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Dora&Woody媽媽

吸奶嘴v.s.吸手指

2005年02月06日
該不該給孩子吸奶嘴?是很多父母的疑慮。給寶寶奶嘴,怕他養成依賴奶嘴的習慣,將來不好改;不給奶嘴,怕他哭鬧不停,甚至吸自己的手指頭!
其實,給奶嘴能有安撫作用,是因為嬰兒正值口慾期,待一歲半以後漸漸脫離口慾期,再慢慢戒除,就不會有孩子一直依賴奶嘴,或者吸手指頭吸到細菌感染的問題了。其實,幼兒的口腔習慣中,吸奶嘴只是其中一項表現,以下就介紹孩子常有的口腔不良習慣,通常都是正常的,只要待孩子大一點,再以勸導的方式戒除即可。

幼兒最常見的口腔不良習慣
吐舌頭
寶寶在前牙即將長出時,有時會因牙齦發癢以及不適,而不自覺地用舌頭去舔牙齒或吐舌頭,舌頭如果經常性的在上下牙之間摩擦,時間一久,會影響齒槽骨的發育,可能造成前牙開咬。
吸手指(或吸奶嘴)
「吸吮動作」是初生嬰兒的本能反射,是要滿足嬰兒的攝食本能。但在四歲後若仍未改善,可能就會影響將來顎骨及牙齒發育,包括下列幾項
1. 前牙開咬。
2. 受壓力作用,上顎會向前、向外生長,下顎則向後退。
3. 上顎前牙向唇側傾斜,下顎前牙則向舌側傾斜。
4. 因為吸吮時造成負壓,會使上顎牙弓變窄、硬顎提高。
舔牙齒
幼兒在換牙期間,常會用舌頭舔弄剛長出的恆牙,如果經常受到這種推壓的力量,牙冠會容易向外傾斜、牙間縫隙增加,而影響外觀。
咬嘴唇
有些孩子不高興或思索問題時,常會用上顎前牙咬住下嘴唇,這會使上顎前牙內側面受壓增大,造成上前牙向外傾斜生長,下前牙則向內傾斜。也有小孩是用下牙咬上唇,時間一久,就會變成「地包天」(俗稱戽斗)的畸形現象。
咬指甲
通常緊張型的孩童,在焦慮時會下意識開始啃手指,這種習慣會造成局部牙齒移位,甚至造成牙齒表面缺角。此外,手指的指甲會長不好,有的甚至會因此而感染細菌。
以口呼吸
有些孩子因為有鼻甲肥大、慢性鼻炎、扁桃腺過度增殖等鼻部疾病,會造成鼻腔阻塞,因鼻子呼吸困難,就會改用口呼吸。當父母一旦發現孩子在入睡後,張著嘴呼呼呼的聲音,就要注意是否有用口呼吸的習慣,如果有鼻部內病變,更要儘快醫治。

叮嚀
雖說長期吸奶嘴有可能會導致牙齒跟嘴唇的生長稍變形,但專家仍建議在必要時可給孩子吸安撫奶嘴,以免孩子自己去吸手指頭、手背,可能引起其他的皮膚問題。只要記得,在孩子一歲半時開始幫助他戒除奶嘴,就不會有脣齒變形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