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喵喵米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跟尿布說再見∼

2008年05月16日
公開
23

•跟尿布說再見∼ 文�林攸餘•王瀞儀 http://www.babyhome.com.tw/album.php?mid=50210 讓孩子感覺到尿錯地點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但並非是滔天大錯;這樣他就能夠不害怕嘗試,表現得越來越進步。 最近再次幫瓜瓜戒尿布。去年瓜外婆很好心的幫瓜瓜戒,時機不太好,那時候我已經懷孕四十週了,根本就無法蹲下來幫瓜瓜脫褲子,也很難幫他處理尿尿,訓練就此宣告失敗!最近天氣熱又重新開始嘗試,瓜瓜已經學會自己爬上馬桶或小便盆大小便。 想要幫孩子戒尿布的媽咪們,一起來挑戰看看吧!以下是事前準備與管教者心態調整: 一、慎選時機:一歲半∼三歲的孩子,處在肛門期的發展階段,這時候是戒尿布比較好的時機,太早或太晚訓練都容易造成不良的人格發展影響。 二、如果此時期發展得不太順利,或是常常受到挫折,在長大後就會出現很多不良的影響,包括:個性頑強,小氣吝嗇,容易有暴力行為,過份害羞,缺乏主見,喜歡做無意義的物品收集,容易疑神疑鬼、緊張兮兮。 三、訓練態度不宜過分嚴厲:不用打罵來處理孩子的失誤,請以慈祥、有耐心、溫柔的態度,來訓練孩子大小便。 四、心態調整及訓練注意事項: 1.訓練時出現的尿褲子或尿錯地點,都是正常的現象;就算訓練成功,偶爾出現不良表現,也請溫柔的來處理。 2.大小便不是羞恥的事情,是讓自己更輕鬆愉快的事情。 3.尚未訓練成功,會比包尿布還更麻煩,但千萬不可出現要孩子「直接尿在尿布就好」的話語。 4.還不會表達大小便意思的孩子不宜訓練。 5.天氣太冷、搬家、母親生產前後不久、父母離異、長途旅遊時,都不用急著訓練,否則很容易失敗。 6.訓練尚未成功時,長途旅遊可以讓孩子包著尿布,避免孩子尿褲子讓大人產生困擾,而去責怪孩子導致訓練失敗。 7.不用訂出訓練時間目標,以免給孩子、管教者過多的壓力。 8.不用和別人比較,使自己產生過多壓力,管教者絕對有能力為孩子選出最佳訓練時機。 9.慎選褲子:沒有包尿布期間,不要讓孩子穿太緊的褲子,會來不及脫下來而尿在褲子上,使孩子產生挫折感。太硬的褲子則會讓孩子認為包尿布比較舒服。 訓練方法實在太多了!這邊只提出我們嘗試過,並且效果很棒的方式:   1.無論孩子是否尿在褲子上,皆耐心引導:用微笑、溫柔的語氣對他說:「尿出來感覺比較舒服了,對不對?因為尿在褲子上面濕濕的,所以要換褲子。來∼媽媽不會罵你,下次記得要先跟媽媽講要尿尿;媽媽還是覺得你很棒!」然後摸摸他的頭,請他陪你「參與善後」,讓孩子感覺到尿錯地點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但並非是滔天大錯;這樣他就能夠不害怕嘗試,表現得越來越進步囉!  如果孩子是尿在正確的地方,就可以在這時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並且開心的對他說:「你太厲害了啦!」  2.適時、適當的獎勵:除了口頭讚美、擁抱以外,千萬不要拿糖果那些給孩子當作獎勵品,因為尿尿是正常生理現象,不是因為「求好表現」,而是希望孩子正確的度過這階段的發展任務。我對瓜瓜尿對地方的獎勵,除了口頭讚美、肯定、身體的擁抱外,還有讓他「按沖水的按鈕一次」。瓜瓜平時不能亂按那邊,所以瓜瓜也把那個鈕當成很大的獎勵耶!偶爾他想要混入廁所偷按,都會被我嚴格禁止:「你沒有尿對地方『好棒』的時候,不能來按這裡喔!這是有尿尿好棒的時候,媽媽就一定會讓你按,不然你現在要不要去尿尿?馬上就能來按囉!」  3.扮家家酒:讓孩子喜愛的布娃娃,坐在馬桶上面,管教者訓練布娃娃尿尿給孩子看,一方面可以讓父母以平常心來練習訓練步驟,不但可以增加趣味性,也讓孩子知道「大家都這樣做,這並不是奇怪的事情」。更能讓孩子學著訓練布娃娃大小便,由爸媽幫娃娃配音偽裝成孩子;下次就該孩子扮演這大小便的角色囉! 4.初期建議男孩由父親帶領訓練,女孩由母親帶領訓練:這邊要特別注意,如果是男孩,請爸爸「坐著尿尿」給孩子看,讓他知道大家都這麼做;讓孩子清楚的知道這是正常行為後,再交由父或母來訓練都行。  5.讓孩子觀看相關資料: 不論是童書、繪本、卡通都行,只要能讓孩子看到大家都是怎麼自己學大小便,就能讓孩子產生興趣想要學習成長。 訓練大小便的方法真的太多啦!大家盡量選擇輕鬆有趣、容易做到者來嘗試,不用有所固執或侷限,但是態度一定要夠溫柔冷靜才容易成功。所謂成功不只是在大小便的行為上得到改變,更是在孩子的內心沒有留下任何不良的影響,訓練大小便更重要是在讓孩子擁有「健康的人格發展」。  ★教養小提醒  1.太早或太晚訓練都易造成不良的人格發展影響,一歲半∼三歲的年紀最適合。 2.初期男孩由父親帶領訓練,女孩由母親帶領訓練,讓孩子清楚知道這是正常行為後,再交由父或母來訓練都行。 3.不用訂出訓練時間目標,以免產生過多的壓力,也不用和其他人比較。 久周文化出版� 《教養可以這麼輕鬆》 (資料來源:久周文化出版 提供)

