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Dora&Woody媽媽

讓心情cheer up,向焦慮、憂鬱永別!

2004年10月26日
你常常覺得憂心忡忡,好像總有許多讓你煩惱的事情在腦海中縈繞不去嗎?夜晚失眠是你的家常便飯?當生活或工作有遇到新的任務或問題,你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心情急速低落,連帶也影響食慾?
其實,生活中固然有許多壓力存在,然而,如果懂得調節,壓力也可以從生活品質的阻力轉化為助力喔!

檢測你的焦慮指數
正常情況下,每個人都會有正面跟負面的情緒,但如果嚴重到讓一個人時時刻刻焦慮不已,影響了平常的生活,就需要正視此問題了。在下列四種情況當中,如果具備了其中一項,表示妳的焦慮已經很嚴重了,建議你得找精神科醫師諮詢囉!
1. 日常生活中的例行小事,突然讓你時時刻刻擔憂、操心,而且此情況已經持續了半年。
2. 有下列症狀三種以上:一直覺得壓力太大、疲倦不已、常常過度激動、很難集中精神、記憶力減退 、暴躁易怒、失眠。
3. 不論怎樣轉移注意力,即使去看電影、唱歌、旅行,煩惱卻一直在你腦海中盤旋,揮之不去。
4. 這樣的憂慮困擾,已經影響了正常工作與生活,連同事、家人都被你的憂慮干擾。

當憂慮來敲門……
曾經聽過許多人談起自己如何對抗不好的情緒,努力讓自己遠離那無以名狀的心慌。而最好的方法,既不是一味逃避,也不是耽溺其中,而是用理性來面對,以理智來處理。要如何著手呢?下面的方法是專家的建議,不妨試試看吧。
1. 不要把自己的憂慮跟現實混淆
舉例來說,當孩子要求跟朋友去外地度週末,並不表示他一定會遭遇不測或做什麼壞勾當,你的憂慮不見得就是事實。如果擔心,不妨先放下自己無謂的推測,以自己的瞭解跟孩子溝通,這樣更能促進親子的交流與互動。
2. 三個設問句,讓自己停止愈來愈壞的推測想法
當焦慮來臨時,為了避免讓情緒耽溺下去,可以用三個問句把自己從中抽離出來。例如,擔心提案在客戶那邊無法通過,你可以先問自己「真的嗎?」當答案還沒出現,就不會繼續往壞的那邊想,因為也有好的可能。
接下來再問自己,若希望事情往好的方向走,「有什麼我能盡力去做的?」這樣可以讓自己把心力放在「可戮力而為處」,不會只讓焦慮的情緒阻礙了所有工作。最後問自己,「我盡力了嗎?」,話說「盡人事,聽天命」,只要自己已經盡力,那就無須憂慮囉!
3. 「焦慮對這件事有幫助嗎?」
情緒通常也只是情緒而已,並不是看法,也不是解決方法。因此,不妨問問自己,「焦慮對這件事情有幫助嗎?」並且回想過往的經驗,就能提醒自己,焦慮不能面對問題,必須放下情緒,找回理智。
4. 變遷,是宇宙不變的原則
人的焦慮常是來自於對無法掌控局面而來的不安。然而,中國古籍《易經》就明文表示,變異,是世間萬物的定律。既然世界是在變遷當中永續下去的,那生活中的變化不就也是預期之中,那也就無須擔憂了!
5. 適度放空自己
有時不妨一週挑一天出來,空出一個下午的時間,不安排去賣場購物,也不計算家庭開支,就在行事曆上留白吧。無論是要漫無目的地散步、駕車去看海,或者只是給自己泡一杯好茶,享受悠然的午後,都能讓你真真正正地喘一口氣。讓生活稍微留白,腦筋自然不會彈性疲乏,休息過後你會發現,活力又能源源不絕而來!

叮嚀
我們的生活,是由工作、學業、飲食、睡眠、休閒、思考……等等片段結合而成,任一個片面或片段都不是生活的全部,而生活也不能只是其中一項元素的擴大!換言之,生活是一個整體,當中必須有聚精會神的工作時間,也必須有休閒的存在。而只要不讓自己處在一高度集中壓力的狀態下,焦慮自然能夠減少。所以,懂得生活各個面向的轉換,你也就能成功轉換、調節情緒,讓心情cheer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