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stone118

空林山風

2008年09月18日


真不曉得要記什麼啦。不過既然是我兒子第一次去劇院看戲(以前只去比較小型的劇場如北藝大),還是記一下唄。

劇院音樂廳真是最適合新店人的演出場所,一班捷運就到,騎小摩到總站坐車、還能保證一定可以坐著到台北。六點五十四分走到劇院的愛國西路廣場,我知道整點會噴水,晚上也比較美因為有燈,就看了一會兒。

四點十分接兒子時問他還記不記得今天晚上要幹麼?(我應該是禮拜三告訴他下午要去誠品時一併有預告一下禮拜四晚上還要看演出)他怎麼也想不起來,我也懶得講,只說反正你回家就趕快寫功課就對了,我看你夠認真的話自然會告訴你晚上要幹麼。後來他倒是很快寫完了,知道要去劇院後,就開始擔心<會不會遲到?>;因為要交一個文件給也住新店的表妹、好由她轉交給她爸爸,所以等到五點五十才煮了水餃當晚餐。兒子還是在催快一點,就快六點半時出了門。結果他老兄看了五分鐘(那個應該是每整點就噴個十分鐘)簡單噴水秀,又催我趕快進場。好吧。

首演本來就比較可能有各種小問題,所以延遲幾分鐘才開演是常有的事。不過連觀眾席都到大約七點十五才開放進入,這實在有點.....。節目九十分鐘無中場休息(跟天兒牛大那場有志一同)甚好甚好,這是我最喜歡的標準長度,尤其現在老矣,根本沒耐心看長演出。七點四十才開演,害我都懶懶地坐著把劇場建築及內部空間可以注意的事情差不多跟兒子都講解完了,只好開始罵:演出最重要的就是時間控制能力!!唉。

幸好節目內容不錯(只是劉小姐非要表現她當然是很好的聲音和口齒,唸幾篇行腳台灣的小日記,有點無趣),尤其倒數第三段十五個鼓者邊打鼓邊前進後退左轉右轉地玩隊形變換,我看得都笑了,一直在等看幾時會有人轉錯方向或撞到團友;幸好只有一人一次轉錯,撞到則沒有。那其實很不容易,尤其鼓拍與腳步的拍子並不相同。

倒數第二段是超優秀的單人飆大鼓,45度斜角面對上舞台的獨鼓者,因為擊鼓人的有力的背影是最美的演出畫面。這段很精彩。整場演出應該有三位音樂功力極強的原住民音樂家參與,一位是開場時以極為宏亮厚實聲音吟唱的男聲,一位是擅絲竹樂器,吹笛子、吹葉子都很厲害的男樂者,一位也是聲樂吟唱的女樂者。飆鼓這段跟吹笛的音樂家搭配,總之很美,讓睡著了該醒來的觀眾們應該都醒了。

只是結尾落入俗套,一定要跟開場方式(播放行腳影片,劉小姐逆方向行走地敲鑼模擬風與時間地唸她的獨白)做相反順序的呼應。其實不必要;結束在單人飆鼓段的話就漂亮多了。


兒子一下午都沒睡一下(中午因補寫作業還要上資優班,有吃午飯就偷笑了,當然沒能午睡),其實我看他也很累啦,不過母子兩個一起看演出的好處大概就是可以互相開開玩笑打打氣、以提振精神吧。因為冷氣太冷,最後二十分鐘他乾脆坐到我身上來了,兩個人抱著取暖。

小子用氣音跟我耳語的一些評論和問題都蠻切中要點,比如幻燈幕打出來的影像是不是故意要跟行走的真人呼應,好像真假不分?我說對。之類。其他的問題我都忘了,因為實在很累,所以最簡單方法就是一直把食指豎在嘴巴前面請他別講話啦。

開演前講解觀眾席回音結構,一再強調<如果是聲音效果很重要的演出,最好直接挑四樓的票來買,有錢的話可以買一樓,但二三樓都不必考慮>。鼓樂的演出,低音多,開演前我想到低音可能回音效果難,果然低音部份就是感覺一大塊音場凝集在鏡框內部,只能跳躍式地向外迸裂、而不會像高音那樣悠揚平滑地感覺到觀眾席屋頂與三面牆的回音效果造成的豐沛飽滿的聲音質地。難道低音(應該波長較長)果然傳導較慢(但這應該是不可能的,音速沒有差別吧)?所以應該是長波長的音波有某種特質使它在回音的表現上不如較短波長的聲音,但到底是怎樣,欸,我去翻翻觀念物理第四輯研究研究以後再說好了。 :D

