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Dora&Woody媽媽

由蚊蟲傳播的疾病—日本腦炎

2005年02月01日
氣溫日漸回暖,時序即將進入夏季。關於夏季,你的聯想是什麼?帶著寶寶穿上夏季的可愛短童裝,去海邊享受戲水與日光浴?冰淇淋、老榕樹上的蟬叫聲?或者,你想到的是刺眼的午後陽光和枕邊嗡嗡叫的蚊子?
不管你腦海中的夏日景象是哪一種,家有寶寶的你,最不能忽視的就是蚊蟲對寶寶的威脅了!蚊蟲似乎特別愛叮咬皮膚細嫩的嬰幼兒,除了會引起孩子皮膚紅腫搔癢外,更危險的是病毒的傳播,其中又以日本腦炎最須留意。

淺談日本腦炎
病名由來
此病毒最初是由日本人所發現,因此將之名為「日本腦炎」。大多數感染此病毒的人不會有症狀,但只要一發作出現腦炎,就幾乎必是重症,都會感染到中樞神經,感染者約有四分之一會死亡,有五成會留下智能及運動障礙的後遺症。
流行地區
盛行於亞洲,包括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台灣及東南亞各地。
傳染途徑
日本腦炎主要的宿主是豬,但其他的雞、鴨、牛、羊、馬等動物也有可能。傳染途徑乃三斑家蚊先叮咬帶有該病毒的宿主動物,然後再叮咬人類,使得被叮咬者感染該病毒。
會傳播日本腦炎的病媒蚊,主要以三斑家蚊為主,其他還有環紋家蚊、白頭家蚊。
好發季節
三斑家蚊主要是晚上活動,且主要流行季節是在夏天。
好發對象
以十歲以下的幼童為主,但據統計,發病年齡有逐漸上升的趨勢,不能不慎。
日本腦炎的症狀
1. 急性期
發燒、頭痛、頸部僵硬、嘔吐、腹痛、感覺神經異常。
2. 意識狀態的改變
初期可能有嗜睡情況,再進入講話不清楚,或胡言亂語的情況,最嚴重的可能完全昏迷無意識。
3. 抽筋
10%∼20%的病人可能會有全身性的抽筋,有些病人會有局部性抽筋。
4. 肢體神經功能的改變
由於日本腦炎很容易侵犯腦部的基底核,基底核是與人的運動協調有關,所以病人可能有動作僵硬的情形,或不自主的顫抖,還有關節反射動作異常等。另外有些病人也會有部分肢體無力。

叮嚀—注射疫苗是最好的預防方式
日本腦炎最好的預防方法是施打疫苗,而且該疫苗的副作用比例很低,只要不要與含有佐劑的疫苗(如:三合一、B型肝炎等)一起注射,應是安全無虞。另外,居家環境要常常打掃,並保持通風避免病媒蚊孳生;去郊外時應幫穿上長袖淡色的上衣與長褲,並擦上防蚊液,就能大幅降低日本腦炎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