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stone118

轉貼•阿班貝爾格四重奏 扣人心弦

2008年07月02日


張阿傑的文章又來了。發現他應該是在經濟日報有開專欄。幸好聯合電子報系統的免費訂閱功能現在已經比得上電子報服務開山始祖 PChome,前陣子訂了他們的古典音樂報(而且這一項是少數難得還有文字版可選擇的報種之一),所以可以固定看到幾篇好文章。如果各位有興趣的話,也可上 udn 首頁找找電子報訂閱的功能喔!

另,有人非常喜歡焦元溥的文章(說實話,除了他跟他老妹及老爸的相對論、及古典音樂報上他寫的這些短篇音樂新聞報導,我沒耐心看他的其他大作),他也寫得真的很不錯,很能抓住人物及新聞的要點與精髓,也很有個人化的犀利觀點;我收過的五、六期古典音樂報,卷首都是焦元溥寫的新聞事件。我有點懷疑這份電子報根本就是焦元溥負責編的。 ^_^

2008/7/2 Wed 6:20am note



•阿班貝爾格四重奏 扣人心弦

張正傑(大提琴家、海洋大學藝文中

聽古典音樂的入門,初階多半是由歌劇、交響樂開始;進階一點的會開始聽獨
奏與室內樂;最高階的,則會很懂得聽德國藝術歌曲和弦樂四重奏。今天我們
就來聊聊,由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所組成的「弦樂四重奏」


你或許覺得奇怪,弦樂四重奏、四個人感覺挺單純的才是。其實四重奏的困難
,正來自它的純粹。四重奏不像獨奏,可以盡情揮灑個人特色,展現獨特風格
;又不像交響樂有一大團的人,可以輕易撐起磅礡氣勢;更不像歌劇、音樂劇
,本身就充滿易懂的故事性。他就是單純的兩個高音部、一個中音部和一個低
音部,四把琴像人聲一樣,要能交織出優美的旋律,可是要非常深厚的演奏功
夫與精神灌注。

幾乎可以說,四重奏是一種美好音樂的極致呈現,所以我們常形容最令人感動
的音樂是「扣人心弦」,弦樂四重奏的魅力可見一斑。

練過弦樂的人都知道,要合作四重奏非常不簡單,單純的四條旋律要能夠和諧
,要比自己拉得好還要來得困難許多。就算是最頂尖的樂手來合作,也常有練
了五、六個鐘頭後,結果發現一個音也沒同時拉準過!

不只演奏者視為畏途,作曲家也非常看重弦樂四重奏。樂聖貝多芬在30歲前寫
過鋼琴奏鳴曲、交響樂等無數作品,就是從不嘗試寫四重奏作品;但到了貝多
芬臨終前,唯一能讓病入膏肓的樂聖奮力提起筆非寫不可的,卻只有四重奏的
音樂。

我心目中最好的四重奏團體,是職業樂團裡歷史最悠久也最頂尖的「阿班貝爾
格四重奏(Alban Berg Quartett)」,他們成立至今38年,留下無數經典的演
奏紀錄,可說與弦樂四重奏畫上等號。大家如果到唱片行去找四重奏,應該有
一半以上都是他們的CD。

然而今年7月16日以後,將再也聽不到「阿班貝爾格四重奏」的現場演奏了!因
為大師們在兩年前一致決定將於2008年7月畫下句點,他們希望在演奏生涯最圓
熟、最燦爛的時候結束,留給世人無可取代的完美印象。想體驗一下什麼叫真
正的「扣人心弦」,你一定要把握「阿班貝爾格四重奏」今年7月9-13號在台灣
的告別演出。

最頂尖的四重奏,背後付出的代價也相當高。在「阿班貝爾格四重奏」成團之
際,四位優秀的音樂家都簽下合同,此後不准開個人獨奏會,要將全力都放在
四重奏的練習上。也因為花了相當多的時間一起練習,無法兼顧家庭,成員們
都離過婚。

所以說好的弦樂四重奏能夠動人之深,真的都是演奏家們用自己的人生換來的
。為了四重奏,搞到妻離子散、團員撕破臉可不是說說的笑話。聽說有某個四
重奏,團員到外地演出時甚至要求住不同的飯店,因為除了彩排,他們根本不
想看到彼此的臉啦!

【2008/06/27/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