賣座還不錯,可能有八成滿,這點倒讓人為優人神鼓感到高興。


stone
08/9/19 Fri 2:43pm 補記

------------------------------

最早「認識」秀秀,應該是1990年我辦皇冠迷你藝術節的時候;至少那時才跟她個人有所接觸。那時,她剛跟陳板結婚沒多久,夫婦兩結合各自所長,陳板寫長幅書法,兩人在皇冠小劇場布置了非常棒的<舞台景觀>,那是景觀與表演藝術結合的非常好的典範。(後來我的那檔戲用整片網把舞台網起來,這種全面性的空間野心,多少是受到陳板劉靜敏夫婦作品的鼓舞)不僅書法空間;那時他們剛生小寶寶,所以該部作品其實是題獻給新生命的。現在這個寶寶應該已經十九歲,快成人了!時光真快,真美。:)

他們兩人後來離婚了,我也不再關心表演藝術,所以不太確定<黃誌群>跟秀秀是什麼樣的夥伴關係。但,秀秀改名為(呃,我個人覺得怪彆扭的 :D )劉若瑀,我倒是還曉得。 :D

優劇場改稱為<優人神鼓>之後我也沒再看過他們演出。只記得,他們剛到老泉里時,我跟戲劇系關係還沒斷吧,因為記得那次去山上看演出,還跟鍾老兄有對話的呢。 :D 再更早一點,外雙溪山上、啟發於桂士達的鄭成功廟「環境劇場+貧窮劇場」徹夜演出,我不也是跟鍾老兄、馬老姐他們一起去的嗎?!這應該說是,當時若非秀秀帶著到台灣做 workshop 的桂士達先生,幫戲劇系學生做肢體訓練,當年的馬哈薩德哪有可能<好看>啊! ^_^ 所以我們(我個人也是)是獲益於秀秀不少的。當然這也難怪,馬老姐跟秀秀是最早期蘭陵的夥伴嘛!

兒子喜歡節奏,我想帶他看隨便是日本太鼓或台灣本土驕傲之一的優人神鼓,有這念頭至少已經兩年以上了吧。這次正好遇到優人神鼓<還是非常山>的空林山風,那當然是絕佳的啟始機會囉。二話不說,買票去也。

同樣是 2008/7/31 Thu 下午四點在中興路萊爾富買的票。運氣還不壞,這天買的兩場演出�三張票,都還有最低價的票;兒子且是買學生票(九折)即可。


stone
2008/8/1 Fri 7:28am



http://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Product/Product00/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c4QWP9sLuh8hktWKv6qETg


劉若瑀 黃誌群
空林山風 The Walk
生命的步伐 洗滌的旅程

2008年春,優人神鼓雲腳繞行台灣50天,看著足下的1200公里。
一步一步沉澱的心中,出現了空林山風

土地的溫熱自腳掌升起,汗水如雨般地滑向背脊,身旁的車流急駛呼嘯而過。
然而鳥叫、蟲鳴、浪濤 與呼吸竟如此清晰

《空林山風》描繪2008年春,優人神鼓雲腳台灣50天1200公里的這一段勇敢無畏的旅程,同時也是優人神鼓這些年積極探求武術肢體、身形、律動與當代藝術融合的極致呈現,突破既有的擊鼓形式,首度在作品中加入多媒體影像特效,更繼《聽海之心》後,再度與阿美族藝術家拉黑子合作,並巧妙融入卑南族藝術家Ama的火山泥布染,與太魯閣族伊吉的遼闊歌聲,希望帶給觀眾是一齣視覺、聽覺與表演獨特融合的詩意作品。

編導/劉若瑀 音樂/黃誌群
舞台.燈光/林克華 雕刻/拉黑子 火山泥布染/ Ama彌南彌妲妲 歌手/伊吉


雲腳
1996年,首度雲腳,墾丁出發,白天步行,晚上打鼓,28天走過25個西部鄉鎮。
1997年,「鼓舞、相遇、原住民」為題,雲腳東台灣35天800公里。
2008年,優人20,三度雲腳,50天繞行台灣1200公里,100鄉鎮,表演30場。

如人的成年禮,是一個階段完成,新的階段開始。二十歲生日,我們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到原點。回到腳下,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將台灣走一圈。再次連結土地的生命力,相遇台灣潛藏的力量。

1998年 法國亞維儂藝術節最受歡迎團體
2000年 法國里昂晨報-宇宙中的震動
2002年 荷蘭民報- 最安靜的心,最有力量的表演
2003年 紐約時報-偉大而繁複的擊鼓、聲響與寂靜之美

優人神鼓TEL:02-29388188 FAX: 02-29393088 www.utheatre.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