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tone118

「天安門母親」網站

2008年05月29日


5/29 禮拜四看到這個新聞。

中國政府有很多問題,我把我關心到的、或有點關心的問題列出來。

就跟每個地方一樣,每個地方�每個人都一定會有問題;但,我不做那種以偏概全、只看好的不看壞的�或只看壞的不看好的,的事。

我還是要重覆說一次;

【台灣人啊台灣人。我們會的東西很多,但還要再學學怎樣用真正「文明�溫柔」的方法,把我們的經驗傳遞給別人。這別人正好是同文同種的人。我雖然還是堅持我是中華民國、他是 PRC,不過同文同種的力量,在我家(包括還在觀察其國家認同�血緣認同將會是何種面貌的小孩),實在比政治字眼的力量,強大得太多太多。】

stone
2008/6/1 Sun 7:12am


天安門母親�網站
http://www.tiananmenmother.org/index.htm


http://news.msn.com.tw/news778145.aspx

「天安門母親」網站 一開就被封

更新日期:2008/05/29 04:16

 經過多年的努力,「六四」受難群體從一個兩個人組成、旨在「相互安慰」的友情團體,發展到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天安門母親」團體。昨天,在「六四」十九周年前夕,「天安門母親」網站()正式開通,作為獻給十九年前那場大屠殺所有罹難者的一份禮物。但據了解,此網站一開通即遭中共網管封鎖。
 網站的維持,由多年來始終與「天安門母親」維持合作關係的IFC(愛撫思志願者團隊)負責。IFC表示,此網站的意義,在讓「天安門母親」們抒發理念、在儲存「六四」相關檔案、在推廣維權與自由,也企圖以此作為一個「天安門母親」與外界聯繫的窗口。

 「天安門母親」作為一個群體的稱謂,最早始於二○○○年。一九八九年「六四」之後,兩位失去兒子的母親,丁子霖和張先玲首先以「相互安慰」的原因走在一起,其後,「六四」受難家屬之間的彼此聯絡愈來愈深、愈來愈廣,丁子霖一九九四年即編出第一本《六四受難者名冊》。

 透過彼此聯繫,一個「六四」受難群體逐漸形成,但為了便於與國際上同類群體的聯絡,二○○○年開始以「天安門母親」為名,因為這個群體中的大多數成員都是失去兒女的母親,但其成員也包括失去丈夫的妻子、失去妻子的丈夫,以及一些「六四」傷殘者。據指出,目前為止,「天安門母親」共包含一二八位成員。

 在成立網站的發刊詞中,「天安門母親」表示:「我們的兒女已經離開我們十九個年頭了,但我們還活著,儘管活得仍然很艱難;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為死者尋求正義、為生者爭取權利的抗爭就不會停止。『天安門母親』網站的開通,正是這一抗爭的延續。」

 一些「六四」的受害者認為,停留在這種「追求正義」之中,可能只是陷入另一種囚牢。但汲汲追求正義十九年不輟的「天安門母親」認為:「當一個人的存在被某種虛幻的『自我感覺』遮蔽時,他實際上已不再是一個真實的自我」,「他會變得麻木不仁,也會變得不堪一擊」。

 網站目前仍處於草創建設階段,但已包含許多「天安門母親」十九年努力蒐集的「六四」資料,也包含「天安門母親」們十九年來走過的路程,首頁並設有「六四大屠殺死難者紀念碑」。

本則新聞由中時電子報提供 200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