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星星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孩子的溫柔

2010年05月22日
公開
32

[親密互動]文章列表: 孩子的溫柔 TJ老師◎著 孩子的溫柔,能讓複雜的成人世界更加柔和,讓心靈的緊張加以放鬆,這種溫柔的滋味,一輩子都不能忘。 他們開始更會表達意思時,我發現孩子的溫柔不輸給大人。 孩子的細膩觀察,表現在他們的溫柔,而孩子的溫柔,也總讓我感動,在心裡低迴無數次。原來孩子的溫柔,能讓複雜的成人世界更加柔和,讓心靈的緊張放鬆,這種溫柔的滋味,一輩子都不能忘。我記錄下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溫柔。 恩恩跌倒了,跌在柏油路上。還好沒有受傷,他自己爬了起來,沒有哭哭。 愛愛說:「弟弟。好勇敢喔。」還摸了摸恩恩的頭表示讚許。 愛愛睡醒,沒有看見媽咪伴在身邊,他哭了。 恩恩說:「姊姊哭哭了。不要哭。」一邊拍拍愛愛的肩膀。 阿嬤騎腳踏車跌倒,膝蓋上一長串的紫色瘀青。恩恩指著阿嬤的腳:「阿嬤腳痛痛。烏烏。」阿嬤說:「對啊,阿嬤腳受傷了,怎麼辦?」 愛愛趕忙跑到櫃子旁:「拿藥藥。拿藥藥。阿嬤抹藥藥。」恩恩愛愛忙著將藥藥擦拭在阿嬤的膝蓋上。 恩恩嘴角沒有擦拭乾淨,菜屑還殘留著。 愛愛拿了張衛生紙:「弟弟來。」一邊說著,一邊幫恩恩擦嘴巴。 愛愛躺在地上發呆。恩恩上前看愛愛:「姊姊按摩。」愛愛轉身平躺著。恩恩賣力幫愛愛按摩,還問她:「舒服嗎?」 上午,恩恩不知為何發了脾氣,拗著不肯到客廳玩遊戲,直吵著要阿嬤抱。 愛愛跑去跟恩恩說:「弟弟來。」弟弟生氣躺在地上,不肯起來。 愛愛牽起恩恩的手:「弟弟手牽手。」恩恩讓愛愛牽起了手,他不生氣了。 愛愛摔了一大跤,嘴角破了一個洞。血流不止,愛愛怕得大哭。 恩恩跑去拿了一整包的衛生紙:「姊姊哭哭了。姊姊痛痛。」體貼的拿衛生紙給愛愛。 他們的溫柔,表現在他們生活中,體貼與友愛是我期望能夠教給他們的。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表現也越來越明顯。 我愛孩子的溫柔,我愛這種溫柔的滋味,甜甜的,細細的,溫溫的,柔柔的。 同儕之間的天性相愛,在孩子的相處間顯露無遺,一旁伴著的大人,也總是能體會到這樣的溫柔能量。 期盼這樣的溫柔能量,能一直延續,一直延續,讓這樣的純真溫柔,直到他們成年以後,都永不被忘記。 長大,就不需要擁抱了嗎? 當然不,從小到大,和孩子的持續互動是減少距離的不二法門。一起玩遊戲、一起騎單車、一起逛書店,認識孩子、支持孩子,你會是他無話不談的朋友~~

