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愛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機車壞掉+幫瑋芃媽加碼買衣服~

2012年04月24日
公開
40

今天一早要上班的時候~就發現機車無法催油門了~ 只好先請半天假~等機車行開~ 到了10點把機車牽去修~老闆說加油線斷了~ 要花點時間換線~也就請老闆順便換機油跟齒輪油~ 剛好機車行就在童裝特賣會場附近~ 加上瑋芃媽又請我再幫她挑一些上衣褲子洋裝等~ 所以趁修車的時候又去翻了花車~ 去到賣場一個媽媽已經在哪邊採購了~ 老闆跟我還有那個媽媽就邊挑邊聊~ 那個媽媽從北投來這邊買~好認真~上午特別請假來採購~ 下午還要回內湖上班咧~ 那個媽媽比我還厲害~直接坐著慢慢一件件翻~ 還有空幫我翻11號的尺寸(瑋芃的尺寸) 結果我最後幫瑋芃買了三件上衣..一件洋裝..兩件短褲~ 又幫大顆呆買了3件短褲..姊姊買了一件短褲+我自己的上衣一件(100元也是童裝耶) 那個媽媽籃子滿滿一籃還堆成一個小山咧..應該是我的兩倍多~ 我花了2230..我估計那個媽媽花了應該6000絕對跑不掉~ 而且那個媽媽說老闆有新進貨的時候還會再來~ 我還笑說那個媽媽是來批貨的喔..其實是因為那個媽媽有三個小孩拉~ 老板自己也是三個小孩~ 跟老闆聊的時候還發現昨天棠棠的保母也來逛過了花了1000元.. 說錢帶不夠下次再來挑~ 老闆還很可愛的問為何我們這些媽媽都沒想過要幫老公買點衣服(特賣會裡也有大人的) 我們都異口同聲的說挑完小孩的衣服都快腦充血了~哪還有心思跟體力再幫老公挑啦!~哈 PS..機車總共花了800大洋(換線+機油+齒輪油)

顏面神經麻痺

2012年04月18日
公開
62

顏面神經麻痺  顏面神經麻痺,患者常出現臉部肌肉無力、嘴角歪斜、流口水、無法咀嚼......等症狀,由於症狀頗類似中風,不由令人恐慌。 -------------------------------------------------------------------------------- 何謂顏面神經麻痺症  顏面神經麻痺又稱面部神經癱瘓(簡稱面癱症),中醫稱之為口眼嘴斜。顏面神經是屬於12對腦神經中之一對,分布在腦部、額、眼瞼、嘴、舌等周圍肌肉裡。  顏面神經麻痺可分為中樞性和末梢性。在這裡所指的顏面神經麻痺(面癱症),即屬於末梢性的麻痺,病發的原因可能是因受寒風吹襲引起顏面神經管浮腫、濾過性病毒感染、風濕病、顏面附近供應營養的血管障礙、或因多發性神經炎、髓膜炎、中耳炎、腦底部腫瘤...,所引起的顏面末梢神經發炎。  據統計,顏面神經麻痺最易暴發於冬天凜冽的寒風中,患者以青年及中年男性(20∼50歲)居多,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尤易發生。 會出現那些症狀?  患者由於神經發炎腫脹,導致控制一側或二側味覺、聽覺和面部的神經線功能衰弱,因此會出現:面部肌肉無力、表情怪異、咧嘴笑時嘴部歪一邊、頰部和耳背疼痛,不由自主地流口水、臉歪的一邊眼皮閉不上、舌頭的味覺消失、咀嚼困難、聽覺異常敏感等症狀。 是中風嗎?會永久麻痺嗎?  中風是因腦血管障礙,所引起的中樞性麻痺,所產生的症狀並不只限於顏面,可能連帶使一邊的手、腳麻痺或失去控制力或腦部功能障礙等。  顏面神經麻痺則是因顏面神經末梢性發炎,症狀的出現通常是暫時性,但在初發作的急性期幾天症狀較嚴重,大多數患者可望在十天、半個月乃至幾個月內逐漸改善並痊癒。  然而為安全起見,當自覺有面部神經麻痺、肌肉表情怪異時,應迅速找專科醫師診治,以確定真正的病因。 治療與護理  由於顏面神經麻痺常以突發性情況出現,因此當有上述症狀出現時,即應速就醫,尋求適當的藥物及物理治療。  通常在急性期時,儘量讓患者保持安靜,多按摩患部,戴上眼罩保護眼睛,以免因眼睛無法閉合而傷到角膜。一般醫師會適量給予患者服用類脂醇荷爾蒙、維他命劑或血管擴張劑等藥物,以紓緩病情。  進入恢復期之後,則應著重於按摩療法的復健,若臉部變形情況嚴重者,就須考慮手術治療。  在醫師診斷後4∼6週左右,若病情不見進展,應藉助電腦斯層X光掃描、磁共振造像,可進一步確認影響面部神經功能的究竟是發炎腫脹、腫瘤或其他原因。 預防顏面神經麻痺  想要保持身體健康最佳狀態,應有恆心、毅力的注重日常生活保健之外,更應有警覺心。尤其好發於寒冬中的顏面神經麻痺,除平時的運動、按摩保養外,此時最好特別留意頭、臉部的保暖工作,避免寒風的直接吹襲,並加強臉部的指壓、按摩,以隔絕疾病的魔爪。

顏面神經麻痺

2012年04月18日
公開
55

在中醫理論中,顏面神經麻痺屬於「口眼歪斜」,常因過度勞損,作息不節,氣血虛虧,引致風邪外襲,侵犯經絡;或七情不舒,肝氣鬱結而致肝風內動,造成血不營筋,肌肉痙攣。故中醫的治療原則首重去風逐邪,溫通經絡,滋養營衛,臨床上常用小續命湯及牽正散,並酌加鉤藤、蒺藜、紅花、地龍等藥,需由醫師診斷處方。 除了藥物以外,針灸治療是相當有效的輔助療法。從許多臨床案例中觀察發現,發病後愈早針灸,患者的恢復愈快,也愈完全。針灸藉由對穴位的刺激,可以疏風解痙,暢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減輕顏面神經受腫脹骨膜、肌肉的壓迫而恢復其傳導功能。選用的穴位則依據「足陽明胃經統主顏面諸病」的原則,分成眼對、頰對及口對三組穴位,分別予以電刺激,常用穴位有陽白、魚腰、下關、頰車、地倉等。 顏面神經麻痺雖有「小中風」的俗稱,但是只要患者把握治療的黃金時期,配合醫囑服藥及針灸,積極治療,則恢復情況多屬良好,幾乎都能恢復原有姣好的面貌,因此患者實不必太過恐慌與沮喪。最重要的是平時要保持開朗愉快的心情,正常作息,適量的運動,提升機體免疫力,如此便能防病去疫,常保安泰。 (本文作者為台北宏恩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