正確幫寶寶戒尿布

2008年05月16日
公開
26

正確幫寶寶戒尿布 訓練寶寶如廁,絕非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任務,除了要考慮寶寶的發展是否適合之外,照顧者也要提供一個舒適愉快的如廁環境,當然,適度的鼓勵與讚美也是如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謝雅蕙 指導老師�水蓮山莊成長托兒所所長鄭世儀 參考資料�《跟尿布說拜拜.幼兒的大小便訓練》台灣麥克出版.《新手父母的2歲孩子》.信誼出版 寶寶ready.訓練才開始 美國小兒科醫師貝瑞布列茲頓,曾觀察2,000名小朋友發現,如果照顧者或父母親,等待寶寶具備足夠的條件之後,才開始訓練寶寶如廁,則寶寶抗拒的機率就會大幅降低。 6大徵兆,寶寶ready go! 徵兆1:寶寶一天當中至少有2個鐘頭以上尿片是乾的。 徵兆2:如果照顧者或父母親有發現,寶寶在玩的時候會突然停下來大小便,這就表示寶寶已察覺自己的身體正準備要大便或小便了。 徵兆3:當寶寶能瞭解並遵守簡單的命令時,或者是有時候寶寶會表現給妳,尿片濕了的訊息。 徵兆4:當寶寶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如:想要刷牙或使用刀叉……)。 徵兆5:寶寶可以持續3∼5分鐘的時間乖乖坐在小椅子上聽妳講話或說故事。 徵兆6:寶寶情緒平穩,不是處於情緒大幅起伏的階段。 破解迷思.如廁延後有原因! 1997年,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醫學院針對健康的學步兒進行一項大規模的調查發現,寶寶學會上廁所的年紀有延後的現象。這個研究結果顯示,隨著時代的進步,有以下3點會導致寶寶如廁成功的年齡隨之延後。 如廁延後的3因子 1.紙尿片的發明:幫助照顧者在換洗尿片與清洗大小便的麻煩減到最低。 2.如廁地點不固定:雙薪家庭的增加,使得現在的寶寶,白天當父母親上班時就是由保母或長輩照顧,到了晚上才由父母親接回,寶寶可能不是一整天在家,就沒有一個固定且熟悉的地方,可以讓寶寶學習如廁。 3.家庭人數減少: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使得寶寶缺乏可模仿與學習的兄姊,如此一來,寶寶缺乏可模仿的對象,也就會延後寶寶如廁的時間。 開始訓練的第1階段 當妳發現,寶寶有以上6個徵兆占了大部分時,就代表著妳將可以開始準備訓練寶寶如廁。不過,當寶寶準備好時,妳也應該確定至少可以有幾個星期穩定又規律的生活,可以訓練寶寶如廁,這樣將可提高效果。 1.選對穩定時機.增進學習效果 盡量避免在家庭生活會出現大變動時訓練寶寶如廁。由於如廁訓練期間,寶寶必須學習並且習慣新的生活模式,所以當他可以不必一再調整自己,以適應不同的環境、不規律的時間、不一樣的人時,他的學習效果會比較好。 【tips】:對於平常忙於工作的父母親而言,可以把握度長假的時光,訓練寶寶如廁,因為此時大家都處於輕鬆的心情,寶寶如廁成功的機率也將會增加。 2.訓練坐小馬桶 小馬桶寶寶坐起來是否舒服,可以觀察寶寶坐下去之後雙腳是否能踩到地板。小馬桶坐得是否舒適,對於寶寶如廁的成功率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tips】:水蓮山莊成長托兒所所長鄭世儀認為,因為有便意,帶著寶寶坐在馬桶上,可以幫助寶寶將大小便與馬桶輕易地做連結,讓寶寶知道,有便意時就可以蹲坐在馬桶上。 開始訓練的第2階段 如廁訓練是一項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計畫,特別著重於親子之間的互動與合作。