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Dora&Woody媽媽

胎位正不正?—產程順利與否的關鍵

2005年03月18日
你一定聽過「胎位正不正」這句話,不過,胎位指的是什麼,又如何判斷正或不正?跟產程有什麼關係呢?
所謂胎位正,指的是胎兒的頭部朝下進入骨盆腔,一般稱為「頭位」,跟產程能否順利有很大關係。一般來說,除了肩難產以外,只要胎兒的頭部能順利通過產道,軀幹也會跟著很快娩出。

胎位與產程的關係
初中期胎位不固定
懷孕六個月之前,30%以上的胎兒都是臀部朝下,這時候整個子宮裡面的相對活動空間比較大,娃娃在羊水中滾來滾去,胎位不太固定。
到七個月以後,胎兒長得很快,活動空間自然顯得侷限,胎位也就比較固定,到了接近預產期,約仍有3%左右的孕婦胎位一直維持「臀位」。如果接近預產期胎位仍不正,醫生大都會建議剖腹生產,以避免產道壓迫臍帶,造成胎兒缺氧。
胎位不正的原因
胎位不正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媽咪本身的體型狀況、骨盆形狀、腹部空間大小、寶寶大小,以及寶寶是否願意轉身的活動性。
如果寶寶較小,很容易就可以轉身、轉動,反而較容易有胎位不正的狀況發生。另外媽咪也有可能因為個子較小或體型較胖,而導致胎位不正。其他如:媽咪本身有雙子宮、子宮畸形或長瘤等情形,容易因此限制住寶寶,造成胎位不正,但這樣的情形並不多見。
如何判斷胎位正常與否?
觸診與超音波
臨床上從妊娠第三期開始,每次產檢都要檢查胎位正不正,產科醫師會用雙手觸診孕婦的腹部,以判斷胎兒身體的姿勢;若懷疑胎位不正,則要做超音波來加以確定。
胎位的矯正
對於胎位不正者,醫師會建議孕媽咪在家中採「膝胸臥式」的姿勢5至10分鐘,早晚各做一次,以矯正胎位。
膝胸臥式的做法
曲膝、抬臀,並將胸部貼於地面,臉部任意朝向左方或右方均可。這樣的姿勢能讓媽咪的肚子垂下來,使得腹部空間變大,寶寶活動空間也會因此相對增加。
矯正胎位的意義
所謂矯正胎位,其實就是請媽咪採取膝胸臥式的動作,讓肚子裡的寶寶有更大的空間以便翻身。很多媽咪可能會質疑,為什麼自己一直努力做了膝胸臥式的動作,胎位依舊沒有矯正過來。這是因為胎位的矯正,並不是人為的矯正,要看寶寶是否願意動一動、轉個身,全部必須依靠寶寶自己的動作,媽咪只是提供讓肚子空間變大一點,更方便寶寶轉身而已。
胎位不正的危險
胎位不正比較危險的是,正容易造成臍帶不固定,因此可能出現臍繞頸的情況。當寶寶採取盤坐方式時,臍帶容易堆擠在他們的腹部,一旦破水,臍帶掉下來,就會有臍帶脫垂的危險!
因此,一旦發現胎位不正,就要儘量避免破水的情形發生,避免從事容易導致破水的動作,例如:避免勞累、子宮收縮、過度壓力、抬重物…等,才能遠離因胎位不正而產生的危險情況。

叮嚀
胎位不正大都不會對寶寶有健康方面的影響,只有極少部分的寶寶會出現腳部問題。當寶寶頭上腳下,採取盤腿姿勢,腳部受到壓迫,因此容易出現外翻或內翻的情形,這樣的寶寶在剛出生時,腳踝會彎彎的,不過,因為寶寶的骨頭比較軟,可以經由轉介復健科獲得矯正而恢復正常。