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Angel

作訓練十撇歩文/柯雅齡

2008年10月01日
作訓練十撇歩文/柯雅齡

(轉載於國語日報特教版)

謙謙,是媽媽口中坐沒坐相,站沒站相的小孩,可以靠就靠,可以躺就躺,好像一刻也停不下來,一直變換不同姿勢,東靠西靠就是喜歡賴在大人的身上。媽媽發現謙謙對於事情的專注力沒辦法持續,就覺得謙謙懶懶的,做什麼事情都不太願意興致不高,也很少看見謙謙主動去玩遊樂器材,媽媽帶他去公園最多就是看他在一邊玩玩沙坑、坐在一邊,帶他出門自己的包包懶得背、自己的水壺、東西也懶得自己拿,既使勉強拿一下下就會喊手酸。

其實有很多發展遲緩的孩子,通常醫師及治療師也會發現他的肌肉力量較為不足的問題,一部分是生理問題外,也與學習經驗相當有關,除了可以請求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進行評估及治療課程外,媽媽在家中也可以多增加孩子的動作經驗。筆者就這幾年與孩子互動的經驗,整理為以下十個在家中可以進行的活動,提供給您參考:

一、玩攀爬及吊單桿的遊樂器材:利用戶外遊樂設施玩攀爬的活動,剛開始先由由低處慢慢爬到高處,及需要較多的身體及動作協助。肌肉力量不足的孩子,要做攀爬及吊單桿意願通常都不高,為了增加孩子的意願,剛開始需要較多的協助,像是身體的攙扶,讓孩子覺得有安全感,只要他願意再往上一歩,則給予鼓勵,以加強他的信心;或在他能力範圍內,以競賽的方式進行,跟弟弟一起比賽看誰可以爬得比較高、吊得比較久。

二、親子拔河:在家中可以與爸爸媽媽玩以雙掌伸直用力互推、右側身體互推、左側身體互推或屁股互頂..等身體用力的動作;或是將家中被單捲成長條,劃一道基準線,就直接與孩子玩起拔河的遊戲。

三、投擲重物或丟沙包:為了增加手部的力量,可練習將沙包或重物往到固定位置丟,剛開始為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可以準備一個箱子,讓孩子將東西往一目標物丟,或在牆壁上劃一簡單的圖案,作為視覺提示。也可以在箱子內放一個餅乾鐵盒蓋或鈴鼓,只要物品一往內丟就會有聲音的回饋,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視動協調及專注力訓練的遊戲。也可以加上計分版,看誰是灌籃高手喔!

四、翻滾或爬行:運用身體的力量進行爬行及翻滾的動作,且改變各種姿勢前滾翻、後滾翻、側翻、小狗爬等,並改變行進方向,如向前、向後、向側面爬行等。為讓孩子更有動機進行活動,可以增加一些道具作為障礙物或是動向的指標,像是排幾張桌子讓孩子過山洞;或是配合故事情節讓孩子一邊聽故事一邊模仿故事情節作動物爬行。

五、仰臥起坐或小飛機:為了增加身體的穩定度,可以練習仰臥起坐及作小飛機的動作(孩子俯臥在床邊,上半身懸空支撐,雙手作出飛機的樣子),剛開始坐仰臥起坐時,可以下肢彎曲頭部的地方放著枕頭,增加成功的經驗,漸漸的再減少協助。小飛機的動作也是採漸進式進行,剛開始以胸部靠臥床邊,慢慢的再挪到腰部位置。

六、小牛拉車:這是一個很好的活動,也是個難度較高的活動,就是讓孩子雙手撐地,父母親協助抓住雙腳,讓孩子用雙手走路。剛開始孩子無法將整個身體及手臂支撐起來,需要父母親盡量將孩子的身體往上抓,讓孩子可以自己雙手撐起,及前方需要放一些孩子喜歡的物品,讓孩子有意願往前進,以可以跟弟弟輪流交替,不管是當小牛或是當牽著小牛前進者,都需要相當用力的。

七、跳床及跳格子活動:藉由跳床及跳格子對下肢關節的刺激,可以增加下肢的肌肉張力。當然只有跳床也會讓孩子覺得無趣,也可以配合跳床及丟球的活動;可以在戶外空間以粉筆劃出圈圈讓孩子跟著做單腳雙腳跳,或以幾個呼拉圈變換跳的方式;在家中也可以運用家中地磚作連續跳躍的基準,熟悉後可再增加難度,放置障礙物,讓孩子練習跳躍障礙物。

八、推重物:推重滾筒或重輪胎等需持續用力之活動,有時候也可以利用家中的整理箱上面裝著重物,讓孩子幫忙推,也可以成為一簡單的遊戲,將弟弟放進整理箱中,讓孩子幫忙推或輪流交替推,孩子都會覺得相當有趣,且持續度會高一些。

九、穿戴重物:除了主動性活動外,有時候也會採取較為被動的方式,建議媽媽可以在孩子在手上腳上套上甜甜圈沙包、在衣褲口袋內放重物、背或拉加重的書包等。

十、幫忙家事:幫忙提重物、到超市協助媽媽提購物袋、自己背書包拿水壺,簡單的家事,像是:擦桌子、摺衣物、掃地,協助重新安排房間內的家具,協助收拾大型的玩具或器材。幫忙作家事,這不僅是動作訓練,也是孩子自我責任的建立。

有很多媽媽會說,孩子都不喜歡做運動,常常因為這樣也影響親子關係,我想這是必然的,對孩子而言,他是不會去嘗試易使自己挫折的活動,孩子本身動作能力不佳、體力也較差,他就勢必不會去選擇需要費力的活動進行,所以剛開始家長的鼓勵及協助是相當需要的,且如何將活動給趣味化,讓孩子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做運動。

所以不建議做魔鬼訓練,希望孩子在短時間進步神速,這樣往往會有反效果,且容易引起孩子情緒反彈,而是將動作訓練持續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嘗試將這十項活動放進日常生活作息中,當作是親子互動的作業,也就目前家中環境實施的難易度,及孩子動作能力作為考量,一星期以三到五個活動為主,只要有進行該項活動,則在表格上填上日期,或是讓孩子自己貼上貼紙或表情符號,一週進行後,可調整其難易度,再更換其他的活動交互進行。當然除了以上這十項活動外,還有很多很多有去好玩的活動,那就需要藉助聰明的爸爸媽媽為孩子量身訂做了。

其實除了發展遲緩的孩子,現在的孩子普遍動作經驗都相當不足,父母親還是要多利用假日到戶外走走,爬山、跑步、跳繩、直排輪、游泳等以加強足夠之肌耐力,除了能養成孩子的運動習慣外,更可以藉此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有了學習的基本要素,及足夠的身體能量,才能學習更多美好的事物,足以應付往後種種的挑戰。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