如廁訓練並不求「快」,目的是要訓練寶寶獨立,並且從中獲得成就感與自信心。 1.固定時間坐馬桶 盡量選擇輕鬆的時段(如:用餐後、上午10點多、午睡起來或是洗澡前……),無論選擇哪一個時段,都應要讓寶寶感覺到坐在小馬桶上是很自在、愉快的。 【tips】:若寶寶對於每天蹲坐小馬桶沒有多大的興趣時,照顧者或父母親可以先暫定1、2個星期,每一次坐小馬桶的時間也不要太長,而且最好也避開寶寶正專心於一項遊戲的時候。 2.把握如廁的絕佳時機 抓住寶寶想要大小便的時機,對於訓練寶寶如廁可是一大助力。例如:當寶寶早晨起床或是午睡起來時,尿片是乾的,這就是帶寶寶去坐小馬桶的絕佳時機。 【tips】:在如廁訓練中,父母親的鼓勵與讚美相當重要,可以讓寶寶有自信心與成就感。 3.不包尿片訓練法 為了讓寶寶可以迅速坐在小馬桶大小便,不包尿片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不過,要讓寶寶穿著方便穿脫的衣褲。一旦不包尿片,就必須每隔一段時間(約2個鐘頭)提醒寶寶去坐小馬桶,提醒寶寶如廁的目的,是要幫助寶寶建立成就感。 【tips】:如果妳必須常常催促寶寶蹲坐小馬桶,或是寶寶拒絕聽從一切的提醒,這個時候,不妨就先暫停如廁訓練,就先順應寶寶的發展,待寶寶有意願時再開始。 4.適度的讚美 讚美對於寶寶學習如廁是相當重要的,因為適度的讚美可以讓寶寶覺得,他會坐馬桶是一件很棒、很能幹的事。鄭世儀所長指出,充分的讚美,對培養寶寶的自信心與成就感是有相當大的助益。 【tips】:以長遠的眼光來看,以緩慢穩定的步伐一步步地幫助寶寶學會自己上廁所,是一件比較省事又省時間,又可以培養寶寶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如廁小幫手 上班族父母如何訓練寶寶如廁 1.保持生活的規律:寶寶若是知道每天的生活節奏都是一樣的,並且都在他的預期之內的話,對於寶寶如廁的訓練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2.訓練寶寶一早先如廁:當如廁訓練正式展開後,第一次練習坐馬桶最理想的時間,就是早晨起床解開尿片之後。當寶寶了解早晨起床後要先上完廁所,才能開始一整天的活動時,如廁訓練的成功率也會因此提高。 3.把握晚上重聚的時間:接回寶寶後,可以先陪伴寶寶15分鐘,安撫好寶寶的情緒,再找出適當的時間讓寶寶蹲坐馬桶。 4.週末也是訓練如廁的好時機:週末假期是大家身心較為輕鬆的時光,假如寶寶發現,週末在家蹲坐馬桶能贏得父母更多正面且沒有壓力的關注,就能更早幫助寶寶達到如廁成功的目標。 【專家開講】 訓練如廁.父母應知道的4件事 鄭世儀所長根據多年的實務經驗以及理論基礎,認為當父母親與照顧者在訓練寶寶如廁時,應有以下5點,是需要知道的。 1.「大便」對寶寶的意義:在訓練寶寶如廁時,應幫助寶寶將馬桶與大便之間做個連結,也就是當寶寶有大小便的需要時,就可以帶著寶寶坐上馬桶,讓寶寶瞭解,馬桶與大便之間的關聯性。 2.家長應陪伴孩子成長:鄭世儀所長強調,在寶寶如廁訓練的過程中,家長應要懂得陪伴孩子走過這段訓練的過程,並且與寶寶一同解決可能遇到的問題,例如:當寶寶已經學會如廁,但是偶爾還是會尿濕褲子或尿床,家長就應帶著寶寶一起收拾,並且去深入瞭解原因(如:正專注於一個有趣的遊戲、寶寶2歲前的括約肌還沒發展成熟的生理因素……)。 3.馬桶的選擇:鄭世儀所長指出,根據經驗,大多數父母親使用寶寶便盆的時間較短,當寶寶長大,隨著自主力的增強,很快就會不想使用小馬桶,因此,可以利用坊間販售的小型馬桶蓋或是在馬桶前擺放凳子,不但具實用性也省了一筆花費。 4.大寶寶的退化問題:當家有新生兒來臨時,較年長的寶寶會以尿濕褲子或是發脾氣的方式來引起父母親的注意。這個時候,父母親應讓寶寶了解父母親仍然很愛他、重視他,以解決寶寶的退化問題。

