入不同大小的物品(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為主)進行排列,或是利用市面上現有的套環教具、套杯遊戲(在孩子還不熟悉之前,可以先讓孩子排列在桌面完畢之後再做套疊動作)。

• 長短、高矮、多少比一比:練習長短可以找鉛筆或是長短繩,讓孩子幫忙排隊,長的排在一起,短的排在一起,再依照長短做排列,也可以運用蒙特梭利教具的圓柱體,做高矮、粗細的比較練習。練習多少,將籃子內放置孩子喜歡的物品,分置在兩邊,讓孩子選擇最多、或是最少的一邊。在一邊練習中也一邊說出「長的」、「短的」、「高的」….。

• 形狀大考驗:對於較小的孩子,或是認知功能不佳的孩子,可以先以市面上的形狀盒或是形狀嵌圖版,讓孩子實際拿起不同形狀,並放進形狀版中,以熟悉不同形狀。再認識三種基本形狀(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這時候也可以搭配玩神秘袋遊戲,準備兩組的基本形狀,一組放進神秘袋中,另一組提示用,例如:在神秘袋中放進2~3個基本形狀,若要請孩子拿出圓形,則拿出另一組圓形給孩子看,並說出:「拿出一樣的圓形喔!」,孩子將手放進神秘袋中,嘗試找出圓形。進行形狀版或是積木的分類,也可以手勢提示個案形狀,也讓孩子跟著模仿一次;在日常生活中,就有不同形狀的物品,像是不同形狀的餅乾,也可以讓孩子進行形狀貼畫,提供給孩子不同的形狀色紙,讓孩子組合成作品,可搭配七巧板進行。

• 我也會數數:唱數是孩子最容易朗朗上口的,平常可利用兒歌童謠唸唱,但在數數的練習,就需要較為費心,需要帶著孩子的手指頭一個一個跟著數,並說出最後的總合。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會常常運用到的像是讓孩子協助發點心、糖果,放進盤子內。自製一份迷宮遊戲,丟了骰子決定要走幾步,孩子就要跟著數幾歩前進,看誰先到達終點。

• 數量概念:剛開始先由一個開始練習,再漸進到三、五、十的概念,先練習「給我一個」,當然這時候不要一次給孩子太多東西,最多三個在桌面上以免混淆。媽媽跟孩子練習「媽媽要吃三個」請孩子將三個放在盤子內,或是加上數字卡作對應。市面上有天平教具,讓孩子練習兩邊物品的對應,或是數字與物品的對應。或是數字卡(數量與數量的配對、數量與數字的配對)。也可以自製兩顆大骰子,跟孩子玩比大小,孩子丟一顆骰子,媽媽丟另外一顆骰子,看誰的數量多,也可以讓孩子自行決定要比大、還是比小,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另外貼紙、蓋印章也一直都能吸引孩子,將貼紙、蓋印章作為孩子數量的練習可是可行的。釣魚遊戲,比賽看誰掉到的魚數量最大,為勝。或是在數字卡上,讓孩子以衣夾夾上該數量,若孩子對於數量還不熟悉,可以顏色點點貼紙貼在數字卡上作為提示。再者就是進行夜市常在玩的箭靶遊戲(越射進圓心分數越高)、套環遊戲(套進環內的數字越大,則勝)、保齡球遊戲,這些遊戲都可以在家中自行設計進行。

• 數字123:提到數字練習,光是撲克牌遊戲,就可以玩出不同的玩法,像是數字的配對分類、數字的排列、心臟病遊戲,這都是大家相當熟悉的,也可以依據孩子的程度再多做變化。還可以玩跳房子(或是九宮格),在房子或九宮格上加上數字,除了原本的順序跳玩格子之外,還可以練習只要老師喊到哪一個數字,孩子就要站上去,改變為兩個孩子互喊,再進階到輪到喊的人喊出的數字,另一個孩子則不能跳上該位置,增加學習的多變性。另外可將乒乓球或是球池內的小球上面寫上數字,小朋友抽數字,並要大聲唸出來。或是在椅子上編上數字,玩大風吹遊戲,剛開始先讓孩子說出自己位置上的數字或是數量。除了介紹這麼多遊戲外,紙上作業像是數字的連連看,或是讓孩子協助對發票。至於數字的練習,可以先做沙板上、鏤空版上數字的練習,以手指跟著寫出數字,到看著寫數字,再自行練習握筆寫數字。

• 誰是第一名:這提到序列遊戲,在競賽遊戲中隨機認知誰是第一名、第二名…,或看卡通節目、偶劇、故事時也同樣可以進行。當孩子排列一排時,可以請小班長做發號施令的動作,拿給第四個小朋友三顆糖果…。序列還有時間先後順序、大小、多少、高矮…等概念。

• 分合練習:在孩子具備簡單的數量概念之後,可以進行簡單的加法遊戲,先從實物開始進行,像是積木、物品的分合,進行五的分合、十的分合,將一堆東西分開分置在兩邊,再將不同的物品放在一塊,想想看有幾種不同的分合方式,依序寫下來,等熟悉之後,再加上加法、減法、等於…等符號,配合實物及書面的操作進行。

• 錢幣遊戲:剛開始先讓孩子分辨硬幣及紙鈔,在分辨硬幣時,也可以進行硬幣的拓印遊戲,再將不同的硬幣及紙鈔做分類,在大略認識不同的硬幣及紙鈔時,也要確認孩子是否具有了解幣值的概念,若無,則先以一塊錢的硬幣為單位,進行配對,像是一個十元硬幣,則可以兌換十個十元硬幣,以此類推。熟悉了錢幣之後就可以進行商店遊戲,孩子自己將自己的物品、玩具標上金額開商店當老闆、當收銀員,當然也可以當顧客購買物品,或是進行大家熟悉的大富翁遊戲。

提供了這麼多數學遊戲,相信您已經可以將數學靈活運用成好玩的遊戲了,與孩子輕輕鬆鬆的進行數學活動。當然之前提到的活動,是可以互為運用,像是釣魚遊戲,就不一定只有在數量概念中才可以進行,大小、形狀、數字、分合等活動中,也都可以進行,同樣一個骰子遊戲也可以運用在不同的活動中,只要將骰子上面稍做改變。

對於孩子而言,「熟練原則」是相當重要,但不是要讓孩子在不會的部分一再重複寫、重複練習,這樣孩子會很快感到厭煩,也會相當挫折的。身為老師、家長的我們是要以不同的教學型態及策略,來引導孩子進行同一個學習目的,在做中學習,會比較快達到學習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