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Dora&Woody媽媽

營養補充與傷口照護,讓產婦快速復原!

2004年10月28日
從確定懷孕到平安生產,是一段漫長的日子,生產完以後除了迎接當媽咪的喜悅與新任務,產後的復原也非常重要。產後的三、四十天是所謂的「坐月子」期,除了該吃印象中的生化湯與進補的麻油雞以外,日常生活應該要注意哪些事項,才能安全健康地度過月子期,讓傷口快點好、身子快點復原呢?

生產造成的傷口
自然產的會陰傷口
醫師在接生的時候,為了避免產婦發生範圍大、且不易處理的撕裂傷,因此都會以「會陰切開」的方式,來幫產婦接生。會陰切開的傷口由於該位置血管豐富,因此大約一個月左右會癒合。
剖腹產的傷口
當產婦因某些原因無法自然產時,就必須做剖腹產,也就是經由腹壁跟子宮切口取出胎兒。由於剖腹產的傷口較大,因此在拆線之後,還需要一個半月的時間才能完全恢復。

促進產後傷口復原的方式
一、傷口維持清潔與乾燥,避免疤痕產生
身體的任何傷口都要保持乾燥與清潔,才能夠加速痊癒。不管是會陰傷口還是剖腹傷口,都注意要依指示用適量藥水擦拭,清潔身體時也要避免水溫過熱,以免造成傷口感染,並且要記得以紙巾拭乾傷口處。另外,許多剖腹產的女性都怕傷口留下疤痕,因此,建議在拆線後貼上美容膠布,直到皮膚完整密合為止。
二、營養攝取須蛋白質與纖維質兼具
雖然產婦坐月子時都會吃的麻油雞富有蛋白質與亞麻酸,非常適合有大傷口需要修補的產婦。不過,我們傳統觀念都認為產婦不能吃冷性的蔬果,則容易導致產婦有便秘問題!另外,剖腹產婦不能喝酒,才能避免傷口發炎,在烹調時須注意。建議可以多吃牛奶、蛋、牛肉、適量蔬果,以維持營養均衡與排泄順暢。
三、溫水坐浴可促進會陰傷口癒合
在生產完的24小時以後,可以採溫水坐浴來促進傷口的血液循環,加速癒合。坐浴前先將會陰部洗乾淨,在乾淨的浴盆注入三分之二滿的溫水(攝氏42度左右),坐浴時應注意傷口要完全泡在水裡,每次15分鐘,一天可做三次左右。
四、日常勿提重物、吃辛辣食物、吸菸
在復原期間,從飲食、睡眠作息、動作……等都要遵行「溫和」原則。吃富營養、易消化的食物;睡眠要充足,早睡早起、下午再午睡片刻;平常不要提重物,都可以幫助身體跟傷口的復原。
五、適度運動
對自然產的產婦來說,恢復速度較快,通常生完第二天、第三天就能下床散步了。至於剖腹產者,通常拆線後再等大約十天後才能散步。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對於身體復原有很大幫助。只要傷口不會感覺疼痛,就可以散步、做體操等,對體態恢復也大有幫助喔!

叮嚀
當寶寶平安生下來,相信媽咪都會有一種喜悅、安慰、鬆了一口氣的感覺。不過,寶寶生下來以後,養育跟教育的責任也跟著來囉!所以,媽咪應該趁著坐月子期間好好調養身體,才能為寶寶漫長的教育之路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