快要生產有何預兆?

2008年05月14日
公開
40

井尾裕子 醫學博士◎編著�王煦淳◎譯 Q:該如何判斷要開始生寶寶了呢? A:有人說發生不規則的陣痛或是羊水破了,就表示要生了,不過,其實還是因人而異,妳可以好好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 ●快要生時,身體會出現什麼預兆? 快要生了時,妳身體很多地方都會出現預兆。 【肚子漲漲的】一開始感覺到不規則的撐脹感,不久變成規則的陣痛。 【恥骨疼痛】受到荷爾蒙的影響,恥骨結合部位變得鬆弛。 【胃部附近覺得比較輕鬆】子宮下降,胃部的壓迫感消失。 【腰痛】胎兒的頭往下壓迫到腰部。 【分泌物增加】因為子宮頸要開了。 【頻尿】可能是膀胱受到壓迫,有時可能會有殘尿感。 如果感覺到這些變化,就表示快要生了。怎麼開始則是因人而異,有人說一般是先開始「微量出血」或開始有「不規則的陣痛」就表示快要生了,其實快生的徵兆並不只是這些而已。 如果是羊水破了,或是感到規則性的陣痛,請馬上打電話並盡速前往醫院。尤其是羊水破了的情況,雖然胎兒的頭會先擋住羊水的流出,可是卻可能會發生細菌由陰道進入而導致胎兒遭到感染,所以要特別小心。 ●生產流程表 【微量出血】分泌物中混有血液,顏色為紅或粉紅色,有時則為月經要結束時的褐色。出現微量出血後,幾天後就會開始陣痛。 ↓ 【頻繁地覺得肚子漲漲的】有人沒有出現微量出血的現象,而是直接出現常常腹漲的現象。 ↓ 【不規則陣痛】一個小時數次不規則覺得腹漲的情況。真正的產前陣痛很快就要開始。 ↓ 【規則陣痛】開始規則性地陣痛。不過,寶寶可不是那麼簡單就生出來的,先別慌張。 ↓ 【確認東西都帶了沒】孕婦健康手冊、健保卡等都和其他住院行李放在一起了嗎? ↓ 【記下陣痛間隔時間】記下陣痛時間、間隔、疼痛的持續時間,這樣在跟院方表達妳陣痛經過時比較方便。 ↓ 【打電話給爸爸和家人】通知爸爸快要生了。確認爸爸要去醫院的方法或時間等。 ↓ 【吃點東西】分娩需要體力,能吃的時候先吃一點。 ↓ 【淋浴】醫院診所大部分都沒有提供讓即將分娩的媽媽淋浴的設備,所以可以趁陣痛較不痛時淋個浴,將身體洗乾淨。 ↓ 【深呼吸以減輕疼痛】陣痛愈來愈痛時,可採盤腿等較輕鬆的姿勢,並將精神集中在呼吸上。 ↓ 【打電話給婦產科醫院】懷第一胎的話等陣痛間隔十分鐘、否則等陣痛間隔為十五分鐘時打電話給醫院。醫院會問妳陣痛開始時間、間隔及持續多久等問題。 ↓ 【住院】 院方的指示下來後就馬上去醫院。陣痛開始後開車是很危險的,請搭計程車。 【1.破水】包覆羊水的卵膜破了就叫做破水,如果是在陣痛開始前發生,就稱為「早期破水」。 【2 .打電話給婦產科醫院】用乾淨的衛生棉等墊著,馬上通知醫院。這時絕對不可洗澡或淋浴。 【3.住院】破水放著不管,可能會導致細菌感染,所以要馬上就醫。 也可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一個人外出時突然快要生了 感覺遽痛或異常時,要馬上跟醫院聯絡。醫院可能會請妳緊急時去最近的婦產科醫院。滿十個月時,出門請記得帶孕婦健康手冊、健保卡還有媽媽用衛生棉。 ●「出血」、「遽痛」、「胎位不正的破水」 馬上通知醫院。如判斷有必要時可叫救護車。 ●產檢時,醫生突然要求住院 在妳不自覺時,子宮口已開,或是破水的情況。這時直接住院,以準備開始生產。 ●過了預產期還沒有要生的樣子 未滿四十至四十二週時要等待陣痛發生。過了四十二週時,胎盤功能可能會降低,可以和醫生談談是否要調整生產方式。 (資料來源:新手父母出版 提供) 在BBH首頁看到的~應該對我有幫助吧!

