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Angel

談嬰幼兒口功能臺北市早期療育中心

2008年10月01日
談嬰幼兒口功能臺北市早期療育中心
語言治療師/鄭子安
口功能,包含了口腔內外和嘴唇動作、感覺以及相關器官協調,嬰幼兒隨著中樞神經、肌肉成熟與動作經驗的發展,口功能也漸發展成熟,此時他們的發音、進食的控制能力也逐漸成熟。所以在早期日常生活中加入口功能訓練是必要的,除了可以促進嬰幼兒建立正常口腔感覺及口腔動作成熟外,口功能能力更是未來口語表達及吞嚥功能發展中極為重要的條件。
許多說話有異常的孩子,也常伴隨著口功能的困難,例如:唇顎裂、腦性麻痺、言語失用症、協調障礙、口腔內外張力異常、口腔內外感覺異常、口腔內外肌肉力量不足的孩子,可能在發音、吞嚥上有不同程度上的困難,有的家長會詢問「為什麼我的孩子老是嘴巴開開?」、「為什麼他常常在流口水?」、「為什麼發ㄨ這個音對他這麼困難?」、「為什麼我的寶貝吃東西都含在嘴巴?」這些問題常常出現在家長的口中,其原因有一部分與口功能異常相關。
口功能的重要性可以分幾個方向來談:
一、口功能對口語表達的重要性:
舉例而言,我們想要做一個丟球的動作,腦中就會將這個想法下達給我們的骨骼肌肉,此時由於骨骼肌肉的執行配合,使我們可以做出想要的動作;說話也一樣,腦中所想的詞彙,亦需要有良好的發聲構音器官功能的配合,才能順利說出正確的語音。而由良好的口功能可以協助我們的嘴唇、舌頭、軟顎、下頷等構音器官有更好的條件發聲,例如:發出「爸」的音,嘴巴內的軟顎須先上抬關閉鼻腔通道且閉唇後,再打開嘴巴將氣流衝出口外,才能發出「爸」的單音。如此繁瑣精密的過程需要仰賴我們的口功能及大腦的連結。
口功能異常者則常會出現以下問題:構音、共鳴問題等,要達到口腔構音器官的協調運動,和學習其他的運動技能一樣是需要多加練習的,附表一是一些口腔構音單位運動練習項目,可促進口腔各個構音單位的動作。對於口腔功能較差的孩子,可以分單位、分次慢慢練習。
二、口功能對進食吞嚥的重要性:
吃東西是人生一大要事,但如何吃得好、吞得下呢?良好的口功能包含了適切的感覺接收處理,例如:食物進到口中可以適當接受食材的感覺並處理,以及適當的進食吞嚥所需要的肌肉力量與靈活度,例如:吃東西時嘴唇須緊閉不讓食物掉出來,食物到口中後臉頰和舌頭協調的將食物移到適當位置進行擠壓,配合著牙齒咀嚼後在後送吞下。
口功能異常者常出現的問題有:
1.嘴唇開合力量不足,造成食物易流出口外。
2. 舌頭動作不佳影響食物在口腔內攪拌
3. 咀嚼能力不佳,討厭吃硬的食物
4. 用杯子喝水或吸管喝水困難、
5.易嗆到。
6.碰觸到舌頭易誘發嘔吐。
7.流口水情形。
8.常有磨牙問題或過度口腔自我刺激。
9.排斥刷牙、漱口。
針對嬰幼兒期孩子的口功能訓練,語言治療著重的策略如下:
1. 給予家長衛教,讓家長了解嬰兒童口功能發展的情形,教導居家注意事項。
2. 配合著發音遊戲,練習發音器官的協調及靈活度。
3. 配合吃東西的遊戲,練習吞嚥時的口腔內部動作與感覺。例如:咀嚼訓練、吸吮訓練
4. 配合認知發展,教導孩子口腔內外動作、感覺的認知,例如:拿鏡子給孩子看,教導口水已經流出嘴巴了,要吸口水、抿嘴巴、吞口水,或是拿毛巾擦濕濕的嘴角。
5. 藉由好玩的遊戲活動,促進口腔內外器官(嘴唇、舌頭、下頷、軟顎、顏面)肌肉的靈活度、力量、活動度正常化,例如:顏面肌肉訓練、雙唇閉合、舌頭運動、吹氣訓練 / 鼓氣訓練
6. 增加對兒童良好的口腔動作感覺經驗,例如:藉互動遊戲讓孩子覺得模仿嘴型、別人輕輕碰他的臉是好玩的事
7. 在互動中增加孩子學習模仿的經驗,讓孩子可以在觀察中習得口腔動作模仿的經驗。
8. 口腔內部減敏感 / 提升口腔內部敏感度
9. 口腔按摩手法介入
孩子口腔功能發展,關係著未來溝通表達及生活功能自理的條件,照顧者可以與語言治療師討論孩子的語言溝通需求並搭配適當的口腔功能訓練,在無壓力的狀況下讓孩子快樂學習「動口」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