好文欣賞~什麼不能玩~

2010年05月16日
公開
16

什麼不能玩?~思索「為什麼」比一味保護更重要 陳安儀◎著 兒子快滿五歲時,很喜歡收集瓶瓶罐罐。因此,我用完的瓶瓶罐罐,都會順手送給他。他把這些小罐子拿來當作調製他「魔藥」的瓶子,排排站在浴缸邊。 有一天,老公一腳踩進浴室,被一個銳利的薄片割破了腳,流了很多血。原來,是兒子在浴室打破了一個玻璃小瓶子。我覺得奇怪,因為我給他的瓶子通常都很結實、不易碎,於是我問他:「瓶子為什麼破了?」兒子說:「瓶子裡面臭臭的,我用力把它摔破,想看看裡面有什麼東西。」我把破瓶子的碎片害爸爸割傷腳這件事解釋給他聽,順口問道:「有些遊戲不能玩,玩了之後會造成危險跟傷害,你知道這樣的東西還有什麼嗎?」 玩聯想遊戲,引導孩子思考問題 他反應很快,想也不想立刻就說:「門。玩門會被門夾到,上次我就被門夾到手。」 我笑著鼓勵他:「對!很好!還有呢?」 他想了一下,說:「身體!不可以把東西塞到身體的洞洞裡!」 我忍不住讚美他:「答對了!像是鼻孔、耳朵、嘴巴……都不可以亂塞東西!很好!還有沒有?」這回他想了半天,想不出來。「媽媽,換妳說了!」 因為我常跟孩子們玩一些詞語接龍、比賽搶答的小遊戲,因此兒子想不出來,理所當然覺得應當換我說了。我想這可是個機會教育的好時刻,於是立刻回答: 「火。你知道火為什麼不能玩嗎?」 他說:「燙燙。」「對,還有玩火很容易引起火災……」我補充,詳細描述了火災的可怕。說完,我就進浴室洗澡。不料,兒子竟把這段談話當作遊戲,繼續跟著我到淋浴間,隔著玻璃門又接著說:「媽媽,我又想到了一個不能玩的東西,那就是,如果你不知道那是做什麼的按鈕,就不可以按它來玩。」我聽了立刻哈哈大笑了起來。我知道他為什麼這麼說。 除了「不能玩」,還要知道為什麼? 因為有次我們去「好市多」(進口賣場)購物,結果他在我們推著購物車、乘坐手扶電梯上樓時,一時好奇,竟蹲下去按了電梯邊上的紅色按鈕!這下可好,整道手扶電梯倏然停止不動!上樓、下樓的人全都卡在電梯上!原來那是個防止意外的暫停鍵。 剎時,所有的人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害我跟阿姨兩個人滿頭大汗的跑上、跑下去找工作人員,搞得天下大亂!那次他知道自己「代誌」大條了,嚇得臉色發白,手足無措,鐵定印象十分深刻。 我笑著說:「對!沒錯!如果你不確定那是個什麼功能的按鈕,最好不要玩。不只是按鈕喔!昆蟲、動物也一樣。如果你不知道牠有沒有毒?會不會咬人?有沒有病菌?最好不要貿然的去捉牠、玩牠,以免發生危險。」 接著我又說:「同樣的,如果你不知道那個人是誰?最好也不要跟他玩。比如說陌生人、不認識的人等等。你知道為什麼嗎?」 兒子立刻很清楚地說:「因為他可能會傷害我。」哇!真不愧是我兒子!說話太有條理了! 「媽媽,還有,打雷的時候不能在外面玩。」 「對。還有沒有大人在的時候,也不可以去水裡玩。」 「媽媽,還有插座也不能玩。會電到。」 「對,還有馬路上也不可以玩。」 「媽媽,還有刀子也不能亂玩。會刺到人。」…… 我們就這樣聊天聊了半小時,直到想不出還有什麼東西不可以玩為止。 這是一場跟四歲九個月的孩子的談話,做媽媽的我覺得很有意思。其實,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有很多機會,可以跟孩子談一談各式各樣的問題。像是這個「什麼東西不能玩?」也可以換成「什麼事情不能做?」或是「什麼地方不能跑?」同樣都可以考驗孩子的推理,讓他們學習思考「為什麼不能」。有時候「不能」其實是「可以」的,只是時間點不對。所以我覺得給孩子討論的空間是很必要的! 不要小看孩子的小腦袋瓜喔!給他們問題,有時會比給他們答案更讓他們印象深刻,也更能開啟孩子自己思索倫常、生活、秩序、學習等觀念。這都是很好的練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