與2歲寶寶和平相處的十大絕招

2008年05月14日
公開
32

雖然,在行為能力上兩歲孩子已經獨立許多了,但是,面對逐漸進入「反抗的兩歲」,很多父母都是忙於應付孩子突如其來的情緒發飆問題,或是不能適應乖乖兒一改常態的變成不聽話的小壞蛋,自己的情緒也大受影響。   運用一些符合這年齡孩子的發展特性的相處技巧,以及用「隱惡揚善」原則,來作為幼兒行為矯正的基本概念,相信就能幫助您與您的兩歲孩子順利的度過這一段困難的時期。 1.訂定規矩   兩歲孩子喜歡有固定的形式規則,您可以利用孩子這種喜歡成規的傾向,將一天中叫難處理的幾件事定下明確的規則,使他能順利的進行那些事。例如:一套固定執行的「就寢前儀式」,就可以解決叫孩子去睡覺的難題。   因此,訂立一套實際可行的規矩(避免過度善意和過多細節),並且能夠天天遵循不苟,才是明智之舉。 2.接納他對「一致性」的需求   兩歲孩子很喜歡「一樣」和「重複」,因此,盡量讓他的玩具和其他東西放在他擺的地方;家裏的各種家具也放在他習以為常的地方。一天當中的每一項活動他都喜歡,都要按著既定、預料得到的次序進行,因為他喜歡知道事情的結果,所以,請接納孩子對一致性的需要。 3.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   盡量不要和固執的兩歲半孩子正面接觸。尤其在孩子不願做你要求他做的事時,你得極力避免硬碰硬的衝突。最好是能夠轉移他的注意力。 舉例來說,假如他不喜歡換衣服,你不需要和他爭論不休,只要把他放在一個相當高度的地方,一邊動作迅速幫他換穿衣服,一邊和他談一些待會兒要做的事。 4.接受他尋求安全感的慰藉物   請接受孩子對慰藉物(如:喜歡的玩具、毛毯)的依賴,尤其是在旅行、搬家 在陌生環境中,慰藉物就發揮效用。因此,這些具安全感來源的慰藉物,對兩歲兒具有很大的意義,就連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會偶而出現強烈的需求,藉此獲得安全感受。 5.避免給他討價還價的機會   避免使用「以後」這個的字眼,也盡量避免給孩子有和你討價還價的機會。否則就會捲進一場又冗長又沒結果的拉鋸戰,不如這樣說:「好啊,我們先做好──,再做──。」這可能會讓孩子忘掉他原來的要求。 6.改變話題或離開現場   要打破他的牛角尖,最好的方法是轉移焦點到完全不同的地方。你可以離開現場,或是帶著他離開;也可以用一些新鮮的東西或新出的點子。   舉例來說,孩子心情不好,任何事都逗不了他開心;一個簡單的建議是:改變話題,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你問他:「咦,你的鞋呢?」這個方法通常效果甚佳。 7.讓生活處處充滿音樂感   這個年紀的孩子需要安閒舒適的氣氛。音樂有撫慰的力量,幾乎任何型態的音樂都能渲染出一片安閒舒適;媽媽的歌聲也有用。當孩子呈現低潮,錄音帶正好可以派上用場,尤其是兒歌錄音帶。有些孩子(特別是男孩)喜歡自己有一架錄音機,他們會把自己的錄音帶放上好一段時間。 8.把重要的東西放在他拿不到的地方   兩歲孩子非常缺乏抑制力。把最貴重、最容易破的東西放在他搆不到的地方,也可以用門或其他的障礙擋住,或是把門鎖上,不讓他去那裏。等待孩子稍微大一點,抑制力比較強時,「口頭教導」及「講道理」才會容易得多,也較為有效。 9.不理會他的大哭大鬧   兩歲孩子大哭大鬧、聲淚交加時,最好的方法是不去理會他,能容忍多久就容忍多久。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及早明白,大發脾氣並不能使他得到什麼,父母甚至連理都不想理他。 不過,上上之策當然還是防範未然。父母需要預知在什麼時候,在那些狀況,孩子最容易出現情緒失控的狀況。 10.運用有效的口頭指令,引發孩子參與的動機。   要求孩子時, 避免出現不留餘地的指令方式,你可以試著運用這些好技巧 ☉說:「我們來做──」這樣的句子。 ☉「這樣做,怎麼樣?」也是一句引發孩子想要參與的問話。 ☉「收拾好,我們就出去玩。」加強的是「出去玩。」,如果「引誘」不了他,你還是得自己挑起大部分的工作。 ☉「積木要回家啦?」收拾玩具的時間到了,這句話也可以使孩子願意把積木歸回原位。若孩子不願配合也沒有關係。   如果上述口頭指令都不能奏效時,請您不必太在意,不妨開個玩笑,改變話題或是離開現場。

