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tone118

想法

2009年11月10日

關於洪蘭的「觀察台大醫學生事件」,我的感想。


看起來小學生已達大學生程度。

或是說,大學生的成熟度還只是小學生的水準。

看了一下 udn 相關的三篇報導�投書,正反意見都有,除了台大醫學生認為洪蘭以偏概全外,還有位季教授為自己教的公衛學科叫屈、而網友回應說季教授的課本來就備得不好上課也不認真....,總之,啥事都會有 pro & con 的聲音。

洪蘭看到的醫科(發現有網友謔稱醫科為「醬料」,哈哈)學生的上課樣貌,大概可概括以「不尊重老師�不尊重同學�不尊重自己」來描述吧。我不禁想到我遇到的小學生....,其實小學生還是比贏大學生,至少上課時不會有人啃雞腿或吃東西(除非早上第一堂課,有時大家會默許小孩把早餐吃完),也不可能有人上課時講手機傳簡訊。

可是<不尊重>則好像隱隱然變成了我國教育的「新傳統」?!我說說我很難(很不擅於)應付的一件事:每次上課,至少會有五個人「告同學的狀」,多起來搞不好一堂35分鐘的課(扣掉學生走到專科教室來的時間)、少說我要聽到十幾次不同的人告不同人的狀。

這種習慣到底是怎麼養成的?!我深感挫折地想到,包括我自己在內,當我還是純家長的時候,我也是常常告訴小孩「發生了什麼爭執或推打或誤會或與同學不和的情況,馬上報告老師」。

但,當我做老師以後,見識到小孩們是如何「徹底」執行這種媽媽的話以後,我簡直要瘋了!我開始必須跟學生諄諄教誨一下:不是什麼事都要告老師。人家罵你作弊,不表示你就做弊;罵你是小狗,你並不就變成小狗;請你們要練習「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如果別人說的話做的事沒有意義,你不需要每件事都向老師報告或告狀。『你們可以忽略同學說的壞話!!!』「上課時請聽老師講話,不要聽同學講的話,不然那些被你告狀的人通通都是你的老師了,因為你們成天只聽他們在講什麼!」

但,一時三刻他們哪能學得會?不要以為高年級會比較成熟,其實五年級生跟三年級生真的差不多幼稚,都一樣酷愛隨時挑同學小毛病、或隨時抓到別人小把柄就互告一番......

於是我又只好告訴他們:首先,你要知道什麼叫「尊重他人」,請你們不要騷擾別人、侵犯別人好好上課的權利。

其次,當你忍不住就是想告狀的時候(或,你吵完了以後、卻用比任何人都大的聲音吼著叫別人不要講話!的時候),請你想一想,上課時間是所有人共享的,你有資格因為「我一定要告狀,不然我不舒服、我不盡責、我沒當好糾察隊」的這種心理,就出聲音干擾別人嗎?

最後,當你們學到尊重同學以後,再來學習怎麼尊重老師吧!如果你們不能尊重同學,那麼若是因為哪位老師特別兇、你們才「特別能尊重他的課」的話,我不願意做那種老師。......


說到底,這豈不是因為,大多數的小孩都過度以自我為中心了嗎?小學的時候愛當「正義使者」(拼命告狀,以為老師「理當」處理任何小糾紛或小結怨,結果搞到小孩們自己連一點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沒有),到了大學、難免不進化到更高段的目中無人。

所以我不再把「先跟老師說」當成教小孩解決問題的第一選擇。回頭來想想,怎樣幫助小孩提升判斷力、情緒控管能力、分辨輕重是非的能力、以及管好自己嘴巴的能力,恐怕才能讓他們在學校學得更像一個真正的人....,而不只是打小報告的機器,把一切瑣碎無意義的事都拿來浪費(自己的)時間或消耗老師(的體力與耐力)。

我能做的不可能多也不可能快(對自己家的小孩也是一樣),慢慢來。但願我的耐力能操練得更悠長。

2009-11-11 Wed 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