妹妹看醫生

2008年05月13日
公開
15

因為妹妹還是一直咳不停 所以幫妹妹網路掛號後直接帶出門 67號最後一個.我們三點就到了 所以等到4點才看到 中間妹妹一直無法乖乖的坐下來 就是要鑽椅子縫 跑來跑去.走來走去 搞的好像很忙似的 還跑去坐投10元會動的車車 剛開始我們都沒給他投錢 然後妹妹坐在那一直不肯下來 妹妹就跟幾個小孩在那邊坐好好的 結果一個小孩一跑過來就一直大叫說是要坐 就一把往妹妹臉抓下去 拔拔趕緊衝過去把妹妹抱起來 妹妹被抓痛了~嘴裡還說"打他打他"@@ 到底是誰教妹妹這麼說的阿? 每次打到妹妹他都會說"打他打他" 然後拔拔就跟那個小朋友說"你不可以打人阿" 那個弟弟就大哭了! 到我這個後知後覺的媽走過去才知道妹妹被個小孩抓到臉 然後就很找拔拔的麻煩 說你怎麼不用罵的 如果是我我一定會氣急敗壞的罵那個小孩 因為妹妹臉都紅了.有三條抓痕~還受傷 之後才看到那個孩子的家長過來找人 才知道他們是"原住民" 因為說著我們聽不懂的話 弟弟的家長很兇的把那個小孩抓走 之後妹妹就一直說"那個弟弟哭了" 唉~我真是不注意~害苡甄受傷了 早知道一看到那個弟弟進來就應該跟著進去看著苡甄 因為拔拔遠遠看著.根本來不及制止弟弟的動作 後來才發現我們可以早點兒看的 因為忘了把體重溫度單子拿進去診間 所以就真的變成最後一個看 這次醫生開了止痰化咳的藥 之後還去旁邊吸一種涼涼的氣 說是可以化肺部的痰 妹妹剛開始有配合一下下 媽媽一出去拿藥.就聽到妹妹大哭聲 就又趕快進來~拔拔壓著妹妹 媽媽壓著苡甄的頭加上拿著那個呼吸器頂在妹妹臉上 可憐的苡甄哭的死去活來的 看的真是心疼阿! 出來才拿到藥~ 今天真是恐怖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